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貨物運輸的,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1、貨物是指在進行貿易、運輸、倉儲等活動時所涉及的各種物品和物資,板材也是貨物運輸中的一類,板材是建筑、家具制造和室內裝修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根據材質和用途的不同,板材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如木質板材、金屬板材、塑料板材等。
2、現有的板材在運輸裝置在使用時需要工人先對板材裝載,在板材裝載完成后對板材夾持,然后運輸到指定位置時將板材取出,由于板材是被夾持狀態下的,從而導致板材間的縫隙較小不便于工人取出。
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裝置在板材運輸到指定位置時,通過機械的聯動將板材依次頂出,通過滾珠的設置便于工作人員將板材拉出,減輕工人板材拉出的力,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還可以降低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2、鑒于上述現有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3、因此,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目的在于:在板材運輸完成后,便于工作人員將板材取出。
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車本體,其包括運輸板、萬向輪和扶手,所述萬向輪分布于運輸板的底部并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扶手的底部設置于運輸板的頂部;
5、調節機構,所述調節機構設置于運輸板的頂部,所述調節機構包括伸縮柱,所述伸縮柱分布于運輸板的頂部并設置有若干個,所述伸縮柱的頂部均設置有調節組件;及,
6、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設置于運輸板的內部,所述夾持機構包括輸出槽,所述輸出槽的表面設置有輸出組件;
7、所述輸出組件包括固定座、電機和螺桿,所述固定座的外表面固定安裝于輸出槽的內壁,所述電機的外表面固定安裝于固定座的內表面,所述螺桿的左側傳動連接于電動的發動端,所述螺桿的表面設置有夾持部件;及,
8、頂出機構,所述頂出機構設置于運輸板的后側,所述頂出機構包括移動槽,所述移動槽的表面設置移動組件。
9、作為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調節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彈簧、調節板和連接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裝于伸縮柱的頂部,所述第一彈簧套設于伸縮柱的表面并設置有若干個,所述調節板的頂部固定安裝于固定板的底部,所述連接桿后側轉動連接于調節板的前側。
10、作為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夾持部件包括伸縮板、第二彈簧、夾持板、限制桿和兩個固定塊,所述伸縮板的內部通過螺紋與螺桿的表面螺紋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相反的一側分別于伸縮板和夾持板相對的一側固定安裝,所述限制桿的右側固定安裝于夾持板的左側,所述限制桿的左側貫穿至伸縮板的左側,兩個所述固定塊的左側均與連接桿的右側轉動連接。
11、作為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移動組件包括移動桿、鏈條、兩個旋轉輪和空心槽,所述移動桿的表面與移動槽的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移動桿的內部通過螺紋與螺桿的表面螺紋連接,所述鏈條的前側固定安裝于移動桿的后側,兩個所述旋轉輪均設置于鏈條的表面并與運輸板的后側轉動連接,所述空心槽開設有若干個并分布于鏈條的表面,所述鏈條的表面設置有旋轉部件。
12、作為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旋轉部件包括支撐桿、支撐槽、支撐塊、轉動柱、齒輪和扭簧,所述支撐桿的前側固定安裝于運輸板的后側,所述支撐槽開設于支撐桿的前側,所述支撐塊的表面與支撐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轉動柱設置于支撐塊的前側,所述齒輪的后側與轉動柱的前側轉動連接,所述扭簧套設于轉動柱的表面,所述扭簧相反的一側分別于轉動柱和齒輪相對的一側固定安裝。
13、作為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齒輪的前側固定安裝有旋轉柱,所述旋轉柱的表面開設有旋轉槽,所述旋轉槽的表面設置有定位塊,所述旋轉柱的表面套設有頂出桿,所述定位塊設置于頂出桿的內壁。
14、作為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頂出桿的表面套設有支撐環,所述支撐環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與運輸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所述支撐環的表面開設有行程槽,所述行程槽的表面滑動連接有行程桿,所述行程桿設置于頂出桿的表面。
15、作為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運輸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抵板,所述抵板的左側分別設置有若干個滾珠和抵柱,所述抵柱的后側均貫穿至抵板的后側,所述抵柱的后側固定安裝有擠壓板,所述擠壓板和抵板相對的一側均設置有若干個第三彈簧,所述擠壓板的前側設置有三角塊,所述行程桿靠近三角塊一端的右側設置有擠壓塊。
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板材運輸至指定位置時,通過機械的聯動將板材依次頂出,通過滾珠的設置便于工作人員將板材拉出,減輕工人板材拉出的力,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還可以降低勞動強度。
17、鑒于上述現有用于板材的運輸方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18、因此,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板材的運輸方法,其目的在于:在板材運輸完成后,便于工作人員將板材取出。
1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先將板材依次放置于運輸板的頂部然后進行運輸,需要將板材取出時可以利用頂出桿將板材依次頂出。
20、作為本發明所述用于板材的運輸方法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在板材放置于運輸板頂部時會對調節板造成擠壓,在板材運輸完成準備取出時通過輸出組件的運行帶動夾持部件運行,在夾持部件運行的過程中可以帶動頂出桿將板材依次頂出,便于工作人員取出。
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板材放置于運輸板頂部時,可以利用夾持桿對板材的中心部位進行夾持,在運輸完成后利用輸出組件的運行可以將板材依次頂出,便于工人取出降低勞動強度。
1.一種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車本體(100),其包括運輸板(101)、萬向輪(102)和扶手(103),所述萬向輪(102)分布于運輸板(101)的底部并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扶手(103)的底部設置于運輸板(101)的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組件(202)包括固定板(202a)、第一彈簧(202b)、調節板(202c)和連接桿(202d),所述固定板(202a)的底部固定安裝于伸縮柱(201)的頂部,所述第一彈簧(202b)套設于伸縮柱(201)的表面并設置有若干個,所述調節板(202c)的頂部固定安裝于固定板(202a)的底部,所述連接桿(202d)后側轉動連接于調節板(202c)的前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件(303)包括伸縮板(303a)、第二彈簧(303b)、夾持板(303c)、限制桿(303d)和兩個固定塊(303e),所述伸縮板(303a)的內部通過螺紋與螺桿(302c)的表面螺紋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03b)相反的一側分別于伸縮板(303a)和夾持板(303c)相對的一側固定安裝,所述限制桿(303d)的右側固定安裝于夾持板(303c)的左側,所述限制桿(303d)的左側貫穿至伸縮板(303a)的左側,兩個所述固定塊(303e)的左側均與連接桿(202d)的右側轉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組件(402)包括移動桿(402a)、鏈條(402b)、兩個旋轉輪(402c)和空心槽(402d),所述移動桿(402a)的表面與移動槽(401)的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移動桿(402a)的內部通過螺紋與螺桿(302c)的表面螺紋連接,所述鏈條(402b)的前側固定安裝于移動桿(402a)的后側,兩個所述旋轉輪(402c)均設置于鏈條的表面并與運輸板(101)的后側轉動連接,所述空心槽(402)開設有若干個并分布于鏈條(402b)的表面,所述鏈條(402c)的表面設置有旋轉部件(40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部件(403)包括支撐桿(403a)、支撐槽(403b)、支撐塊(403c)、轉動柱(403d)、齒輪(403e)和扭簧(403f),所述支撐桿(403a)的前側固定安裝于運輸板(101)的后側,所述支撐槽(403b)開設于支撐桿(403a)的前側,所述支撐塊(403c)的表面與支撐槽(403b)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轉動柱(403d)設置于支撐塊(403c)的前側,所述齒輪(403e)的后側與轉動柱(403d)的前側轉動連接,所述扭簧(403f)套設于轉動柱(403d)的表面,所述扭簧(403f)相反的一側分別于轉動柱(403d)和齒輪(403e)相對的一側固定安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403e)的前側固定安裝有旋轉柱(501),所述旋轉柱(501)的表面開設有旋轉槽(502),所述旋轉槽(502)的表面設置有定位塊(503),所述旋轉柱(501)的表面套設有頂出桿(504),所述定位塊(503)設置于頂出桿(504)的內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出桿(504)的表面套設有支撐環(505),所述支撐環(505)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固定件(506),所述固定件(506)的底部與運輸板(101)的頂部固定安裝,所述支撐環(505)的表面開設有行程槽(507),所述行程槽(507)的表面滑動連接有行程桿(508),所述行程桿(508)設置于頂出桿(504)的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板(10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抵板(509),所述抵板(509)的左側分別設置有若干個滾珠(510)和抵柱(511),所述抵柱(511)的后側均貫穿至抵板(509)的后側,所述抵柱(511)的后側固定安裝有擠壓板(512),所述擠壓板(512)和抵板(509)相對的一側均設置有若干個第三彈簧(513),所述擠壓板(512)的前側設置有三角塊(514),所述行程桿(508)靠近三角塊(514)一端的右側設置有擠壓塊(515)。
9.一種用于板材的運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裝置,還包括,先將板材依次放置于運輸板(101)的頂部然后進行運輸,需要將板材取出時可以利用頂出桿(504)將板材依次頂出。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板材的運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板材放置于運輸板(101)頂部時會對調節板(202c)造成擠壓,在板材運輸完成準備取出時通過輸出組件(302)的運行帶動夾持部件(303)運行,在夾持部件(303)運行的過程中可以帶動頂出桿(504)將板材依次頂出,便于工作人員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