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裝配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改進結構的副車架。
背景技術:
副車架的發動機支架可以提高汽車舒適性能及車身操控穩定性,再者就是起到固定發動機起到抗震減壓的作用,現在常用的發動機支架經常由于強度問題發生裂紋,甚至是斷裂,為此有人在現有的發動機支架的基礎上增加了發動機支架的厚度,使其達到防斷裂的目的,但是這樣做使得整個發動機支架的重量大大增加,對整個車體的負重帶來很大負擔。
為此設計一種既可以防止斷裂又輕量化的改進發動機支架對于提高副車架的整體強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突破了現有技術的難題,設計了一種采用既可以防止斷裂又輕量化的改進發動機支架的副車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改進結構的副車架,包括前梁總成、橫梁套筒、車身安裝支架、轉向機安裝支架總成、橫梁套筒、控制臂座總成,其特征在于:前梁總成分為前梁上片總成和前梁下片總成,所述前梁上片總成位于前梁下片總成的上方,前梁上片總成的左前方設有橫梁固定左襯套,前梁上片總成的左后方設有車身安裝左前支架,車身安裝左前支架的內部設有橫梁左前套筒,前梁下片總成的左后方設有控制臂座左總成,車身安裝左前支架的下方設有前控制臂座左加強板,前梁上片總成中央偏后的位置固定有轉機安裝左支架總成,前梁下片總成的中央設有發動機安裝支架總成,發動機安裝支架總成的內部設有發動機安裝支架加強板,前梁上片總成的右前方設有橫梁固定右襯套,前梁上片總成的右后方設有車身安裝右前支架總成,車身安裝右前支架總成的內部設有橫梁右前套筒,安裝右前支架總成的后部設有轉向機安裝右支架總成,安裝右前支架總成的下方設有前控制臂座右加強板。
所述前梁總成的外形呈拱橋狀。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改進了發動機支架的外形,同時在發動機安裝支架總成中增加了發動機安裝支架加強板,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抗裂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對整個車體的負重不會造成很大負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參見圖1,1為前梁上片總成,2為前梁下片總成,3為控制臂座左總成,4為橫梁固定左襯套,5為車身安裝左前支架,6為車身安裝前支架總成,7為橫梁左前套筒,8為橫梁右前套筒,9為轉向機安裝左支架總成,10為轉向機安裝右支架總成,11為前控制臂座左加強板,12為前控制臂座右加強板,13為發動機安裝支架總成,14為橫梁固定右襯套。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改進結構的副車架,包括前梁總成、橫梁套筒、車身安裝支架、轉向機安裝支架總成、橫梁套筒、控制臂座總成,前梁總成分為前梁上片總成1和前梁下片總成2,所述前梁上片總成1位于前梁下片總成2的上方,前梁上片總成1的左前方設有橫梁固定左襯套4,前梁上片總成1的左后方設有車身安裝左前支架5,車身安裝左前支架5的內部設有橫梁左前套筒7,前梁下片總成2的左后方設有控制臂座左總成3,車身安裝左前支架5的下方設有前控制臂座左加強板11,前梁上片總成1中央偏后的位置固定有轉機安裝左支架總成9,前梁下片總成2的中央設有發動機安裝支架總成13,發動機安裝支架總成13的內部設有發動機安裝支架加強板,前梁上片總成1的右前方設有橫梁固定右襯套14,前梁上片總成1的右后方設有車身安裝右前支架總成6,車身安裝右前支架總成6的內部設有橫梁右前套筒8,安裝右前支架總成6的后部設有轉向機安裝右支架總成10,安裝右前支架總成6的下方設有前控制臂座右加強板12。
本實用新型中前梁總成的外形呈拱橋狀。
本實用新型改進了發動機支架的外形,同時在發動機安裝支架總成中增加了發動機安裝支架加強板,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抗裂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對整個車體的負重不會造成很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