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
背景技術:
高速動車組衛生間灰水收集系統屬于給排水衛生設備,通過系統對車上提供的水、電、氣的控制,完成中轉收集和集中排污的過程。同時也能通過信號交互,實現對灰水收集工作狀態的監控。
環境要求列車實現全車灰水收集,與作為列車給水衛生水系統的子系統與列車真空集便系統由統一的控制器實現控制,同時要求滿足列車氣密性要求、實現故障狀態下溢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為:包括箱體,所述箱體上開設有溢流口,所述箱體上位于所述溢流口處設置有防負壓力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還可具有如下附屬技術特征:
所述箱體上設置有灰水輸入管路,所述灰水輸入管路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灰水入口。
所述灰水入口設置為兩個,所述灰水輸入管路上具有兩個彎折部,所述灰水入口設置在所述彎折部上。
所述灰水輸入管路上位于灰水入口處設置有防正壓力閥。
所述箱體上開設有灰水出口,所述灰水出口處設置有排污閥。
所述箱體上安裝有液位傳感器。所述液位傳感器與外部控制單元相連接。
所述箱體上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裝有電氣插頭,所述電氣插頭與外部控制單元相連接。
所述箱體上安裝有固定支架。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帶來的有益效果為:該灰水收集箱在灰水入口處設置防正壓力閥,確保車外正壓力無法傳入車內;該灰水收集箱在溢流口處設置防負壓力閥,確保車外負壓力無法傳入車內;同時該防負壓力閥還具有溢流的作用,確保即便是系統故障狀態下,灰水可以排放,不影響使用;該灰水收集箱在箱體頂部設置液位傳感器,當該液位傳感器探測到灰水時,輸出信號,控制單元控制排污閥打開,實現灰水排放;該灰水收集箱在灰水出口處設置排污閥,用于控制罐體內部灰水的收集與排放;該灰水收集箱由列車給水衛生系統控制單元控制,采用單獨的控制軟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述:
如圖1所示,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的實施例,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上開設有溢流口2,所述箱體1上位于所述溢流口2處設置有防負壓力閥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灰水收集箱在溢流口2處設置防負壓力閥3,確保車外負壓力無法傳入車內;同時該防負壓力閥3還具有溢流的作用,確保即便是系統故障狀態下,灰水可以排放,不影響使用。
參見圖1,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所述箱體1上設置有灰水輸入管路4,所述灰水輸入管路4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灰水入口5,所述灰水入口5設置為兩個,所述灰水輸入管路4上具有兩個彎折部,所述灰水入口5設置在所述彎折部上,該灰水收集箱在灰水入口5處設置防正壓力閥6,確保車外正壓力無法傳入車內。
參見圖1,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所述灰水輸入管路4上位于灰水入口5處設置有防正壓力閥6,該灰水收集箱在灰水入口5處設置防正壓力閥6,確保車外正壓力無法傳入車內。
參見圖1,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所述箱體1上開設有灰水出口7,所述灰水出口7處設置有排污閥8,該灰水收集箱在灰水出口7處設置排污閥8,用于控制罐體內部灰水的收集與排放。
參見圖1,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所述箱體1上安裝有液位傳感器9。所述液位傳感器9與外部控制單元相連接,所述箱體1上設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上安裝有電氣插頭11,所述電氣插頭11與外部控制單元相連接,該灰水收集箱在箱體1頂部設置液位傳感器9,當灰水收集箱中的液位傳感器9檢測到灰水箱液位滿時,控制單元啟動車下污物箱抽真空程序,當達到設定真空度時,灰水收集箱中的排污閥8打開,實現灰水排放。
參見圖1,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帶溢流功能的灰水收集箱,所述箱體1上安裝有固定支架12,便于將箱體1固定。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的通常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