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涉及一種用于嬰兒車進行調節或鎖合的關節結構,主要是由內關節、外關節、齒輪、鑲套、彈性元件和按鍵等構成,外關節上設有與齒輪配套的齒圈,其披露的技術特征是將齒輪的輪齒設計為內端大、外端小的錐塊狀,齒圈的齒圈槽設計為內端大、外端小的錐槽狀,通過齒輪與齒圈之間的軸向活動配裝,從而實現了鎖合狀態下的輪齒與齒圈槽之間的無間隙配合,改進后的調節關節主要利用了錐塊與錐槽之間配合無間隙的特性,故使調節關節在鎖合狀態時不會產生徑向晃動,始終保證了使用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專利說明】
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嬰兒車的可彎折調節關節,具體是指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嬰兒車上通常需要具備很多的關節結構,常用的如設計在車推把手上的推把關節、車臺的收合關節、及兒童腳踏部位和兒童扶手的調整等關節上,能分別用于調節推把的上、下使用高度,車臺的張開與收合,腳踏的高低和扶手的角度調整等。目前,大多數的調節關節都會應用到檔位結構以實現各個角度的轉動調節或鎖合,該檔位結構主要是由齒輪和齒圈之間的軸向活動配裝來實現的,所采用的結構與公開的中國專利號為201020258026.3的“支架柱頭結構”相類似,使用時通過按鍵和彈性元件的配合來實現齒輪的軸向移動,并由齒輪的軸向移動而與齒圈進行配裝或脫離,從而實現了關節的調節或鎖合。在上述調節結構中,齒輪與齒圈的軸向移動配裝主要是通過齒輪外圓周面上的輪齒和齒圈內圓周面上的齒圈槽來實現的,即輪齒被推動進入齒圈槽內,則關節調節被鎖合;輪齒被推動脫離齒圈槽內,則關節可進行轉動調節,這種配合結構中的輪齒與齒圈槽大多采用了直齒和直槽的結構,這種配裝結構雖然不影響關節的操作或鎖合,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齒輪與齒圈之間需要軸向活動,所以使得輪齒與齒圈槽之間必然存在間隙,否則齒輪將無法被使用者推開而使齒輪與齒槽脫離,彈性元件也無法使齒輪復位而使輪齒與齒圈槽鎖合,其帶來的后果就是調節關節在使用時出現較大徑向晃動,影響了使用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鎖合狀態不會產生晃動,使用穩固、可靠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包括內關節和外關節,該內關節和外關節的端部分別延伸出內連接盤和外連接盤,該內連接盤與外連接盤互相扣合并作鉸接連接;所述的內連接盤與外連接盤之間設有齒輪,該齒輪與內連接盤之間設有互相頂推的彈性元件;所述的外連接盤上設有齒圈;所述的齒輪外端受彈性元件頂推軸向活動配裝在所述齒圈內;所述的外連接盤上設有按壓并推動齒輪外端脫離齒圈的按鍵,所述的齒輪外端與齒圈之間的軸向活動配裝是在齒輪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呈錐塊狀的輪齒,每個錐塊狀輪齒均為內端大、外端??;所述的齒圈內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呈錐槽狀的齒圈槽,每個錐槽狀齒圈槽均為內端大、外端??;所述的每個輪齒的外端均軸向活動配裝在每個齒圈槽內。
[0006]所述的內連接盤與外連接盤之間還設有鑲套,該鑲套定位安裝在內連接盤上,在鑲套的內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呈錐槽狀的齒槽,每個錐槽狀齒槽均為內端大、外端小;所述的齒輪上的每個輪齒均軸向穿過并配裝在該鑲套的每個齒槽內。
[0007]所述的鑲套與內連接盤之間的定位安裝結構是在鑲套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圓周均布的定位筋,相應在內連接盤上設有多個與所述定位筋形成定位配裝的定位槽。
[0008]所述的每個齒槽的軸心線均與鑲套的軸心線相平行。
[0009]所述的每個輪齒的軸心線均與齒輪的軸心線相平行,所述的每個齒圈槽的軸心線均與外連接盤的軸心線相平行。
[0010]所述的按鍵內端面上設有至少一個向內延伸的連體柱,每個連體柱的端部均設有倒鉤;所述的外連接盤上設有與連體柱數量對應的連接孔;所述的每個連體柱端部的倒鉤均穿過并扣合在相對應的連接孔內,該倒鉤端部還接觸頂推在齒輪上。
[0011]所述的內連接盤內端的軸心處設有彈簧柱,所述的齒輪和彈性元件均活動套裝在該彈黃柱上。
[0012]所述的內連接盤和外連接盤均為圓形連接盤,該內、外連接盤的圓心處設有鉚釘作鉸接連接,內、外連接盤相接觸的兩端面之間分別設有配裝并構成相互轉動的凸環和環槽。
[0013]所述的內、外關節上均設有聯接管。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將構成調節關節的齒輪和齒圈均進行了改進,它是將齒輪的輪齒設計為內端大、外端小的錐塊狀,齒圈的齒圈槽設計為內端大、外端小的錐槽狀,從而實現了鎖合狀態下齒輪的輪齒與齒圈的齒圈槽之間的無間隙配合,改進后的調節關節利用了錐塊與錐槽之間配合無間隙的特性,故使調節關節在鎖合狀態時不會產生徑向晃動,始終保證了使用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鎖合狀態)。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解鎖可調節狀態)。
[0017]圖3為圖1的立體分解圖。
[0018]圖4為外關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按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再作詳細說明。
[0020]如圖f圖4所示,1.聯接管、2.外關節、21.外連接盤、22.連接孔、23.齒圈、24.齒圈槽、3.鉚釘、4.按鍵、41.連體柱、42.倒鉤、5.墊圈、6.齒輪、61.輪齒、7.內關節、71.內連接盤、72.定位槽、73.凸環、74.彈簧柱、8.鑲套、81.齒槽、82.定位筋、9.彈性元件。
[0021]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如圖1、圖2、圖3所示,它是一種用于嬰兒車進行調節或鎖合的關節結構,本實施例以圖1所示的視圖左側作為整個調節關節的外端、視圖右側作為整個調節關節的內端,其結構主要是由內關節7、外關節2、齒輪6、鑲套8、彈性元件9和按鍵4等構成。
[0022]所述的內、外關節均由塑料制成,該內關節7上端和外關節2下端均通過鉚釘3和墊圈5插裝固定有聯接管I ;所述的內關節7下端和外關節2上端分別設有相向延伸的圓形狀連接盤,即內連接盤71和外連接盤21,該內、外連接盤為直徑尺寸大小一致的殼狀結構,在內、外連接盤的圓心處穿過一根鉚釘3進行兩者之間的鉸接連接,從而使得內、外連接盤之間形成相互轉動;同時,內、外連接盤相接觸的兩端面之間分別設有凸環73和環槽,以形成扣合配裝并可相互轉動,此時扣合后的內、外連接盤之間即可形成封閉的安裝空間。
[0023]所述的內連接盤71與外連接盤21之間的安裝空間內依次設有彈性元件9、齒輪6和鑲套8。
[0024]所述的彈性元件9可采用壓簧,該彈性元件9設置在齒輪6的內端面與內連接盤71之間;同時,在內連接盤71內端軸心處、即圓心處還設有一根連體結構的、沿內連接盤71軸心線向外延伸的彈簧柱74,而彈性元件9和齒輪6則活動套裝在該彈簧柱74上,常態下的齒輪6是被彈性元件9向外頂推的。
[0025]所述的齒輪6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圓周均布的輪齒61,每個輪齒軸心線均與齒輪6的軸心線相平行,每個輪齒61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且呈內端大、外端小的錐塊狀。
[0026]所述的鑲套8定位安裝在內連接盤71上,其安裝結構為:在鑲套8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六個圓周均布的定位筋82,相應在內連接盤71的內端面上設有六個與所述定位筋82形成定位配裝的定位槽72,鑲套8安裝在內連接盤71上后,就不會產生位移;所述的鑲套8內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圓周均布的齒槽81,該齒槽的數量與齒輪6上的輪齒61數量相同,每個齒槽81的軸心線均與鑲套8的軸心線相平行,每個齒槽81的尺寸大小完全相同,且呈內端大、外端小的錐槽狀。
[0027]所述的外連接盤21內端面上設有如圖4所示的齒圈23,該齒圈的內圓周面上設有與齒輪6上的輪齒61數量相同的齒圈槽24,每個齒圈槽的軸心線均與外連接盤21的軸心線相平行,每個齒圈槽24的大小完全相同,且也呈內端大、外端小的錐槽狀。
[0028]所述的齒輪6在常態下受彈性元件9的向外頂推而作軸向向外移動,其上的輪齒61就會穿過并配裝在鑲套8的齒槽81內,而輪齒61的外端則在穿過鑲套8后配裝在外連接盤21的齒圈槽24內。
[0029]所述的外連接盤21外端面上設有一個圓形安裝槽,該圓形安裝槽內設有四個圓周均布的連接孔22,還安裝有一個按鍵4,且按鍵的內端面上還設有四個向內延伸的連體柱41,每個連體柱的端部均設有倒鉤42,每個連體柱41端部的倒鉤42均穿過并扣合在相對應的連接孔22內,故通過連體柱41和倒鉤42即可使得按鍵4安裝在圓形安裝槽內而不會脫落,同時倒鉤42端部又接觸頂推在齒輪6的外端面上。
[0030]本實用新型主要具備鎖合狀態和解鎖可調節狀態,該鎖合狀態是調節關節在常態下的使用狀態,其結構如圖1所示,齒輪6受彈性元件9向外頂推,齒輪6上錐塊狀的輪齒61就會穿過并配裝在鑲套8上錐槽狀的齒槽81內,而輪齒61前端則配裝在外連接盤21上錐槽狀的齒圈槽24內,此時由于上述輪齒61同時與齒槽81、齒圈槽24的配裝,使得內、夕卜關節7、2之間無法形成調節轉動,即為鎖合狀態:而解鎖可調節狀態則如圖2所示,向內按壓按鍵4,通過按鍵上的倒鉤42端部推動齒輪6克服彈性元件9的彈力作軸向向內移動,在齒輪6的軸向移動過程中,齒輪6上的輪齒61外端就會從外連接盤21上的齒圈槽24內脫離而縮進鑲套8的齒槽81內,此時內、外連接盤71、21之間就能相對轉動調節,即為關節的可調節狀態。
[0031]上述鎖合狀態和解鎖可調節狀態都是通過錐塊狀的輪齒61與錐槽狀的齒槽81、齒圈槽24的配裝或脫離來實現的,它利用了錐塊與錐槽之間配合無間隙的特性,故使調節關節在鎖合狀態時不會產生徑向晃動,始終保證了調節關節使用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003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包括內關節(7)和外關節(2),該內關節(7)和外關節(2)的端部分別延伸出內連接盤(71)和外連接盤(21),該內連接盤(71)與外連接盤(21)互相扣合并作鉸接連接;所述的內連接盤(71)與外連接盤(21)之間設有齒輪(6),該齒輪與內連接盤(71)之間設有互相頂推的彈性元件(9);所述的外連接盤(21)上設有齒圈(23);所述的齒輪(6)外端受彈性元件(9)頂推軸向活動配裝在所述齒圈(23)內;所述的外連接盤(21)上設有按壓并推動齒輪(6)外端脫離齒圈(23)的按鍵(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6)外端與齒圈(23)之間的軸向活動配裝是在齒輪(6)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呈錐塊狀的輪齒(61),每個錐塊狀輪齒(61)均為內端大、外端??;所述的齒圈(23)內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呈錐槽狀的齒圈槽(24),每個錐槽狀齒圈槽(24)均為內端大、外端??;所述的每個輪齒(61)的外端均軸向活動配裝在每個齒圈槽(24)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連接盤(71)與外連接盤(21)之間還設有鑲套(8 ),該鑲套定位安裝在內連接盤(71)上,在鑲套(8 )的內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呈錐槽狀的齒槽(81),每個錐槽狀齒槽(81)均為內端大、外端小;所述的齒輪(6)上的每個輪齒(61)均軸向穿過并配裝在該鑲套(8)的每個齒槽(81)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鑲套(8)與內連接盤(71)之間的定位安裝結構是在鑲套(8)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圓周均布的定位筋(82),相應在內連接盤(71)上設有多個與所述定位筋(82)形成定位配裝的定位槽(7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齒槽(81)的軸心線均與鑲套(8)的軸心線相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輪齒(61)的軸心線均與齒輪(6)的軸心線相平行,所述的每個齒圈槽(24)的軸心線均與外連接盤(21)的軸心線相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鍵(4)內端面上設有至少一個向內延伸的連體柱(41),每個連體柱的端部均設有倒鉤(42);所述的外連接盤(21)上設有與連體柱(41)數量對應的連接孔(22);所述的每個連體柱(41)端部的倒鉤(42)均穿過并扣合在相對應的連接孔(22)內,該倒鉤(42)端部還接觸頂推在齒輪(6)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連接盤(71)內端的軸心處設有彈簧柱(74),所述的齒輪(6)和彈性元件(9)均活動套裝在該彈簧柱(74)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連接盤(71)和外連接盤(21)均為圓形連接盤,該內、外連接盤的圓心處設有鉚釘(3)作鉸接連接,內、外連接盤(71、21)相接觸的兩端面之間分別設有配裝并構成相互轉動的凸環(73)和環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嬰兒車無晃動調節關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外關節(7、2)上均設有聯接管(I)。
【文檔編號】B62B9/12GK204020961SQ201420347121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7日
【發明者】李志國 申請人:寧波媽咪寶嬰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