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支架的吸能組件。
背景技術:
在汽車發生正面碰撞的情況下,汽車前艙由于受到障礙物的阻擋會向駕駛員的方向移動,在此過程中,汽車的方向盤會有沖向駕駛員軀干的趨勢。另一種情況下,當汽車突然剎車或車速銳減時,駕駛員會在慣性的作用下產生靠近方向盤的趨勢。如果沒有在汽車的轉向系統上設置安全結構,則在這兩種情況下,方向盤與駕駛員的軀干會發生碰撞的危險,使駕駛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為減少對駕駛員的傷害,國家法規要求轉向管柱在碰撞過程中具備潰縮吸能的功能。
在相關技術中,轉向管柱的潰縮形式和結構多種多樣,但是采用專門的導向結構和吸能結構等部件,不僅會增加轉向管柱的開發成本,而且還會導致轉向管柱結構的復雜化,影響轉向管柱在整車上的布置,給汽車的結構設計帶來難度,因此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吸能效果良好的汽車轉向管柱支架的吸能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支架的吸能組件,包括固定塊、吸能片以及緊固件,所述吸能片包括用于與固定塊配合連接的固定孔以及與緊固件緊密連接的連接孔,所述固定孔與固定塊通過固定銷連接,所述緊固件包括螺栓和墊片,所述緊固件可沿著連接相對滑移,所述吸能片上靠近固定孔的一端設置有定位折邊,所述定位折邊卡設在固定塊的棱邊上,所述固定塊與車身通過注塑銷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孔的形狀為腰形。
優選的,所述吸能片的整體形狀為長方形,所述固定孔與連接孔均沿著吸能片長度方向設置且固定孔與連接孔均相對于吸能片的軸線對稱設置。
優選的,所述連接孔的長度為40~60mm。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在轉向管柱發生潰縮時,首先因為固定塊與吸能片通過固定銷固定連接,而用于鎖定固定塊與車身之間的注塑銷會發生斷裂,此時固定塊與吸能片會因為勢能與緊固件發生相對位移,緊固件與吸能片之間會發生滑動摩擦,緊固件沿著連接孔長度方向滑動,此摩擦力為吸能組件所吸收的阻力。緊固件為螺栓與墊片,通過調節螺栓與吸能片之間的松緊度即可調節吸能組件的吸能大小,連接孔的長度為轉向管柱的潰縮行程。定位折邊的作用一是為了方便裝配,使得吸能片與固定塊可以快速對齊,方便固定孔的裝配,二是定位折邊可以克服固定塊與吸能片之間的靜摩擦力。本實用新型的吸能組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吸能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支架的吸能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支架的吸能組件的吸能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塊;11、棱邊;2、吸能片;21、固定孔;22、連接孔;23、定位折邊;3、緊固件;31、螺栓;32、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支架的吸能組件,包括固定塊1、吸能片2以及緊固件3,所述吸能片2包括用于與固定塊1配合連接的固定孔21以及與緊固件3緊密連接的連接孔22,所述固定孔21與固定塊1通過固定銷連接,所述緊固件3包括螺栓31和墊片32,所述緊固件3可沿著連接相對滑移,所述吸能片2上靠近固定孔21的一端設置有定位折邊23,所述定位折邊23卡設在固定塊1的棱邊11上,所述固定塊1與車身通過注塑銷固定連接。(固定銷與注塑銷未在附圖中畫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轉向管柱支架的吸能組件的工作過程是,在正常狀態下,吸能片2分別與固定塊1和緊固件3固定連接,三者之間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在轉向管柱發生潰縮時,首先因為固定塊1與吸能片2通過固定銷固定連接,而用于鎖定固定塊1與車身之間的注塑銷會發生斷裂,此時固定塊1與吸能片2會因為勢能與緊固件3發生相對位移,緊固件3與吸能片2之間會發生滑動摩擦,緊固件3沿著連接孔22長度方向滑動,此摩擦力為吸能組件所吸收的阻力。緊固件3為螺栓31與墊片32,通過調節螺栓31與吸能片2之間的松緊度即可調節吸能組件的吸能大小,連接孔22的長度為轉向管柱的潰縮行程。定位折邊23的作用一是為了方便裝配,使得吸能片2與固定塊1可以快速對齊,方便固定孔21的裝配,二是定位折邊23可以克服固定塊1與吸能片2之間的靜摩擦力。
優選的,連接孔22的形狀為腰形。腰形結構既可以方便緊固件3的裝配,同時也可以對潰縮方向起到導向作用。
進一步的,吸能片2的整體形狀為長方形,固定孔21與連接孔22均沿著吸能片2長度方向設置且固定孔21與連接孔22均相對于吸能片2的軸線對稱設置。這樣設計結構簡單,同時可以保證潰縮力的變化符合設定曲線的走向。
優選的,連接孔22的長度為40~60mm。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