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行車剎車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剎車塊,尤指一種具有緩沖功能的自行車剎車塊。
如圖7所示,常見的剎車塊為一條狀橡膠制剎車塊體40,該剎車塊體40固設在定位座41一面上,該定位座41另面設有突伸的連桿42,該連桿42固接在自行車叉桿43的剎車器44上,使剎車塊體40位于車輪輪圈一側;當使用者控制剎車線45而使剎車器44作用時,剎車器44將剎車塊體40移至與輪圈面接觸,通過剎車塊體40與輪圈的摩擦,達到剎車目的;然而,該種常見的剎車塊,因結構設計不良,在實施時有以下缺點1、剎車塊不具緩沖功能。剎車時容易形成完全鎖死現象,影響行車安全。因剎車塊體固設在定位座上,使剎車塊體不能相對定位座兩端移動,當剎車塊體與輪圈觸磨瞬間,剎車塊體不會順著輪圈旋轉的切線方向適當前移,以致剎車時容易形成鎖死現象,一旦車輪完全鎖死,車輪與地面便產生打滑現象,造成失控,嚴重影響行車安全。
2、剎車塊體不具緩沖功能,容易磨損。如上所述,其剎車塊體無法順著輪圈切線方向適當移動,剎車塊體瞬間直接與輪圈觸磨,容易產生較大破壞性摩擦,故剎車塊體磨損率較高。
3、剎車塊體不具更換功能,增加消耗成本。剎車塊體與定位座制成一體,除不具緩沖功能影響安全性外,其剎車塊不可更換。當剎車塊體磨損后,必須將剎車塊體連同定位座一起拆除更換,一般定位座成本較高,因此,在更換時增加了成本,相當不經濟合算。
鑒于上述原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緩沖功能,可提高行車安全性,降低剎車塊體磨損率,可更換剎車塊體的自行車剎車塊。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依使用者需求調整剎車塊結構的自行車剎車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設計方案一種自行車剎車塊包括有一定位座,該定位座一面突伸出一與剎車器相連的連桿;另一面兩對邊各突伸一凸邊,該兩相對的凸邊上端又延伸有一對折邊;定位座、凸邊與折邊圍成一滑槽;定位座一端設有螺孔,螺孔內螺穿一卡桿;定位座另端有一容槽;
一彈性元件,容置在定位座容槽內;一剎車塊體,該剎車塊體一面固設有一可嵌插在所述定位座滑槽內的滑片;該滑片一端設有一可供所述卡桿穿卡的長孔;在組裝時,先將彈性元件置設在定位座容槽內,滑片嵌插在滑槽內,滑片一端與彈性元件接觸,滑片的長孔與定位座螺孔相對,然后,用卡桿螺鎖住定位座的螺孔和滑片的長孔,以防止滑片脫出。
所述定位座容槽內介于滑片端部與彈性元件之間置設一墊體。
所述定位座容槽一端通至外界,容槽一端內壁螺設螺牙;螺牙段內螺鎖一螺栓,螺栓一端觸及所述彈性元件。
所述滑片朝向所述定位座的一面上設有弧形突起的凸部。
該結構使定位座與剎車塊形成相互嵌插的特殊結構,并在兩者之間設有彈性元件,使剎車塊具有較佳的緩沖功能,防止剎車瞬間完全鎖死,以增進行車安全性;且剎車塊可更換,不僅安裝簡便,又可降低成本;此外,使用者可依需求調整自行車剎車塊的結構,增進其使用方便性。
當剎車塊與車輪輪圈接觸時,剎車塊會向前適當位移,形成一種特殊的緩沖效果,避免剎車塊處于完全鎖死狀態,提高騎車者安全性,降低剎車塊磨損率,且剎車塊可簡易更換,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在容槽外端設有一與之相通的螺孔,在該螺孔內螺設螺栓,使用者通過調整螺拴伸入容槽內的深度,控制彈性元件伸縮空間,達到調整剎車塊體緩沖效果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剎車塊體側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外觀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動作比較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與剎車器組合分解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與剎車器組合示意圖。
圖7為現有技術示意圖。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定位座10、一彈性元件30和一剎車塊體20。定位座10的一面突伸有一連桿11,該速桿11可與自行車的剎車器相連;定位座10另一面兩側有一對較長的凸邊12a、12b,兩相對凸邊12a、12b的外端各彎折延伸有一折邊13a、13b;定位座10、凸邊12a、12b與折邊13a、13b所圍空間形成滑槽14a、14b;定位座10一端設有螺孔15,該螺孔內螺穿一卡桿16;定位座10另端形成一容槽17,該容槽17容置一彈性元件30。剎車塊體20一面固設有滑片21,該滑片21的兩長邊22a、22b恰可嵌插在定位座10的滑槽14a、14b內,滑片21一端設有一長孔23,該長孔23通過卡桿16穿設在定位座10的螺孔15內;在滑片21端部與彈性元件30之間、定位座10容槽17內置放一強度較佳的墊體31,其目的是一方面使滑片21對彈性元件30的作用力更為平衡,另一方面可避免滑片21對彈性元件30造成破壞。再者,本實用新型可設計,使定位座10的容槽17一端通至外界,并在容槽17的內壁設螺牙,在該螺牙段螺鎖一螺栓32,通過控制螺栓32伸入容槽17內的深度,調整彈性元件30緩沖的效果;此外,再配合圖2所示,為了減少滑片21與定位座10的摩擦力,使滑片21移動更為順暢,可在滑片21朝向定位座10的一面設弧形突起凸部210,以減少兩者的接觸面積,減少摩擦力,提高滑片21的移動順暢性。
如
圖1、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組合時,先將剎車塊體20的滑片21的兩長邊沿著定位座10兩滑槽12a、12b一端嵌入,使滑片21一端移至定位座10的容槽17處,并使滑片21的長孔23與定位座10的螺孔15相對,并在定位座10的螺孔15螺鎖卡桿16,使卡桿16末端穿卡于滑片21的長孔23;再將彈性元件30自定位座10的容槽17外端置入容槽17內,并將墊體31置入容槽17內,再將螺栓32螺鎖于容槽內,以封住墊體31與彈性元件30。
如圖5、6所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定位座10的連桿11固定在剎車器上,并將剎車器與剎車線連接,即可剎車使用。請配合圖4所示,當本實用新型作剎車動作時,其剎車塊體20與輪圈觸磨的瞬間,因剎車塊體20的滑片21可朝容槽17方向位移適當距離,又因容槽17內設有可壓迫的彈性元件30,故剎車塊體20可沿著輪圈切線方向作適當位移,不會處于完全剎死狀態,避免車輪打滑,提高行車安全;再者,當使用者欲減小剎車塊體20的緩沖效果,即減少滑片21的位移量,可旋轉螺栓32,使螺栓32的端部更為深入定位座10容槽17內,使彈性元件30呈緊繃狀態,彈性元件30的彈性幅度便減小,滑片21的位移量減少,進而減少剎車塊體20的緩沖量;反之,使用者欲增大剎車塊體20的緩沖效果,可旋轉螺栓32,使螺栓32的端部適當退出容槽17內部,如此可增大剎車塊體20的緩沖效果;此外,當剎車塊體20磨損欲更換時,使用者僅需旋轉卡桿16,使卡桿16脫離穿卡滑片21長孔23的狀態,并將剎車塊體20向后推移,其滑片21便可退出定位座10的滑槽14a、14b進而將損壞的剎車塊體20拆下換新。
藉由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可歸納具有以下優點1.剎車塊體具有緩沖功能,剎車時不會完全鎖死,可提高行車安全性。本實用新型定位座具有滑槽,剎車塊體滑片與定位座間設有彈性元件,當剎車塊體與輪圈觸磨時,滑片可沿滑槽適當位移起緩沖作用,避免剎車瞬間完全鎖死,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
2、剎車塊體具緩沖功能,剎車塊體不易磨損。如上所述,剎車塊體剎車時,可適當位移緩沖,從而減小破壞性摩擦,降低剎車塊體磨損率。
3、剎車塊體可更換,減少耗材成本,符合經濟效益。如前所述,剎車塊體可拆離更換,當剎車塊體磨損后,僅需拆換剎車塊體即可,從而減低耗材成本。
4、可調整剎車塊體緩沖能量,使用方便。在容槽內螺設螺栓,通過旋轉螺栓深入容槽的深淺程度而控制彈性元件的緩沖能量,使用者可依其剎車需求調整,故而使用上相當方便。
5、剎車塊體拆裝簡便。僅需控制卡桿是否穿卡滑片長孔,即可拆裝剎車塊體。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使剎車塊體產生緩沖作用,提高行車安全性,降低剎車塊體磨損率,剎車塊體更換簡便;且可依需求調整緩沖效果,徹底改善習用剎車塊的缺點。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剎車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定位座,該定位座一面突伸出一與剎車器相連的連桿;另一面兩對邊各突伸一凸邊,該兩相對的凸邊上端又延伸有一對折邊;定位座、凸邊與折邊圍成一滑槽;定位座一端設有螺孔,螺孔內螺穿一卡桿;定位座另端有一容槽;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容置在所述定位座容槽內;一剎車塊體,該剎車塊體一面固設有一可嵌插在所述定位座滑槽內的滑片;該滑片一端設有一可供所述卡桿穿卡的長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容槽內介于所述滑片端部與所述彈性元件之間置設一墊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容槽一端通至外界,所述容槽一端內壁螺設螺牙;螺牙段內螺鎖一螺栓,螺栓一端觸及所述彈性元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行車剎車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朝向所述定位座一面上設有弧形突起的凸部。
專利摘要一種自行車剎車塊包括定位座、彈性元件和剎車塊體,定位座一面突伸出一與剎車器相連的連桿;另一面兩對邊各突伸一凸邊,該兩相對的凸邊上端又延伸有一對折邊;定位座、凸邊與折邊圍成一滑槽;定位座一端設有螺孔,螺孔內螺穿一卡桿;定位座另端有一容槽;彈性元件容置在定位座容槽內;剎車塊體一面固設有一可嵌插在定位座滑槽內的滑片;滑片一端設有一可供卡桿穿卡的長孔。當剎車塊體與車輪輪圈時,剎車塊向前適當位移起緩沖作用,提高安全性,降低剎車塊磨損率,更換簡單。
文檔編號B62L1/10GK2422223SQ00231790
公開日2001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30日
發明者張升常, 黃天佑 申請人:張升常, 黃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