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車的前置驅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的前置驅動結構,包括前叉套管、轉向立管、前叉以及車輪;所述轉向立管套裝于前叉套管內,所述車輪安裝于前叉下端;所述轉向立管下端通過腳踏轉動套固裝在前叉的上端,該腳踏轉動套內安裝有旋轉軸,該旋轉軸一側與其共軸安裝有牙盤;所述前輪與前叉結合處安裝有飛輪,該飛輪通過鏈條與牙盤連接;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電動車腿部空間狹小的技術難題,采用前置驅動方式,結構結實耐用。
【專利說明】—種電動車的前置驅動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動車【技術領域】,涉及電動車驅動方式,尤其是一種電動車前置驅動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近年來廣大人民對于節能減排意識的增強,電動車由于其速度快,駕駛簡單,充電方便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上班族的青睞。
[0003]傳統電動車主要是將腳踏板安裝于車座下部,通過與腳踏板的齒輪盤轉動,帶動后輪轉動從而達到騎行的目的;由于腳踏板安防于車座下部,使得電動車無論是在騎行時,還是依靠電機行駛時腿部空間都非常有限,從而導致長距離行駛時,腿部非常不適,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質量;由于傳統電動車電機、電池、以及車架十分笨重,所以,自重對于行駛里程會有一定的影響;此外,在存放電動車的過程當中也十分不便。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減輕重量配比,有效提升腿部空間的一種電動車前置驅動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電動車的前置驅動結構,包括前叉套管、轉向立管、前叉以及車輪;所述轉向立管套裝于前叉套管內,所述車輪安裝于前叉下端;所述轉向立管下端通過腳踏轉動套固裝在前叉的上端,該腳踏轉動套內安裝有旋轉軸,該旋轉軸一側與其共軸安裝有牙盤;所述前輪與前叉結合處安裝有飛輪,該飛輪通過鏈條與牙盤連接。
[0007]而且,所述旋轉軸兩端固裝有曲柄及踏板。
[0008]而且,所述齒片與飛輪位于車輪同側。
[0009]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經濟效果是:
[0010]1、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電動車腿部空間狹小的技術難題,采用前置驅動方式,結構結實耐用。
[0011]2、本電實用新型通過將傳統電動車中軸管改為靠近前叉處的腳踏轉動套,可使前、后輪距離拉近,減輕車架重量,有效增加電動車行駛里程;同時有效增加腿部空間,改變了傳統騎車主要依靠大腿肌肉群發力,由于改變了傳統電動車中軸的位置,使腳踏板安裝在靠近前叉的套管處,使得在騎行過程中依靠大腿及小腿肌肉群共同發力帶動踏板,更加全面地鍛煉腿部肌肉,使腿部線條更加優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5]一種電動車的前置驅動結構,包括前叉套管2、轉向立管1、前叉6以及車輪7 ;所述轉向立管套裝于前叉套管內,所述車輪安裝于前叉下端;所述轉向立管下端通過腳踏轉動套9固裝在前叉的上端,該腳踏轉動套內安裝有旋轉軸4,該旋轉軸一側與其共軸安裝有牙盤3 ;而且所述旋轉軸兩端固裝有曲柄5及踏板;所述前輪與前叉結合處安裝有飛輪8,該飛輪通過鏈條與牙盤連接;而且所述齒片與飛輪位于車輪同側。
[0016]所述齒片與飛輪通過鏈條連接;該前置驅動結構通過將傳統電動車中軸管改為靠近前叉處的腳踏轉動套,可使前、后輪距離拉近,減輕車架重量,有效增加電動車行駛里程;同時有效增加腿部空間,改變了傳統騎車主要依靠大腿肌肉群發力,由于改變了傳統電動車中軸的位置,使腳踏板安裝在靠近前叉的套管處,使得在騎行過程中依靠大腿及小腿肌肉群共同發力帶動踏板,更加全面地鍛煉腿部肌肉,使腿部線條更加優美。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車的前置驅動結構,包括前叉套管、轉向立管、前平叉以及車輪;所述轉向立管套裝于前叉套管內,所述車輪安裝于前平叉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立管下端通過腳踏轉動套固裝在前平叉的上端,該腳踏轉動套內安裝有旋轉軸,該旋轉軸一側與其共軸安裝有牙盤;前輪與前平叉結合處安裝有飛輪,該飛輪通過鏈條與牙盤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車的前置驅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兩端固裝有曲柄及踏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車的前置驅動結構,其特征在于:齒片與飛輪位于車輪同側。
【文檔編號】B62M6/55GK203511967SQ201320397404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4日
【發明者】車曉明 申請人:天津市明佳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