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其包括鞍座本體及設于其后表面上的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內安裝氣囊后覆蓋面料在鞍座本體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包括左囊室和右囊室,兩囊室間開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內安裝有充氣囊與單向閥連接,單向閥通過進氣道與左右兩囊室貫通,按壓充氣囊可通過單向閥向左右兩囊室充氣,所述的進氣道上還連接有放氣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生產成本低,提高市場競爭力。2)氣囊安裝在鞍座上的容置槽內,其能起到對氣囊本體的限位作用,防止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移位。3)氣囊上設置有充氣囊和放氣閥,用戶可根據自己的使用要求調整氣囊氣壓,以達到最佳乘坐感受,提高鞍座舒適性。
【專利說明】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配件,具體是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自行車鞍座基本都是硬性的鞍座,其結構為有一座型底板骨架,在骨架上設有三個螺絲,螺絲固定有后彈簧,彈簧由底螺絲連接支撐骨架彈性拉筋,彈性拉筋的第三點固定在底板骨架的前端,底板骨架上設有鞍座套,通常鞍座套內設有海綿體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但是這樣的設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避震效果并不明顯,其關鍵在于海綿體的彈性是一個恒定值,并不隨著壓縮空間改變而改變,因此這樣自行車鞍座彈性不夠,容易磨損人的皮膚,更容易使人患有“自行車病”如前列腺疾病等。
[0003]因此,本 申請人:呈發明了一種專利號為:201220045549.9,名稱為一種自行車鞍座緩沖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墊包括底網和面罩,所述的底網與面罩間設有氣囊,底網與面罩縫合后將氣囊包覆在其中,所述的面罩及底網為紡織布料材質制作。然而在后期的市場應用中本 申請人:發現,由于上述氣囊只是簡單的被面罩固定在鞍座表面,所以其容易在鞍座上滑動移位,給人一種不牢固的感覺。同時由于不同用戶其體型有所差異,所以額定充氣壓力的氣囊難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舒適性有所欠缺,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作進一步改善。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生產成本低,結構牢固可靠,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
[0005]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其包括鞍座本體及設于其后表面上的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內安裝氣囊后覆蓋面料在鞍座本體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包括左囊室和右囊室,兩囊室間開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內安裝有充氣囊與單向閥連接,單向閥通過進氣道與左右兩囊室貫通,按壓充氣囊可通過單向閥向左右兩囊室充氣,所述的進氣道上還連接有放氣閥。
[0006]所述的氣囊由雙層柔性塑膠材質制作而成。
[0007]所述的充氣囊及進氣道與左囊室及右囊室一體制作而成。
[0008]所述的面料為具有彈性的紡織材料制作,其外緣與鞍座本體的下表面粘貼或者是通過金屬卡件固定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生產成本低,提高市場競爭力。2)氣囊安裝在鞍座上的容置槽內,其能起到對氣囊本體的限位作用,防止其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移位。3)氣囊上設置有充氣囊和放氣閥,用戶可根據自己的使用要求調整氣囊氣壓,以達到最佳乘坐感受,提高鞍座舒適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裝配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氣囊使用狀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氣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進一步的說明。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其包括鞍座本體I及設于其后表面上的容置槽2,所述的容置槽內安裝氣囊3后覆蓋面料4在鞍座本體I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3包括左囊室31和右囊室32,兩囊室間開設有凹槽33,所述的凹槽33內安裝有充氣囊34與單向閥35連接,單向閥35通過進氣道36與左右兩囊室貫通,按壓充氣囊34可通過單向閥35向左右兩囊室充氣,所述的進氣道36上還連接有放氣閥37。
[0014]所述的氣囊3由雙層柔性塑膠材質制作而成。
[0015]所述的充氣囊34及進氣道36與左囊室31及右囊室32 —體制作而成。
[0016]所述的面料4為具有彈性的紡織材料制作,其外緣與鞍座本體的下表面粘貼或者是通過金屬卡件固定連接。
[0017]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中,在鞍座表面設置有安裝固定氣囊本體的容置槽,氣囊在使用時被限制在容置槽內,避免傳統技術中氣囊容易變形移位等弊端。同時用戶可根據自身的習慣調節氣囊氣壓,如果覺得氣壓不夠,則通過按壓充氣囊,將充氣囊內的空氣通過單向閥擠壓到囊室內,提高其壓力。如果需要降低氣壓,則只需要按壓放氣閥,將囊室內的空氣排出即可。通過充氣囊及放氣閥的配合,將氣囊內的氣壓調制用戶最舒適的狀態。與傳統固定氣壓的氣囊結構相比,本案中的結構能根據用戶需要自行調整,滿足所有用戶的使用要求,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0018]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氣囊的固定結構,充氣囊及放氣閥的形式及安裝位置等,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其包括鞍座本體(I)及設于其后表面上的容置槽(2),所述的容置槽內安裝氣囊(3)后覆蓋面料(4)在鞍座本體(I)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3)包括左囊室(31)和右囊室(32),兩囊室間開設有凹槽(33),所述的凹槽(33)內安裝有充氣囊(34)與單向閥(35)連接,單向閥(35)通過進氣道(36)與左右兩囊室貫通,按壓充氣囊(34)可通過單向閥(35 )向左右兩囊室充氣,所述的進氣道(36 )上還連接有放氣閥(3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囊(3)由雙層柔性塑膠材質制作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氣囊(34)及進氣道(36)與左囊室(31)及右囊室(32) —體制作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可調式氣囊的自行車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4)為具有彈性的紡織材料制作,其外緣與鞍座本體的下表面粘貼或者是通過金屬卡件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B62J1/26GK203975025SQ201420264900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3日
【發明者】麥振山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富山自行車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