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滑板車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電動滑板車的剎車機構。
背景技術:
在中華民國公告第478480號專利案所揭露的電動滑板車中,騎乘者主要是利用拉動剎車拉索或直接踩踏來驅使輪蓋抵壓于后輪,使滑板車達到剎車效果。然而在騎乘過程中,當用單腳踩踏輪蓋來抵壓后輪進行減速或剎車時,騎乘者容易重心不穩而提高摔倒受傷的風險,此外,在減速或剎車的過程中,由于后輪會受到馬達動力存續的影響而持續運轉,使得用來抵壓后輪的輪蓋勢必會增加磨耗的速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動滑板車的剎車機構,其能在剎車之前先行控制動力源停止運轉,以避免造成剎車機構在結構方面的磨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滑板車的剎車機構,其包含有一剎車把手、一剎車板、一剎車線、一復位彈性件,以及一剎車動作傳感器。該剎車把手設于一車手立管的頂端,用以供一騎乘者在剎車時進行操控;該剎車板樞設于一踏板的后端,使得該剎車板能于一初始位置與一剎車位置之間相對一后輪上下樞轉,當該剎車板位于該初始位置時,該剎車板位于該后輪的上方且未接觸該后輪,當該剎車板位于該剎車位置時,該剎車板抵壓于該后輪;該剎車線連接該剎車把手與該剎車板,使得該剎車線能藉由該剎車把手的驅動而帶動該剎車板自該初始位置樞轉至該剎車位置;該復位彈性件設于該剎車板,用以將該剎車板保持在該初始位置;該剎車動作傳感器電性連接一連接該后輪的輪轂馬達,當該剎車板位于該剎車位置時,該剎車動作傳感器會發送一斷電訊號至該輪轂馬達,使該輪轂馬達停止運轉。
優選的,該剎車動作傳感器可以選擇設置于該剎車把手或是在該踏板與該剎車板之間;假如設置于前者,該剎車動作傳感器可以感測該剎車把手的一按壓動作而發送該斷電訊號;如果是設置在后者,該剎車動作傳感器可以感測該剎車板的一下壓動作而發送該斷電訊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剎車之前先行控制動力源停止運轉,以避免造成剎車機構在結構方面的磨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動滑板車的平面圖;
圖2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動滑板車的俯視圖;
圖3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電動滑板車的局部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剎車板的立體圖;
圖5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主要顯示剎車板位于初始位置;
圖6類同于圖5,主要顯示剎車板位于剎車位置;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8為圖7的局部立體分解圖。
圖中,10、電動滑板車;11、踏板;12、車手立管;13、前輪;14、后輪;15、輪轂馬達;16、剎車機構;20、剎車把手;22、把手座;24、把手桿;30、剎車板;32、樞軸;P1、初始位置;P2、剎車位置;40、剎車線;50、復位彈性件;60、剎車動作傳感器;62、霍爾組件;64、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電動滑板車10包含有一踏板11,踏板11的前端接設有一車手立管12,車手立管12之底端樞設有一前輪13,踏板11的后端樞設有一后輪14,后輪14與一輪轂馬達15形成連接。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剎車機構16包含有一剎車把手20、一剎車板30、一剎車線40、一復位彈性件50,以及一剎車動作傳感器60。
如圖2所示,剎車把手20具有一把手座22與一把手桿24,把手座22固定于車手立管12的頂端,把手桿24的一端樞設于把手座22。
剎車板30位于踏板11的后端的底面且藉由一樞軸32與踏板11樞接在一起,使得剎車板30能于一初始位置P1與一剎車位置P2之間相對后輪14上下樞轉,當剎車板30位于如圖5所示的初始位置P1時,剎車板30位于后輪14的上方且未接觸后輪14,當剎車板30位于如圖6所示的剎車位置P2時,剎車板30抵壓于后輪14,使后輪14達到剎車效果。
剎車線40的前端連接剎車把手20的把手桿24,剎車線40的后端連接剎車板30,使得剎車線40能在把手桿24受到按壓時拉動剎車板30自初始位置P1向下樞轉至剎車位置P2。
復位彈性件50在本實施例中為扭力彈簧。如圖3所示,復位彈性件50套設于樞軸32且以其兩端分別抵接于踏板11的后端與剎車板30的前端,用以對剎車板30提供彈性力量,使剎車板30在未受到剎車線40的拉力作用時會保持在如圖5所示的初始位置P1。
剎車動作傳感器60具有一霍爾組件62與一磁鐵64,在本實施例中,霍爾組件62設于踏板11的后端,磁鐵64設于剎車板30的前端,當剎車板30位于如圖5所示的初始位置P1時,磁鐵64對應于霍爾組件62,當剎車板30位于如圖6所示的剎車位置P2時,磁鐵64會與霍爾組件62相互錯開。
由上述結構可知,當騎乘者準備剎車時,先用單手按壓剎車把手20的把手桿24,把手桿24在受力之后會利用剎車線40拉動剎車板30,使剎車板30從如圖5所示的初始位置P1朝如圖6所示的剎車位置P2向下樞轉,在剎車板30離開初始位置P1的時候,安裝于踏板11的霍爾組件62會因為感應不到磁鐵64的磁場而發送一斷電訊號至輪轂馬達15,使輪轂馬達15停止運轉,當剎車板30到達剎車位置P2之后,輪轂馬達15已經停止對后輪14提供動力,此時的剎車板30即可快速有效地對后輪14進行剎車制動。
另一方面,剎車動作傳感器60可以有不同的安裝位置,如圖7、8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中,剎車動作傳感器60安裝于剎車把手20,主要用來感測剎車把手20的按壓動作而發送斷電訊號。具體的,剎車動作傳感器60的霍爾組件62設于剎車把手20的把手座22,剎車動作傳感器60的磁鐵64設于把手桿24而能隨著把手桿24作動。藉此,當把手桿24未受力按壓時,亦即騎乘者未進行剎車動作時,磁鐵64會對應于霍爾組件62,當把手桿24受力按壓時,亦即騎乘者進行剎車動作時,磁鐵64會藉由把手桿24的樞轉而與霍爾組件62相互錯開,此時的霍爾組件62便會發送斷電訊號來讓輪轂馬達15停止運轉。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剎車機構16藉由剎車動作傳感器60的設置,讓剎車板30對后輪14進行剎車制動之前先行控制輪轂馬達15停止對后輪14提供動力,如此可以避免后輪14在剎車過程中因為輪轂馬達15的續存動力而對剎車板30造成磨耗,同時也可以達到讓輪轂馬達15獲得保護的效果。
以上的實施例只是在于說明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