本發明涉及冰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及冰箱。
背景技術:
目前,冰箱門處都設有磁性密封條,這樣可以保證冰箱在門關閉時保持密封,但在打開冰箱門時,由于冰箱內外的壓差的作用,冰箱開門的前5mm左右距離比較費力,尤其是大容積冰箱或冷柜產品,門體一般比較大,重量也較重,磁性密封條也比較長,磁力大,如果沒有助力把手將冰箱門與箱體之間頂開縫隙,會造成用戶開冰箱門時更加費力。
現有的一種冰箱助力門把手如圖1所示,包括:隱藏式把手01、頂桿02、彈簧03、把手支架04,隱藏式把手01安裝于門體05的邊框051靠外側,嵌設于邊框051的缺口052內,其伸出邊框051的一端承受開門時施加的力為受力端,另一端與頂桿02的第一端相抵靠,且隱藏式把手01的該端還與設于該端旁的把手支架04相連接,把手支架04為隱藏式把手01的活動轉軸,隱藏式把手01可圍繞把手支架04轉動,頂桿02的第一端設有凸臺021,彈簧03的一端套設于凸臺021上,彈簧03的另一端與彈簧座06相抵靠,頂桿02的第二端與冰箱的箱體相抵靠。冰箱開門時,用戶對隱藏式把手01的受力端施力,隱藏式把手01旋轉,其另一端帶動頂桿02推向箱體,將門體05頂離冰箱箱體;作用力取消后,通過彈簧03將頂桿02與隱藏式把手01帶回起始位置。
現有的冰箱助力門把手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由于頂桿02第一端的外徑要大于頂桿02第二端的外徑,當頂桿02從外向內安裝時其第一端就無法通過門體05與頂桿02第二端相配合的孔07,因此,頂桿02只能從門體05內部向外安裝,這樣給頂桿02的安裝造成不便,同時門體05的寬度需要大于頂桿02的長度,才能保證頂桿02的順利安裝,否則,門體05在寬度方向就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放下頂桿02。這樣,門體05的寬度就會受到頂桿02長度的限制而無法進一步減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不但能方便頂桿的安裝,而且還能夠使門體的寬度不受頂桿長度的限制,可以進一步減小門體的寬度。
為達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包括:預埋盒,所述預埋盒可嵌設于冰箱門體的側壁面內,所述預埋盒上設有導向槽;把手,所述把手沿寬度方向的一端通過轉軸鉸接于所述預埋盒內,另一端為手拉端,所述把手可在初始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轉動;頂出桿組件,所述頂出桿組件包括頂桿座和頂桿,所述頂桿座可滑動設置于所述預埋盒內,所述頂桿與所述導向槽滑動配合,所述頂桿的第一端伸入所述預埋盒內與所述頂桿座可拆卸連接,所述頂桿的第二端用于與冰箱箱體抵靠;傳動件,所述傳動件一端與所述轉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頂桿座抵靠,當所述把手向所述打開位置轉動時,所述傳動件可擠壓所述頂桿座,使所述頂桿座將所述頂桿向預埋盒外頂出;復位件,所述復位件用于向所述頂桿座施加復位力。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具有如下優點:由于頂出桿組件主要由頂桿座和頂桿兩部分組成,并且頂桿座可在預埋盒內滑動,頂桿與設置在預埋盒上的導向槽滑動配合,頂桿的第一端伸入預埋盒內與頂桿座可拆卸連接,這樣頂桿的第一端只需從預埋盒的外側穿過導向槽伸入預埋盒內與頂桿座可拆卸連接即可完成安裝,就無需將頂桿放入預埋盒內部從內向外安裝,方便了頂桿的安裝;由于頂桿是從預埋盒外部向內裝入,這樣就不用為了容納頂桿而將預埋盒寬度設計得較大。因此,將頂出桿組件分成兩部分,既方便了頂桿的安裝,同時也使預埋盒的寬度不受頂桿長度的限制,可以將預埋盒的寬度設計的更小一些來減小冰箱門體的寬度。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冰箱,包括冰箱箱體和鉸接于冰箱箱體開口處的冰箱門體,所述冰箱門體的自由端設有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所述預埋盒嵌設于冰箱門體的側壁面內,所述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的頂桿的第二端與所述冰箱箱體抵靠。
由于冰箱門體的自由端設有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并且預埋盒嵌設于冰箱門體的側壁面內,這樣用戶通過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可以方便地將冰箱門的打開,而且在頂桿損壞需要更換時能夠實現從預埋盒外向內安裝,方便了其拆卸,使門體的寬度不受頂桿長度的限制,有利于冰箱門體寬度的進一步減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拆去頂出桿組件和復位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中轉軸與把手、傳動件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5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拆去頂桿座和復位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中頂桿座與頂桿另一種連接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中頂桿座與頂桿另一種連接方式中頂桿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中復位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中復位件中錐簧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門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參見圖2和圖3,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包括:預埋盒1,預埋盒1可嵌設于冰箱門體的側壁面內,預埋盒1上設有導向槽11;把手2,把手2沿寬度方向的一端通過轉軸3鉸接于預埋盒1內,另一端為手拉端21,把手2可在初始位置和打開位置之間轉動;頂出桿組件4,頂出桿組件4包括頂桿座41和頂桿42,2頂桿座41可滑動設置于預埋盒1內,頂桿42與導向槽11滑動配合,頂桿42的第一端伸入預埋盒1內與頂桿座41可拆卸連接,頂桿42的第二端用于與冰箱箱體抵靠;傳動件5,傳動件5一端與轉軸3連接,另一端與頂桿座41抵靠,當把手2向打開位置轉動時,傳動件5可擠壓頂桿座41,使頂桿座41將頂桿42向預埋盒1外頂出;復位件6,復位件6用于向頂桿座41施加復位力。其中,把手2沿寬度方向在圖2中是坐標系的Z方向。
由于頂出桿組件4主要由頂桿座41和頂桿42兩部分組成,并且頂桿座41可在預埋盒1內滑動,頂桿42與設置在預埋盒1上的導向槽11滑動配合,頂桿42的第一端伸入預埋盒1內與頂桿座41可拆卸連接,這樣頂桿42的第一端只需從預埋盒1的外側穿過導向槽11伸入預埋盒1內與頂桿座41可拆卸連接即可完成安裝,就無需將頂桿42放入預埋盒1內部從內向外安裝,方便了頂桿42的安裝;由于頂桿42是從預埋盒1外部向內裝入,這樣就不用為了容納頂桿42而將預埋盒1寬度設計得較大。因此,將頂出桿組件4分成兩個部分,既方便了頂桿42的安裝,又能夠使預埋盒1的寬度就不會受到頂桿42長度的限制,可以將預埋盒1的寬度設計的更小一些來減小冰箱門體的寬度。
參見圖2和圖3,在打開冰箱門時,用戶向把手2的手拉端21施力使其向打開位置轉動,同時,傳動件5擠壓頂桿座41,頂桿座41受到擠壓并在預埋盒1內滑動,在滑動過程中,頂桿座41將頂桿42向預埋盒1外頂出,將冰箱門體頂離冰箱箱體,完成冰箱門的打開;當用戶對把手2的手拉端21施加的作用力撤消后,頂桿座41在復位件6對其施加的復位力的作用下,帶動頂桿42返回初始位置。其中,預埋盒1上開設的導向槽11的作用是限制頂桿42的運動方向,使頂桿42在導向槽11內來回滑動。
其中,傳動件5并不唯一,比如傳動件5可以為桿件,桿件的中間部位固定在轉軸3上,桿件的第一端與把手2連接,第二端與與頂桿座41相抵靠,當用戶向把手2施力后,把手2能夠帶動桿件繞轉軸3旋轉,桿件的第二端因旋轉其位置發生變化,能夠推動頂桿座41在預埋盒1內滑動進而帶動頂桿42將冰箱門體頂離冰箱箱體。
另外,如圖2和圖4所示,傳動件5也可以為凸輪,凸輪固定于轉軸3上,凸輪包括以凸輪的回轉中心為圓心的圓弧段輪廓面以及矢徑變化的變徑段輪廓面,變徑段輪廓面任意一點的矢徑均大于圓弧段輪廓面的半徑,凸輪的回轉中心位于轉軸3的軸線上,當把手2位于初始位置時,凸輪的圓弧段輪廓面與頂桿座41抵靠,當把手2位于打開位置時,凸輪的變徑段輪廓面與頂桿座41抵靠。當用戶向把手2施力,把手2由初始位置向打開位置轉動,同時帶動凸輪旋轉,使凸輪由圓弧段輪廓面與頂桿座41抵靠逐漸轉變為由變徑段輪廓面與頂桿座41抵靠,由于變徑段輪廓面任意一點的矢徑均大于圓弧段輪廓面的半徑,這樣凸輪在旋轉過程中能夠推動頂桿座41在預埋盒1內滑動進而帶動頂桿42將冰箱門體頂離冰箱箱體。雖然傳動件5為桿件、凸輪的方案都能將冰箱門體從箱體上頂離,但相比桿件,凸輪的強度更高,能夠承受較大的力而不發生變形,可靠性高,同時,可以通過改變凸輪的輪廓面的設計來實現頂桿座41的各種運動。
頂桿42與頂桿座41的可拆卸連接形式并不唯一,圖6和圖7所示為頂桿42與頂桿座41可拆卸連接的一種可選方案,具體地,頂桿座41的上表面對應導向槽11的位置開設有燕尾槽411',燕尾槽411'的延伸方向與導向槽11的延伸方向一致,頂桿42的第一端為燕尾形塊421',燕尾形塊421'穿過導向槽11并與燕尾槽411'配合,燕尾形塊421'與燕尾槽411'通過緊固件43'連接。這樣只需要將緊固件43'拆下或裝上,再將頂桿42的第一端的燕尾形塊421'從頂桿座41上的燕尾槽411'中取出或插入便可實現頂桿42與頂桿座41的拆裝。其中,緊固件43'連接可以是螺釘連接,也可以是螺栓連接等,在此不作限定。
圖2和圖5所示為頂桿42與頂桿座41可拆卸連接的另一種可選方案,具體地,頂桿42的第一端設有彈性卡扣421,頂桿座41上對應導向槽11的位置設有卡孔411,卡孔411的延伸方向與導向槽11的延伸方向一致,彈性卡扣421穿過導向槽11與卡孔411卡接。相比圖6所示頂桿42與頂桿座41通過燕尾形塊421'、燕尾槽411'相配合并通過緊固件43'連接的方案,頂桿42與頂桿座41通過卡接,可以使頂桿42、頂桿座41的結構更加簡單,而且不需要通過緊固件43'將它們固定連接,使頂桿42與頂桿座41的拆裝更容易。
在傳動件5通過旋轉頂離頂桿座41的過程中,傳動件5與頂桿座41的作用點的位置會發生變化,這樣會與頂桿42對冰箱門體的作用點不在同一直線上,從而在頂出桿組件4將冰箱門體頂離的過程中存在有扭轉的力矩,這時預埋盒1上的導向槽11和頂桿座41上的卡孔411能夠對頂桿42的運動進行限制,保證頂桿42在將冰箱門體頂離過程中不會因扭轉力矩而發生翻轉運動。
傳動件5的可旋轉固定方案也不唯一,比如可以在預埋盒1的側壁上對應轉軸3開設有通孔,通孔內配合設有軸套,轉軸3的一端與軸套可旋轉配合,另外,如圖3所示,預埋盒1的側壁上對應轉軸3設有第一圓弧形卡槽12,預埋盒1內可拆卸連接有隔板13,隔板13對應轉軸3設有第二圓弧形卡槽14,第一圓弧形卡槽12與第二圓弧形卡槽14分別卡接于轉軸3圓周的兩側,且沿轉軸3的軸向錯開設置。這樣傳動件5的轉軸3通過兩個圓弧形卡槽固定,不但保證了轉軸3的可靠定位固定,而且能夠使轉軸3做旋轉的運動。相比轉軸3與軸套可旋轉配合的方案,通過兩個圓弧形卡槽固定的方案結構簡單,可以省去軸套,從而節省了材料制作成本,簡化了安裝工藝。
為了傳動件5兩側的轉軸3在其旋轉頂出頂桿座41的過程中受力平衡,如圖3所示,第一圓弧形卡槽12和第二圓弧形卡槽14優選分別位于傳動件5的兩側。由于在傳動件5在旋轉頂出頂桿座41的過程中需要受到一定的載荷,如果第一圓弧形卡槽12和第二圓弧形卡槽14只在傳動件5一側設置,那么傳動件5另一側的轉軸3因沒有支撐會受到較大的力和變形,因此,將第一圓弧形卡槽12和第二圓弧形卡槽14分別設置于傳動件5的兩側,對傳動件5兩側的轉軸3形成有效的支撐,能夠傳動件5兩側的轉軸3在其旋轉頂出頂桿座41的過程中受力平衡。
參見圖3,傳動件5在安裝時,傳動件5第一側的轉軸3首選安裝進預埋盒1的第一圓弧形卡槽12內,這樣轉軸3只能轉動或向右移動(圖中方向),其它自由度均被限制,然后將隔板13從傳動件5第二側轉軸3的上部往下裝入并與轉軸3部分配合,這樣,轉軸3向右的自由度也被限制,從而使傳動件5既實現了可靠固定,又能隨把手2一起旋轉。
為了使用戶撤去把手2上的力后把手2能夠返回到初始位置,如圖2所示,復位件6為設置于預埋盒1側壁與頂桿座41之間的彈性件。當把手2向打開位置移動的過程中,彈性件通過發生彈性形變來儲蓄復位力;當用戶撤去把手2上力時,彈性件儲蓄的復位力作用在頂桿座41上并推動其復位,同時,頂桿座41也帶動傳動件5復位,進而帶動把手2復位。
其中,彈性件的結構不唯一,比如彈性件可以為彈簧63,彈簧63的一端與頂桿座41相連接,另一端與預埋盒1的側壁相連接,另外,彈性件也可以為以下結構:如圖8所示,彈性件包括套筒61,套筒61的中心孔613內設有彈簧63,套筒61的一端為固定端611,套筒61的另一端的中心孔613內配合設有滑動件62,套筒61的固定端611固定于頂桿座41上,彈簧63的一端與頂桿座41抵靠,另一端與滑動件62抵靠,當彈簧63處于自由狀態時,滑動件62遠離彈簧63的一端位于套筒61外且與預埋盒1的側壁抵靠。相比彈簧63直接與頂桿座41和預埋盒1的側壁相連的方案,圖8所示的方案中在彈簧63外套設有套筒61,可以對彈簧63在壓縮過程中因受力偏斜發生彎曲進行限制,同時彈簧63的一端與滑動件62抵靠,滑動件62能夠與套筒61的中心孔613配合滑動,這樣通過滑動件62在套筒61的中心孔613內滑動來壓縮彈簧63來代替頂桿座41直接壓縮彈簧63,彈簧63在壓縮過程中其兩端的受力不容易發生偏斜,彈簧63就不容易發生彎曲變形。
參見圖8,在把手2打開冰箱門的過程中,把手2帶動傳動件5旋轉,頂桿座41受到傳動件5的擠壓而在預埋盒1內滑動,彈性件也隨頂桿座41一起移動,在彈性件移動過程中,由于滑動件62的一端與預埋盒1的側壁相抵靠,這樣使套筒61相對于滑動件62移動,設置于套筒61內的彈簧63受到壓縮而蓄力;當把手2的手拉端21的力撤去后彈簧63的因受壓縮而產生的彈力推動頂桿座41使其復位,進而使把手2復位。
另外,套筒61的固定端611也可以固定于預埋盒1的側壁上,彈簧63的一端與預埋盒1的側壁抵靠,另一端與滑動件62抵靠,當彈簧63處于自由狀態時,滑動件62遠離彈簧63的一端位于套筒61外且與頂桿座41抵靠。由于將套筒61的固定端611固定在預埋盒1的側壁上與固定于頂桿座41上所產生的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為了限制滑動件62與套筒61之間的相對旋轉,如圖8所示,優選地,套筒61的外側壁上沿圓周方向間隔開設有多個滑槽612,滑槽612與中心孔613相連通,滑動件62靠近彈簧63的一端的側壁上沿徑向延伸形成有多個滑塊621,多個滑塊621與多個滑槽612一一對應滑動配合,這樣通過滑動件62靠近彈簧63的一端的側壁上沿徑向延伸的多個滑塊621與在套筒61的外側壁上沿圓周方向間隔設置的多個滑槽612相配合,能夠限制滑動件62與套筒61之間的相對轉動,同時,多個滑塊621與多個滑槽612配合滑動,能夠保證滑動件62在套筒61的中心孔613內沿其軸線方向滑動,不容易發生偏斜。其中,滑塊621與滑槽612的個數可以為2個,也可以為3個等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彈簧63的種類不唯一,比如彈簧63可以是普通的圓柱形壓縮彈簧,另外,如圖9所示,彈簧63也可以為錐簧。相比圓柱形壓縮彈簧,錐簧在受到壓縮時可以重疊,減小了彈性件在壓縮狀態時在軸向的占用空間。
在用戶在使用把手2開冰箱門時,為了使把手2的兩端受力平衡,優選地,轉軸3為兩個,且分別固定于把手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傳動件5為兩個,且分別與兩個轉軸3連接,頂出桿組件為兩組,且分別與兩個傳動件5對應設置,復位件6為兩個,且分別用于向兩組頂出桿組件的頂桿座41施加復位力。由于把手2沿長度方向比較長,如果只在把手2延長度方向的一端設轉軸3、頂出桿組件4、復位件6、傳動件5,當用戶打開冰箱門體的時候,在把手2兩端很容易受力不平衡,把手2沒有設置轉軸3、頂出桿組件4、復位件6、傳動件5的一端會容易發生變形,嚴重時把手2在向打開位置的轉動過程中會被卡住。因此,在把手2的兩端都設置轉軸3、頂出桿組件4、傳動件5、復位件6有利于把手2在打開冰箱門的過程中兩端受力平衡。其中,把手2沿長度方向在圖2中是坐標系的Y方向。
另一方面,參見圖10,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冰箱,包括冰箱箱體(圖中未畫出)和鉸接于冰箱箱體開口處的冰箱門體200,冰箱門體200的自由端設有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100,預埋盒1嵌設于冰箱門體200的側壁面內,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100的頂桿42的第二端與冰箱箱體抵靠。
由于冰箱門體200的自由端設有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100,并且預埋盒1嵌設于冰箱門體200的側壁面內,這樣用戶通過冰箱助力門把手組件100可以方便地將冰箱門的打開,而且在頂桿42損壞需要更換時能夠實現從預埋盒1外向內安裝,方便了其拆卸,使冰箱門體200的寬度不受頂桿長度的限制,有利于冰箱門體200寬度的進一步減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