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改進的汽車前副車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前副車架一般需要針對不同車型進行設計。針對上海通用全新君威、君越、雪佛蘭邁銳寶XL轎車,提出來全新通用E2模塊化平臺。此外,副車架整體高度較高,導致車輛的平衡性和穩定性較差。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既能夠在同一平臺進行生產,又能夠提高車輛的平衡性和穩定性的改進的汽車前副車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既能夠在同一平臺進行生產,又能夠提高車輛的平衡性和穩定性的改進的汽車前副車架。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改進的汽車前副車架,包括前梁、后梁、左梁和右梁,其特征在于:前梁的前側兩端各設有一個防撞梁,前梁與后梁之間采用左梁和右梁連接,右梁的后端內側設有右前轉向支架,左梁的后端內側設有左前轉向支架,右前轉向支架和左前轉向支架表面分別設有旋鉚螺母,后梁的下方設有發動機后支架,后梁上方兩端分別設有左穩定桿支架和右穩定桿支架,后梁的后側兩端各設有一個定位支架,定位支架上設有副車架襯套套筒。
所述的防撞梁結構與汽車車型匹配。
所述的右穩定桿支架上設有右轉向支架。
所述的左穩定桿支架上設有左轉向支架。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設計了通用型的前副車架結構,通過在前副車架上連接不同結構的防撞梁,以匹配不同的車型,從而使不同結構的前副車架可以采用同一平臺進行共線生產;新增發動機后支架,以降低副車架整體高度,使車輛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和穩定性。本實用新型采用高效整合設計,滿足高性能轎車輕量化、高強度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參見圖1,1為防撞梁;2為右梁;3為后梁;4為左梁;5為前梁;6為發動機后支架;7為右前轉向支架;8為左前轉向支架;9為右穩定桿支架;10為左穩定桿支架;11為副車架襯套套筒;12為定位支架;13為右轉向支架;14為左轉向支架;15為旋鉚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改進的汽車前副車架,包括前梁、后梁、左梁和右梁。前梁5的前側兩端各設有一個防撞梁1,前梁5與后梁3之間采用左梁4和右梁2連接,右梁2的后端內側設有右前轉向支架7,左梁4的后端內側設有左前轉向支架8,右前轉向支架7和左前轉向支架8表面分別設有旋鉚螺母15,后梁3的下方設有發動機后支架6,后梁3上方兩端分別設有左穩定桿支架10和右穩定桿支架9,后梁3的后側兩端各設有一個定位支架12,定位支架12上設有副車架襯套套筒11。
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使通用型的前副車架結構能夠與不同車型匹配,防撞梁1結構與汽車車型匹配。
右穩定桿支架9上設有右轉向支架13,左穩定桿支架10上設有左轉向支架14。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通用型的前副車架結構,通過在前副車架上連接不同結構的防撞梁1,以匹配不同的車型,從而使不同結構的前副車架可以采用同一平臺進行共線生產;新增發動機后支架6,以降低副車架整體高度,使車輛具有更好的平衡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