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自行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折疊電池內置電動自行車。
背景技術:
經歷了數年的發展,國內電動車產業迅速增長,從弱逐漸到強,在中國眾多的產業中獨樹一幟。目前,我國電動車市場主要是由電動輕便車型、電動摩托車型以及電動自行車型組成,這三類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中國發展電動車的發展迅猛,來源于獨特的優勢,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市場。中國人口眾多,具有龐大的客運交通市場,這也為中國電動車技術的發展創造了特殊的市場有利條件。在國內大多數的電動車結構都是整體的框架結構,這樣使得電動自行車的體積較大,不利于外出攜帶,雖然隨著電動車市場的不斷發展,也演變出來各式各樣的輕便小巧、可以折疊的電動自行車,但是由于設計的局限性,沒有達到非常理想化的設計效果,往往在對電動自行車進行折疊后,也不能便于進行外出攜帶,缺乏人性化的設計。在動力設計方面,電動車動力電池的外置,也給車體設計本身帶來了諸多局限問題,而且無法對其進行有效保護。
該電動自行車是一種用于騎行,并且設有三處折疊位置,將傳統外置電池進行車體內置、簡化車體設計、方便折疊、攜帶和搬運的電動自行車。當使用者對該電動自行車進行折疊時先進行第一道合攏折疊操作,需按下車體主架上的后輪折疊卡簧,來對與之接觸固定的后輪折疊減震器進行解鎖,這樣方可使后輪折疊架合攏折疊到車體主架的下部,并且在后輪折疊架的上部設有一個雙排滾輪,在后車輪上部的后車輪擋板上設有一個單排滾輪,通過對后輪折疊架進行翻轉折疊后,使雙排滾輪與單排滾輪處于同一水平面,便于折疊后的推拉移動,除此之外,在后輪折疊減震器上還設有固定卡環,該固定卡環與車體主架上的后輪折疊卡簧進行碰撞固定和解鎖合攏兩種操作,并且后輪折疊減震器采用實心膠皮作為碰撞支撐減震材質,在對該車體主架進行展開操作時,能夠對后輪折疊卡簧和固定卡環之間起到一個很好的觸碰緩沖效果,也能夠在騎行中起到良好的固定緩沖效果;由于車體主架與前輪折疊架之間是通過前輪折疊開關連接的,故此用戶利用該裝置來完成第二次折疊操作;最后再利用前把折疊架來對前把折疊開關進行第三次折疊操作,此外,該電動自行車的折疊腳蹬也可以進行合攏折疊,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電動自行車合攏折疊后,腳蹬部分凸起所帶來的諸多弊端,使折疊后的效果更好,更小巧;在動力驅動方面,該車體主架設計為中空效果,將電池放置于該車體主架的主梁中,省去了電池外置所帶來的諸多弊端,也起到了對電池的保護作用,并且將電機也置于該車體主架下部的內側,方便安裝與拆卸的同時,也起到了對電機的保護作用,該電動自行車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綠色環保,三處折疊位置也大大縮減了折疊后電動車體的體積,特別是配有的折疊腳蹬也能夠進行腳蹬部位的局部折疊,避免腳蹬凸起所帶來的諸多擺放弊端,內置電池也便于拆卸和更換,并且對電池本身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折疊后的電動車移動也很方便,適合各種外出攜帶、推拉攜帶,大大提高了電動車自身的利用率以及用戶的使用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用于騎行,并且設有三處折疊位置,將傳統外置電池進行車體內置、簡化車體設計、方便折疊、攜帶和搬運的電動自行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三折疊電池內置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由車架總成、前把折疊架、前車輪、電機、控制器、調節車座、輪盤、鏈條和后車輪組成,所述車架總成是由前輪折疊開關、前輪折疊架、車體主架和后輪折疊架組成,所述前輪折疊開關位于前輪折疊架和車體主架之間,所述前輪折疊開關的一側與前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前輪折疊開關的另一側與車體主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前把折疊架位于前輪折疊架的上部,所述前把折疊架與前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前車輪位于前輪折疊架的下部,所述前車輪與前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前輪折疊架上還設有前車輪擋板和前車閘,所述前車輪擋板位于前車輪的上部,所述前車輪擋板與前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前車閘位于前車輪的一側,所述前車閘與前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電機位于車體主架的下部,所述電機與車體主架為固定連接,所述控制器位于車體主架的一側,所述控制器與車體主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輪折疊架位于車體主架的一側,所述后輪折疊架與車體主架為固定連接,所述調節車座位于車體主架的上部,所述調節車座與車體主架為固定連接,所述輪盤位于電機的一側,所述輪盤與車體主架為固定連接,所述輪盤上還設有若干個腳蹬桿,任意所述腳蹬桿位于輪盤的一側,所述腳蹬桿與輪盤為固定連接,所述腳蹬桿上還設有折疊腳蹬,所述折疊腳蹬位于腳蹬桿的一側,所述折疊腳蹬與腳蹬桿為固定連接,所述鏈條位于輪盤的一側,所述鏈條的一端與輪盤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車輪位于后輪折疊架的下部,所述后車輪與后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車架總成的材質為中空碳合金。
進一步,所述前把折疊架上還設有前把折疊開關,所述前把折疊開關位于前把折疊架的下部,所述前把折疊開關的一側與前把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前把折疊開關的另一側與前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電機為永磁電機。
進一步,所述調節車座為升降調節車座。
進一步,所述若干個腳蹬桿的個數為2個。
進一步,所述后輪折疊架上還設有助力飛輪、后車輪擋板、后車閘、雙排滾輪和后輪折疊減震器,所述助力飛輪位于后車輪的一側,所述助力飛輪與后車輪為固定連接,所述鏈條的另一端與助力飛輪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車輪擋板位于后車輪的上部,所述后車輪擋板與后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車輪擋板上還設有單排滾輪,所述單排滾輪位于后車輪擋板的一側,所述單排滾輪與后車輪擋板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車閘位于后車輪的一側,所述后車閘與后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雙排滾輪位于后輪折疊架的上部,所述雙排滾輪與后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輪折疊減震器位于雙排滾輪的一側,所述后輪折疊減震器與后輪折疊架為固定連接,所述單排滾輪為單向輪,所述雙排滾輪為單向輪。
進一步,所述車體主架上還設有后輪折疊卡簧和電池,所述后輪折疊卡簧位于后輪折疊減震器的一側,所述后輪折疊卡簧與車體主架為固定連接,所述電池位于車體主架的內部,所述電池與車體主架為活動連接,所述電池的形狀與車體主架內部中空結構形狀一致。
進一步,所述后輪折疊減震器上還設有固定卡環,所述固定卡環位于后輪折疊卡簧的一側,所述固定卡環與后輪折疊減震器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輪折疊減震器的材質為實心膠皮。
進一步,所述折疊腳蹬是由腳蹬柄、折疊扣、腳蹬軸、折疊軸、若干個拉簧和拉環組成,所述折疊扣位于腳蹬柄的內側,所述折疊扣利用折疊軸與腳蹬柄為固定連接,所述腳蹬軸位于折疊扣的一側,所述腳蹬軸的一端與折疊扣為固定連接,所述腳蹬軸的另一端與腳蹬桿為固定連接,所述折疊軸位于折疊扣的內部,所述折疊軸貫穿折疊扣與腳蹬柄為固定連接,任意所述拉簧位于折疊扣與腳蹬柄之間,所述拉簧與折疊扣為活動連接,所述拉環位于腳蹬柄的內側,所述拉環與拉簧為固定連接,所述若干個拉簧的個數為2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電動自行車是一種用于騎行,并且設有三處折疊位置,將傳統外置電池進行車體內置、簡化車體設計、方便折疊、攜帶和搬運的電動自行車。當使用者對該電動自行車進行折疊時先進行第一道合攏折疊操作,需按下車體主架上的后輪折疊卡簧,來對與之接觸固定的后輪折疊減震器進行解鎖,這樣方可使后輪折疊架合攏折疊到車體主架的下部,并且在后輪折疊架的上部設有一個雙排滾輪,在后車輪上部的后車輪擋板上設有一個單排滾輪,通過對后輪折疊架進行翻轉折疊后,使雙排滾輪與單排滾輪處于同一水平面,便于折疊后的推拉移動,除此之外,在后輪折疊減震器上還設有固定卡環,該固定卡環與車體主架上的后輪折疊卡簧進行碰撞固定和解鎖合攏兩種操作,并且后輪折疊減震器采用實心膠皮作為碰撞支撐減震材質,在對該車體主架進行展開操作時,能夠對后輪折疊卡簧和固定卡環之間起到一個很好的觸碰緩沖效果,也能夠在騎行中起到良好的固定緩沖效果;由于車體主架與前輪折疊架之間是通過前輪折疊開關連接的,故此用戶利用該裝置來完成第二次折疊操作;最后再利用前把折疊架來對前把折疊開關進行第三次折疊操作,此外,該電動自行車的折疊腳蹬也可以進行合攏折疊,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電動自行車合攏折疊后,腳蹬部分凸起所帶來的諸多弊端,使折疊后的效果更好,更小巧;在動力驅動方面,該車體主架設計為中空效果,將電池放置于該車體主架的主梁中,省去了電池外置所帶來的諸多弊端,也起到了對電池的保護作用,并且將電機也置于該車體主架下部的內側,方便安裝與拆卸的同時,也起到了對電機的保護作用,該電動自行車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綠色環保、便于存放,三處折疊位置也大大縮減了折疊后電動車體的體積,特別是配有的折疊腳蹬也能夠進行腳蹬部位的局部折疊,避免腳蹬凸起所帶來的諸多擺放弊端,內置電池也便于拆卸和更換,并且對電池本身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折疊后的電動車移動也很方便,適合各種外出攜帶、推拉攜帶,大大提高了電動車自身的利用率以及用戶的使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次折疊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次折疊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次折疊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車架總成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輪折疊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車架總成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輪折疊固定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腳蹬結構俯視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腳蹬解鎖狀態結構俯視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腳蹬折疊狀態結構俯視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腳蹬折疊狀態結構側視圖。
其中:1、車架總成 2、前輪折疊開關 3、前輪折疊架
4、前把折疊架 5、前把折疊開關 6、前車輪
7、前車輪擋板 8、前車閘 9、車體主架
10、電機 11、控制器 12、后輪折疊架
13、調節車座 14、輪盤 15、腳蹬桿
16、折疊腳蹬 17、鏈條 18、助力飛輪
19、后車輪 20、后車輪擋板 21、單排滾輪
22、后車閘 23、雙排滾輪 24、后輪折疊減震器
25、后輪折疊卡簧 26、電池 27、固定卡環
28、腳蹬柄 29、折疊扣 30、腳蹬軸
31、折疊軸 32、拉簧 33、拉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出簡要說明。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所示一種三折疊電池內置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由車架總成1、前把折疊架4、前車輪6、電機10、控制器11、調節車座13、輪盤14、鏈條17和后車輪19組成,所述車架總成1是由前輪折疊開關2、前輪折疊架3、車體主架9和后輪折疊架12組成,所述前輪折疊開關2位于前輪折疊架3和車體主架9之間,所述前輪折疊開關2的一側與前輪折疊架3為固定連接,所述前輪折疊開關2的另一側與車體主架9為固定連接,所述前把折疊架4位于前輪折疊架3的上部,所述前把折疊架4與前輪折疊架3為固定連接,所述前把折疊架4上還設有前把折疊開關5,所述前把折疊開關5位于前把折疊架4的下部,所述前把折疊開關5的一側與前把折疊架4為固定連接,所述前把折疊開關5的另一側與前輪折疊架3為固定連接,所述前車輪6位于前輪折疊架3的下部,所述前車輪6與前輪折疊架3為固定連接,所述前輪折疊架3上還設有前車輪擋板7和前車閘8,所述前車輪擋板7位于前車輪6的上部,所述前車輪擋板7與前輪折疊架3為固定連接,所述前車閘8位于前車輪6的一側,所述前車閘8與前輪折疊架3為固定連接,所述電機10位于車體主架9的下部,所述電機10與車體主架9為固定連接,所述控制器11位于車體主架9的一側,所述控制器11與車體主架9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輪折疊架12位于車體主架9的一側,所述后輪折疊架12與車體主架9為固定連接,所述調節車座13位于車體主架9的上部,所述調節車座13與車體主架9為固定連接,所述輪盤14位于電機10的一側,所述輪盤14與車體主架9為固定連接,所述輪盤14上還設有若干個腳蹬桿15,任意所述腳蹬桿15位于輪盤14的一側,所述腳蹬桿15與輪盤14為固定連接,所述腳蹬桿15上還設有折疊腳蹬16,所述折疊腳蹬16位于腳蹬桿15的一側,所述折疊腳蹬16與腳蹬桿15為固定連接,所述鏈條17位于輪盤14的一側,所述鏈條17的一端與輪盤14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車輪19位于后輪折疊架12的下部,所述后車輪19與后輪折疊架12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輪折疊架12上還設有助力飛輪18、后車輪擋板20、后車閘22、雙排滾輪23和后輪折疊減震器24,所述助力飛輪18位于后車輪19的一側,所述助力飛輪18與后車輪19為固定連接,所述鏈條17的另一端與助力飛輪18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車輪擋板20位于后車輪19的上部,所述后車輪擋板20與后輪折疊架12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車輪擋板20上還設有單排滾輪21,所述單排滾輪21位于后車輪擋板20的一側,所述單排滾輪21與后車輪擋板20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車閘22位于后車輪19的一側,所述后車閘22與后輪折疊架12為固定連接,所述雙排滾輪23位于后輪折疊架12的上部,所述雙排滾輪23與后輪折疊架12為固定連接,所述后輪折疊減震器24位于雙排滾輪23的一側,所述后輪折疊減震器24與后輪折疊架12為固定連接,所述車體主架9上還設有后輪折疊卡簧25和電池26,所述后輪折疊卡簧25位于后輪折疊減震器24的一側,所述后輪折疊卡簧25與車體主架9為固定連接,所述電池26位于車體主架9的內部,所述電池26與車體主架9為活動連接,所述后輪折疊減震器24上還設有固定卡環27,所述固定卡環27位于后輪折疊卡簧25的一側,所述固定卡環27與后輪折疊減震器24為固定連接,所述折疊腳蹬16是由腳蹬柄28、折疊扣29、腳蹬軸30、折疊軸31、若干個拉簧32和拉環33組成,所述折疊扣29位于腳蹬柄28的內側,所述折疊扣29利用折疊軸31與腳蹬柄28為固定連接,所述腳蹬軸30位于折疊扣29的一側,所述腳蹬軸30的一端與折疊扣29為固定連接,所述腳蹬軸30的另一端與腳蹬桿15為固定連接,所述折疊軸31位于折疊扣29的內部,所述折疊軸31貫穿折疊扣29與腳蹬柄28為固定連接,任意所述拉簧32位于折疊扣29與腳蹬柄28之間,所述拉簧32與折疊扣29為活動連接,所述拉環33位于腳蹬柄28的內側,所述拉環33與拉簧32為固定連接。所述車架總成1的材質為中空碳合金。所述電機10為永磁電機。所述調節車座13為升降調節車座。所述若干個腳蹬桿15的個數為2個。所述單排滾輪21為單向輪。所述雙排滾輪23為單向輪。所述后輪折疊減震器24的材質為實心膠皮。所述電池26的形狀與車體主架9內部中空結構形狀一致。所述若干個拉簧32的個數為2個。
工作方式:該電動自行車是一種用于騎行,并且設有三處折疊位置,將傳統外置電池進行車體內置、簡化車體設計、方便折疊、攜帶和搬運的電動自行車。在車架總成1上設有兩處折疊位置,分別是前輪折疊架3和后輪折疊架12,當使用者對該電動自行車進行折疊時先進行第一道合攏折疊操作,首先按下車體主架9上的后輪折疊卡簧25,來對與之接觸固定的后輪折疊減震器24進行解鎖,這樣方可使后輪折疊架12合攏折疊到車體主架9的下部,并且在后輪折疊架12的上部設有一個雙排滾輪23,在后車輪19上部的后車輪擋板20上設有一個單排滾輪21,通過對后輪折疊架12進行翻轉折疊后,使雙排滾輪23與單排滾輪21處于同一水平面,便于折疊后的推拉移動,除此之外,在后輪折疊減震器24上還設有固定卡環27,該固定卡環27與車體主架9上的后輪折疊卡簧25進行碰撞固定和解鎖合攏兩種操作,并且后輪折疊減震器24采用實心膠皮作為碰撞支撐減震材質,在對該車體主架9進行展開操作時,能夠對后輪折疊卡簧25和固定卡環27之間起到一個很好的觸碰緩沖效果,也能夠在騎行中起到良好的固定緩沖效果;然后對該電動自行車進行第二次折疊操作,也就是前輪折疊架3的折疊操作,由于車體主架9與前輪折疊架3之間是通過前輪折疊開關2連接的,故此使用者只需打開前輪折疊開關2,來完成對前輪折疊架3的折疊;最后再對該電動自行車進行第三次折疊操作,利用前把折疊架4來對前把折疊開關5進行折疊操作,此外,該電動自行車的折疊腳蹬16也可以進行合攏折疊,利用拉環33將兩個拉簧32拉起,來對折疊軸31進行解鎖,然后旋轉腳蹬柄28,松開拉環33,再其卡在折疊扣29上,這樣一來則完成了對折疊腳蹬16的折疊,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電動自行車合攏折疊后,腳蹬部分凸起所帶來的諸多弊端,使折疊后的效果更好,更小巧;在動力驅動方面,將該車體主架9設計為中空效果,將電池26放置于該車體主架9的主梁中,省去了電池外置所帶來的諸多弊端,也起到了對電池26的保護作用,并且將電機10也置于該車體主架9下部的內側,方便安裝與拆卸的同時,也起到了對電機10的保護作用,該電動自行車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綠色環保、便于存放,三處折疊位置也大大縮減了折疊后電動車體的體積,特別是配有的折疊腳蹬16也能夠進行腳蹬部位的局部折疊,避免腳蹬凸起所帶來的諸多擺放弊端,內置電池也便于拆卸和更換,并且對電池本身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折疊后的電動車移動也很方便,適合各種外出攜帶、推拉攜帶,大大提高了電動車自身的利用率以及用戶的使用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