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改進的汽車轉向管柱夾緊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轉向管柱常采用齒條嚙合的結構來提高轉向管柱的保持力,且齒條結構具有經濟性好等優點。但是,齒條結構的會產生以下兩個問題:第一,齒對齒,在齒條處于不完全嚙合的狀態時,如圖1所示,手柄無法在此位置鎖緊,即無法保證手柄在任意位置鎖緊,操作者需每次手動調試至齒條完全嚙合位置鎖緊手柄;第二,松開手柄時,嚙合的齒條無法完全分離,會導致轉向管柱調節力變大,調節不平順,產生調節噪音等問題。
而針對這些問題迫切的需要設計一種可以隨時鎖緊手柄保證汽車轉向安全的汽車轉向管柱夾緊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突破了現有技術的難題設計了一種可以隨時鎖緊手柄保證汽車轉向安全的汽車轉向管柱夾緊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設計了一種改進的汽車轉向管柱夾緊結構,包括:上管柱、U型架、手柄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柱的外側套設有U型架,手柄彈簧從上管柱的一側穿透上管柱與U型架,手柄彈簧的穿透端套設有軸向彈簧齒條,軸向彈簧齒條的前方固定有軸向齒條,軸向齒條的前方設有右徑向軟限位,右徑向軟限位上套設有徑向彈簧齒條,徑向彈簧齒條上卡設有徑向齒條,徑向齒條前方設有擰緊螺母;所述徑向彈簧齒條的兩端與U型架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相固定。
所述右徑向軟限位的一側為雙卡腳,雙卡腳與軸向齒條相卡緊,右徑向軟限位的另一側為四卡腳,四卡腳穿過徑向彈簧齒條與徑向齒條相卡緊。
所述徑向齒條的形狀為“幾”字形,其卡齒分布在“幾”字彎折部位的外側。
所述徑向彈簧齒條的外形為中空的矩形,其卡齒分布在兩個長邊的外側,徑向彈簧齒條的兩個短邊的中央設有焊接凸臺。
所述軸向彈簧齒條的外形為中空的矩形,其卡齒分布在兩個長邊的內側,軸向彈簧齒條的兩個短邊的中央設有卡合凸臺。
所述徑向彈簧齒條和軸向彈簧齒條的橫截面為倒置的“幾”字形。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了軸向彈簧齒條與徑向彈簧齒條,當鎖緊手柄時,因為彈簧的可變形性,避免了齒對齒現象的發生,同時積攢了形變勢能,當松開手柄時,形變勢能被釋放,彈開嚙合的齒條,使得駕駛者調節平順,并且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用方便,加工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轉向管柱夾緊結構出現齒對齒的情況圖。
圖2為本發明的爆炸圖。
參見圖2,1為手柄彈簧,2為軸向彈簧齒條,3為軸向齒條,4為右徑向軟限位,5為徑向彈簧齒條,6為徑向齒條,7為擰緊螺母,8為上管柱,9為U型架。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2,本發明設計了一種改進的汽車轉向管柱夾緊結構,包括:上管柱8、U型架9、手柄彈簧1,所述上管柱8的外側套設有U型架9,手柄彈簧1從上管柱8的一側穿透上管柱8與U型架9,手柄彈簧1的穿透端套設有軸向彈簧齒條2,軸向彈簧齒條2的前方固定有軸向齒條3,軸向齒條3的前方設有右徑向軟限位4,右徑向軟限位4上套設有徑向彈簧齒條5,徑向彈簧齒條5上卡設有徑向齒條6,徑向齒條6前方設有擰緊螺母7;所述徑向彈簧齒條5的兩端與U型架9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相固定。
本發明中右徑向軟限位4的一側為雙卡腳,雙卡腳與軸向齒條3相卡緊,右徑向軟限位4的另一側為四卡腳,四卡腳穿過徑向彈簧齒條5與徑向齒條6相卡緊。
本發明中徑向齒條6的形狀為“幾”字形,其卡齒分布在“幾”字彎折部位的外側。
本發明中徑向彈簧齒條5的外形為中空的矩形,其卡齒分布在兩個長邊的外側,徑向彈簧齒條5的兩個短邊的中央設有焊接凸臺。
本發明中軸向彈簧齒條2的外形為中空的矩形,其卡齒分布在兩個長邊的內側,軸向彈簧齒條2的兩個短邊的中央設有卡合凸臺。
本發明中徑向彈簧齒條5和軸向彈簧齒條2的橫截面為倒置的“幾”字形。
在具體實施中,以徑向彈簧齒條與徑向齒條嚙合為例:由于彈簧齒條呈“幾”字型,其兩側翻邊向上翻轉,使其帶齒形的翻邊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當徑向彈簧齒條與徑向齒條處于沒有嚙合的狀態時,鎖緊手柄,徑向齒條壓向徑向彈簧齒條使其變形,保證手柄正常鎖緊,且提供足夠的保持力,改善了齒對齒問題;由于徑向彈簧齒條與手柄彈簧在手柄鎖緊狀態下產生彈性變形,當手柄松開時,其釋放彈性勢能,確保嚙合的齒形分離,減少調節力,使駕駛者調節平順。同理,軸向齒條與軸向彈簧齒條的嚙合原理與上述例子類似。
本發明采用了軸向彈簧齒條與徑向彈簧齒條,當鎖緊手柄時,因為彈簧的可變形性,避免了齒對齒現象的發生,同時積攢了形變勢能,當松開手柄時,形變勢能被釋放,彈開嚙合的齒條,使得駕駛者調節平順,并且本發明結構簡單,實用方便,加工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