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45489閱讀:383來源:國知局
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的建設市場上,對于框架中的二次結構(即填充墻)與主體的連接鋼筋,施工單位一般都采用化學植筋的方式,所以此類的錨固承載力檢驗需求非常多。同時根據規范規定,按檢驗批進行抽檢時,一個工程所需抽檢的植筋數量往往很多,采用傳統的油壓式拉拔檢測設備,非常費時費力。

目前市場上的植筋錨固承載力拉拔設備,基本為油壓式,設備含進油嘴和出油嘴,拉拔檢測時,通過人工不斷的上下壓動把手,使油缸內的油通過進油嘴不斷的注入油壓千斤頂,千斤頂通過頂起環抱在鋼筋上的夾具,從而產生鋼筋的上拔力,上拔力通過油缸端部的壓力表顯示出來,達到擬定的檢測拉拔力后,結束試驗,緩慢的將油壓千斤頂內的油通過出油嘴回流到油缸內。

傳統的油壓式拉拔檢測設備,一個優點是適用范圍可以很大,上至幾百公斤,但對于一些檢驗值較小的拉拔類試驗,就顯得極為笨重和不適用。目前植筋錨固承載力檢測領域常用的油壓式拉拔檢測設備,存在檢測流程復雜、檢測時間較長、設備自身較重、檢測設備經常滲油、極易弄臟檢測人員的工作裝備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存在的檢測流程復雜、檢測時間較長、設備自身較重、檢測設備經常滲油、極易弄臟檢測人員的工作裝備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包括:絲桿轉接件和絲桿;

所述絲桿轉接件上、下兩側分別對稱設置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

所述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分別活動連接上支撐臂連接件和下支撐臂連接件;

所述上支撐臂與下支撐臂活動相連,所述絲桿分別穿過絲桿轉接件左、右兩側且與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的連接處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上支撐臂與下支撐臂分別通過銷軸活動連接;

所述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分別通過銷栓與上支撐臂連接件和下支撐臂連接件活動連接;

所述絲桿穿過銷軸的通孔,所述絲桿與銷軸的連接處分別設有限位塊。

進一步地,所述絲桿遠離絲桿轉接件的一端分別固接有旋柄。

進一步地,所述絲桿與絲桿轉為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絲桿轉接件為中空板狀結構,且分別以絲桿為中心兩側對稱設置;

所述絲桿轉接件與絲桿之間設有加強鋼板,所述加強鋼板為直角三角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上支撐臂連接件頂端安裝數顯式壓力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數顯式壓力傳感器包括傳感器和顯示屏;

所述傳感器完全貼合在上支撐臂連接件上表面;

所述顯示屏設置在傳感器側壁。

進一步地,所述下支撐臂連接件下端固設有底座;

所述底座上表面與下支撐臂連接件下表面完全貼合。

進一步地,所述上支撐臂連接件、下支撐件臂連接件、絲桿轉接件和底座中間位置設有能夠供鋼筋穿過的中心貫穿孔。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表面與下支撐臂連接件下表面通過焊接或粘接方式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簡化了檢測流程,傳統的油壓式拉拔檢測設備,檢測前需要安裝進、出油嘴;同時由于油壓千斤頂和油缸是分離的,也需要分別安裝;同時試驗完成后的拆卸也需要分別拆卸,流程較復雜,本實用新型為一體式結構,直接套在被測件上就可推動旋柄進行檢測,流程簡單易操作。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縮短了檢測時間,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進行檢測,可以將單次試驗時間縮短至2分鐘以內;使用傳統的油壓式拉拔檢測設備,單次試驗時間一般在10分鐘以上。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減輕了設備重量和尺寸,傳統的油壓式拉拔檢測設備,由于有油缸、油壓千斤頂、設備壓桿、輸油管等,目前量程較小的設備也在15kg以上,同時尺寸較大,箱體長度一般都在1m左右或更長,不方便攜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重量能夠控制在5kg以內,箱體尺寸能夠控制在0.4m以內,便于攜帶。

最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更干凈和衛生,傳統的油壓式拉拔檢測設備由于有油的存在,經常滲漏,造成檢測員及檢測現場、運送設備的檢測車等接觸體均油跡斑斑,難于清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由于采用機械式結構,干凈衛生,易于保養、便于存放。

上述設置,能夠達到有效簡化檢測流程、縮短檢測時間、減輕設備自重、解決設備自身衛生的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基于圖1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絲桿轉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工作過程圖。

附圖標記:

1-底座; 2-下支撐臂連接件; 3-銷栓;

4-下支撐臂; 5-銷軸; 6-絲桿;

7-旋柄; 8-絲桿轉接件; 9-上支撐臂;

10-上支撐臂連接件; 11-數顯式壓力傳感器; 12-加強鋼板;

13-中心貫通孔; 14-鋼筋; 15-混凝土面;

111-傳感器; 112-顯示屏;

61-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基于圖1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絲桿轉接件8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3所示:

本實施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包括絲桿轉接件8和絲桿6;

絲桿轉接件8上、下兩側分別對稱設置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

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分別活動連接上支撐臂連接件10和下支撐臂連接件2;

上支撐臂9與下支撐臂4活動相連,絲桿6分別穿過絲桿轉接件8左、右兩側且與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的連接處相連。

該設備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采用絲桿6推動上支撐臂9、下支撐臂4進行運動,通過數顯式壓力傳感器11來測定錨固的鋼筋14(或錨栓)拉拔力;采用機械式頂力設備代替油壓式千斤頂,通過一體化設計,可以有效簡化檢測流程、縮短檢測時間、減輕設備自重、解決設備自身衛生問題。其中,絲桿轉接件8上、下兩側分別對稱設置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上支撐臂9的頂端與上支撐臂連接件10活動連接,下支撐臂4的底端與下支撐臂連接件2活動連接;絲桿6分別穿過絲桿轉接件8左、右兩側且與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的連接處相連。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上支撐臂9與下支撐臂4分別通過銷軸5活動連接;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分別通過銷栓3與上支撐臂連接件10和下支撐臂連接件2活動連接;絲桿6穿過銷軸5的通孔,絲桿6與銷軸5的連接處分別設有限位塊61。

結合以上對本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出,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均采用厚鋼板制成,截面采用C型方式加工。銷軸5中間開洞,與絲桿6配套使用,銷軸5的材質一般采用45號鋼。下支撐臂連接件2采用蝴蝶狀,下支撐臂連接件2鋼板兩側均呈三角形坡向底座1周邊分布,以便分散上部壓力至圓形的底座1;上支撐臂連接件10采用倒U型截面;上支撐臂連接件10與下支撐臂連接件2板厚相同。絲桿6穿過銷軸5的通孔,絲桿6與銷軸5的連接處分別設有限位塊61。在轉動絲桿6的過程中,為了避免上支撐臂9、下支撐臂4和銷軸5隨著絲桿6的旋轉不產生位移,因此在上述絲桿6與銷軸5的連接處分別設置限位塊61,在絲桿6往中間推進的過程中,限位塊61能夠推動上支撐臂9、下支撐臂4和銷軸5向中間一起運動,從而產生拉拔力,達到檢測的目的。為了使絲桿6與銷軸5的連接不影響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的轉動,因此,在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之間設置墊片,絲桿6先穿過墊片,再穿過銷軸5的通孔,這樣一來,絲桿6就不影響整個設備的檢測。在絲桿6和銷軸5的連接處還可以設置防滑圈,使得整個設備運行穩定。

需要說明的是,上支撐臂9與下支撐臂4的連接方式、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與上支撐臂連接件10和下支撐臂連接件2的連接方式不僅限于上述幾種,在此就不一一說明。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絲桿6遠離絲桿轉接件8的一端分別固接有旋柄7。

結合以上對本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出,絲桿6一側的旋柄7主要用來旋轉絲桿6,對錨固產生拉拔力,便于檢測錨固的拉拔力。旋柄7的設置,使檢測人員更易控制絲桿6。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上述絲桿6與絲桿轉接件8為螺紋連接。

結合以上對本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出,絲桿6與絲桿轉接件8連接處分別設有螺紋,相應地,絲桿轉接件8刻絲,在旋轉旋柄7的過程中,絲桿6可以相對絲桿轉接件8向內部運動,帶動上支撐臂9和下支撐臂4對鋼筋14產生拉拔力,從而達到檢測的目的。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絲桿轉接件8為中空板狀結構,且分別以絲桿6為中心兩側對稱設置;絲桿轉接件8與絲桿6之間分別設有加強鋼板12,加強鋼板12為直角三角形結構。

結合以上對本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出,絲桿轉接件8采用厚鋼板加工,中空板狀結構,受拉端均設三角形的加強鋼板12,加強鋼板12為直角三角形結構。絲桿轉接件8主要起到穩定絲桿6的作用,向內旋轉絲桿6的時候,絲桿轉接件8使得絲桿6不會偏移,兩端受力相對均勻,鋼筋14兩側產生的拉拔力相同,檢測結果更加準確。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上支撐臂連接件10頂端安裝數顯式壓力傳感器11。數顯式壓力傳感器11包括傳感器111和顯示屏112;上述傳感器111完全貼合在上支撐臂連接件10上表面;上述顯示屏112設置在傳感器111側壁。

結合以上對本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出,數顯式壓力傳感器11的顯示屏112設于傳感器111側壁,傳感器111的下表面焊接在上支撐臂連接件10上表面,傳感器111的上端為平面。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下支撐臂連接件2下端固設有底座1;底座1上表面與下支撐臂連接件2下表面完全貼合;底座1上表面與下支撐臂連接件2下表面通過焊接或粘接方式相連。

結合以上對本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出,底座1上端封閉,封閉端中心預留中心貫穿孔13。底座1上表面與下支撐臂連接件2下表面的連接方式不限于上述兩種,在此就不一一說明。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上支撐臂連接件10、下支撐件臂連接件2、絲桿轉接件8和底座1中間位置均設置有能夠供鋼筋14穿過的中心貫穿孔13。

結合以上對本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可以看出,上支撐臂連接件10、下支撐臂連接件2、絲桿轉接件8和底座1均預留直徑相同的中心貫穿孔13,以便于鋼筋14通過,這樣一來,本實施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通過預留的中心貫穿孔13就可以套設在鋼筋14上了。

實施例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的工作過程圖,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還設置有穿過中心貫穿孔13的鋼筋14和完全貼合在底座1下表面的混凝土面15。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本實施例提供的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在使用時,先將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通過中心貫穿孔13套設在被測錨固的鋼筋14(若為錨栓時需另外使用加長桿)上,底座1緊貼混凝土面15,然后在數顯式壓力傳感器11上用既有錨具將鋼筋14鎖住,打開數顯式壓力傳感器11的電子開關并調零,緩慢旋轉旋柄7,使得下支撐臂4和上支撐臂9相對繞銷栓3轉動,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向上抬起,通過端部既有錨具的鎖定,產生上拔力,數顯式壓力傳感器11顯示拉拔力的大小,當拉拔力達到試驗要求值后,停止旋轉旋柄7,記錄數顯式壓力傳感器11顯示的拉拔力數值,加載過程結束。整個設備檢測完畢后,反向旋轉旋柄7,使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慢慢回落,最后從被測錨固的鋼筋14上取下錨固承載力檢測裝置,完成了錨固承載力的檢測試驗。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若需要進行拉拔力較大的錨固承載力檢驗,僅需增加上支撐臂9、下支撐臂4的壁厚及絲桿6等零件的尺寸,則可增加拉拔力的測試范圍。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阿瓦提县| 临潭县| 安泽县| 金阳县| 临邑县| 奈曼旗| 湘潭县| 岚皋县| 抚远县| 禄丰县| 永和县| 河间市| 东乡县| 云安县| 庄浪县| 读书| 南平市| 重庆市| 富川| 桦甸市| 福清市| 遂平县| 汝城县| 大姚县| 定边县| 九寨沟县| 琼结县| 张家界市| 平度市| 柏乡县| 佛学| 米脂县| 临澧县| 灌阳县| 汝城县| 连江县| 石景山区| 盱眙县| 葫芦岛市|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