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安全用品,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及兒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1、隨著電動功能在兒童安全座椅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比如電動旋轉、電動角度調節和電動頭枕調節,用戶在操作這些功能時的交互方式主要包括按鍵和語音等。然而,無論是通過按鍵、屏幕還是語音,用戶目前的操作方式都不符合實際使用場景和習慣,導致操作不便,具體為:
2、(1)交互區域位置不便:一般情況下,交互區域位于兒童安全座椅的底座或前側,由于兒童安全座椅安裝在汽車座椅上,這些交互區域的高度較低,如果用戶坐在汽車座椅上進行操作,雖然勉強符合視覺和交互的高度,但仍需低頭。如果用戶在車外打開車門操作,則必須彎腰、低頭,甚至需要探入車內進行操作,非常不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此外,當交互區域位于座椅前側時,用戶需要與交互區域成90°角操作,無法直接看到操作界面,進一步增加了使用難度。
3、(2)顯示和交互方式過于工業化:目前的交互方式往往通過圖標顯示,操控則使用按鍵或觸摸屏,這些方式容易導致用戶誤操作,且學習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問題中的至少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種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包括底座和椅身,所述椅身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還包括相互通訊連接的功能件和線路板,所述功能件活動安裝于所述椅身的左側面和/或右側面,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功能件相對于所述椅身移動的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相對于所述底座進行電動角度調節。
2、可選地,所述功能件與所述椅身沿著所述功能件的長度方向滑動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功能件相對于所述椅身前移或后移的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相對于所述底座進行電動角度調直或調傾斜。
3、可選地,所述功能件與所述椅身轉動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功能件相對于所述椅身轉動的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相對于所述底座進行電動角度調直或調傾斜。
4、可選地,所述功能件設有按面、抬面、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按面位于所述功能件的上表面,所述抬面位于所述功能件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嵌設于所述按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嵌設于所述抬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均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相對于所述底座進行電動角度調傾斜;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相對于所述底座進行電動角度調直。
5、可選地,所述椅身與所述底座之間還設置有電動旋轉調節組件,所述電動旋轉調節組件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功能件的觸摸劃動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旋轉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相對于所述底座進行電動旋轉調節。
6、可選地,所述功能件設有觸摸傳感器和便于用戶觸摸劃動操作的觸摸面,所述觸摸面位于所述功能件的上表面,所述觸摸傳感器嵌設于所述觸摸面的下方,所述觸摸傳感器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
7、可選地,還包括頭枕,所述頭枕與所述椅身之間設有電動高度調節組件,所述電動高度調節組件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所述功能件設有多點齊按面、多點齊抬面、第三壓力傳感器和第四壓力傳感器,所述多點齊按面位于所述功能件的上表面,所述多點齊抬面位于所述功能件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嵌設于所述多點齊按面的下方,所述第四壓力傳感器嵌設于所述多點齊抬面的上方,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和所述第四壓力傳感器均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高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頭枕相對于所述椅身下移,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第四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高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頭枕相對于所述椅身上移。
8、可選地,所述功能件為側碰塊或側面裝飾件。
9、可選地,所述側碰塊或所述側面裝飾件設有指示模塊,所述指示模塊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
10、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中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將功能件活動安裝在椅身的側面,使得用戶無論在車內還是車外,都能方便地進行操作,交互更加直觀,操控區域更加符合場景化需求;通過移動功能件的位置就能控制椅身的角度調節,使得用戶能夠依據日常交互習慣控制兒童安全座椅的電動角度調節的功能作動,學習成本低,交互友好,改善了使用體驗。
11、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如上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
12、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與上述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相對于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勢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1.一種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椅身(2),所述椅身(2)與所述底座(1)之間設置有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還包括相互通訊連接的功能件(3)和線路板,所述功能件(3)活動安裝于所述椅身(2)的左側面和/或右側面,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功能件(3)相對于所述椅身(2)移動的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2)相對于所述底座(1)進行電動角度調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與所述椅身(2)沿著所述功能件(3)的長度方向滑動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功能件(3)相對于所述椅身(2)前移或后移的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2)相對于所述底座(1)進行電動角度調直或調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與所述椅身(2)轉動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功能件(3)相對于所述椅身(2)轉動的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2)相對于所述底座(1)進行電動角度調直或調傾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設有按面、抬面、第一壓力傳感器和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按面位于所述功能件(3)的上表面,所述抬面位于所述功能件(3)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嵌設于所述按面的下方,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嵌設于所述抬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均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2)相對于所述底座(1)進行電動角度調傾斜;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角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2)相對于所述底座(1)進行電動角度調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身(2)與所述底座(1)之間還設置有電動旋轉調節組件,所述電動旋轉調節組件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功能件(3)的觸摸劃動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旋轉調節組件驅動所述椅身(2)相對于所述底座(1)進行電動旋轉調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設有觸摸傳感器和便于用戶觸摸劃動操作的觸摸面,所述觸摸面位于所述功能件(3)的上表面,所述觸摸傳感器嵌設于所述觸摸面的下方,所述觸摸傳感器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頭枕,所述頭枕與所述椅身(2)之間設有電動高度調節組件,所述電動高度調節組件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所述功能件(3)設有多點齊按面、多點齊抬面、第三壓力傳感器和第四壓力傳感器,所述多點齊按面位于所述功能件(3)的上表面,所述多點齊抬面位于所述功能件(3)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嵌設于所述多點齊按面的下方,所述第四壓力傳感器嵌設于所述多點齊抬面的上方,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和所述第四壓力傳感器均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第三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高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頭枕相對于所述椅身(2)下移,當所述線路板接收到所述第四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息后,控制所述電動高度調節組件驅動所述頭枕相對于所述椅身(2)上移。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件(3)為側碰塊或側面裝飾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碰塊或所述側面裝飾件設有指示模塊,所述指示模塊與所述線路板通訊連接。
10.一種兒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電動功能交互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