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底盤后模塊由車架,驅動橋,雙橫臂獨立懸架,驅動輪,主減速器速器,非傳統聯軸器總成和動力總成構成,占用超小整車空間;車身模塊由非傳統頂置空調,非傳統空間分割的駕駛區、乘客區、行李倉區的全貫通的車內空間組成,可自由組合分割;本實用新型的變速箱和主減速器之間不存在相對運動,兩者之間通過球籠式傳動軸來連接傳動,縮小了底盤后模塊布置的空間,從而縮短后懸的長度,增大了車內有效空間;另外,雙橫臂獨立懸架、驅動橋、主減速器剛性的連接在車架上,驅動輪是可上下運動地連接于雙橫臂獨立懸架上,在行駛過程中,僅驅動輪相對車身上下跳動,主減速器不跳動,降低了振動和噪音。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是一個擁有12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的發展中國家。隨著國民經濟迅速而穩定地發展,高速公路和上等級公路不斷擴延,城間與鄉間等級公路386萬公里已形成網絡,16億人口的大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時間的增多,城鄉人民出行次數和距離不斷增加,據2009年統計,全國道路客運量為277.9億人次,這大大促進了客車工業的發展。這樣,對客車客運量、運載量、節能環保及乘坐舒適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客車的傳動系布置由于變速箱箱體與后橋主減速器之間存在相對運動,就需要采用可以伸縮的傳動軸進行連接,受到傳動軸長度的限制從而后懸都不能做的過短,加上現在空調大多布置在車頂或者車尾以及車身內部骨架結構的限制,在整車長度、高度不變的情況下,就大大限制了整車內部有效空間,并且此種布置形式會產生較大的振動和噪音。這些因素,都大大限制了客運行業的發展與市場競爭力。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其動力總成和主減速器之間不存在相對運動,兩者之間通過球籠式傳動軸來傳動,縮小了底盤后模塊布置的空間,從而縮短后懸的長度;另外,雙橫臂獨立懸架是與車架剛性連接,而驅動橋、主減速器剛性的連接在車架上,驅動輪是可上下運動地連接于雙橫臂獨立懸架上,在行駛過程中,僅驅動輪相對車身上下跳動,主減速器不跳動,降低了振動和噪音。
[0004]本實用 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包括車架,驅動輪,主減速器速器和動力總成,該多功能車還包括驅動橋及與驅動橋連接的雙橫臂獨立懸架,所述雙橫臂獨立懸架與車架剛性連接,所述驅動輪可上下運動地連接于雙橫臂獨立懸架上,所述動力總成的變速箱和主減速器與車架相對固定,所述動力總成的變速箱和主減速器速器之間連接有非傳統聯軸器總成,所述非傳統聯軸器總成為球籠式傳動軸。
[0005]進一步的,所述客車還包括有分體式空調,所述分體式空調包括冷凝器和蒸發器,所述冷凝器安裝在后橋上方,所述蒸發器安裝在客車內部的風道內。
[0006]更進一步的,車內采用前后上下全貫通超大空間設計,沒有傳統客車的乘客區,駕駛區,行李倉區域,比傳統同樣長度客車內空間增加100% ;可根據各種要求分割車內空間。
[0007]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08]1.本實用新型的變速箱和主減速器速器之間不存在相對運動,兩者之間通過球籠式傳動軸來傳動,縮小了底盤后模塊布置的空間,從而縮短后懸的長度,降低整車震動和噪
曰?
[0009].本實用新型的集成式驅動后橋主減速器剛性的連接在車架上,驅動輪是可上下運動地連接于雙橫臂獨立懸架上,在行駛過程中,僅驅動輪相對車身上下跳動,主減速器不跳動,降低了振動和噪音。
[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分體式空調設計,將冷凝器安裝在后橋上方,蒸發器安裝在風道內,在不占用整車長度和高度的情況下,將空調布置所需的空間藏了起來,這樣在整車高度和長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車內可支配空間,增加了整車有效高度和有效長度。
[0011].本實用新型的車內采用前后上下全貫通超大空間設計,沒有傳統客車的乘客區,駕駛區,行李倉區域,比傳統同樣長度客車內空間增加100% ;也可根據需要進行隔斷,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底部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球籠式傳動軸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車內截面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之一的側面示意圖;
[0018]其中:1車架;2驅動橋;3雙橫臂獨立懸架;4驅動輪;5主減速器;6球籠式傳動軸動力總成的變速箱;8冷凝器;9蒸發器;10司機門;11中門;12駕駛區;13商務區;14休息區;15行李艙。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包括車架1,驅動橋2、與驅動橋2連接的雙橫臂獨立懸架3、驅動輪4,主減速器5和動力總成,所述雙橫臂獨立懸架3與車架I剛性連接,所述驅動輪4可上下運動地連接于雙橫臂獨立懸架3上,所述動力總成的變速箱7和主減速器速器5與車架I相對固定,所述動力總成的變速箱7和主減速器速器5之間連接有非傳統聯軸器總成,所述非傳統聯軸器總成為球籠式傳動軸6。
[0020]本實用新型的動力總成和主減速器之間不存在相對運動,兩者之間通過球籠式傳動軸來傳動,縮小了底盤后模塊布置的空間,從而縮短后懸的長度;另外,雙橫臂獨立懸架是與車架剛性連接,而驅動橋、主減速器剛性的連接在車架上,驅動輪是可上下運動地連接于雙橫臂獨立懸架上,在行駛過程中,僅驅動輪相對車身上下跳動,主減速器不跳動,降低了振動和噪音。
[0021]如圖1和圖4所示,所述客車還包括有分體式空調,所述分體式空調包括冷凝器8和蒸發器9,所述冷凝器8安裝在后橋上方,所述蒸發器9安裝在客車內部的風道內。在不占用整車長度和高度的情況下,將空調布置所需的空間藏了起來,這樣在整車高度和長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車內可支配空間,增加了整車有效高度和有效長度。
[0022]本實用新型的車內空間前后上下全貫通設計貫通,沒有傳統客車的乘客區,駕駛區,行李倉區域,比傳統同樣長度客車內空間增加100%,也可以進行任意分割,使整車車內前后和上下空間可以做到最大化和自由化,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在布置上的一種應用,所述客車于前橋前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司機門10,所述客車于后橋前的一側開設有中門11,所述客車內部于兩司機門10之間的部分形成為駕駛區12,于司機門10和中門11之間的部分形成為商務區13,于中門后方的部分形成為休息區14。所述客車于商務區13的下方設有行李艙。使用時,司機及其副駕駛員從兩側司機門10上車,乘客從中門11上車。當然,還可根據各類需求,對車間空間進行任意布置。
[002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在整車上真正實現超短后懸、超長軸距、增加整車內部有效高度和長度,使車內空間最大化,還能根據客戶需要任意分隔內部空間,即可以布置為超大車內空間的商務車,又可以作為超大行李艙的長途車使用,還能有效減小傳動系振動,降低噪音,提高乘坐舒適性。
[0024]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它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包括車架(1),驅動輪(4),主減速器(5)和動力總成,其特征在于:該多功能車還包括驅動橋(2)及與驅動橋連接的雙橫臂獨立懸架(3),所述雙橫臂獨立懸架(3)與車架(I)剛性連接,所述驅動輪(4)可上下運動地連接于雙橫臂獨立懸架(3)上,所述動力總成的變速箱(7)和主減速器(5)與車架(I)相對固定,所述動力總成的變速箱(7)和主減速器(5)之間連接有非傳統聯軸器總成,所述非傳統聯軸器總成為球籠式傳動軸(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減速器(5)是剛性連接在車架(I)上的,所述動力總成的變速箱(7)是用懸置固定在車架上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車還包括有分體式空調,所述分體式空調包括冷凝器(8)和蒸發器(9),所述冷凝器(8)安裝在后橋上方,所述蒸發器(9)安裝在客車內部的風道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種新型底盤后模塊超大車內空間多功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車可于前橋前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有司機門(10),所述多功能車于后橋前的一側開設有中門(11),所述多功能車內部于兩司機門(10)之間的部分形成為駕駛區(12),于司機門(10)和中門(11)之間的部分形成為商務區(13),于中門后方的部分形成為休息區(14)。
【文檔編號】B62D31/02GK203623791SQ201320798977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李中延, 李春, 張文格, 安學峰, 陸海英, 鄧學剛, 肖杰, 孫瑞曉 申請人: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