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推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ー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
背景技術:
為了使嬰兒車等手推車可以折疊收起,達到便于攜帶和擺放的目的,很多的嬰兒車都設置有收車關節。目前,應用于嬰兒車的收車關節,其主要包括手把管、前腳管,手把管設置有上鎖件,前腳管設置有與上鎖件匹配的下鎖件,通過上鎖件與下鎖件的卡掣,使收車關節展開,而且手把管上設置有ー釋放裝置,通過釋放裝置可以解除上鎖件與下鎖件的卡掣,使收車關節可以折疊收起。上述收車關節的上鎖件與下鎖件通常為卡接結構,當收車關節可以折疊收起的過程中或折疊收起后,上鎖件與下鎖件之間會產生一定的間隙,導致產生夾手的現象。本申請人在2011年01月21日申請了ー款專利號為“201120025218. 4”、發明名稱
為“ー種收車關節”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有手把管、前腳管,手把管的底部固定有上關節,前腳管的頂部固定有下關節,所述手把管的上關節與前腳管的下關節轉動連接。上述結構的收車關節雖然改善了夾手的現象,但是該收車關節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另外,在收車過程中,上關節和下關節之間存在間隙,當操作者操作不當或者是嬰幼兒不慎將手指扣入露出的間隙吋,就會導致夾手的危險,使用安全性能較低,上述現有技術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收車關節的使用安全規范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該手推車用收車關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有效避免收車過程中產生間隙,使用安全性能高。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包括有手把管和前腳管,前腳管的上端設置有關節,還包括有關節蓋和弾性元件,所述關節蓋活動罩設于所述關節的外側,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夾設于所述關節蓋和所述關節之間,所述彈性元件的另一端設置于所述關節蓋內側,所述手把管的側壁與所述關節蓋相抵接。其中,所述彈性元件為ー個扭簧。其中,所述彈性元件為兩個扭簧,兩個扭簧呈“U”形連接。以上的,所述彈性元件包括定位端和旋轉端,所述關節的外側設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定位端的定位凹槽,所述關節蓋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旋轉端配合安裝的安裝凹槽。其中,所述關節開設有套接孔,所述前腳管的上端部套接于所述套接孔內。其中,所述關節蓋通過樞接軸與所述關節樞接,所述樞接軸由外向內依次穿過所述關節蓋、所述彈性元件和所述關節。其中,所述前腳管通過第一固定件與所述關節固定連接,所述前腳管的上端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關節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依次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前腳管的通孔。其中,所述手把管通過第二固定件與所述關節樞接,所述手把管的下端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關節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手把管的通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關節蓋和弾性元件的設置,確保在收車過程中,手把管與關節之間不會有間隙露出,使用安全性能高,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展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收合時的結構示意圖。在圖1、圖2和圖3中包括有I——手把管2——前腳管3——關節31——定位凹槽32——套接孔4——關節蓋41——安裝凹槽5——弾性元件51——定位端52——旋轉端6——樞接軸7——第一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包括有手把管I和前腳管2,前腳管2的上端設置有關節3,還包括有關節蓋4和弾性元件5,所述關節蓋4活動罩設于所述關節3的外側,所述彈性元件5的一端夾設于所述關節蓋4和所述關節3之間,所述弾性元件5的另一端設置于所述關節蓋4內側,所述手把管I的側壁與所述關節蓋4相抵接。其中,所述彈性元件5為ー個扭簧。當需要將手推車收合時,旋轉手把管1,在扭簧的扭力作用力下,關節蓋4始終緊貼在手把管I的側壁,且關節蓋4隨著手把管I的旋轉而轉動,確保在收車過程中,手把管I與關節3之間不會有間隙露出,使用安全性能高,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単,設計巧妙,外形美觀,生產成本低。當需要將手推車展開時,旋轉手把管I即可,在扭簧的作用下,關節蓋4隨著手把管I的打開而打開,結構簡單,使用便利性高,從根本上解決手推車收車過程中的使用安全規范問題。優選地,所述彈性元件5為兩個扭簧,兩個扭簧呈“U”形連接。弾性元件5的結構簡單,扭力作用大,進ー步確保手把管I在旋轉過程中關節蓋4始終緊貼在手把管I的側壁,使用安全性能高。以上的,所述彈性元件5包括定位端51和旋轉端52,所述關節3的外側設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定位端51的定位凹槽31,所述關節蓋4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旋轉端52配合安裝的安裝凹槽41。安裝吋,安裝凹槽41有利于安裝扭簧的旋轉端52,定位凹槽31有利于固定扭簧的定位端51,弾性元件5的定位效果好,確保關節蓋4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始終緊貼手把管I的外壁,使用可靠性強。其中,所述關節3開設有套接孔32,所述前腳管2的上端部套接于所述套接孔32內,有利于將前腳管2穩定地固定在關節3的下端部,連接穩定性高,有效減少關節3在收車過程中受力,進ー步增強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強度。其中,所述關節蓋4通過樞接軸6與所述關節3樞接,所述樞接軸6由外向內依次穿過所述關節蓋4、所述彈性元件5和所述關節3。樞接軸6的設置,一方面有利于將關節蓋4、弾性元件5和關節3實現穩定連接,另ー方面還可作為關節蓋4和弾性元件5的旋轉中心,結構簡單,使用效果好。具體地,樞接軸6為鉚釘,有利于將關節蓋4、弾性元件5以及關節3鉚合連接,連接穩定性高。當然,樞接軸6還可以是螺釘或其他固定件,方便安裝。其中,所述前腳管2通過第一固定件7與所述關節3固定連接,所述前腳管2的上端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關節3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7依次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前腳管2的通孔。具體地,第一固定件7為鉚釘,有利于將前腳管2和關節3鉚合連接,結構簡単,連接穩定性高。當然,第一固定件7還可以是螺釘或其他固定件,方便安裝。其中,所述手把管I通過第二固定件8與所述關節3樞接,所述手把管I的下端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關節3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8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手把管I的通孔。具體地,第二固定件8為鉚釘,有利于將手把管I和關節3鉚合連接,結構簡單,連接穩定性好。當然,第二固定件8還可以是螺釘或其他固定件,方便安裝。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包括有手把管(I)和前腳管(2),前腳管(2)的上端設置有關節(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關節蓋(4)和彈性元件(5),所述關節蓋(4)活動罩設于所述關節(3)的外側,所述彈性元件(5)的一端夾設于所述關節蓋(4)和所述關節(3)之間, 所述彈性元件(5)的另一端設置于所述關節蓋(4)內側,所述手把管(I)的側壁與所述關節蓋(4)相抵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5)為一個扭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5)為兩個扭簧,兩個扭簧呈“U”形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5) 包括定位端(51)和旋轉端(52),所述關節(3)的外側設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定位端(51)的定位凹槽(31),所述關節蓋(4)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旋轉端(52)配合安裝的安裝凹槽(4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關節(3)開設有套接孔(32),所述前腳管(2)的上端部套接于所述套接孔(32)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關節蓋(4)通過樞接軸(6)與所述關節(3)樞接,所述樞接軸(6)由外向內依次穿過所述關節蓋(4)、所述彈性元件(5 )和所述關節(3 )。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腳管(2)通過第一固定件(7)與所述關節(3)固定連接,所述前腳管(2)的上端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關節(3) 開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7)依次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前腳管(2)的通孔。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管(I)通過第二固定件(8 )與所述關節(3 )樞接,所述手把管(I)的下端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關節(3 )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件(8)依次穿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手把管(I)的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推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推車用收車關節,包括有手把管和前腳管,前腳管的上端設置有關節,還包括有關節蓋和彈性元件,所述關節蓋活動罩設于所述關節的外側,所述彈性元件的一端夾設于所述關節蓋和所述關節之間,所述彈性元件的另一端設置于所述關節蓋內側,所述手把管的側壁與所述關節蓋相抵接;關節蓋和彈性元件的設置,確保在收車過程中,手把管與關節之間不會有間隙露出,使用安全性能高,具有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的優點。
文檔編號B62B7/06GK202827674SQ2012203649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明者楊鵬耀 申請人:東莞恒耀日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