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帶有滾珠螺母的動力輔助系統、制動增壓致動器和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21386閱讀:733來源:國知局
帶有滾珠螺母的動力輔助系統、制動增壓致動器和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申請基于35U.S.C.§119(e),主張2015年7月28日提交的名稱為“帶有滾珠螺母的動力輔助系統、制動增壓致動器和方法”的美國61/197,810號臨時專利申請的權益,并且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本文。

技術領域

以下描述涉及具有滑輪滾珠螺母的動力輔助系統,并且更具體地涉及用于動力輔助系統內的滾珠螺桿和滾珠螺母的改進包裝。



背景技術:

主缸在各種產業中廣泛地使用,而且特別是在機動車產業中,其中它們與相關聯的從屬件或位于車輛的每個車輪處的車輪制動缸結合起作用。當下壓車輛的制動踏板的操作者致動主缸時,每個車輪制動缸都供應有加壓流體。雖然主缸的手動致動能夠有效地以相關聯的制動缸產生期望的總作用,但是通常期望提供主缸的動力輔助操作。

許多當前的制動系統包括利用發動機真空來增進主缸的操作的這種動力輔助特征。在發動機真空不可用的系統中,諸如在電供能的車輛中,期望的將是提供一種制動增壓特征,其提供與真空或其它增壓方案相似的功能。一些增壓器已經提供一種主缸,其具有結合手動致動特征的非真空增壓特征,以便在增壓特征變得無效的情形中確保制動系統的持續操作。這些增壓器利用線性平移的滾珠螺桿以與主缸接合。滾珠螺母旋轉且將動力從從動滑輪傳送至滾珠螺桿。滾珠螺母由滾珠螺母軸承支撐。這種布置需要滾珠螺母上非常大的軸承,并且軸承直徑和馬達直徑迫使滾珠螺桿和馬達的中心之間的距離更遠,從而導致增壓器的大的整體包裝。

期望的是提供一種帶有滾珠螺母和滾珠螺桿布置的動力輔助系統,其提供比傳統的動力輔助系統更加成本有效且噪音更小的更小的包裝。



技術實現要素:

一種動力輔助系統,包括:具有轉子軸的馬達,附接至轉子軸的驅動滑輪,從動滑輪,構造為將驅動滑輪連接至從動滑輪的柔性帶,以及滾珠螺桿組件。滾珠螺桿組件包括:能夠與從動滑輪一起旋轉的能夠旋轉的滾珠螺桿,圍繞滾珠螺桿的線性平移的滾珠螺母,以及布置成防止滾珠螺母旋轉的防旋轉裝置。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包括上文描述的動力輔助系統和轉向齒輪組件,其中由驅動滑輪帶動的從動滑輪的旋轉操作與轉向齒輪組件操作性地接合的從動軸。

制動增壓致動器包括動力輔助系統,包括具有轉子軸的馬達,附接至轉子軸的驅動滑輪,從動滑輪,構造為將驅動滑輪連接至從動滑輪的柔性帶,以及滾珠螺桿組件。滾珠螺桿組件包括:能夠與從動滑輪一起旋轉的能夠旋轉的滾珠螺桿,圍繞滾珠螺桿的線性平移的滾珠螺母,以及布置成防止滾珠螺母旋轉的防旋轉裝置。制動增壓致動器進一步包括主缸,其包括貯存器和活塞,由從動齒輪帶動的滾珠螺桿的旋轉通過滾珠螺母被轉換成活塞的線性運動。

一種由動力輔助系統線性平移從動軸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動力輔助系統的殼體和蓋之間布置滑輪組件,滑輪組件包括能夠圍繞第一縱軸線旋轉的驅動滑輪、從動滑輪、構造為將驅動滑輪連接至從動滑輪的柔性帶;將從動滑輪連接至滾珠螺桿,以便使滾珠螺桿與從動滑輪一起旋轉;在滾珠螺桿上組裝滾珠螺母與防旋轉裝置;以及將從動軸附接至滾珠螺母。

這些和其它優點及特征將從下文結合附圖的描述中變得更加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被視為本發明的主題在說明書的結論處的權利要求中具體地指出且清楚地要求保護。本發明的前述和其它特征以及優點從下文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中顯而易見,附圖中:

圖1是具有滑輪組件的動力輔助系統的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2是動力輔助系統的一個實施例的橫截面視圖;

圖3是動力輔助系統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視圖;

圖4是用于在動力輔助系統的滑輪組件中使用的滾針軸承的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5是與動力輔助系統一起布置的滑輪組件的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6是與動力輔助系統一起布置的滑輪組件的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7-10是具有用于動力輔助系統的軸向阻截件的滑輪組件的各種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惰輪和帶的示意圖;

圖12是用于滑輪組件的惰輪和帶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3是動力輔助系統的透視和局部剖視圖;

圖14是含有動力輔助系統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透視圖;以及

圖15是含有動力輔助系統的制動增壓致動器的截面和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

現在參考附圖,在此將描述實施例,而不限制實施例,圖1中示出動力輔助系統10,并且移除了蓋12(在圖2和3中示出)以暴露滑輪組件14。滑輪組件14包括帶16、驅動滑輪18、從動滑輪20和惰輪22。惰輪22維持帶16的張緊且包括惰輪滑輪24和支撐在惰輪軸28上的軸承26。滑輪18、20、24相對于用于馬達32和滾珠螺桿組件34(諸如包括滾珠螺母、滾珠螺桿和滾珠的一個滾珠螺桿組件)的殼體30布置,如將在下文進一步描述的那樣。

進一步參考圖2和3,圖示裝納在殼體30內的部件的實施例。可以利用諸如螺桿等的固定裝置36將蓋12固定至殼體30。蓋12使得能夠在組裝期間在張緊操作期間容易地通達帶16和滑輪18、20、24。殼體30包括驅動部段38和從動部段40。至少一個馬達32設置在驅動部段38中。馬達32可以是電動馬達,且可以包括馬達定子42和馬達轉子44,由軸承47、48定位轉子軸46。在一個實施例中,馬達32可以是直流永磁馬達,并且馬達旋轉傳感器72被固定于該馬達。如圖所示,轉子軸46可以定位成實質上軸向地平行于從動軸50(附接至滾珠螺桿組件34),然而,可以改變從動軸50相對于轉子軸46的取向。馬達板52至少覆蓋殼體30的驅動部段38。轉子軸46可從殼體30通過馬達板52向外突伸,并且驅動滑輪18可在殼體30外部、但是在蓋12內部被固定至轉子軸46。附接至馬達板52或穿過馬達板52的是惰輪軸28,其用于在其上支撐惰輪滑輪24。惰輪滑輪24通過使用滾針軸承26固定至惰輪軸28,如將在下文進一步描述的那樣。

在從動部段40內,裝納滾珠螺桿組件34。滾珠螺桿組件34可以或者將從動滑輪20的旋轉傳送至從動軸50的旋轉,或者替代性地可將從動滑輪20的旋轉轉換成從動軸50的線性運動。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圖示了旋轉至線性運動的滾珠螺桿組件34。通過結合用于滾珠螺桿60和滾珠螺母56之間的滾珠軸承的螺旋滾道65,滾珠螺桿組件34將旋轉運動轉換成帶有很小摩擦的線性運動。滾珠螺桿組件34中也包括滾珠回行(ball return)系統55。循環滾珠在螺旋滾道65中行進,并且滾珠回行系統55防止當滾珠到達滾道65的端部時從滾珠螺桿組件34的端部掉出。

線性平移的柱塞54附接至或整合于滾珠螺母56,以便使從動軸50軸向地運動。如圖所示,柱塞54沿滾珠螺桿60的縱軸線延伸,不過可以容納滾珠螺母56和從動軸50之間的其它連接。可由防旋轉裝置58防止滾珠螺母56旋轉,防旋轉裝置58諸如具有徑向延伸導葉59的防旋轉套筒58,其中導葉59平行于滾珠螺桿組件34的縱軸線57縱向延伸,且可以被固定在殼體30中的狹槽內,使得防旋轉裝置58和連接的滾珠螺母56不能夠在殼體30內旋轉。縱向延伸的導葉59不阻止滾珠螺母56在殼體30內的縱向運動,并且代替的是能夠在殼體內縱向滑動。雖然相對于殼體30旋轉地固定,但是滾珠螺母56能夠相對于殼體30縱向運動。如圖所示,導葉59可以延伸實質上防旋轉套筒58的長度,然而,可以提供防旋轉裝置58的替代實施例以便阻止滾珠螺母56在殼體30內旋轉。殼體30與滾珠螺母56操作性地接合,以防止滾珠螺母56相對于殼體30旋轉。滾珠螺桿60定位在滾珠螺母56內,以便在其中旋轉。滾珠螺桿60連接至從動滑輪20,使得從動滑輪20的旋轉相應地使滾珠螺桿60旋轉。滾珠螺桿60和從動滑輪20之間插入的可以是止動件62、軸承64、外圈螺紋固持器66和內圈螺紋固持器68,通過使用固定裝置70(諸如螺栓)將其相對于滾珠螺桿60和從動滑輪20固定。替代性地,可使用其它機械相互連接以將旋轉從從動滑輪20傳輸至滾珠螺桿組件34。滾珠螺桿60由殼體30中的軸承64支撐。滾珠螺桿60可縱向地固定在殼體30內(諸如由軸承64),而且仍能夠在殼體30內且相對于殼體30旋轉。滾珠螺桿60因而旋轉且將動力從從動滑輪20傳送至滾珠螺母56。在一個實施例中,當滾珠螺桿60沿旋轉方向61旋轉時,滾珠螺母56對應地沿縱向方向63運動,以對應地使從動軸50沿縱向方向運動。

優點由滾珠螺桿組件34的實施例的線性平移的滾珠螺母56的實施例體現。由于滾珠螺桿60旋轉而不是更大尺寸的滾珠螺母56旋轉,因此動力輔助系統10設有更小的慣性。系統10中存在更少的噪聲,因為滾珠螺母56并不旋轉,這意味著滾珠回行件56以顯著地更為緩慢的速度運動。線性平移的滾珠螺母56比能夠旋轉的滾珠螺母更不復雜。而且,由于滾珠螺桿組件34的布置,滑輪系統14能夠定位在殼體30的后側(與提供馬達旋轉傳感器72和接合從動軸50的殼體30的前側相對),這減小了動力輔助系統10的包裝。

滾珠軸承4(見圖11)傳統地用在惰輪滑輪3內,以防止惰輪1的端面抵靠殼體刮擦。然而,本文所描述的惰輪22的實施例,為了成本有效性和制造容易性含有滾針軸承26。圖4中進一步示出滾針軸承26的一個實施例,然而可以含有其它類型的滾針軸承。圖示的滾針軸承26包括多個滾針74和保持架(cage)76。保持架76可包括端環78、80,其由多個橫桿82連接以形成多個滾子接收窗。由于滾針74不具有能夠防止惰輪22沿惰輪22的縱軸線84的方向運動的任何類型的徑向向外突起,因此使用滾針軸承26代替滾珠軸承4引入了以下問題:可能允許惰輪22的端面86、88(見圖5)抵靠殼體30或蓋12刮擦,從而引起滑動噪聲和摩擦。為了消除該問題,滑輪組件14的實施例包括軸向阻截件90,其限制惰輪22沿縱軸線84的縱向運動。軸向阻截件90可以設置在至少一個滑輪上一惰輪滑輪24、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中的任一者或多者上。更具體地,軸向阻截件90可包括凸緣92,其與鄰近的滑輪協作以防止惰輪22抵靠殼體30(包括馬達板52)和蓋12刮擦。如果凸緣92在驅動滑輪18或從動滑輪20中的至少一者上,則凸緣92至少部分地與惰輪滑輪24重疊。由于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固定在相對縱向位置中,相對于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的縱向位置阻截惰輪滑輪24防止惰輪22朝向殼體30或蓋12中的任一者沿縱向方向運動。

如在圖2和3中更清晰地示出的,滑輪組件14的一個實施例包括:具有兩個凸緣92的從動滑輪20,第一凸緣94部分地在惰輪22的第一端面86上延伸(部分重疊),以及第二凸緣96部分地在惰輪22的第二端面88上延伸(部分重疊)。惰輪22的第一端面86面向馬達板52,且惰輪22的第二端面88面向蓋12。因此,第一凸緣94設置在惰輪22和馬達板52之間,且第二凸緣96設置在惰輪22和蓋12之間。

圖5和6示出滑輪組件14的另一實施例,其中驅動滑輪18包括第一凸緣94,其部分插入惰輪22和馬達板52之間,并且從動滑輪20包括第二凸緣96,其部分插入惰輪22和蓋12之間。在該實施例中,用于驅動滑輪18的軸線和用于從動滑輪20的軸線必須足夠接近,以一起確保與惰輪22重疊。因此,即使在惰輪22中使用滾針軸承26,也防止惰輪22在使用期間抵靠殼體30(包括馬達板52)和蓋12刮擦。

防止惰輪22的端面86、88抵靠殼體30和蓋12刮擦的其它實施例在圖9至12中示出。圖9示出在驅動滑輪18上帶有一個凸緣92且在從動滑輪20上帶有一個凸緣92的實施例,圖10示出在驅動滑輪18上帶有兩個凸緣92的實施例,圖11示出在從動滑輪20上帶有兩個凸緣92的實施例,且圖12示出在惰輪滑輪24上帶有兩個凸緣92的實施例。雖然未圖示,但防止惰輪22抵靠殼體30和蓋12刮擦的其它實施例能夠包括:在惰輪滑輪24上提供一個凸緣92和在驅動滑輪18上提供一個凸緣92,或者在惰輪滑輪24上提供一個凸緣92和在從動滑輪20上提供一個凸緣。實施例甚至能夠包括三個或更多個凸緣92,諸如在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二者上均提供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或者在驅動滑輪18上提供兩個凸緣92和在從動滑輪20上提供一個凸緣92,或者在惰輪滑輪24上提供一個凸緣92和在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中的每個上提供一個凸緣92,等等。因此,只要由從惰輪滑輪24、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中的一者或多者延伸的至少第一凸緣94和第二凸緣96限制惰輪22朝向殼體30和蓋12的縱向運動,惰輪22就將不朝向殼體30和蓋12移動且抵靠其刮擦,因而降低了滑動噪聲和摩擦的風險。進一步注意的是,滑輪18、20、24的線性表面速度是相同的;所以消除了或至少實質上消除了滑動。

圖11示出關于待張緊的帶2的傳統惰輪1。惰輪1包括惰輪滑輪3、帶有滾珠軸承軸線5的滾珠軸承4(未示出細節)、帶有螺桿軸線7的螺桿6和偏心凸輪(惰輪滑輪3的徑向內部)。在這種布置中,偏心凸輪和惰輪滑輪3二者必須是定制加工的,這增加了惰輪1的成本。螺桿6是用于偏心度的樞轉點和夾具二者。偏心凸輪圍繞螺桿軸線7的旋轉引起軸承軸線5運動更接近帶2。惰輪滑輪3接觸帶2,惰輪滑輪3壓在軸承4上。因此,惰輪1在偏心凸輪上的偏心旋轉張緊帶2。滾珠軸承4用于防止惰輪滑輪3的端面抵靠刮擦殼體。

圖12示出惰輪22的實施例。惰輪22布置成利用惰輪滑輪24來張緊帶16。與現有技術不同,惰輪22部分地圍繞馬達轉子軸46的馬達軸線33旋轉,如由箭頭11所指示的那樣,以提供張緊帶16所需的偏心度。這利用附連在馬達板52內的惰輪軸28實現,如關于圖1、3和13描述的那樣。惰輪22進一步包括具有滾針軸承軸線27的滾針軸承26。與滾珠軸承4相比,滾針軸承26提供成本益處,并且利用軸向阻截件90使得其包含在惰輪22內成為可能。馬達板52圍繞馬達軸線33的旋轉引起軸承軸線27運動更接近帶16。惰輪滑輪24接觸帶16,惰輪滑輪24卡扣配合在軸承26上。

進一步參考圖1、3、6和13,將進一步描述惰輪22的張緊功能的運動。利用多個固定裝置53(諸如螺桿)將馬達板52固定至殼體30。馬達板52可選擇地能夠在對應于帶16的期望張緊的位置處固定至殼體30。即,馬達板52相對于殼體30的位置是能夠調整的,以對應地調整惰輪22的位置。圖示的實施例包括三個固定裝置53,然而,可以采用替代數量的固定裝置53。馬達板52進一步包括對應數量的固定裝置接收狹槽51,以便通過該狹槽接收固定裝置53,和額外地允許馬達板52的旋轉運動相對于馬達軸線33的預設距離。狹槽51可具有拱形形狀和一定長度。如圖所示,每個固定裝置53均包括延伸通過狹槽51且進入殼體30中的相應接收孔的柄(shank)部分,以及重疊馬達板52的至少一部分以便將馬達板52阻截在殼體30上的頭部分。柄部分包括螺紋,其能夠與殼體30中的接收孔中的螺紋螺紋匹配,使得固定裝置53能夠螺紋連接在接收孔內。不過,固定裝置53可以部分地脫開與接收孔的螺紋連接,以允許馬達板52相對于殼體30的旋轉運動。馬達板52的旋轉運動由接收狹槽51的長度限制,這是由于,如果板52的旋轉試圖經過固定裝置53的柄,則接收狹槽51的端部鄰接該柄。由于馬達板52承載惰輪軸28(圖13),則當馬達板52圍繞馬達軸線33旋轉時,惰輪22可以旋轉(運動/平移)不超過狹槽51的長度。一旦選擇了惰輪軸28的期望位置,固定裝置53就能夠在狹槽51內的任意位置處將馬達板52固定至殼體30,以便調整惰輪22在帶16上的接觸壓力,因而根據需要調整帶16的張力。軸承48與轉子軸46同心,并且同心地位于馬達板52內,所以馬達軸線33在馬達板52的旋轉期間不移動,從而簡化了惰輪22的張力調整。

滑輪組件14不需要現有技術的加工的定制偏心凸輪,因而消除了一個零件。而且,滾針軸承26比滾珠軸承4更加廉價。惰輪22進一步不需要單獨的螺桿6來將惰輪滑輪24固定在沿帶16的張緊位置中,因而消除了額外零件。因此,相比于圖1中所示的現有技術,滑輪組件14和動力輔助系統10提供了更加成本有效的方案。

上文描述的具有帶有縱向阻截的惰輪22的滑輪組件14的動力輔助系統10可以被結合在多種不同應用中,諸如但不限于,包括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和電動制動增壓系統的車輛應用。在一個實施例中,諸如圖14中所示,動力輔助系統10可在轉向系統110(諸如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內使用。系統110包括由車輛的駕駛員操作的方向盤112。方向盤112連接至轉向柱的一端,以114示意性地表明。方向盤112的旋轉使轉向柱114旋轉。轉向柱114的另一端連接至總體上以118表明的轉向齒輪組件的輸入軸116。轉向齒輪組件118將輸入軸116的旋轉運動轉換成從轉向齒輪組件118的端部延伸的連桿120和122的線性運動。連桿120和122連接至車輛車輪(未示出),使得連桿120和122的線性運動引起車輪的轉向旋轉。

轉向齒輪組件118能夠是用于將輸入軸116的旋轉運動轉換成連桿120和122的線性運動的任何合適的機構。連桿120和122連接至轉向構件(未示出),其在形成于轉向齒輪組件118的殼體126中的孔內平移。轉向構件包括齒條部分(未示出),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一系列齒條齒,該齒條齒與聯接至輸入軸116的小齒輪(未示出)嚙合接合。小齒輪的旋轉使轉向構件的齒條部分沿線性方向運動。轉向構件的運動引起連桿120、122的線性運動,從而使車輪旋轉。

組件10進一步包括驅動單元,諸如電動馬達32。驅動單元實現轉向構件的軸向運動,以在駕駛員經由方向盤112、轉向柱114和轉向齒輪組件118輸入的手動力之外提供輔助力。在電動馬達32不能夠實現轉向構件的軸向運動的情形中,輸入構件116和轉向構件之間的機械連接容許車輛的手動轉向。馬達32經由控制器133連接至電源131。動力源131能夠是諸如車輛的電池或充電系統的任何合適的動力源。控制器133致動和控制馬達32,以便提供馬達32的轉子軸46的期望的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控制器133能夠是諸如微控制器的任何適當的機構,其能夠對應于車輪的轉向方向來改變馬達32的速度以及馬達32的旋轉方向。殼體30(和蓋12)可包封先前描述的滑輪組件14,其中馬達30包括能夠旋轉地聯接至滑輪組件14的驅動滑輪18的輸出軸46。滑輪組件14的從動滑輪20與滾珠螺桿組件34旋轉地接合,滾珠螺桿組件34可與先前描述的轉向構件的螺桿部分旋轉地接合。轉向齒輪組件118也可以布置成使得滾珠螺母56的線性致動被用于輔助連桿120、122的線性運動。

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經由柔性帶16能夠旋轉地彼此連接。滑輪18、20中的每一個均具有接合帶16的內表面的外表面。滑輪18、20的表面和帶16的內表面能夠具有任何合適的輪廓或質地,以幫助確保帶16和滑輪18、20之間的抓持接觸。例如,滑輪18、20的表面和帶16的內表面能夠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帶齒匹配槽口。

帶16圍繞滑輪18、20的外周相對緊貼地配合。因此,驅動滑輪18的旋轉運動引起從動滑輪20的旋轉。滑輪18和20的直徑能夠是任何合適的尺寸,以便提供任何期望的“齒數比”,使得驅動滑輪18的旋轉速度不同于從動滑輪20的旋轉速度。帶16圍繞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成環限定了兩個無支撐的帶側或部分,其不與滑輪18和20接觸,在滑輪18和20之間延伸。

帶16可由足夠柔軟的任何合適的材料或材料組合制得,以環繞滑輪18和20且在其旋轉期間維持與滑輪18和20的外表面接合。帶可以是三角帶或齒形帶,或者帶可由形成鏈的各個鏈節制得。帶16可由彈性材料制得,并且可包括內部金屬增強構件。

上文描述的惰輪滑輪24與帶16的至少一個無支撐的松弛側部分接合。惰輪22可通過馬達板52的旋轉固定且利用固定裝置53在帶16的選擇的適當張力下固定,以與帶16的一個松弛側部分接合。替代性地,可提供兩個惰輪22,以與帶16的兩個側部分接合(諸如一個在帶16內側且一個在帶16外側)。可以改變惰輪22相對于帶16的具體布置。如先前描述的軸向阻截件90也相對于驅動滑輪18和從動滑輪20縱向阻截惰輪22。

在具有帶有縱向阻截的惰輪22的滑輪組件14的上文描述的動力輔助系統10結合于電制動增壓系統210(圖15)的實施例中,殼體30可包封馬達32的部分,以及用于將轉子軸46的旋轉傳遞到從動滑輪20的滑輪組件14,其相應地使制動增壓致動器212的一部分運動。例如,參見圖15,制動增壓致動器212可包括由滾珠螺桿組件34相互連接至動力輔助系統10的馬達32的主缸214。主缸214可包括先前描述的滾珠螺母56(和/或滾珠螺桿60),其能夠由從動滑輪20驅動。滾珠螺桿組件34通常向主缸214和增壓系統210提供駕駛員施加力的線性輸入。系統210允許制動輸入力從滾珠螺桿組件34的線性運動被應用于主缸214。主缸214包括孔216和能夠附接至殼體30的貯存器218(部分示出)。主缸214能夠大體上包括主體構件220、貯存器218、安裝凸緣222、活塞224和回位彈簧226。彈簧226能夠向活塞224提供回位偏壓。主體構件220和凸緣222能夠形成為單一的一體式構件。凸緣222允許主缸214附接至殼體30。主體構件220可以是大體上圓筒形構件,且可限定細長軸向孔216或腔,活塞224能夠滑動地布置在其中。貯存器218儲存和提供制動流體。主體構件220的孔216與貯存器218流體連通。活塞224在孔216內的運動(向內前進)通過出口228向相關聯的遠程制動組件提供制動流體施加壓力。滾珠螺桿組件34的輸出端能夠將由車輛操作者下壓制動踏板和馬達32及滾珠螺桿組件34的操作中的任一者(或二者)提供的力傳遞至活塞224。以這種方式,駕駛員施加力且增壓力是附加的。具體地,當滾珠螺桿組件34包括線性致動的滾珠螺母56時,滾珠螺母56的運動能夠聯接至活塞224,以便活塞224在孔216內的線性運動。

雖然已經描述了車輛動力輔助系統10內采用滑輪組件14的兩個實施例,但是滑輪組件14也可以用在未在本文中描述的其它應用中。

下文闡述的是先前公開的一些實施例:

一種動力輔助系統,包括:具有轉子軸的馬達;附接至轉子軸的驅動滑輪;從動滑輪;構造為將驅動滑輪連接至從動滑輪的柔性帶;以及滾珠螺桿組件,該滾珠螺桿組件包括:能夠與從動滑輪一起旋轉的能夠旋轉的滾珠螺桿;圍繞滾珠螺桿的線性平移的滾珠螺母;以及,布置成防止滾珠螺母旋轉的防旋轉裝置。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進一步包括附接至滾珠螺母的從動軸,其中,由滾珠螺母在動力輔助系統的外部使從動軸線性平移。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進一步包括附接至滾珠螺母的柱塞,柱塞沿滾珠螺桿的縱軸線延伸且構造成用于附接至從動軸。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進一步包括殼體,殼體包括驅動部段和從動部段,馬達設置在驅動部段中,且滾珠螺桿組件設置在從動部段中。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進一步包括將滾珠螺桿支撐于殼體的軸承,該軸承至少實質上阻止滾珠螺桿相對于殼體的縱向運動。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其中,驅動滑輪、從動滑輪和帶設置在殼體外部。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進一步包括蓋,其中,驅動滑輪、從動滑輪和帶設置在蓋和殼體之間。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進一步包括惰輪,所述惰輪包括與帶接合的惰輪滑輪和滾針軸承。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其中,惰輪進一步包括具有軸軸線的惰輪軸,滾針軸承固定至惰輪軸,滑輪組件進一步包括構造成限制惰輪沿軸軸線的縱向運動的軸向阻截件。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其中,滑輪組件設置在殼體和蓋之間,軸向阻截件構造為阻擋惰輪與殼體和蓋的接觸。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其中,軸向阻截件包括至少兩個凸緣,該至少兩個凸緣從驅動滑輪、從動滑輪和惰輪滑輪中的至少一者延伸。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能夠相對于轉子軸的縱軸線旋轉的板,以及惰輪,所述惰輪包括惰輪滑輪和惰輪軸,惰輪滑輪能夠與帶接合,并且惰輪軸相對于板固定地布置,其中通過使惰輪軸和板圍繞縱軸線旋轉來調整帶的張緊。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進一步包括殼體,馬達接收在殼體中,其中板能夠在相對于殼體和轉子軸線的多于一個旋轉位置中固定于殼體。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其中,惰輪進一步包括固定至惰輪軸的滾針軸承,惰輪滑輪能夠圍繞滾針軸承旋轉。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其中,防旋轉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縱向延伸的導葉,該導葉在殼體內能夠縱向滑動。

一種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包括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以及轉向齒輪組件,其中由驅動滑輪帶動的從動滑輪的旋轉操作與轉向齒輪組件操作性地接合的從動軸。

一種制動增壓致動器,包括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動力輔助系統,以及,包括貯存器和活塞的主缸,由從動滑輪帶動的滾珠螺桿的旋轉通過滾珠螺母被轉換成活塞的線性運動。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制動增壓致動器,進一步包括惰輪,所述惰輪包括惰輪滑輪和滾針軸承,惰輪滑輪與帶接合。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制動增壓致動器,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能夠相對于轉子軸的縱軸線旋轉的板,以及惰輪,惰輪包括惰輪滑輪和惰輪軸,惰輪滑輪能夠與帶接合,并且惰輪軸相對于板固定地布置,其中通過使惰輪軸和板圍繞縱軸線旋轉來調整帶的張緊。

一種由動力輔助系統使從動軸線性平移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動力輔助系統的殼體和蓋之間布置滑輪組件,滑輪組件包括能夠圍繞第一縱軸線旋轉的驅動滑輪、從動滑輪、構造為將驅動滑輪連接至從動滑輪的柔性帶;將從動滑輪連接至滾珠螺桿,以便使滾珠螺桿與從動滑輪一起旋轉;在滾珠螺桿上組裝滾珠螺母與防旋轉裝置;以及將從動軸附接至滾珠螺母。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布置滑輪組件進一步包括提供至少部分能夠相對于第一縱軸線旋轉的板,以及包括惰輪滑輪和惰輪軸的惰輪,惰輪滑輪能夠與帶接合,并且惰輪軸相對于板固定地布置;該方法進一步包括通過使惰輪和板圍繞第一縱軸線旋轉來調整帶的張力。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惰輪進一步包括固定至惰輪軸的滾針軸承,惰輪滑輪能夠圍繞滾針軸承旋轉。

如前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驅動軸是用于制動增壓致動器的活塞。

在描述本發明的背景中(尤其在以下權利要求的背景中),使用術語“一”和“一個”以及“該”和類似對象將被解釋為覆蓋單數和復數兩者,除非在此另有其它指示或與上下文明確地矛盾。此外,應進一步注意到,本文中術語“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任何次序、數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將一個元件與其它元件區分。與數量結合使用的修正“大約”包含所述值在內且具有由上下文指示的含義(例如,其包括與具體數量的測量相關聯的誤差的程度)。

雖然已經結合僅有限數量的實施例詳細描述了本發明,但應容易地理解的是,本發明不限于這種公開的實施例。而且,能夠修改本發明以結合任何數量的未在前描述但符合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變型、替代、替換或等價布置。另外,雖然已經描述了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但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的方面可以僅包括所描述的實施例中的一些。因此,本發明不應被視為由前述的描述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岚皋县| 新津县| 灌南县| 缙云县| 肇州县| 隆子县| 富蕴县| 巍山| 巧家县| 红安县| 鹰潭市| 高邑县| 冕宁县| 鲁山县| 杭锦旗| 班玛县| 北流市| 千阳县| 颍上县| 洛扎县| 牡丹江市| 贡山| 铜鼓县| 新和县| 昌乐县| 中江县| 隆化县| 洛阳市| 申扎县| 崇明县| 岳池县| 海原县| 乡宁县| 略阳县| 内丘县| 汤原县| 常山县| 城固县| 崇信县| 新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