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自行車后擋板結構改進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自行車后輪防護板結構。
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代步工具,其可以用于載人或載物,還可以用于比賽等處,極大地方便、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自行車的結構包括后輪1、車架和傳動機構,車架的鞍座套管6后側和下端分別連接朝后延伸設置的斜梁5和后平叉8,斜梁下端和后平叉后端連接在一起并穿裝后輪,鞍座套管下端和后平叉前端連接處設置傳動機構的鏈輪,鏈輪通過鏈條驅動后輪同軸設置的飛輪以帶動后輪轉動。后輪在高速轉動時會將地面的泥、水等雜物帶起,這些雜物在后輪離心力的作用下向鞍座套管上方飛濺,如果不做好防護,汽車人的后背會粘上上述雜物,目前較常見的防護結構是:1.在鞍座套管上方安裝一向后輪上方延伸的塑料擋泥板,由于其固定點只有一個且位置較高,極易出現偏移的問題,導致雜物不能完全阻擋;2.斜梁和后輪軸共同固定弧形擋泥板,該擋泥板較貼近后輪,能有效的實現防護,但拆卸不便。上述兩種結構還存在功能單一,不能滿足現代自行車凸出個性特點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拼插結構、多點固定、較大面積的側面可用于粘貼圖文且能擋住后輪側面甩出雜物的一種自行車后輪防護板結構。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行車后輪防護板結構,包括后輪、鞍座套管、斜梁和后平叉,鞍座套管的后側和下端分別連接斜梁上端和后平叉前端,斜梁下端和后平叉后端的連接處穿裝后輪的轉軸,其特征在于:位于后輪上方的斜梁外緣套裝一防護板,該防護板的上端面由后輪上方向后平叉方向弧形延伸且防護板上端內緣與其內部的后輪外緣間隔設置,該防護板兩側的擋板向后輪的側面延伸并遮擋住靠近鞍座套管和后平叉的后輪部分側面,每個擋板靠近后平叉的下端設置多個卡扣,每個卡扣扣裝在后平叉外緣。
而且,所述所述防護板由一個公插件和母插件構成,公插件上端折彎邊端面上制出公插棱,母插件上端折彎邊端面上制出母插槽,所述公插棱和母插槽相互緊密插接配合,與斜梁對位的公插件和母插件的上端折彎邊端面上均制出一凹孔,兩個凹孔在公插件和母插件拼合后用于容納斜梁,在凹孔的內緣設置用于擠緊斜梁外緣且實現密封作用的彈性密封條,公插件和母插件折彎邊一體連接的擋板分別位于后輪的兩側。
而且,每個擋板與斜梁對位的內側表面安裝多個卡緊扣。
而且,所述卡扣包括連接部、彈性部和固定部,連接部上端連接擋板,連接部下端一體制出兩個對稱的彈性部,每個彈性部均呈向外凸出的弧形且用于包覆卡緊在后平叉一側表面,兩個彈性部下端均一體制出固定部,兩個固定部上穿裝的螺栓將彈性部鎖緊在后平叉外緣。
而且,卡緊扣包括安裝部、弧形部和扣緊部,安裝部固定在擋板內側表面,安裝部下端一體制出的弧形部包覆卡緊在斜梁外緣,弧形部下端一體制出的扣緊部卡在擋板的內側表面。
而且,每個擋板的外側表面設置有圖形文字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防護板由公插件和母插件拼接構成,二者拼合后可通過凹孔和彈性密封條卡緊斜梁,卡緊扣和卡扣分別定位在斜梁和后平叉上,由此實現了三點固定,使防護板穩固的將后輪包覆起來,后輪高速轉動帶起來的雜物受到防護板的阻擋,無論從上方,還是兩側均無法飛到防護板外,有效的保護了騎車人,而且防護板安裝、拆除非常方便,同時在每個擋板外側表面設置有圖形文字去,可在此處粘貼各種個性化的圖形或文字,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多種缺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防護板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A-A向截面圖;
圖4是圖1擋板與斜梁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下述實施例是說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實施例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一種自行車后輪防護板結構,如圖1~4所示,包括后輪1、鞍座套管6、斜梁5和后平叉8,鞍座套管的后側和下端分別連接斜梁上端和后平叉前端,斜梁下端和后平叉后端的連接處穿裝后輪的轉軸,本實用新型的創新在于:位于后輪上方的斜梁外緣套裝一防護板2,該防護板的上端面3由后輪上方向后平叉方向弧形延伸且防護板上端內緣與其內部的后輪外緣間隔設置,該防護板兩側的擋板4向后輪的側面延伸并遮擋住靠近鞍座套管和后平叉的后輪部分側面,每個擋板靠近后平叉的下端7設置多個卡扣,每個卡扣扣裝在后平叉外緣。
本實施例中,所述防護板由一個公插件18和母插件15構成,公插件上端折彎邊端面12上制出公插棱16,母插件上端折彎邊端面上制出母插槽17,所述公插棱和母插槽相互緊密插接配合,與斜梁對位的公插件和母插件的上端折彎邊端面上均制出一凹孔14,兩個凹孔在公插件和母插件拼合后用于容納斜梁,在凹孔的內緣設置用于擠緊斜梁外緣且實現密封作用的彈性密封條13,公插件和母插件折彎邊一體連接的擋板分別位于后輪的兩側。
每個擋板與斜梁對位的內側表面安裝多個卡緊扣。
所述卡扣包括連接部9、彈性部10和固定部11,連接部上端連接擋板,連接部下端一體制出兩個對稱的彈性部,每個彈性部均呈向外凸出的弧形且用于包覆卡緊在后平叉一側表面,兩個彈性部下端均一體制出固定部,兩個固定部上穿裝的螺栓將彈性部鎖緊在后平叉外緣。
卡緊扣包括安裝部19、弧形部20和扣緊部21,安裝部固定在擋板內側表面,安裝部下端一體制出的弧形部包覆卡緊在斜梁外緣,弧形部下端一體制出的扣緊部卡在擋板的內側表面。每個擋板的外側表面設置有圖形文字區。
本實用新型中,防護板由公插件和母插件拼接構成,二者拼合后可通過凹孔和彈性密封條卡緊斜梁,卡緊扣和卡扣分別定位在斜梁和后平叉上,由此實現了三點固定,使防護板穩固的將后輪包覆起來,后輪高速轉動帶起來的雜物受到防護板的阻擋,無論從上方,還是兩側均無法飛到防護板外,有效的保護了騎車人,而且防護板安裝、拆除非常方便,同時在每個擋板外側表面設置有圖形文字去,可在此處粘貼各種個性化的圖形或文字,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多種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