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排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排屑小推車。
背景技術:
在進行機床加工過程中,會對半成品加工,例如車、銑、磨、鏜等工序,在此過程中都會有鐵屑的產生,金屬碎屑與切削液會由機床出液口輸出至排屑機(如刮板排屑機),通過排屑機實現金屬機床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金屬碎屑,碎屑與切削液的分離。
切屑分離后,一般是用小推車或過濾流水線將其轉走,過濾流水線成本較高,適用于大型工廠;小的機床加工廠一般還是用小推車來轉運,轉運過程中,由于切屑密度較大,一般就翻斗車轉運,但現有的翻斗車在轉運過程中,如果料斗前板角度和物料密度或重量不適應時,沒到目的地就會出現翻斗的現象而造成二次裝車浪費工時,還會造成一定的人身風險;如果在料斗后板固定掛鉤來防止翻轉,需要反復的掛鉤、脫鉤的工作,操作十分不方便。
經檢索,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201520476110.5,公開日:2015.12.02的專利公布了一種翻斗小車的翻斗鎖,包括固定板及鎖扣板,固定板上設置有能夠擺動的鎖件,鎖件的上部為把手,鎖件的下部為鎖扣,鎖扣向鎖扣板所在的位置彎曲,鎖扣板呈向下的弧形,鎖件擺動使鎖扣與鎖扣板相扣合或相分離。鎖件中部連接有橫向放置的螺桿,鎖件能夠在螺桿上擺動。螺桿兩側設置有螺紋,螺桿兩側通過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該發明提供的翻斗鎖結構簡單,將翻斗的把手跟鎖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其中鎖扣板連接在翻斗車車架前端,固定板固定在翻斗的前端側壁上,使用時抬動把手,使鎖扣脫離鎖扣板,就可以將翻斗抬起;當使用完畢后,松開把手,翻斗自然落下,鎖扣可以自動扣到鎖扣板上。該發明需要用手抬動把手,使鎖扣脫離鎖扣板,在翻斗自然落下前,需要一直抬著把手,操作也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翻斗車翻斗鎖結構復雜,使用不便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它通過手腳連動,手抬推拉桿、腳壓彈壓板即可實現翻斗出料的目的,結構巧妙,操作方便。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包括平板車面、料斗、彈壓板和翼板;所述料斗呈開口大、底面小的梯形體,包括向平板車面內傾斜,逐漸收口狀的前板和后板,以及垂直于平板車面的2個側板,其中:所述前板和平板車面翻轉式連接;所述彈壓板的底端和平板車面的尾端彈壓復位式連接;所述翼板有2個,為2個側板的向后延伸板,凸出于后板形成的斜面,2個翼板的內側相對對稱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彈壓板復位后介于定位塊和后板形成的間隙內,通過彈壓板的彈壓和復位來實現料斗的翻轉與否,彈壓板起到在翻斗前鎖扣料斗的作用,當需要翻轉料斗時,只需要手抬料斗,腳踩彈壓板即可實現,手腳配合使用,操作方便。
優選地,前板和平板車面通過鉸鏈折頁連接,使翻轉容易,阻力小;所述彈壓板和平板車面的尾端通過彈簧連接,彈簧的彈壓和復位效果好。
優選地,彈簧為扭力彈簧,兩端彈壓桿呈銳角斜向延伸,上彈壓桿和彈壓板固定連接;下彈壓桿和平板車面固定連接;簧體通過銷軸固定于平板車面上表面,讓彈壓板的彈壓和復位更加容易,操作方便;。
優選地,上彈壓桿和下彈壓桿均向內折直角,形成折桿,內折直角使原來的彈壓點升級為彈壓線,提高了彈壓效果;所述翼板為直角三角形板,和平板車面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槽區,留足了彈壓板的活動區域;所述彈壓板下壓時形成的弧線和后板的斜面留有間隙,避免后板阻擋彈壓板的下壓。
優選地,還包括框形推拉桿,固定端固定于后板上部,和前板底端形成杠桿的效果,只需稍微用力,即可實現翻斗操作。
優選地,料斗的底部設置兩個導流板,引導料斗底部水的流向,并通過出水管流出,避免過多的水分進入排屑池,銹蝕金屬屑;在側板上,靠近兩個導流板形成的導流口處開有出水管。
優選地,出水管上設置水閥,水閥控制導流水的流出,避免導流水隨意流出,濺濕地面;所述定位塊為角鋼段,制作成本低。
優選地,前板和平板車面形成的角度為30~60度,后板和平板車面形成的角度為65~80度;而且,前板和平板車面形成的角度小于后板和平板車面形成的角度,是發明人根據切屑密度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調節后,當切屑對前板的壓力大于切屑對底板的壓力時,小車到達排屑池后,無需手抬推拉桿,只用腳壓彈壓板,即可實現料斗的自動翻斗,操作更加方便。
優選地,兩個導流板的上方固定鋪設有過濾網,避免切屑堵塞出水管;所述銷軸穿過簧體后,通過銷軸兩端的銷帽固定于平板車面,銷帽的直徑大于簧體的直徑,避免腳壓彈壓板時簧體承受壓力而影響簧體的彈性和使用壽命。
一種集排屑小推車的使用方法,步驟為:
A、集屑:將小推車推至排屑機出料口的下方收集機床的切屑;
B、運屑:集滿后,更換另一小推車接料,將集滿切屑的小推車拉出出料口,運送至切屑處理池;
C、倒屑:到處理池池口后,用腳輕壓彈壓板,彈壓板上端脫離定位塊;弧線運動至平板車面,用手抬起推拉桿;料斗在重力作用下下傾,切屑延前板倒入切屑處理池;
D、復位:用腳輕推和壓彈壓板至平板車面,同時,下壓推拉桿,料斗復位,腳松開彈壓板,彈壓板在彈簧的作用下運動至定位塊復位,一個工作循環完成;
E、重復以上步驟至排屑機停止工作。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通過彈壓板的彈壓和復位來實現料斗的翻轉與否,彈壓板起到在翻斗前鎖扣料斗的作用,當需要翻轉料斗時,只需要手抬料斗,腳踩彈壓板即可實現,手腳配合使用,操作方便;
(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前板鉸鏈折頁使翻轉容易,阻力小;彈簧的彈壓和復位效果好;
(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扭力彈簧讓彈壓板的彈壓和復位更加容易,操作方便;
(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內折直角使原來的彈壓點升級為彈壓線,提高了彈壓效果;彈壓板下壓時形成的弧線和后板的斜面留有間隙,避免后板阻擋彈壓板的下壓;翼板為直角三角形板,和平板車面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槽區,留足了彈壓板的活動區域;
(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框形推拉桿在后板上部,和前板底端形成杠桿的效果,只需稍微用力,即可實現翻斗操作;
(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兩個導流板引導料斗底部水的流向,并通過出水管流出,避免過多的水分進入排屑池,銹蝕金屬屑;
(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水閥控制導流水的流出,避免導流水隨意流出,濺濕地面;工廠里的角鋼段隨處可見,制作成本低;
(8)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30~60度、65~80度以及前板角度小于后板角度的設置,是發明人根據切屑密度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調節后,當切屑對前板的壓力大于切屑對底板的壓力時,小車到達排屑池后,無需手抬推拉桿,只用腳壓彈壓板,即可實現料斗的自動翻斗,操作更加方便;
(9)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過濾網的設置,避免切屑堵塞出水管;銷帽的直徑大于簧體的直徑,避免腳壓彈壓板時簧體承受壓力而影響簧體的彈性和使用壽命;
(10)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的使用方法,操作簡單,構思巧妙,值得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彈簧放大后結構示意圖。
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1、平板車面;2、料斗;3、彈壓板;4、翼板;5、定位塊;6、推拉桿;7、出水管;8、水閥;9、鉸鏈折頁;10、彈簧;11、車輪;12、銷軸;21、前板;22、后板;23、側板;24、導流板;101、上彈壓桿;102、下彈壓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包括平板車面1和料斗2,還包括彈壓板3和翼板4;料斗2呈開口大、底面小的梯形體,包括向平板車面1內傾斜,逐漸收口狀的前板21和后板22,以及垂直于平板車面1的2個側板23,其中:前板21和平板車面1翻轉式連接;彈壓板3的底端和平板車面1的尾端彈壓復位式連接;翼板4有2個,為2個側板23的向后延伸板,凸出于后板22形成的斜面,2個翼板4的內側相對對稱設置有定位塊5,彈壓板3復位后介于定位塊5和后板22形成的間隙內。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通過彈壓板3的彈壓和復位來實現料斗2的翻轉與否,彈壓板3起到在翻斗前鎖扣料斗2的作用,當需要翻轉料斗2時,只需要手抬料斗2,腳踩彈壓板3即可實現,手腳配合使用,操作方便。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其基本結構同實施例1,改進之處在于:如圖2和3所示,前板21和平板車面1通過鉸鏈折頁9連接;彈壓板3和平板車面1的尾端通過彈簧10連接。如圖5所示,彈簧10為扭力彈簧,兩端彈壓桿呈銳角斜向延伸,上彈壓桿101和彈壓板3固定連接;下彈壓桿102和平板車面1固定連接;簧體通過銷軸12固定于平板車面1上表面。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的使用方法,步驟為:
A、集屑:將小推車推至排屑機出料口的下方收集機床的切屑;
B、運屑:集滿后,更換另一小推車接料,將集滿切屑的小推車拉出排屑機出料口,運送至切屑處理池;
C、倒屑:到處理池池口后,用腳輕壓彈壓板3,彈壓板3上端脫離定位塊5;弧線運動至平板車面1,用手抬起推拉桿6;料斗2在重力作用下下傾,切屑延前板21倒入切屑處理池;
D、復位:用腳輕推再輕壓彈壓板3至平板車面1,同時,下壓推拉桿6,料斗2復位,腳松開彈壓板3,彈壓板3在彈簧10的作用下運動至定位塊5復位,一個工作循環完成;
E、重復以上步驟至排屑機停止工作。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及其使用方法,前板鉸鏈折頁使翻轉更加容易,阻力小;彈簧10的彈壓和復位效果好;扭力彈簧讓彈壓板3的彈壓和復位更加容易,操作方便。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其基本結構同實施例2,改進之處在于:還包括框形推拉桿6,固定端固定于后板22上部。上彈壓桿101和下彈壓桿102均向內折直角,形成折桿;翼板4為直角三角形板;彈壓板3下壓時形成的弧線和后板22的斜面留有間隙。前板21和平板車面1形成的角度為30度,后板22和平板車面1形成的角度為80度。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經測算,適用于密度為5.0~5.5的切屑,使用步驟為:
A、集屑:將小推車推至排屑機出料口的下方收集機床的切屑;
B、運屑:集滿后,更換另一小推車接料,將集滿切屑的小推車拉出排屑機出料口,運送至切屑處理池;
C、倒屑:到處理池池口后,用腳輕壓彈壓板3,此時,由于切屑對前板21的壓力較大,翻斗已有前傾的趨勢,彈壓板3會延后板22的斜面向下運動,彈壓板3上端脫離定位塊5后,彈壓板3弧線運動至平板車面1;料斗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傾,無需手抬推拉桿6,切屑即延前板21倒入切屑處理池;
D、復位:用腳輕推再輕壓彈壓板3至平板車面1,同時,下壓推拉桿6,料斗2復位,腳松開彈壓板3,彈壓板3在彈簧10的作用下運動至定位塊5復位,一個工作循環完成;
E、重復以上步驟至排屑機停止工作。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及其使用方法,切屑對前板21的壓力大于切屑對底板的壓力,自身重力即可產生翻斗的趨勢,當彈壓板3解鎖后,即可自行翻斗,操作更加方便。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其基本結構同實施例3,不同之處在于:如圖3和4所示,料斗2的底部設置兩個導流板24;在側板23上,靠近兩個導流板24形成的導流口處開有出水管7。出水管7上設置水閥8;定位塊5為角鋼段,工廠里的角鋼段隨處可見,制作成本低。兩個導流板24的上方固定鋪設有過濾網;銷軸12穿過簧體后,通過銷軸12兩端的銷帽固定于平板車面1,銷帽的直徑大于簧體的直徑。前板21和平板車面1形成的角度為40度,后板22和平板車面1形成的角度為65度。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經測算,適用于密度為5.5~6.5的切屑,使用步驟同實用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及其使用方法,兩個導流板24引導料斗2底部水的流向,并通過出水管7流出,避免過多的水分進入排屑池,銹蝕金屬屑;水閥控制導流水的流出,避免導流水隨意流出,濺濕地面;過濾網的設置,避免切屑堵塞出水管;銷帽的直徑大于簧體的直徑,避免腳壓彈壓板3時簧體承受壓力而影響簧體10的彈性和使用壽命。
實施例5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其基本結構同實施例3,不同之處在于:平板車面1表面鋪一層橡膠墊,避免料斗2下落時和車面硬著陸而損傷彼此。前板21和平板車面1形成的角度為60度,后板22和平板車面1形成的角度為75度。車輪11為萬向膠輪,可以實現任意方向的拐動。
本實施例的一種集排屑小推車,經測算,適用于密度為6.5以上的切屑,使用步驟同實用例3。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