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輛座椅及其電動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提供一種車輛座椅,包括承載板(1)、第一座墊板(2)、支撐機構(3)、第一座墊(4)、第二座墊(5)和第二座墊板(6);承載板(1)固接于支撐機構(3)上,第一座墊(4)固接于第一座墊板(2)反面,第二座墊(5)固接于第二座墊板(6)的反面;第一座墊板(2)一側緣和第二座墊板(6)一側緣可分別翻轉連接于承載板(1)一側緣,且第二座墊板(6)與第一座墊板(2)并列相鄰;第一座墊板(2)翻轉折疊于承載板(1)上時,第一座墊(4)、第一座墊板(2)和承載板(1)從上向下依次疊加,第二座墊板(6)翻轉伸展于承載板(1)一側時,第一座墊板(6)的正面與承載板(1)形成一個平面;另一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電動車,該電動車包括所述車輛座椅,使得該電動車具有既可以載人又可以載物的功能。
【專利說明】一種車輛座椅及其電動車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一種車輛座椅及其電動車。
【背景技術】
[0002]電動車因為它的方便、快捷以及環保等諸多優點,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它逐漸代替了自行車和摩托車,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0003]傳統的電動車功能設計單一,如:傳統的電動車只能載人或者只能載物,而日常生活中,人們需求具有多種功能的電動車,如:即具備載人功能又具有載物功能的電動車。
【發明內容】
[0004]針對電動車功能單一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車輛座椅及其電動車。
[0005]根據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車輛座椅,包括第一座墊、承載板、第一座墊板、第二座墊、第二座墊板和支撐機構;
[0006]承載板固接于支撐機構上,第一座墊固接于第一座墊板的反面,第二座墊固接于第二座墊板的反面;
[0007]第一座墊板一側緣和第二座墊板一側緣可分別翻轉連接于承載板,且第二座墊板與第一座墊板并列相鄰;
[0008]第一座墊板翻轉折疊于承載板上時,第一座墊、第一座墊板和承載板從上向下依次置加;
[0009]第一座墊板翻轉伸展于承載板一側時,第一座墊板的正面與承載板形成一個平面;
[0010]第二座墊板翻轉折疊于承載板上時,第二座墊、第二座墊板和承載板從上向下依次置加;
[0011]第二座墊板翻轉伸展于承載板一側時,第二座墊板的正面與承載板形成一個平面。
[0012]在一種實施例中,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架,支撐架固接于承載板底面。
[0013]在一種實施例中,支撐機構還包括加強支撐架,加強支撐架呈U型,且U型的開口端固接于承載板底面。
[0014]在一種實施例中,支撐架設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延伸于第一座墊板,且第一凸起的延伸部與第一座墊板反面接觸;
[0015]第二凸起延伸于第二座墊板,且第二凸起的延伸部與第二座墊板反面接觸。
[0016]在一種實施例中,車輛座椅還包括左護欄和右護欄,左護欄和右護欄分別安裝于支撐架兩側。
[0017]在一種實施例中,車輛座椅還包括踏板和踏板支撐架,踏板置于左護欄和右護欄之間,踏板支撐架上端固定于承載板底面,下端固定于踏板。
[0018]在一種實施例中,車輛座椅還包括護手架和后擋架,護手架呈U型,U型的開口端固接于踏板,后擋架安裝于U型的兩臂,且后擋架相對于U型臂可旋轉。
[0019]根據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電動車,包括上述所述的車輛座椅。
[0020]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申請提供的車輛座椅包括承載板、第一座墊板和第二座墊板,第一座墊板一側緣可翻轉連接于承載板一側緣,第二座墊板一側緣可翻轉連接于承載板一側緣,且第二座墊板與第一座墊板并列相鄰;當第一座墊板翻轉疊加于承載板上時,第一座墊、第一座墊板和承載板從上向下依次疊加,當第二座墊板翻轉伸展于承載板一側時,承載板和第二座墊板的正面形成一個平面;另一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電動車,該電動車包括所述車輛座椅,使得該電動車具有即可以載人又可以載物的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車輛座椅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車輛座椅即載人又載物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車輛座椅載物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5]如圖1所不,本例提供的車輛座椅包括承載板1、第一座墊板2、支撐機構3、第一座墊4、第二座墊5和第二座墊板6。
[0026]承載板I固接于支撐機構3上,第一座墊板2置于承載板I的一側,第一座墊4固接于第一座墊板2的反面;第一座墊板2 —側緣可翻轉連接于承載板I 一側緣,如第一座墊板2 —側緣與承載板I 一側緣采用鉸連的方式連接,當第一座墊板2翻轉折疊于承載板I上時,第一座墊4、第一座墊板2和承載板I從上向下依次疊加;當第一座墊板2翻轉伸展于承載板I 一側時,第一座墊板2的正面與承載板I形成一個平面;具體的,當承載板I與第一座墊板2之間角度呈O度時,即第一座墊板2和承載板I疊合時,第一座墊4位于座墊板2上方,第一座墊4用于載人;當承載板I與第一座墊板2之間角度呈180度時,承載板I與第一座墊板2的正面形成一平面,這樣可以根據該平面面積的大小放置合適的物品;第二座墊5固接于第二座墊板6的反面,第二座墊板6 —側緣可翻轉連接于承載板I 一側緣,且第二座墊板6與第一座墊板2并列相鄰;第二座墊板6翻轉折疊于承載板I上時,第二座墊5、第二座墊板6和承載板I從上向下依次疊加;第二座墊板6翻轉伸展于承載板I 一側時,第二座墊板6的正面與承載板I形成一個平面;第二座墊板6與承載板I的折疊和伸展的方式類同,不作贅述。
[0027]如圖1所示,支撐機構3包括支撐架31和加強支撐架32,支撐架31固接于承載板I底面,加強支撐架32呈U型,且U型的開口端固接于承載板I底面。一般的,加強支撐架32的下端與電動車固定,為了方便拆卸,加強支撐架32可以借助螺母、平墊、彈墊等分別固定在承載板I和電動車上;支撐架31設有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第一凸起311延伸于第一座墊板2,且第一凸起311的延伸部與第一座墊板2的反面接觸,第二凸起312延伸于第二座墊板6,且第二凸起312的延伸部與第二座墊板6的反面接觸,目的是支撐第一座墊板2和第二座墊板6。
[0028]如圖1所示,為了使車輛座椅使用更安全,本例的車輛座椅還包括左護欄7和右護欄8,同樣的,為方便拆卸,左護欄7和右護欄8借助螺母、平墊、彈墊等分別固定于承載板I的左右兩側。
[0029]如圖1所示,為了方便使人坐上第一座墊4,本例的車輛座椅還包括踏板9以及用于支撐踏板9的踏板支撐架10,踏板9置于左護欄7和右護欄8之間,踏板支撐架10上端固定于承載板I底面,下端固定于踏板9 ;具體的,踏板支撐架10是中部彎折形成水平段101和垂直段102,水平段101與承載板I固定,垂直段102與踏板9固定,當第一座墊板2翻轉伸展于承載板I的一側時,水平段101和第一凸起311同時支撐第一座墊板2,這樣可以很好的防止鉸連斷開,進而防止承載板I與第一座墊板2斷開。
[0030]如圖1所示,為了加強人坐在第一座墊4上的安全性,本例的車輛座椅還包括護手架11,本例的護手架11呈倒U型,其U型的開口端固接于踏板9 ;為了方便載物,本例的車輛座椅還包括后擋架12,后擋架12通過膠木螺栓安裝于U型的兩臂上,且后擋架12相對于U型臂可旋轉,本例采用后擋架12相對于U型臂可以360°C旋轉,即當車輛座椅載人時,后擋架12可旋轉至垂直狀態,不影響人的上下,當車輛座椅載物時,后擋架12旋轉至水平狀態,擋住貨物滑落。
[0031]本例的車輛座椅實現即載人又載物的使用方式是:第一座墊板2翻轉折疊于承載板I上,第二座墊4、第二座墊板2和承載板I從上向下依次疊加,由于第一座墊4位于第一座墊板2上方,所以第一座墊板2可以用于載人,第二座墊板6翻轉折疊于承載板I,第二座墊板6的正面與承載板I形成一個平面,該平面用于載物,如圖2所示;如果該車輛座椅不需要載物,則把第一座墊板2和第二座墊板6同時翻轉折疊于承載板I上,此時,該車輛座椅只用于載人,如圖1所示;如果該車輛座椅不需要載人,則把第一座墊板2和第二座墊板6同時翻轉伸展于承載板I 一側,此時,該車輛座椅可以承載較大的物品,如圖3所示。
[0032]進一步,本例還提供一種電動車,該電動車采用上述所述的車輛座椅,為了使車輛座椅安全的固定于電動車上,車輛座椅的支撐架31還設有連接部,如圖4所示,通過連接部以及加強支撐架32的下端,可以使車輛座椅固定的安裝于電動車上。因此,使得本例提供的電動車具有載人和載物的功能,相對于傳統的電動車,本例的電動車更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0033]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座椅,包括第一座墊(4)、第二座墊(5)和支撐機構(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承載板(I)、第一座墊板(2)和第二座墊板(6); 所述承載板(I)固接于所述支撐機構(3)上,所述第一座墊(4)固接于所述第一座墊板(2)的反面,所述第二座墊(5)固接于所述第二座墊板(6)的反面; 所述第一座墊板(2) —側緣和所述第二座墊板(6) —側緣可分別翻轉連接于所述承載板(I) 一側緣,且所述第二座墊板(6)與所述第一座墊板(2)并列相鄰; 所述第一座墊板(2)翻轉折疊于所述承載板(I)上時,所述第一座墊(4)、第一座墊板(2)和承載板(I)從上向下依次疊加; 所述第一座墊板(2)翻轉伸展于所述承載板(I) 一側時,所述第一座墊板(2)的正面與所述承載板(I)形成一個平面; 所述第二座墊板(6)翻轉折疊于所述承載板(I)上時,所述第二座墊(5)、第二座墊板(6)和承載板(I)從上向下依次疊加; 所述第二座墊板(6)翻轉伸展于所述承載板(I) 一側時,所述第二座墊板(6)的正面與所述承載板(I)形成一個平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3)包括支撐架(31),所述支撐架(31)固接于所述承載板(I)底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3)還包括加強支撐架(32),所述加強支撐架(32)呈U型,且所述U型的開口端固接于所述承載板(I)底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31)設有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312); 所述第一凸起(311)延伸于所述第一座墊板(2),且所述第一凸起(311)的延伸部與所述第一座墊板(2)的反面接觸; 所述第二凸起(312)延伸于所述第二座墊板(6),且所述第二凸起(312)的延伸部與所述第二座墊板(6)的反面接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左護欄(7)和右護欄(8),所述左護欄(7)和右護欄(8)分別安裝于所述支撐架(31)兩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踏板(9)和踏板支撐架(10),所述踏板(9)置于所述左護欄(7)和右護欄(8)之間,所述踏板支撐架(10)上端固定于所述承載板(I)底面,下端固定于所述踏板(9)。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座椅,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護手架(11)和后擋架(12),所述護手架(11)呈U型,所述U型的開口端固接于所述踏板(9),所述后擋架(12)安裝于所述U型的兩臂,且所述后擋架(12)相對于所述U型臂可旋轉。
8.—種電動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 一 7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座椅。
【文檔編號】B62J1/00GK203806046SQ201420159163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日
【發明者】董李 申請人:廣東瑪西爾電動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