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車輛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采用滑行模式的經濟性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策略。
背景技術:
協(xié)同性自適應巡航策略(cacc)是屬于美國國家高速交通安全協(xié)會(nhtsa)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xié)會(sae)提出的一種二級的自動駕駛,它由自適應巡航(acc)發(fā)展而來,由于車輛之間,車路之間甚至車輛與各種基礎設施之間的通訊,協(xié)同性自適應巡航可以使跟隨車輛與被跟隨車輛之間保持更小的車間距離,而且由于車輛與環(huán)境的信息交互可以使車輛實現(xiàn)更好的燃油經濟性。
malakorn和park提出了一種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策略,它能夠運用spat信息來減少跟隨車輛的絕對加速度,來達到更好的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清華大學shengboebenli提出了一種對于具有離散傳動比的車輛采用加速滑行策略來實現(xiàn)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的策略,由于采用了空擋滑行策略,可以很好的釋放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慣性能量,從而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haoyang提出了一種在具有交通管制的交通路口考慮了前方隊列影響的經濟性自適應巡航策略。該策略通過規(guī)劃速度使車輛避免了行駛當中的啟停,有效的節(jié)省了油耗,但是他采用了固定的速度規(guī)劃的范圍,導致車輛必須帶擋減速。這也導致了該策略還有很大的節(jié)油潛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在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考慮了在紅燈管制情況下前方等待車隊長度的影響,從而采用發(fā)動機怠速空擋滑行策略,通過選擇合適的滑行時機,以使目標車輛能夠在不停車等待的情況下順利通過該路口,使其在與前車保持最小車距的同時實現(xiàn)最好的燃油經濟性,解決了現(xiàn)有自適應巡航策略的上述不足。
本發(fā)明結合附圖說明如下:
一種采用滑行模式的經濟性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策略,該策略為:
對于第k號目標車輛,一旦它進入?yún)^(qū)域[xu,xd]中,其中xu是控制區(qū)域的起始點,單位為m,xd是控制區(qū)域的終止點,單位為m;滑行自適應巡航策略就開始起作用,目標車輛根據(jù)所處區(qū)域確定相應的執(zhí)行策略;
a、當目標車輛在交通信號燈路口的上方區(qū)域時;
按下列的兩個情形中提供一個指導速度給目標車輛來限制他的速度;否則的話,車輛的自由行駛速度將會作為指導速度提供給車輛;
1)當前的交通信號燈為綠燈,但是如果車輛保持當前的速度,交通信號燈將會在車輛到達交通路口停止線使變?yōu)榧t燈;
2)當前的交通信號燈為紅燈,但是如果車輛保持當前的速度,車輛到達交通信號燈停止線時還是紅燈;
b、當目標車輛在交通信號燈路口的下方區(qū)域時;
滑行自適應巡航策略將會根據(jù)目標車輛的當前速度來尋找在自由行駛時的車速與車與車之間的距離,然后提供合適的加速度給車輛使車輛進行加速,其加速度為:
其中,vf為目標車輛最終的速度,單位為m/s,v(tc)為目標車輛當前的速度,單位為m/s,td為目標車輛的加速時間,單位為m/s2。
所述的指導速度具體表達式如下:
其中,v(t)表示在t時刻的車輛速度,單位為m/s;v0為車輛初始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t0為車輛進入實際控制區(qū)域即離路口xo距離時的時刻,單位為s;tp為開始進行空擋滑行的時刻,單位為s;ap為車輛進行空擋滑行的加速度,單位為m/s2;tc為車隊釋放的時間;vmin為車輛離合器再次平穩(wěn)結合時的最小速度,單位為m/s;a+為車輛的加速度,單位為m/s2;δtq,2為其對應的加速時間,單位為s;vf為其通過路口后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tq為車輛在整個控制區(qū)域內的行駛時間,時間為s。
所述的ap由以下公式得出:
其中,ca為空氣阻力系數(shù);mg為整車重量,單位為n;f為摩擦阻力系數(shù);ap為車輛進行空擋滑行的加速度,單位為m/s2;m為整車質量,單位為t;v0為車輛初始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
所述的tp由以下公式得出:
d-dp=v0(t0-tp)
其中,v0為車輛初始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vmin為車輛離合器再次平穩(wěn)結合時的最小速度,單位為m/s;ap為車輛進行空擋滑行的加速度,單位為m/s2;dp為車輛滑行的距離,單位為m;tp為開始進行空擋滑行的時刻,單位為s;d為在t時刻的隊尾車輛的位置,單位為m。
當目標車輛到達距離xd,該滑行自適應巡航策略將不再起作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fā)明專利所述策略在保證目標車輛與前車的跟隨以實現(xiàn)自適應巡航的同時,通過運用大數(shù)據(jù)信息,對車輛的速度進行規(guī)劃,使其能夠在考慮車隊長度的影響下,通過在合適的時機進行空擋滑行,從而使目標車輛在不停車的通過交通路口,從而實現(xiàn)了車輛的經濟性巡航,相對于傳統(tǒng)的考慮車隊影響的自適應巡航策略,實現(xiàn)了節(jié)油可能性的最大化。
2、本發(fā)明專利所述減速策略由于采用了空擋滑行策略,與傳統(tǒng)的考慮車隊長度影響的自適應巡航策略相比,有效的利用了車輛自身的慣性進行行駛,在既保證經濟性的同時減小了與前車的車距,有效避免了其它車道的車輛的加塞現(xiàn)象,保證了駕駛安全性與舒適性。
3、本發(fā)明發(fā)明所述策略簡單,易于車輛控制系統(tǒng)的實時實現(xiàn)。
4、本發(fā)明專利的市場覆蓋率達到80%以上時,節(jié)油效果將會大幅上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交通路口動態(tài)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專利算法推導曲線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速度-時間曲線圖;
圖4為本發(fā)明油耗仿真結果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1所示的lighthill-whitham-richard(lwr)模型為一種經典的描述道路車輛交通動態(tài)特性的模型。該模型假設在流量與車流密度之間存在一種現(xiàn)有的,被廣泛運用關系:
q(x,t)=q(ρ(x,t));
其中,q(x,t),ρ(x,t)分別表示在時間t與空間x的情況下的車輛流量與密度,q(x,t)的單位為輛/h,ρ(x,t)的單位為輛/km。在該模型中,由于紅燈與綠燈的不停轉換,會使該車隊模型產生稀疏變化的波動,例如在圖1中由于前方的突然紅燈,車隊前方未通過停止線的車輛必須減速到零,后方的跟隨車輛也會隨之停止,a區(qū)域為在停止線與干預開始線區(qū)域之間,車輛正常行駛的速度線沒有受到紅燈或前方車輛的任何影響,直線的斜率即為自由行使的車輛的車速,c區(qū)為車輛在受到紅燈影響等待的時候,水平的速度直線被時間軸與速度波動線所圍成的區(qū)域,而在a區(qū)到c區(qū)的過渡過程中會產生波動并向后方傳播,其傳播速度為:
其中,q0為剛進入交通路口的車流流量,單位為輛/h,ρ0為剛進入交通路口的車流密度,單位為輛/km,ρj為紅燈時的最大車流密度,單位為輛/km。
同理,當由紅燈變?yōu)榫G燈時,車輛開始通行,并在初始階段車流量達到飽和qc,密度為ρc,此時的波動傳播速度為:
所以,在t時刻的隊尾車輛位置可由下式估計,隊尾的位置用d表示:
在上式中tr為變成紅燈的時間,單位為s,tg為變成綠燈的時間,單位為s,v0為車輛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
車輛的等待時間為:
其中,
另外,在圖1中的虛線為本發(fā)明提出的滑行節(jié)能線。dp為開始滑行距離,δtp為與常規(guī)考慮車隊長度的策略相比,在考慮了前方車隊的情況下,它會估計,在以最小的滑行速度行駛的情況下,延后多久開始減速,并能保證不停車的情況下通過該交通路口。
參閱圖2,首先我們定義在車輛進入從道路的xu到停止線x0的范圍為交通路口的下方,進入從道路的x0到停止線xd的范圍為交通路口的上方。傳統(tǒng)的經濟性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算法通過真實路況下的交通信號燈變綠燈的時間以及本車的車速來規(guī)劃未來本車的速度,使本車能夠順利通過交通路口,或者現(xiàn)有的策略會將前方等候車隊的長度信息考慮在內,以此來規(guī)劃本車速度使自己順利通過該交通路口,正如圖2所示,在交通路口的下方區(qū)域,沒有控制的車輛會保持其原來的速度v0直到其遇到前方車輛后減速停止,如基本駕駛實線所示,該實線從一條斜率為v0的斜線變?yōu)橐粭l水平線,并在前車走后變?yōu)橐粭l跟隨前車的速度為vf的斜線。而沒有考慮車隊長度影響的經濟性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會減速到一個理想的巡航速度使其能夠不停車,順利通過路口,但是由于車隊長度的影響,會迫使它在隊尾停車等待,正如傳統(tǒng)自適應巡航實線所示,該實線剛開始為一條斜率比v0小的斜直線,之后遇到前車都與基本駕駛直線重合。所以有人提出了考慮車隊長度影響的策略,就是用減到更低的巡航速度來使車隊被釋放時目標車輛正好到達車隊尾,從而正好通過路口而不用停車,如圖中考慮隊列的自適應巡航虛線所示,該虛線為一條比傳統(tǒng)自適應巡航實線斜率還小的斜直線但其沒有變?yōu)樗街本€而是直接轉為一條斜率為vf的斜線。但是其固定的干預范圍使得目標車輛與前車的距離很大,從而會導致其他車輛加塞,而且?guī)鯗p速也沒有發(fā)揮車輛最大的節(jié)油潛力,所以就促使了本發(fā)明的誕生。本發(fā)明在進入控制區(qū)域后,根據(jù)車輛的行駛初速度和車輛在空擋怠速滑行條件下的加速度確定開始控制的時間與距離,也就是圖2的dp。
而在交通路口的上方區(qū)域,本發(fā)明與原來的經濟性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策略都會根據(jù)車隊距離與巡航速度制定具體的加速度。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采用滑行模式的經濟性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策略,該策略為:
對于第k號目標車輛,一旦它進入?yún)^(qū)域[xu,xd]中,其中xu是控制區(qū)域的起始點,單位為m,xd是控制區(qū)域的終止點,單位為m;滑行自適應巡航策略就開始起作用,目標車輛根據(jù)所處區(qū)域確定相應的執(zhí)行策略;
對于第k號目標車輛,一旦它進入?yún)^(qū)域[xu,xd]中,其中xu是控制區(qū)域的起始點,單位為m,xd是控制區(qū)域的終止點,單位為m;滑行自適應巡航策略就開始起作用,目標車輛根據(jù)所處區(qū)域確定相應的執(zhí)行策略;
a、當目標車輛在交通信號燈路口的上方區(qū)域時;
按下列的兩個情形中提供一個指導速度給目標車輛來限制他的速度;否則的話,車輛的自由行駛速度將會作為指導速度提供給車輛;
1)當前的交通信號燈為綠燈,但是如果車輛保持當前的速度,交通信號燈將會在車輛到達交通路口停止線使變?yōu)榧t燈;
2)當前的交通信號燈為紅燈,但是如果車輛保持當前的速度,車輛到達交通信號燈停止線時還是紅燈;
b、當目標車輛在交通信號燈路口的下方區(qū)域時;
滑行自適應巡航策略將會根據(jù)目標車輛的當前速度來尋找在自由行駛時的車速與車與車之間的距離,然后提供合適的加速度給車輛使車輛進行加速,其加速度為:
其中,vf為目標車輛最終的速度,單位為m/s,v(tc)為目標車輛當前的速度,單位為m/s,td為目標車輛的加速時間,單位為m/s2。
參閱圖2、圖3對于考慮車隊的經濟性協(xié)同自適應巡航策略,滑行自適應巡航策略將會根據(jù)自身車輛在空擋滑行時的加速度還有初始速度和最小啟動速度,計算出空擋滑行的距離,然后再由初始車速計算出還需要保持原速度行駛的距離,以此來達到最小燃油消耗與最小跟車距離,然后將此策略信息在下一步t+δt提供給裝有此系統(tǒng)的車輛,δt是速度更新的最小時間間隔,根據(jù)圖2中加粗虛線有,所述的指導速度具體表達式如下:
其中,v(t)表示在t時刻的車輛速度,單位為m/s;v0為車輛初始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t0為車輛進入實際控制區(qū)域即離路口xo距離時的時刻,單位為s;tp為開始進行空擋滑行的時刻,單位為s;ap為車輛進行空擋滑行的加速度,單位為m/s2;tc為車隊釋放的時間;vmin為車輛離合器再次平穩(wěn)結合時的最小速度,單位為m/s;a+為車輛的加速度,單位為m/s2;δtq,2為其對應的加速時間,單位為s;vf為其通過路口后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tq為車輛在整個控制區(qū)域內的行駛時間,時間為s。
其中tq,vq,t,δtq,1,δtq,2可由下式進行估計:
ap,tp可由下面的公式計算出:
d-dp=v0(t0-tp)(3)
上式中ca為空氣阻力系數(shù);mg為整車重量,單位為n;f為摩擦阻力系數(shù);ap為車輛進行空擋滑行的加速度,單位為m/s2;m為整車質量,單位為t;v0為車輛初始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v0為車輛初始的巡航速度,單位為m/s;vmin為車輛離合器再次平穩(wěn)結合時的最小速度,單位為m/s;ap為車輛進行空擋滑行的加速度,單位為m/s2;dp為車輛滑行的距離,單位為m;tp為開始進行空擋滑行的時刻,單位為s;d為在t時刻的隊尾車輛的位置,單位為m。
公式(1)計算出空擋下的加速度ap,然后帶入公式(2),計算出最小滑行距離dp,最后由滑行距離dp帶入公式(3),得到開始滑行的時間tp。車輛在空擋滑行下的加速度是由已有的車輛動力學方程推導而出的,其原始公式為:
ft=ff+fw+fj+fi。
其中ft為驅動力,單位為n,由于汽車為空檔滑行所以其為零,ff為摩擦阻力,單位為n,具體表達形式為ff=mg·f。其中mg為車重,單位為n,f為摩擦系數(shù)。fw為汽車行駛空氣阻力,單位為n,具體表達形式為
參閱圖4,下面用amesim搭建整車模型來對上述情形進行油耗仿真仿真分析,得到結果如下:
圖4中上方實線為原來的考慮車隊影響策略,圖4中下方虛線為本發(fā)明的考慮車隊影響而且采用空擋滑行策略的仿真結果,結果表明,由于采用了空擋滑行,可以有效的減少油耗,實現(xiàn)經濟性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