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自行車座管高度調整機構之升降控制單元,尤指該升降控制單元具有組件簡化,且組配容易的優點。
背景技術:
自行車座管高度調整機構是用來調整座管的高低位置,以調整固定在該座管頂端的座墊高度。該升降控制單元則是用來控制座管高度調整機構是否作動或停止,該升降控制單元主要是與一纜索的一端連接,該纜索的另一端一般固定于自行車把手位置,與一扳動件連接。當手扳動該扳動件時,該纜索則驅動該升降控制單元去頂撞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內的一撞針軸向位移,以打開座管高度調整機構內的油路閥門,使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可作動,以調整座墊高低位置。當手松放扳動件,撞針恢復原位,閥門再次關閉,此時座管高度調整機構停止作動,座墊不能再調整而定位。
習知升降控制單元的結構,申請人有申請中國臺灣申請案號第104200535號及美國專利申請案號14/604,798號(以下簡稱習知案),該習知案的升降控制單元主要由一本體及一連桿裝置所組成,其中該連桿裝置由一位于下位的下拉件及一位于上位的上頂件所組成,該下拉件及上頂件的中段個別以一樞接軸與該本體偏心樞接;該下拉件及上頂件二者,其中之一于相鄰近端端固接有一連動銷,另一于相鄰近端設置有一較該連動銷外徑大的滑槽,該連動銷穿過滑槽,使該下拉件及上頂件的相鄰近端以該連動銷及該滑槽相互耦合;該下拉件另一端為一控制端,與一控制線連接;該上頂件的另一端為一頂推端,是位于座管高度調整機構的一撞針下方,該頂推端在控制線被下拉時,可頂推該撞針往上位移,使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可作動。上述習知案的升降控制單元是以連桿裝置被控制線控制,該連桿裝置除包含下拉件及上頂件二者外,又兩支樞接軸及一支連動銷,于組件上不僅過多且組立費時,顯然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組件少且組配簡易的自行車座管高度調整機構之升降控制單元。
本發明的主要特征是在該升降控制單元包含一本體,該本體外壁與座管高度調整機構底端固接,該本體中心具一通口,該通口可供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的一撞針底端伸出;位于該通口一側的該本體底端設置一固定孔,該固定孔另一相對側的該本體底端設置一線頭孔。另包含一控制臂,該控制臂位于該本體的下方,一端具一軸孔,該軸孔供一樞軸穿入后與該固定孔樞接;該控制臂位于該軸孔的另一相對端為一擺動端,該擺動端具一嵌槽,該嵌槽的槽口背向該線頭孔,該嵌槽的槽底具一線孔與該線頭孔隔空對應;該控制臂朝向該撞針的側面具有向該撞針端突伸且與該撞針對應設置的一頂塊。上述嵌槽供一控制線外面所設置的一護管的一管端嵌入固定;該線孔供該控制線穿出該嵌槽外;該線頭孔供該控制線線端所設置呈擴大狀的一控制線頭嵌入固定。由該等設置,手扳動控制線,該護管的管端便頂推該控制臂以該樞軸為軸心而擺動端往本體端位移,使該頂塊頂推該撞針往上位移,以打開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內的油路閥門,使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可作動而調整座墊高低位置。當松放不扳動控制線,該控制臂便受該撞針的回復力頂回原位,此時該油路閥門關閉,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不能再作動,而使座墊調整后的位置固定。因該升降控制單元僅包含一本體、一控制臂以及連接二者的一樞軸,配合控制線即能控制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作動或停止,因此具有組件少及組裝簡易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升降控制單元與座管高度調整機構結合后的立體圖。
圖2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升降控制單元與座管高度調整機構結合后的部分剖視圖。
圖3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升降控制單元的立體圖。
圖4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升降控制單元的立體分解圖。
圖5-6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本體的部分剖視圖。
圖7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升降控制單元于未作動情況下的剖視圖。
圖8所示是本發明實施例升降控制單元于作動情況下的剖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如下:
升降控制單元1座管高度調整機構2控制線3
本體10控制臂20樞軸30
固定牙面11外管2a結合牙面2b
通口12撞針2c固定孔13
線頭孔14軸孔21擺動端22
嵌槽23線孔230頂塊24
推部240倚靠部241護管40
管端41控制線頭32油路閥門2d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自行車座管高度調整機構之升降控制單元1包含有一本體10、一控制臂20,以及連接二者的一樞軸30,再配合一控制線3驅動該升降控制單元1,即可控制一座管高度調整機構2作動以調整座墊高低位置或停止定位。其中,
該本體10,如圖3-6所示,外壁具一固定牙面11與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2一外管2a的底端管內壁所設置的一結合牙面2b固接。該本體10的中心具有軸向設置的一通口12,該通口12可供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2的一撞針2c底端伸出;位于該通口12一側的該本體10底端設置一固定孔13,該固定孔13另一相對側的該本體10底端設置一線頭孔14。
該控制臂20,如圖4所示,位于該本體10的下方,一端具一軸孔21,該軸孔21供前揭樞軸30穿入后與該固定孔13樞接。該控制臂20位于該軸孔21的另一相對端為一擺動端22,該擺動端22具一嵌槽23,該嵌槽23的槽口背向該線頭孔14,該嵌槽23的槽底具一線孔230與該線頭孔14隔空對應。該控制臂20朝向該撞針2c的側面具有向該撞針2c端突伸且與該撞針2c對應設置的一頂塊24,該頂塊24于最外突位置具一推部240,位于該推部240側邊具一倚靠部241,該倚靠部241在一般狀態是與該撞針2c底端靠接,如圖2和7所示。上述嵌槽23供該控制線3外面所設置及供該控制線3穿過的一護管40的一管端41嵌入固定。上述線孔230供該控制線3穿出該嵌槽23外;該線頭孔14供該控制線3線端所設置呈擴大狀的一控制線頭32嵌入固定。
由該等設置,手扳動控制線3,該護管40的管端41便受頂推,續而頂推該控制臂20的擺動端22以該樞軸30為軸心往本體10端偏心推移,使該頂塊24的該推部240頂推該撞針2c往上軸向位移,以打開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2內的油路閥門2d,如圖8所示,使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2可作動而調整座墊高低位置。當松放不扳動控制線3,該護管40的管端41便受該撞針2c所連接的一彈性體頂推頂回原位,此時該油路閥門2d關閉,如圖2和7所示,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2不能再作動,而使座墊調整后的位置固定。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的升降控制單元1僅包含一本體10、一控制臂20以及連接二者的一樞軸30,再配合一控制線3即能控制該座管高度調整機構2作動或停止,因此具有組件少及組裝簡易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