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柜周轉車,屬于物流運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控制柜是在生產完成后,一般要進行裝箱,控制柜的裝箱在地面進行,裝箱采用專門設計的箱體,所述箱體底部有防止箱體滑動的兩塊木方,兩塊木方間距平行設置,同時,木方也能起到限位的作用。裝箱完成由叉車搬運至成品倉庫,但是通過叉車搬運不僅效率低,而且安全隱患相對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控制柜周轉車,其搬運效率高,并且安全性高。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控制柜周轉車,包括放置板、設置在所述放置板底部的滾輪、設置在放置板上的對控制柜底部進行限位的限位框以及用于將控制柜固定在所述限位框內的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可移動限位擋塊,所述可移動限位擋塊與所述限位框共同圍成將所述控制柜底部夾緊的方形框架。
所述限位框包括第一邊框和第二邊框,所述第一邊框包括第一限位條和與所述第一限位條垂直設置的第一限位塊,所述第二邊框包括第二限位條和與所述第二限位條垂直設置的第二限位塊,所述第一限位條與所述第二限位條平行設置,所述第一限位塊與所述第二限位塊位相對設置,并且位于同一直線上。
所述夾緊裝置還包括帶動所述可移動限位擋塊移動以將所述控制柜夾緊固定的曲柄連桿機構。
所述曲柄連桿機構包括底座、手柄、中間桿以及連桿,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鉸接支座;所述手柄的一端與鉸接支座連接,另一端為用于握持的把手;所述中間桿的一端與手柄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連桿鉸接;所述連桿與所述可移動限位擋塊的中部連接。
所述連桿包括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與所述第二連桿通過調節螺栓連接。
所述底座上還設置有對所述連桿進行限位和支撐的限位支座。
還包括用于推拉的推拉裝置。
所述推拉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放置板上的固定塊、與所述固定塊連接的連接架以及與所述連接架鉸接的推桿。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柜周轉車,其具有穩固的定位裝置和夾緊裝置,保證搬運過程中不會發生傾倒等安全事故,安全性高,并且搬運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控制柜周轉車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控制柜周轉車的夾緊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控制柜周轉車,包括放置板1、設置在所述放置板1底部的滾輪2、設置在放置板1上的對控制柜底部進行限位的限位框3以及用于將控制柜固定在所述限位框3內的夾緊裝置4,所述夾緊裝置4包括可移動限位擋塊41,所述可移動限位擋塊41與所述限位框3共同圍成將所述控制柜底部夾緊的方形框架。
所述限位框3包括第一邊框31和第二邊框32,所述第一邊框31包括第一限位條311和與所述第一限位條311垂直設置的第一限位塊312,所述第二邊框32包括第二限位條321和與所述第二限位條321垂直設置的第二限位塊322,所述第一限位條311與所述第二限位條321平行設置,所述第一限位塊312與所述第二限位塊322位相對設置,并且位于同一直線上。如圖2所示,所述夾緊裝置4還包括帶動所述可移動限位擋塊41移動以將所述控制柜夾緊固定的曲柄連桿機構42。所述曲柄連桿機構42包括底座421、手柄422、中間桿423以及連桿424,所述底座421上設置有鉸接支座;所述手柄422的一端與鉸接支座連接,另一端為用于握持的把手;所述中間桿423的一端與手柄422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連桿424鉸接;所述連桿424與所述可移動限位擋塊41的中部連接。所述連桿424包括第一連桿424與第二連桿424,所述第一連桿424與所述第二連桿424通過調節螺栓連接。所述底座421上還設置有對所述連桿424進行限位和支撐的限位支座。
還包括用于推拉的推拉裝置5,所述推拉裝置5包括設置在所述放置板1上的固定塊51、與所述固定塊51連接的連接架52以及與所述連接架52鉸接的推桿53。不使用時,推桿53可以折疊放置。
本實用新型控制柜周轉車的使用方法如下,將裝有控制柜的箱體底部放入限位框3內, 將木方置于第一邊框31和第二邊框32圍成的限位框3內,按下夾緊裝置4的把手,夾緊裝置4的連桿424帶動限位擋塊向限位框3的中部移動,將木方夾緊在限位擋塊和第一限位塊312之間,可以防止箱體傾倒,安全穩固。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