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密碼控制的電動車鎖定裝置,即一種密碼控制電動車鎖。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動車或摩托車等騎行車輛上都會設置電動車鎖用于車輛防盜,常見的電動車鎖主要是由鎖座、拉線滑塊、密碼裝置和密碼滑塊等構成,使用時通過密碼裝置控制密碼滑塊的往復移動,進而限制拉線滑塊移動或解除拉線滑塊移動,則拉線滑塊的限制移動或解除移動也就實現了電動車鎖的上鎖或開鎖這兩個目的。而在上述結構中密碼裝置的結構設計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需要結構設計可靠,而且在滿足使用的同時,還能讓騎行者具備更改密碼的功能,但現有的用于控制電動車鎖的密碼裝置結構設計簡單、容易受到破壞、防盜效果不佳、使用比較復雜,也不具備密碼更改功能,已經難以滿足使用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設計巧妙、不易受到破壞、防盜效果好、使用簡單、還能實現密碼更改的一種密碼控制電動車鎖。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密碼控制電動車鎖,包括鎖座、安裝在鎖座內的拉線滑塊和密碼裝置、及安裝在拉線滑塊和密碼裝置之間的密碼滑塊;所述的拉線滑塊受上鎖拉力或開鎖拉力驅動而作徑向往復移動;所述的密碼裝置控制所述密碼滑塊軸向往復移動而靠近拉線滑塊并限制拉線滑塊的徑向移動,或遠離拉線滑塊并解除拉線滑塊的徑向移動,所述的密碼裝置包括安裝在鎖座內的中軸,該中軸上設有多個獨立轉動套裝的加密輪盤,每個加密輪盤外均設有帶動所述加密輪盤轉動的數字輪盤,該數字輪盤的局部外露在鎖座外;所述的每個加密輪盤的外圓周面上均設有外露在數字輪盤外的凹槽,相應在密碼滑塊上相鄰密碼裝置的一端設有多個沿徑向等距排列的鎖桿,相鄰鎖桿之間形成供所述數字輪盤裝入的安裝槽,每個鎖桿的端部均與每個加密輪盤上的凹槽吻合配裝。
多個加密輪盤上的凹槽同時與所述密碼滑塊上的鎖桿端部配裝,該密碼滑塊軸向移動而遠離拉線滑塊并解除拉線滑塊的徑向移動;多個所述加密輪盤的任意一個加密輪盤上的凹槽未與所述密碼滑塊上的鎖桿端部配裝,該密碼滑塊受加密輪盤推動軸向移動而靠近拉線滑塊并限制拉線滑塊的徑向移動。
所述的每個加密輪盤與每個數字輪盤之間作鍵槽配合的傳動連接;所述的每個加密輪盤后側外緣均設有一圈擋肩,該擋肩上設有活動缺口。
多個加密輪盤同時沿中軸向后移動,該加密輪盤與數字輪盤之間的鍵槽配合脫離,且密碼滑塊的每個鎖桿端部均進入每個加密輪盤的活動缺口內,數字輪盤自由轉動而加密輪盤不受帶動;所述的鎖座內設有頂推多個加密輪盤同時沿中軸向前移動復位的徑向推力彈簧,該加密輪盤與數字輪盤之間的鍵槽配合復位,且密碼滑塊的鎖桿端部離開活動缺口,數字輪盤帶動加密輪盤轉動。
所述中軸的軸心線與所述密碼滑塊的軸向移動方向垂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改進了電動車鎖的密碼控制結構,它是由中軸、多個密碼輪盤、多個數字輪盤和徑向推力彈簧等構成,使用時與密碼滑塊相配合以控制密碼滑塊的軸向往復移動,從而靠近拉線滑塊并限制拉線滑塊的徑向移動,或遠離拉線滑塊并解除拉線滑塊的徑向移動;同時,利用徑向推力彈簧的推力配合密碼輪盤、數字輪盤上的結構設計來達到更改密碼的功能,改進后的結構還具有設計巧妙、不易受到破壞、防盜效果好、使用簡單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密碼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中軸、密碼輪盤和數字輪盤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密碼輪盤和數字輪盤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按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再作詳細說明。
如圖1~圖4所示,1.鎖座、11.固定隔板、12.鎖孔、2.拉線滑塊、21.安裝軸、3.扭簧、4.密碼滑塊、41.鎖塊、42.鎖桿、43.安裝槽、44.彈簧孔、5.軸向推力彈簧、6.徑向推力彈簧、7.中軸、8.密碼輪盤、81.凹槽、82.鍵、83.擋肩、84.活動缺口、9.數字輪盤、91.槽。
一種密碼控制電動車鎖,如圖1所示,涉及一種應用于電動車或摩托車等騎行車輛上、并用于鎖定或打開上述騎行車輛的鎖定裝置,其結構主要是由鎖座1、拉線滑塊2、密碼滑塊4和密碼裝置等構成,該電動車鎖可與電動車上外置的、用于鎖定車輪的掛鎖或鏈條鎖通過拉線進行配合,一般安裝在電動車的車把上,使用時無需像傳統電動車鎖需要騎行者蹲下來上鎖或開鎖;當騎行者停車時,只需撥亂該電動車鎖的密碼裝置即可輕松上鎖,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所述的鎖座1是整個電動車鎖的安裝部件,通常固定安裝在車把上;所述的拉線滑塊2、密碼滑塊4和密碼裝置均隱藏安裝在鎖座1內,并且拉線滑塊2安裝在圖1所示的鎖座1左側,密碼裝置安裝在圖1所示的鎖座1右側,密碼滑塊4安裝在拉線滑塊與密碼裝置中間。
其中,拉線滑塊2上用于連接拉線,其主要受到徑向往復移動的拉力,本實例中圖1所示向N1方向徑向拉動的為上鎖拉力,也就是電動車鎖處于上鎖狀態;圖1所示向N2方向徑向拉動的為開鎖拉力,也就是電動車鎖處于開鎖狀態。同時,拉線滑塊2左側設有一根連體的安裝軸21和套裝在該安裝軸上的扭簧3,該扭簧具有兩個呈“八”字型張開并頂緊在鎖座1上的扭簧腳;由于套裝在安裝軸21上的扭簧3中部是隨同拉線滑塊2作同步移動的,故該處將構成扭簧3的移動點c,而扭簧3的兩個扭簧腳將構成固定點a和固定點b;并且通過拉線滑塊2帶動移動點c相對固定點a和固定點b之間連線的位置變化,并利用扭簧3本身固有的結構特性,即可實現上鎖拉力或開鎖拉力的定位,并達到電動車鎖的自鎖目的。
所述的鎖座1上設有間隔拉線滑塊2和密碼滑塊4的固定隔板11,該固定隔板與鎖座1為連體結構,在固定隔板11與密碼滑塊4之間設有軸向推力彈簧5,則常態下的密碼滑塊4受軸向推力彈簧5頂推作軸向移動,從而遠離拉線滑塊2并靠近密碼裝置,密碼滑塊4上還設有供軸向推力彈簧5頂推安裝的彈簧孔44。
所述的密碼滑塊4上相鄰拉線滑塊2的一端設有鎖塊41,相應在固定隔板11上設有供鎖塊41自由出入的鎖孔12;所述的軸向推力彈簧5推動密碼滑塊4作軸向向右移動,則鎖塊41就會縮入鎖孔12內,即解除拉線滑塊2的徑向移動;所述的密碼裝置會推動密碼滑塊4作軸向向左移動,則鎖塊41就會穿過鎖孔12阻擋拉線滑塊2的徑向移動軌跡,從而限制拉線滑塊2的徑向移動;所述的密碼滑塊4上相鄰密碼裝置的一端設有多個如圖2所示沿徑向等距排列的鎖桿42,本實施例共有四根鎖桿,相鄰鎖桿之間形成安裝槽43,共三個安裝槽。
所述的密碼裝置包括固定安裝在鎖座1內的中軸7,該中軸的軸心線與密碼滑塊4的軸向移動方向垂直,在中軸7上設有如圖3所示多個獨立轉動套裝的加密輪盤8,而加密輪盤的數量都是與上述安裝槽43的數量相同的,故本實施例也設有三個加密輪盤,每個加密輪盤8外均設有鍵槽配合套裝而形成傳動連接的數字輪盤9,即如圖4所示,加密輪盤8外圓周面上共設有5個圓周均布的鍵82,相應在數字輪盤9的內圓周面上共設有10個圓周均布的槽91,則通過鍵槽配合使得數字輪盤9的轉動能夠帶動加密輪盤8同步轉動,在數字輪盤9上設有密碼數字,且局部外露在鎖座1外供數字輪盤9轉動操作和確定密碼。
所述的三個加密輪盤8上設置三個數字輪盤9后,該三個數字輪盤9正好裝入的密碼滑塊4的三個安裝槽43內,而每個加密輪盤8的外圓周面上還設有外露在數字輪盤9外的凹槽81,則當數字輪盤9轉動分別帶動各自的加密輪盤8轉動至三個凹槽81處于同一軸心線上時,則受軸向推力彈簧5的頂推使得密碼滑塊4上的鎖桿42端部全部吻合配裝在三個凹槽81內,則相應的鎖塊41就解除拉線滑塊2的徑向移動,此時密碼裝置為正確密碼狀態;但是,當三個加密輪盤8的任意一個加密輪盤上的凹槽81未與密碼滑塊4上的鎖桿42端部配裝,則鎖桿42端部就無法配裝在凹槽81內,則密碼滑塊4無法作軸向向右移動,則鎖塊41伸出鎖孔12而限制拉線滑塊2的徑向移動,此時密碼裝置為錯誤密碼狀態;因此,由上述可知,實現密碼裝置的解碼必須保證全部加密輪盤8上的凹槽81都處于同一軸心線上并與鎖桿42頂端同時吻合配裝,故實際制造過程中,采用的加密輪盤8數量越多,則密碼組合越復雜,也就越難以解碼。
所述的密碼裝置還能根據騎行者的需要進行密碼更改,具體結構如下:三個加密輪盤8后側外緣均設有一圈擋肩83,該擋肩上設有活動缺口84;當保持密碼裝置處于解碼狀態時,三個加密輪盤8上的活動缺口84正好處于同一軸心線上,則三個加密輪盤8受到圖1所示N3方向的推力就能同時沿中軸7向后移動,加密輪盤8與數字輪盤9之間的鍵槽配合就會脫離,且密碼滑塊4的每個鎖桿42端部都進入每個加密輪盤8的活動缺口84內,此時每個數字輪盤9自由轉動都不會帶動加密輪盤8帶動,從而實現每個數字輪盤9的密碼更改;當數字輪盤9的密碼更改完成后,則通過鎖座1內頂推三個加密輪盤8同時沿中軸7向前移動的徑向推力彈簧6進行復位,則三個加密輪盤8與三個數字輪盤9之間的鍵槽配合復位,且密碼滑塊4的鎖桿42端部全部離開活動缺口84,則數字輪盤9又能帶動加密輪盤8轉動。
在未處于密碼可更改狀態時,即使按照N3方向推動,由于擋肩83阻擋了鎖桿42端部,故三個加密輪盤8都是無法沿著中軸7移動的,從而保證了密碼裝置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