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底盤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底盤的前橫梁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乘用車舒適性、動力性、操縱性的要求欲加嚴苛,對乘用車底盤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汽車底盤逐漸向高強度、輕量化、簡潔化發展。目前,大多數乘用車前橫梁結構復雜,重量大,且功能單一,不能很好適應汽車底盤輕量化的發展潮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可靠、重量輕、多功能的用于汽車底盤的前橫梁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汽車底盤的前橫梁結構,特征是:由前橫梁下板、前橫梁上板、車身連接支架、加強板、水箱連接支架、前保連接支架組成,前橫梁下板與前橫梁上板焊接組成盒式橫梁,在前橫梁下板的兩端分別設有左縱梁安裝孔和右縱梁安裝孔,左縱梁通過左縱梁安裝孔用螺栓與盒式橫梁的左端連接,右縱梁通過右縱梁安裝孔用螺栓與盒式橫梁的右端連接;加強板與車身連接支架焊接組成的盒式結構,兩個車身連接支架分別焊接固定在前橫梁上板的上面左右兩端,在每個車身連接支架的頂端各設有一個與車身連接的車身連接支架安裝孔,前橫梁通過車身連接支架上的車身連接支架安裝孔與車身用螺栓連;兩個水箱連接支架分別固定在前橫梁上板的左右兩端、兩個車身連接支架之間,在每個水箱連接支架上各設有兩個水箱連接支架安裝孔,水箱通過螺栓安裝在四個水箱連接支架安裝孔上;四個“L”型的前保連接支架固定在前橫梁下板的前側壁上,在每個前保連接支架上各設有一個前保連接支架安裝孔,前保通過螺栓與前保連接支架連接。
本實用新型由前橫梁下板、前橫梁上板、車身連接支架、加強板、水箱連接支架、前保連接支架組成,前橫梁通過車身連接支架上的兩個安裝孔與車身用螺栓連接,左縱梁與右縱梁通過前橫梁下板的安裝孔用螺栓連接,水箱安裝在水箱連接支架上,前保用螺栓固定在前保連接支架上。本實用新型集中了車身安裝點、左縱梁安裝點、右縱梁安裝點、水箱安裝點和前保安裝點,使得前橫梁由傳統的加強車身剛度單一功能轉變為多安裝點多功能的新型前橫梁結構。車身連接支架與加強板組成盒式結構,且加強板連接前橫梁上板和車身連接支架,可以極大地提高本實用新型與車身連接時的強度,而且前橫梁下板與前橫梁上板組成盒式結構,也可以提高前橫梁的整體強度。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底盤的其他零部件,使得整個底盤結構緊湊可靠、重量輕、功能多。
因此,本實用新型在增加功能的同時使得結構緊湊可靠、重量輕,減少了底盤零部件數量,提高空間利用率,減輕了整車重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用于汽車底盤的前橫梁結構,由前橫梁下板1、前橫梁上板2、車身連接支架3、加強板4、水箱連接支架5、前保連接支架6組成,前橫梁下板1與前橫梁上板2焊接組成盒式橫梁7,在前橫梁下板1的兩端分別設有左縱梁安裝孔和右縱梁安裝孔,左縱梁通過左縱梁安裝孔用螺栓與盒式橫梁7的左端連接,右縱梁通過右縱梁安裝孔用螺栓與盒式橫梁7的右端連接;加強板4與車身連接支架3焊接組成的盒式結構8,兩個車身連接支架3分別焊接固定在前橫梁上板2的上面左右兩端,在每個車身連接支架3的頂端各設有一個與車身連接的車身連接支架安裝孔9,前橫梁通過車身連接支架3上的車身連接支架安裝孔9與車身用螺栓連;兩個水箱連接支架5分別固定在前橫梁上板2的左右兩端、兩個車身連接支架3之間,在每個水箱連接支架4上各設有兩個水箱連接支架安裝孔10,水箱通過螺栓安裝在四個水箱連接支架安裝孔10上;四個“L”型的前保連接支架6固定在前橫梁下板1的前側壁上,在每個前保連接支架5上各設有一個前保連接支架安裝孔11,前保通過螺栓與前保連接支架5連接。
工作原理:先將前橫梁通過車身連接支架3上的兩個車身連接支架安裝孔9與車身用螺栓連接,左縱梁與右縱梁通過前橫梁下板1的安裝孔用螺栓連接,水箱安裝在水箱連接支架5的兩個水箱連接支架安裝孔10上,前保用螺栓固定在前保連接支架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