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c形接觸軌錨固裝置。
背景技術:
錨固裝置又稱為防爬器,一般設置于接觸軌錨段的中部,安裝于絕緣支撐裝置兩側,用于防止接觸軌向兩端不均勻竄動。錨固裝置是保證錨段作為接觸軌供電系統內一個獨立機械分段的關鍵部件。現有的用于工字軌的錨固裝置實際上是兩套魚尾板分別設置于絕緣支撐裝置兩側,將其夾緊,這種方式則需要現場軌體打孔后安裝,操作較為不便,當接觸軌供電系統安裝處于高空作業時,這種操作不便性則更為明顯。現有用于c形軌的錨固裝置無需現場打孔,但需要將內夾板在接觸軌端部穿入其內腔,后期維護拆卸不便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本技術:
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靠,安裝維護方便的c形軌錨固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c形接觸軌錨固裝置,至少包括內夾板(100),外夾板(200),緊固件(300),內夾板(100)的寬度小于c形接觸軌槽開口寬度,長度小于c形接觸軌內腔寬度,厚度小于c形接觸軌內腔厚度;絕緣支撐裝置卡盤(400)置于c形接觸軌內腔,兩側分別由內夾板(100)與外夾板(200)通過緊固件(300)夾持c形接觸軌槽的邊緣(δ)固定。
優先地,用于夾持固定絕緣支撐裝置卡盤(400)兩側的支撐板(100、101),為并列向外側增加的若干個內夾板(100)或條形支撐板(101),使由內夾板(100)、外夾板(200)、緊固件(300)組成的夾持組件遠離絕緣支撐裝置傘裙。
優先地,條形支撐板(101)的寬度小于c形接觸軌槽開口寬度,二個條形支撐板(101)寬度之和略小于c形接觸軌內腔寬度;條形支撐板(101)的長度為夾持組件需遠離絕緣支撐裝置傘裙的距離;條形支撐板(101)的厚度小于c形接觸軌內腔厚度。
優先地,絕緣支撐裝置卡盤(400)兩側并列增加若干個內夾板(100),這些內夾板(100)與通過外夾板(200)、緊固件(300)連接的內夾板(100)相似。
優先地,外夾板(200)與c形接觸軌槽的邊緣(δ)相接觸的面設有防滑齒(20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申請中錨固裝置由內、外夾板組成,安裝現場通過螺栓連接,無需對接觸軌進行打孔作業,安裝方便快捷;
2、本申請中錨固裝置內夾板有多個旋轉體組成,可直接從c形接觸軌槽任意開口處裝入或取出。
附圖說明
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其中:
圖1示出第一實施例中錨固裝置;
圖2示出了第一實施例中錨固裝置的軸測組裝示意圖;
圖3示出第二實施例中錨固裝置;
圖4示出了第二實施例中錨固裝置的軸測組裝示意圖;
圖5示出了一種內夾板的正視圖;
圖6示出了外夾板的俯視圖,表現出其防滑齒的分布。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根據圖1、圖3、圖5和圖6所示,一種c形接觸軌錨固裝置,將絕緣支撐裝置卡盤(400)置于c形接觸軌內腔,在兩側分別將兩個內夾板(100)橫向放入c形接觸軌內腔再旋轉90°并向絕緣支撐裝置卡盤(400)靠攏,放置數量根據絕緣支撐裝置傘裙大小確定,在兩側最外邊用同樣的方法分別置入內夾板(100),再分別通過外夾板(200)、緊固件(300)夾持c形接觸軌槽的邊緣(δ)固定。外夾板(200)與c形接觸軌槽的邊緣(δ)相接觸的面設有防滑齒(201),增加外夾板(200)與c形接觸軌槽的邊緣(δ)緊固連接后的防滑力。
第二實施例
根據圖2、圖4、圖5和圖6所示,一種c形接觸軌錨固裝置,它在第一實施例的基礎上作出一些變動,相同特征部分不再贅述,此例相較于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在接觸軌內腔的絕緣支撐裝置卡盤(400)兩側分別置入用于限位的上下疊放的條形支撐板(101),在兩側最外邊用分別置入內夾板(100)并向條形支撐板(101)靠攏,再分別通過外夾板(200)、緊固件(300)夾持c形接觸軌槽的邊緣(δ)固定。條形支撐板(101)的寬度小于c形接觸軌槽開口寬度,二個條形支撐板(101)寬度之和略小于c形接觸軌內腔寬度;條形支撐板(101)的長度為夾持組件需遠離絕緣支撐裝置傘裙的距離;條形支撐板(101)的厚度小于c形接觸軌內腔厚度。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