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車輛空調機組,同時涉及一種安裝在空調機組內以凈化車廂內環境的空氣凈化裝置,屬于軌道車輛空氣調節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地鐵等城市軌道車輛中,由于車輛特殊的運行環境,一般都是采用空調機組對車廂內的溫度、濕度及空氣新鮮度進行調節。一方面,城市軌道車輛載客量大,在超員情況下人均新風量降低,車內空氣質量難以保證,另一方面,車輛運行一段時間后,風道內部容易滋生細菌,會對乘客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現有的軌道車輛空氣凈化裝置一般安裝在空調機組回風口的位置,從回風風道進入的室內回風經過空氣凈化裝置后與新風混合,經過與蒸發器換熱后進入車廂內調節溫度。現有的軌道車輛空氣凈化裝置安裝占用空間大,無法安裝到蒸發器的的進風側,不能讓所有的空氣(包括室內回風和新風)都經過凈化裝置,凈化率大打折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明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占用空間小,可以提高凈化率的空氣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有上述空氣凈化裝置的軌道車輛空調機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空氣凈化裝置,包括外殼,在所述外殼內安裝有高壓電源產生裝置及空氣凈化器,所述空氣凈化器為等離子發生裝置和/或紫外線殺菌裝置,所述高壓電源產生裝置的輸入端與輸入電源連接,所述高壓電源產生裝置的輸出端與空氣凈化器連接,在所述外殼上設置有若干個通風孔,所述外殼的厚度等于或小于50mm。
進一步,所述輸入電源為DC24V、DC110V或AC220V電源。
進一步,所述外殼由底板和蓋板拼接而成,所述底板與所述蓋板之間通過多個緊固件固定連接。
進一步,在所述底板相對的兩側各向外延伸出一用于將外殼固定在空調機組上的第一安裝板,在所述底板另外相對的兩側具有多個向蓋板方向折彎用于與蓋板固定連接的第二安裝板。
進一步,所述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位于所述蓋板的外側。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
一種軌道車輛空調機組,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上開設有送風口和回風口,在所述殼體內安裝有蒸發器,在所述殼體內還安裝有如上所述的空氣凈化裝置,所述空氣凈化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蒸發器的進風側。
進一步,所述空氣凈化裝置為長方體結構,與蒸發器平行且沿蒸發器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
進一步,在所述蒸發器的進風側設置一安裝架,所述安裝架與殼體固定連接,所述空氣凈化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架上。
進一步,在所述殼體內安裝有兩個蒸發器,在每個蒸發器的進風側都安裝有所述空氣凈化裝置。
進一步,兩個所述蒸發器在殼體寬度方向上相對設置,所述回風口設置在兩個所述蒸發器之間的殼體上。
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軌道車輛空調機組及空氣凈化裝置,采用超薄的結構設計,厚度小于或等于50mm,并將空氣凈化裝置固定安裝于空調蒸發器前方進風側,不但拆卸維護非常方便,而且在厚度方面占用空間非常小,充分利用了空調內部蒸發器長度方向的空間,不占用太大的厚度方向上的空間,同時,所有的室內回風和新風均能通過空氣凈化裝置,提高了該空氣凈化裝置的凈化率,進而提高了車廂內的空氣質量和車廂內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軌道車輛空調機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Ⅰ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的橫向剖視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空氣凈化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側向視圖;
圖6是圖5的A-A剖視圖。
如圖1至圖6所示,殼體1,室內機腔1a,室外機腔1b,蒸發器2,電控盒3,回風口4,冷凝進風口5,冷凝出風口6,空氣凈化裝置7,外殼8,底板8a,蓋板8b,高壓電源產生裝置9,空氣凈化器10,通風孔11,安裝架12,緊固件13,第一安裝板14,安裝孔15,第二安裝板16,蒸發風機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軌道車輛空調機組,在每節車廂上配備兩臺空調機組,本實施例中,空調機組為單元式結構,整體安裝在車廂的頂部。空調機組包括殼體1,在殼體1內分成室內機腔1a和室外機腔1b,在室內機腔1a內安裝有蒸發器2、電控盒3、蒸發風機17、節流閥等,室外機腔1b內安裝有壓縮機、冷凝器、冷凝風機等,在室內機腔1a的殼體1上開有送風口(圖中未示出)和回風口4,送內口設置在回風口4的橫向上的兩側,在室外機腔1b的殼體上開有冷凝進風口5和冷凝出風口6。
本實施例中,在室內機腔1a內安裝有兩個蒸發器2,兩個蒸發器2沿空調機組寬度方向相對設置,回風口4設置在兩個蒸發器2之間的殼體1上,在每個蒸發器2的進風側都安裝有一個空氣凈化裝置7。
在每個蒸發器2的進風側設置一安裝架12,安裝架12與殼體1通過螺釘固定連接,空氣凈化裝置7固定安裝在安裝架12上。
本實施例中,空氣凈化裝置7整體為長方體結構,與蒸發器2平行且沿蒸發器2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相對增加了該空氣凈化裝置7的迎風面積,且所有的室內回風和新風均能首先通過空氣凈化裝置7的過濾凈化后,與后方的蒸發器2進行熱交換,再送入車廂內,提高了空氣凈化裝置7的凈化率,進而提高了車廂內的空氣質量和車廂內的舒適度。
如圖4至圖6所示,空氣凈化裝置7包括外殼8,外殼8整體為長方體的結構,在外殼8內安裝有高壓電源產生裝置9及空氣凈化器10,空氣凈化器10采用等離子發生裝置和/或紫外線殺菌裝置,高壓電源產生裝置9的輸入端與輸入電源連接,輸入電源可以采用DC24V、DC110V或AC220V電源,高壓電源產生裝置9的輸出端與空氣凈化器10連接,在外殼8上設置有若干個通風孔11。
本實施例中,空氣凈化裝置7采用起薄結構設計,將高壓電源產生裝置9與空氣凈化器10沿外殼8長度方向并排設置,外殼8的總厚度等于或小于50mm。這樣,不但拆卸維護非常方便,而且在厚度方面占用空間非常小,充分利用了空調內部蒸發器2長度方向的空間,不占用太大的厚度方向上的空間。
外殼8由底板8a和蓋板8b拼接而成,在底板8a的縱向上相對的兩側分別具有多個各向蓋板8b方向折彎的第二安裝板16,第二安裝板16位于蓋板8b的外側,將蓋板8b扣合在底板8a上后,通過多個緊固件13將第二安裝板16與蓋板8b固定連接,進而將底板8a和蓋板8b固定在一起,形成外殼8內的容置空間,安裝拆卸非常方便,便于日常維護。
在底板8a橫向上的相對的兩側各向外延伸出一第一安裝板14,在每個第一安裝板14上開有兩個安裝孔15,在安裝時利用四個螺栓將兩個第一安裝板14與安裝架12固定連接,進而將空氣凈化裝置7固定在安裝架12上,安裝拆卸非常方便,便于日常維護。
本實施例中,在底板8a和蓋板8b上都開有通風孔11,除了蓋板8b的正面上開設通風孔11,在其四個側面上也可以開有通風孔11,增加空氣流通量,提高空氣的凈化效果。
如上所述,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