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束調節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前束調節桿,包括長六角螺母、長桿體和短桿體,所述長六角螺母的兩端分別與長桿體和短桿體的端頭螺紋連接,所述長六角螺母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鎖緊螺母和第二鎖緊螺母鎖緊,所述第一鎖緊螺母上延伸形成一段保護筒,所述保護筒的內孔直徑略大于長桿體端頭螺紋的公稱直徑,所述保護筒將長桿體端頭的螺紋完全覆蓋;所述第二鎖緊螺母與第一鎖緊螺母結構相同。本實用新型可防止前束桿桿體端頭螺紋銹蝕。
【專利說明】一種前束調節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四輪定位的構件,具體涉及一種前束調節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成為人們出行的必要交通工具。然而,汽車需要更好的NVH性能,越來越多的乘用車后懸架采用多連桿式的懸架結構。為了能調節車輪前束,部分汽車后懸架采用了螺紋調節方式的前束調節桿。如CN1994802A公開的可調節前束控制桿,該前束控制桿的兩桿體端頭與長六角螺母連接在一起,并通過鎖緊螺母鎖緊,此時,隨著長六角螺母的旋轉,該前束控制桿將變長或者變短。
[0003]在該前束控制桿中,鎖緊螺母的作用是當前束桿的長度確定以后,它將鎖緊長六角螺母以防止其松動,而松開鎖緊螺母后,又可以調節長六角螺母的位置。這種控制方式雖然簡便,但由于桿體端頭未與鎖緊螺母連接處的螺紋長期暴露在外,經空氣中的泥水、油污等腐蝕后,使得螺紋被破壞,導致鎖緊螺母松曠。從而使得長六角螺母松曠。前束無法達到要求的固定的值。
[0004]綜上所述,傳統前束控制桿并不是非常可靠,需要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前束桿桿體端頭螺紋銹蝕的前束調節桿。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前束調節桿,包括長六角螺母、長桿體和短桿體,所述長六角螺母的兩端分別與長桿體和短桿體的端頭螺紋連接,所述長六角螺母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鎖緊螺母和第二鎖緊螺母鎖緊,所述第一鎖緊螺母上延伸形成一段保護筒,所述保護筒的內孔直徑略大于長桿體端頭螺紋的公稱直徑,所述保護筒將長桿體端頭的螺紋完全覆蓋;所述第二鎖緊螺母與第一鎖緊螺母結構相同。
[0007]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08]本實用新型改進了鎖緊構件,該鎖緊構件的后端實際為短桿體和長桿體端頭的螺紋提供一種防塵保護,它可以有效防止螺紋暴露在惡劣的環境中,減緩螺紋被腐蝕的速度,提高整個前束調節桿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圖1中第一鎖緊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闡述:
[0012]參見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前束調節桿,包括長六角螺母4、長桿體6和短桿體2,所述長桿體6的一端與制動器連接,另一端為端頭,與長六角螺母4的一端螺紋連接;所述短桿體2的一端與襯套連接,另一端為端頭,與長六角螺母4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所述長六角螺母4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鎖緊螺母5和第二鎖緊螺母3鎖緊。如圖2所示的第一鎖緊螺母5,所述第一鎖緊螺母5上延伸形成一段保護筒52,所述第一鎖緊螺母5的一端部為鎖緊部51,該鎖緊部設有與長桿體6端頭螺紋配合的內螺紋;另一端部為保護筒52,該保護筒的內孔直徑略大于長桿體6端頭螺紋的公稱直徑,并將長桿體6端頭的螺紋完全覆蓋。所述第二鎖緊螺母3與第一鎖緊螺母5結構相同。所述第二鎖緊螺母3上延伸形成一段第二保護筒,所述第二鎖緊螺母3的一端部為第二鎖緊部,該第二鎖緊部設有與短桿體2端頭螺紋配合的內螺紋;另一端部為第二保護筒,該第二保護筒的內孔直徑略大于短桿體2端頭螺紋的公稱直徑,并將短桿體2端頭的螺紋完全覆蓋。
[0013]所述鎖緊構件5的保護筒實際為短桿體2和長桿體6端頭的螺紋提供一種防塵保護,它可以有效防止螺紋暴露在惡劣的環境中,減緩螺紋被腐蝕的速度,提高整個前束調節桿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一種前束調節桿,包括長六角螺母(4)、長桿體(6)和短桿體(2),所述長六角螺母(4)的兩端分別與長桿體(6)和短桿體(2)的端頭螺紋連接,所述長六角螺母(4)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鎖緊螺母(5)和第二鎖緊螺母(3)鎖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螺母(5)上延伸形成一段保護筒,所述保護筒的內孔直徑略大于長桿體(6)端頭螺紋的公稱直徑,并將長桿體(6)端頭的螺紋完全覆蓋;所述第二鎖緊螺母(3)與第一鎖緊螺母(5)結構相同。
【文檔編號】B62D17/00GK203427882SQ201320571879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6日
【發明者】黃川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