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電腦包式折疊輕型電動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94812閱讀:814來源:國知局
電腦包式折疊輕型電動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車,具體涉及一種電腦包式折疊輕型電動車。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交通的日益擁堵,燃油車尾氣排放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青睞小型的電動交通工具。然而,現有輕型電動車占用空間大,不利于攜帶,且將其攜帶至公交車或地鐵上時不便;另外一些重量超標、尺寸過大的輕型電動車被限制攜帶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這些均給使用者造成不便。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體積小、易攜帶的電腦包式折疊輕型電動車。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腦包式折疊輕型電動車,主要包括前車架、前輪、后車架、座椅和后輪,前車架為可伸縮車架,前車架的上端安設有車把手,前車架的下端固定有卡座,卡座內開有卡口,所述前輪可設置在卡口內,前輪的輪軸兩端與卡座鉸接;前車架與后車架之間通過踏板機構鉸接,后車架的下部與后輪的輪軸鉸接,后車架的頂部設有鉸接座,鉸接座與座桿的下端鉸接,座桿的上端與座椅固定連接,座桿的上端可繞鉸接座轉動;所述后輪內置輪轂電機、車身電源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別與鋰電池、電機電連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踏板機構包括前踏板和后踏板,前踏板的一端與前車架鉸接,前踏板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后踏板的一端鉸接,后踏板的另一端與后車架鉸接;前踏板和后踏板可繞各自的固定端向上轉動。

按上述方案,所述后踏板上開設有與前踏板相適配的凹槽,當前踏板和后踏板繞各自的固定端向上轉動時,前踏板可卡合在后踏板的凹槽中。

按上述方案,在前踏板與后踏板的鉸接處設置有環扣。

按上述方案,所述后車架呈箱型,后車架的下部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后輪可安設在第一卡槽內,后輪的輪軸與后車架鉸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后車架與踏板機構鉸接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與踏板機構相配置;所述踏板機構折疊后可插入后車架的第二卡槽中。

按上述方案,所述車把手包括與前車架上端相連的把手座體,把手座體的兩端分別安裝有左把手和右把手。

按上述方案,所述左把手內置電池,左把手外設有燈泡及燈泡開關,左把手的一端與把手座體通過金屬觸片和金屬凸起連接,金屬凸起通過導線與電源相連;所述金屬凸起設置在左把手的固定端,金屬凸起與開設在把手座體上的凹點相配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右把手的一端伸出有觸頭,觸頭與開設在把手座體內的第三卡槽相配合。

按上述方案,所述電動車還設置有第一減振器和第二減振器,第一減振器的一端與前車架相連,第一減振器的另一端與前踏板相連;所述第二減振器的一端與后車架相連,第二減振器的另一端與后踏板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以后車架為中心,前車架、踏板、座椅等均可向后車架快速收縮折疊,最終可折疊成類矩形箱體,大大縮小了體積,可放入包中隨身攜帶,也可直接拖行或手提,不會對他人造成危害;展開行駛時,能像普通電動車一樣使用;本實用新型采用鎖定機構,在展開時能夠鎖定各部件,保持所述電動車的結構穩定性,保證安全行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施例折疊后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施例拖行時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施例中踏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施例中車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前車架;2、前輪;3、后車架;4、后輪;5、卡座;6、鉸接座;7、座椅;8、座桿;9、前踏板;10、后踏板;11、環扣;12、把手座體;13、左把手;14、右把手;15、燈泡開關;16、凸起按鈕;17、觸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描述。

如圖1~4所示的一種電腦包式折疊輕型電動車,主要包括前車架1、前輪2、后車架3、座椅7和后輪5,前車架1為可伸縮車架,前車架1的上端安設有車把手,前車架1的下端固定有卡座5,卡座5內開有卡口,所述前輪2可設置在卡口內,前輪2的輪軸兩端與卡座5鉸接;前車架1與后車架3之間通過踏板機構鉸接,后車架3的下部與后輪4的輪軸鉸接,后車架3的頂部設有鉸接座6,鉸接座6與座桿8的下端鉸接,座桿8的上端與座椅7鉸接(座椅7可繞鉸接端轉動),座桿8的上端可繞鉸接座6轉動;所述后輪4內置輪轂電機、車身電源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別與車身電源和輪轂電機電連接;所述控制器內置有控制程序,通過控制程序對電動車的各項參數進行控制;所有線路均隱蔽布置。

如圖5所示,踏板機構包括前踏板9和后踏板10,前踏板9的一端與前車架1鉸接,前踏板9的另一端通過轉軸與后踏板10的一端鉸接,后踏板10的另一端與后車架3鉸接;所述后踏板10上開設有與前踏板9相適配的凹槽,在前踏板9與后踏板10的鉸接處安設有環扣11,提拉環扣11時,前踏板9和后踏板10可繞各自的固定端向上轉動,前踏板9可卡合在后踏板10的凹槽中;所述電動車展開時,后車架3與后踏板10的后端端面貼合限位,有效降低限位的復雜程度,提高車身的穩定性。

后車架3呈矩形,后車架3的下部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后輪4可安設在第一卡槽內,后輪4的輪軸與后車架3鉸接;所述后車架3與踏板機構鉸接的一側開設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與踏板機構相配置;所述前踏板9和后踏板10折疊后可插入后車架3的第二卡槽中;所述座桿8與后車架3的上表面成90度夾角,折疊后如行李箱拖拉行駛。

如圖6所示,車把手包括與前車架1上端相連的把手座體12,把手座體12上安裝有數碼顯示儀表,數碼顯示儀表與控制器相連;把手座體12的兩端分別安裝有左把手13和右把手14,其中,左車把13和/或右把手14可作為手電筒,以左把手13為例進行說明。左把手13內置電池,左把手13外設有燈泡及燈泡開關15,左把手13的一端與把手座體12通過金屬觸片和金屬凸起連接,金屬凸起通過導線與電源相連,電源始終為電池充電,直至充滿為止;所述金屬凸起設置在左把手13的固定端,金屬凸起與開設在把手座體12上的凹點相配合,所述金屬凸起上置凸起按鈕16,按下凸起按鈕16時,可使金屬凸起與凹點分離,取下左把手13(也即手電筒)。所述右把手14的一端伸出有觸頭(可為金屬材料制成),觸頭與開設在把手座體12內的第三卡槽相配合;所述第三卡槽內設置有鎖塊,實現右把手14的徑向定位。

為了保證舒適度和安全性,所述電動車還設置有第一減振器和第二減振器,第一減振器的一端與前車架1相連,第一減振器的另一端與前踏板9相連;所述第二減振器的一端與后車架3相連,第二減振器的另一端與后踏板10相連。

在鉸接座6的下部設有管槽(管槽可為3cm),管槽與座桿8的下部相配合,管槽實現座桿8展開時的軸向定位;折疊時,將座桿8向上提拉使其下部脫離管槽,再繞鉸接端向前車架1方向轉動。

在前車架1上設有彈簧,彈簧與限位塊相連,限位塊與開設在前踏板9前端的限位槽配合;展開時,限位塊在彈簧的作用下凸出,與限位槽配合,前踏板9鎖定,保證前車架1和前踏板9的穩定性;折疊時,在外力作用下,限位塊與限位槽脫離,解除前車架1對前踏板9的鎖定。

本實用新型的折疊過程為:首選,將車把手旋轉90度,按下凸起按鈕16,取下左車把手;接著,收縮踏板:豎直向上提起前踏板9上的環扣11,使前踏板9和后踏板10重疊,形成立式折疊體,并將折疊體的環扣11嵌入后車架3的第二卡槽中;然后,收縮前車架1,前踏板9的限位槽與前車架1的限位塊脫離,解除對車把手的限制,此時車把手在重力的作用下滑下,實現前車架1的收縮;最后,折疊座桿8:向上提起座桿8直至座桿8與鉸接座6的管槽分離,再將座桿8向前車架1的方向旋轉至座桿7與后車架3的上表面緊貼,如圖3所示。收縮完成的所述電動車呈箱式或電腦包式,可放入包內攜帶。收縮時,豎直向上提起前踏板9上的環扣11,使前踏板9和后踏板10重疊,形成立式折疊體,座桿8與后車架3的上平面成90°夾角,此時所述電動車類似于拉桿箱結構,可以通過拉座椅7上的把手拖拉行駛,如圖4所示。

本實用新型的展開過程與折疊過程相反,展開時先展開座椅7和座桿8,再展開踏板機構,接著展開前車架1,最后展開車把手。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武平县| 建始县| 丹东市| 古丈县| 平遥县| 四平市| 沁水县| 雷波县| 广州市| 江城| 彝良县| 尤溪县| 广南县| 准格尔旗| 清远市| 格尔木市| 尼玛县| 乌鲁木齐县| 广丰县| 新晃| 五常市| 平南县| 彝良县| 东源县| 牟定县| 昂仁县| 芷江| 循化| 吉水县| 西昌市| 长寿区| 财经| 永年县| 宣武区| 瓦房店市| 呼伦贝尔市| 拉萨市| 岐山县| 丰顺县|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