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應急運輸系統,特別是一種適合擁擠城市的道路應急運輸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車輛也進入了普通人家庭,僅2015年,國內乘用車銷量2058萬輛。國內各大、中城市的汽車保有數量迅速增加,汽車數量增加在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交通運輸壓力,導致了交通狀況的持續惡化,堵車也成了各城市的常態。雖然各個城市都在積極修路,但道路建設根本跟不上汽車數量增長速度,導致各個城市堵車現象愈演愈烈。受堵車影響,救人于危難之際的120急救車也越跑越慢,常常會被堵在路上動彈不了,耽誤了患者的搶救時間,傷病患者遇堵車而貽誤治療,不幸身亡的消息時有出現。保證生命救援通道暢通,已成了刻不容緩的使命,為了克服現有應急道路存在的缺陷,急需一種城市道路應急運輸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城市道路應急運輸系統,解決了擁擠狀態下運輸問題,保證了運輸暢通。
本發明的構思是利用立體城市空間,利用城市現有基礎設施來實現的。具體的,本發明給出的一種城市道路應急運輸系統由電線桿、支架、軌道、駕駛室、救援倉、提升機和動力裝置組成。其中,電線桿和支架作為軌道的支撐,駕駛室與軌道滑動配合,駕駛室與救援倉通過鋼絲繩連接,救援倉中設有氧氣瓶和應急指示燈等應急物品,駕駛室底部設有動力裝置和傳動裝置,動力裝置帶動駕駛室在軌道上移動,從而帶動救援倉移動,實現應急運輸。
本發明的城市道路應急運輸系統工作過程是這樣的。當駕駛員接到救援指令,沿軌道駕駛救援倉到指定位置,打開提升機,提升機放下救援倉,患者或物品進入救援倉,提升機通過鋼絲繩將救援倉提升到指定高度,駕駛員打開應急指示燈,然后啟動動力裝置駕駛室帶動救援倉移動。
在支架上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用于給系統供電。當救援倉沒有工作任務時,可以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給蓄電池充電。
本發明的城市道路生命應急通道是利用電線桿作為支撐,利用太陽能提供動力,充分利用了城市立體空間,又節約了資源;救援車操作簡單,方便易用。救援車行進過程中不受堵車,紅綠燈限制,縮短了救援時間,特別是用于需要急救病人的轉運,可挽救更多生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駕駛室的局部示意圖(圖1的a部放大圖)。
圖中標號代表的含義如下:
1、馬路2、支架3、軌道4、電線桿5、救援倉6、氧氣瓶7、應急指示燈8、提升機9、電纜10、皮帶11、鋼絲繩12、傳動輪13、蓄電池14、座椅15、駕駛室16、電動機17、太陽能電池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
如圖1所示,一種城市道路應急運輸系統,軌道3為“工”字形軌道,通過支架2固定在電線桿4上作為駕駛室的滑動軌道,太陽能電池板17安裝在支架2上用于給系統供電。駕駛室15與工字軌滑動配合,駕駛室15與救援倉5通過鋼絲繩11連接并將救援倉5吊起。氧氣瓶6安裝在救援倉5底部,應急指示燈7安裝在救援倉5內的右上角。傳動輪12固定在駕駛室15底部支架上,蓄電池13、提升機8、電動機16固定在駕駛室15底側,座椅14安裝在蓄電池上,蓄電池13將電能通過電纜9傳遞給電動機16,電動機16帶動皮帶10旋轉,皮帶10帶動傳動輪12旋轉,傳動輪12通過與“工”字形軌道之間的摩擦,帶動駕駛室15與救援倉5一起向前移動。救援倉5與駕駛室15靠鋼絲繩11連接,當提升機8正/反轉旋轉,鋼絲繩11帶動救援倉5上升/下降。
其工作過程敘述如下:當駕駛員接到救援指令,駕駛救援車沿“工”字形軌道到指定位置,打開提升機8,提升機8反轉通過鋼絲繩11放下救援倉5,患者或需要運輸的物品進入救援倉5,提升機8正轉,鋼絲繩11收緊將救援倉5提升到指定高度,駕駛員打開應急指示燈7,然后啟動電動機16,電動機16旋轉并帶動皮帶10旋轉,與皮帶10連接的傳動輪12開始旋轉,依靠傳動輪12與“工”字形軌道之間的摩擦力,帶動救援倉5向前移動,從而實現了患者或物品的救急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