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折疊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06653閱讀:16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折疊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快速縱向折疊的自行車。
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最普及的交通工具之一,由于自行車數量越來越多和自行車車架體積較大,使得自行車停放比較占空間,所以現在的一些自行車可以折疊,但是現在的折疊自行車折疊起來很麻煩,且操作起來也很費力。如中國公開的發明專利CN101808886A,其大大減少了折疊的步驟,但是其專利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另外,其折疊后的體積還是非常大,對于折疊的意義不大。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折疊快速,且成本低,結構簡單,及折疊后體積相對較小的折疊自行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快速折疊且占地面積更小的折疊自行車。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折疊自行車,其后車架單元和坐管單元與車架主體鉸鏈,其中,所述坐管單元及后車架單元相對于所述車架主體分別設置有第一轉動限位機構和第二轉動限位機構,其中,所述第一轉動限位機構和第二轉動限位機構由同一制動手柄制動。所述制動手柄與所述坐管單元鉸鏈連接,所述制動手柄在其轉動軌跡中設置有分別制動第一、二轉動限位機構的第一、二工作位。所述車架主體的主梁部分相對所述車架主體的中心線有一定的偏移。所述坐管單元與所述車架主體的鉸鏈軸相對于車架中心不垂直。所述制動手柄與所述坐管部分設置有限制制動手柄轉動的止位端。所述坐管單元設置有限制所述制動手柄轉動的保持彈簧。所述坐管單元鉸接有第一勾桿,第一勾桿通過一個連桿與制動手柄相固定,所述車架主體設置有與第一勾桿相配合第一卡位軸,第二勾桿設置于車架主體一側,所述后車架單元設置有與第二勾桿相配合的第二卡位軸;其中,與第一勾桿及所述制動手柄相固定的連桿設置有與第二勾桿相作用的制動凸軸。所述坐管單元與所述車架主體形成一個折疊接頭,折疊未鉸接的一端在閉合狀態下的形成配位凸起,所述后車架單元形成可以與配位凸起相配合的配位凹槽;所述坐管單元上鉸接一個所述制動手柄,所述制動手柄的一端形成可以與所述后車架上的第一止位凸起相配合的勾位端。所述坐管單元上鉸鏈一個勾桿和一個所述制動手柄,且所述制動手柄的勾位端與所述后車架單元的第二止位凸起相互配合,勾桿和制動手柄有相互傳動的配位結構。所述自行車車架主體的頭管部分設置有一個手柄。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折疊技術,只需要拉動一個手柄就可以使得坐管單元和后叉部分同時折疊,達到快速折疊的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成本相對較低。并且,折疊后的自行車占地面積更小,且頭管處突出的手柄剛好是人站姿下手的生理工學高度,適合推動狀態下使用者的操作。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一折疊自行車未折疊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一折疊自行車折疊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一折疊自行車俯視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折疊機構的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的折疊機構的折疊過程示意·[0022]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的折疊機構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中的折疊機構的折疊過程示意圖;附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中的折疊機構的折疊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參照圖1及圖2車架主體I和后車架單元2 —側鉸接,另一側通過第一限位機構連接,以此來限制后車架單元2相對與車架主體I的折疊,同時,車架主體一端同坐管單元3的一端鉸接,另一端通過第二限位機構連接,以此來限制坐管單元3相對于車架主體I的折疊,在未折疊狀態下,第一限位機構和第二限位機構使得后車架單元2及坐管單元相對與車架主體I保持一個固定狀態。其中,坐管單元3及后車架單元2相對車架主體I形成兩個可以折疊的獨立的折
疊單元。如圖2和圖3,坐管單元3在與車架主體I的鉸接處形成一個可以折疊的接頭,該接頭的鉸接軸相對車架中心線11在空間上呈非垂直設置,這樣為了使得坐管單元3折疊后相對與車架中心線11有一定的偏移,使得坐管單元3的坐墊在折疊后與主梁12不行成干涉。同時,如圖3,車架主體的主梁12部分相對于車架主體中心線11有一定的偏移,該偏移是為了形成一個放置空位,該位置可以容納自行車坐管單元折疊后坐墊31的放置,因此該主梁管的偏移使得折疊后自行車的折疊更為緊湊。另外,后車架單元2設置有兩個輪子21,車架主體I的部分設置有至少一個輪子13,使得折疊后的自行車通過至少三個輪子形成與地面的支點。同時,自行車車架主體的頭管部分設置有一個手柄14。通過手持頭管處的手柄14推動折疊后的自行車,自行車便可以通過三個輪子像行李箱那樣的推行,方便使得者的攜帶。如圖4至圖6,車架主體I同坐管單元3形成一個折疊接頭,第一接頭51與第二接頭53焊接與坐管單元3,第三接頭52與第四接頭54焊接與車架主體1,通過第一接頭和第三接頭的鉸接使得坐管單元和車架主體在一端鉸接,第二接頭53及第四接頭54的一端通過第一限位機構相連接。其中,位于坐管單元3的第二接頭53的鉸接第一勾桿61,位于車架主體的第四接頭54上形成一個與勾桿配合的第—^位軸71,當勾桿卡住接頭上的第—N立軸71時,折疊接頭的轉動是被限制的,即坐管單元3相對車架主體I是固定狀態。后車架單元2 —端通過鉸鏈軸鉸接于車架主體一端,另一端通過第二限位機構與主車架相連接。第四接頭54上的定位軸80和第一^N立軸71 (去掉圖4中的81)容納與第二勾桿62的槽中,使得第二勾桿62可以沿兩個軸的中心線做定向移動,后車架單元2上有一個可以與第二勾桿62配合的第二卡位軸22 ;當第二勾桿62卡住第二卡位軸22時,后車架單元相對于車架主體的轉動是被限制的,即后車架單元2相對車架主體I是固定狀態。在第一勾桿61與第二接頭53之間設置有扭簧,使得第一勾桿與第一卡位軸71保持配合,第二勾桿62和第四接頭54之間設置有保持彈簧100,使得第二勾桿62保持與第二卡位軸22的保持配位。通過扭簧和保持彈簧的作用,使得坐管單元3折疊部分的第一限位 機構及后車架單元2折疊部分的第二限位機構保持與車架主體I固定狀態。連桿82通過延伸的鉸接軸84 (圖中未標出,替換圖5中的62)和一側固定軸60與第一勾桿61固定,連桿82的另一側的有一個制動凸軸83,同時,制動手柄7通過固定軸60固定于第一勾桿61上;通過制動手柄7轉動,使得與制動手柄間接固定的第一勾桿61解除與其第二接頭53中的扭簧的扭力,使得第一勾桿61解除與第一卡位軸71的配合關系,即坐管單元3相對于車架主體I的轉動限位被取消;同時,與第一勾桿61固定的連桿82同時被轉動,使得連桿82—端的凸軸83制動第二勾桿62定向移動,克服第二勾桿與第四接54頭間保持彈簧100彈力,使得第二勾桿62解除與第二卡位軸22的配合關系,即后車架單元相對車架主體的轉動限位被取消。此時,在坐管單元和后車架單元相對與車架主體限位轉動關系被取消時,繼續朝制動手柄7的方向制動,參照圖6,連桿82與第一勾桿61的固定軸60會被第二接頭的邊緣的止位端限制轉動,既與連桿固定的制動手柄的轉動被限制,對于制動手柄繼續朝重力的反方向制動時,坐管單元及后車架單元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收折,以此達到本實用新型目的。整個自行車的折疊在完成折疊立管的折疊即可。折疊后車架單元及坐管單元,通過提起制動手柄7 —個步驟,在程序上完成了和車架單元和坐管單元的折疊。回復折疊時,既先把坐管單元回復折疊,然后在回復后叉部分的折疊,并在保持扭簧的作用下,使得整個車架回復到原來的剛性狀態。實施例二,參照圖7。為了使坐管單元和后車架單元331保持一個剛性的相對固定的狀態,坐管單元形成的折疊接頭的一個第五接頭55焊接于車架主體111部分,第六接頭56焊接固定于坐管單元。其中,在折疊接頭的兩個接頭未鉸接的一端結構上各凸出一個配位凸起90,在折疊接頭閉合狀態下,折疊接頭的兩個端部形成一個帶錐度的配位凸起90,該凸起可以容納于后車架單元一端配位凹槽91內,使得折疊接頭處于相對閉合鎖緊的狀態。后車架單元331 —端的配位凹槽91邊緣有一個圓形第一止位凸起221,第六接頭56上絞接個制動手柄70,且弟TK接頭56和制動手柄70上有限制制動手柄70轉動的限位端72。制動手柄70的一端形成一個勾位端73與后車架上的第一止位凸起221相配合。同時,制動手柄70和第六接頭56的鉸接處設置一個保持扭簧(圖中未畫出),用于制動手柄70的勾位端73與后車架單元的第一止位凸起221的保持配合。這樣,后車架單元331部分相對于車架主體111部分的轉動被限制,保持未折疊狀態;同時,后車架單元端部的配位凹槽結構91與第五接頭56及第六接頭55端部的配位凸起結構90的相配合,使得坐管單元也保持未折疊狀態。這樣,整個車架在結構上保持一個剛性的狀態。當把制動手柄70向上提的時候(如實施例一),制動手柄先克服保持扭簧的轉動限制,使得制動手柄端部的勾位73端先解除與后車架單元上的第一止位凸起221的配合;這樣,后車架單元相對于車架主體部分轉動的限制被解除;繼續把制動手柄向上提起,由于制動手柄和接頭的轉動的限位端72,使得制動手柄相對于第六接頭56的轉動被限制,進而,后車架單元就會在重力的作用下轉動到車架主體下方;使得后車架單元的配位凹槽91部分相對于折疊接頭的轉動限制被解除,使得坐管單元的折疊接頭也隨之轉動。這樣,與第六接頭56固定的坐管單元也隨制動手柄的提起而折疊到如圖2所示的折疊狀態。整個折疊自行車完全折疊只需在將如實施例一中把車把立管部分折疊即可。其它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實施例三,參照圖8。折疊接頭的第七接頭57焊接固定與如圖1的車架主體上,另一個接頭第八接頭58焊接固定與如實施例一坐管單元。其中,第八接頭58同軸鉸鏈一個勾桿66和一個制動手柄77 (鉸鏈不受同軸約束),且第八接頭58上的限位端79和制動手柄77上的限位端78用于限制制動手柄77轉動。其中,勾桿66和第八接頭58的鉸鏈處還設置有保持扭簧(圖中未標注),用于保持勾桿和制動手柄的相對位置。制動手柄77的端部形一個勾位端68,后車架單元形成一個第二止位凸起222 ;其中,制動手柄的勾位端68與后車架單元的第二止位凸起222部分的配合是為了保持車架單元相對于車架主體的轉動限制。其中,第七接頭57形成一個與勾桿66的配位端59,使得勾桿在保持扭簧的作用下,折疊接頭保持相對閉合鎖緊狀態。制動手柄77端部的勾位端78與后車架單元的第二止位凸起222保持了后車架單元的轉動限制,使得后車架單元的折疊被限制。其中,在勾桿66處形成兩個凸起結構,為了保持勾桿不會相對于接頭轉動過度而無法回復,其中一個凸起結構69是和坐管單元的第八接頭58產生限位效應,以此來限制勾桿66的過度轉動;勾桿66上的另一個凸起68是為了和制動手柄77上的圓形凸起99在解鎖過程中相互作用,使得勾桿66轉動,以此來達到解鎖目的。通過拉動制動手柄77,制動手柄解除與保持扭簧的束縛力,使得制動手柄77端部的勾位端78與后車架單元的第二止位凸起222解除配合,因此,后車架單元的轉動限制被解除,繼續拉當制動手柄77時,制動手柄上的圓形凸起99作用于勾桿上的凸起68,以此帶的勾桿66的轉動,使得折疊接頭解鎖并解除轉動限制。此時,第八接頭58的限位端79和制動手柄77轉動的限位端78使得制動手柄的轉動被限制,繼續拉動制動手柄77,則后車架單元和坐管單元就會相應的折疊起來。該操作通過提起制動手柄一個步驟,在程序上完成了后車架單元和坐管單元的折疊。回復折疊時,既先把坐管單元回復折疊,然后在回復后車架單元的折疊,并在保持扭簧的作用下,使得整個車架回復到原來的未折疊狀態。其它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一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折疊自行車,其后車架單元和坐管單元與車架主體鉸鏈,其中,所述坐管單元及后車架單元相對于所述車架主體分別設置有第一轉動限位機構和第二轉動限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動限位機構和第二轉動限位機構由同一制動手柄制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動手柄與所述坐管單元鉸鏈連接,所述制動手柄在其轉動軌跡中設置有分別制動第一、二轉動限位機構的第一、二工作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所述車架主體的主梁部分相對所述車架主體的中心線有一定的偏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所述坐管單元與所述車架主體的鉸鏈軸相對于車架中心不垂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所述制動手柄與所述坐管部分設置有限制制動手柄轉動的止位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所述坐管單元設置有限制所述制動手柄轉動的保持彈黃。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所述坐管單元鉸接有第一勾桿,第一勾桿通過一個連桿與制動手柄相固定,所述車架主體設置有與第一勾桿相配合第一卡位軸,第二勾桿設置于車架主體一側,所述后車架單元設置有與第二勾桿相配合的第二卡位軸;其中,與第一勾桿及所述制動手柄相固定的連桿設置有與第二勾桿相作用的制動凸軸。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所述坐管單元與所述車架主體形成一個折疊接頭,折疊未鉸接的一端在閉合狀態下形成配位凸起,所述后車架單元形成可以與配位凸起相配合的配位凹槽;所述坐管單元上鉸鏈一個所述制動手柄,所述制動手柄的一端形成可以與所述后車架上的第一止位凸起相配合的勾位端。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所述坐管單元上鉸鏈一個勾桿和一個所述制動手柄,且所述制動手柄的勾位端與所述后車架單元的第二止位凸起相互配合,勾桿和制動手柄有相互傳動的配位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疊自行車,所述自行車車架主體的頭管部分設置有一個手柄。
專利摘要一種折疊自行車,其后車架單元和坐管單元與車架主體鉸鏈,其中,所述坐管單元及后車架單元相對于所述車架主體分別設置有第一轉動限位機構和第二轉動限位機構,制動手柄與所述坐管單元鉸鏈連接,其中,所述第一轉動限位機構和第二轉動限位機構由同一制動手柄制動。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2827930SQ20122042199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3日
發明者汪東君 申請人:汪東君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郯城县| 霸州市| 大连市| 开化县| 新建县| 蕉岭县| 伊春市| 赤城县| 平凉市| 文山县| 义乌市| 兴海县| 东阿县| 双鸭山市| 玛沁县| 读书| 芦溪县| 义马市| 牟定县| 湘西| 闸北区| 张家界市| 轮台县| 柳河县| 昆山市| 驻马店市| 资阳市| 新源县| 宁晋县| 徐汇区| 五寨县| 巴彦淖尔市| 鄂托克旗| 青阳县| 南陵县| 黄梅县| 开江县| 潼南县| 清镇市|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