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嬰兒推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嬰兒推車前后撐管折合機構。
背景技術:
嬰兒推車是嬰兒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協助推著或者拉著才能走的車子,如今嬰兒推車的功能已經升級到可以睡覺、吃飯、玩耍游玩等。目前現有嬰兒推車大多數是傳統式的折疊機構(即前后折疊);體積大、收車比較困難、外出攜帶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嬰兒推車前后撐管折合機構。
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嬰兒推車前后撐管折合機構,由后撐管、后撐支架管、前撐支架管以及前撐管組成,所述后撐管由左、右后撐管一端連接而成,另一端分別通過U型夾與后腳管連接;所述前撐管由左、右前撐管一端連接而成,另一端通過分別支撐旋轉件與前腳管連接;所述前撐支架管一端連接后腳管,另一端連接左、右前撐管,所述后撐支架管的一端通過萬向關節連接前撐支架管,另一端連接左、右后撐管。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萬向關節由萬向活接關節、萬向轉動球頭和萬向固定件組成,所述萬向固定件由萬向固定件上蓋和萬向固定件下蓋組成,并通過萬向固定件上蓋和萬向固定件下蓋閉合固定在前撐支架管上,所述萬向活接關節設置在后撐支架管的一端,并通過萬向轉動球頭與萬向固定件轉動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靠前撐支架管一端連接后腳管某一點,前撐支架管另一端連接左右前撐管,后撐支架管一端連接萬向活動關節,另外一端連接左右后撐管,達到車架剛性強度的結構,整車收車過程中前后撐支架管推動前后撐管分別向前后折疊達到整車折疊刀最小的收車折疊系統機構,能達到前后折疊+左右折疊即增強了車臺的鋼性;單手收車、能使車臺收合到最小尺寸;體積小、車身輕、外出攜帶更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安裝在整車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4為本發明整車結構收合狀態示意圖之一;
圖5為本發明整車結構收合狀態示意圖之二;
圖中標示:1-后撐管;2-后撐支架管;3-前撐支架管;4-前撐管;5-U型夾;6-后腳管;7-支撐旋轉件;8-前腳管;9-萬向關節;10-萬向活接關節;11-萬向轉動球頭;12-萬向固定件上蓋;13-萬向固定件下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圖1-3示出了本發明一種嬰兒推車前后撐管折合機構的一種實施方式,由后撐管1、后撐支架管2、前撐支架管3以及前撐管4組成,所述后撐管1由左、右后撐管一端連接而成,另一端分別通過U型夾5與后腳管6連接;所述前撐管4由左、右前撐管一端連接而成,另一端分別通過支撐旋轉件7與前腳管8連接;所述前撐支架管3一端連接后腳管6,另一端連接左、右前撐管4,所述后撐支架管2的一端通過萬向關節9連接前撐支架管3,另一端連接左、右后撐管1。所述萬向關節9由萬向活接關節10、萬向轉動球頭11和萬向固定件組成,所述萬向固定件由萬向固定件上蓋12和萬向固定件下蓋13組成,并通過萬向固定件上蓋12和萬向固定件下蓋13閉合固定在前撐支架管3上,所述萬向活接關節10設置在后撐支架管2的一端,并通過萬向轉動球頭11與萬向固定件轉動連接,靠前撐支架管一端連接后腳管某一點,前撐支架管另一端連接左右前撐管,后撐支架管一端連接萬向活動關節,另外一端連接左右后撐管,達到車架剛性強度的結構,整車收車過程中前后撐支架管推動前后撐管分別向前后折疊達到整車折疊刀最小的收車折疊系統機構,收合的狀態如圖4、圖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