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飛機結構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封閉式對縫防排水結構。
背景技術:
飛機機體結構中存在有大量的對縫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對縫處漏水是影響飛機正常飛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處于機體外表面的位置,如罩體或擋板等處的對縫,如果不能有效的防水,很有可能造成內部積水引起電氣系統故障從而影響飛機安全。
目前對于飛機對縫處的結構設計一般都采用連接件緊配合,或者安裝排水槽的方法應對漏水問題。如圖1所示,現有的排水機構由排水槽1’及橫板2’組成,排水槽1’安裝對縫處的下方,橫板2’固定連接對縫部位的兩端,但是這樣的辦法都不能很好的解決對縫處漏水問題,不能完全阻漏。連接件采用緊配合或者濕裝配可以較為有效的阻止漏水,但是如果結構需要定期檢查,連接件需要經常拆卸,或因結構振動導致連接部位松動,故這樣的結構是無法有效防水的。另外,一般的排水槽多為U型,可以起到接水引流的作用,但是如果出現水滴飛濺或者飛行姿態變化時,水或水滴就有可能從排水槽中流出(如圖1中箭頭所示),就很難有效的防水了。因此,設計一種能夠將對縫區域連接件和對縫包裹的封閉式防排水結構是十分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封閉式對縫防排水結構,解決上述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封閉式對縫防排水結構,括帶板、蓋板和封閉型材,所述帶板一端與前端結構基板連接、另一端與封閉型材一側及蓋板一端疊加并用連接件將三者固定連接,蓋板的另一端和封閉型材的另一側夾住后端結構基板,且封閉型材另一側與后端結構 基板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封閉型材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及第三型材;所述第一型材的截面為“L”型,所述第二型材的截面為“V”型,所述第三型材的截面為“U”型;第一型材的一側面與帶板一端面及蓋板一端面疊加并用連接件將三者固定連接,第一型材的另一側面與的第二型材一側面連接,第二型材另一側面與第三型材的一側面連接,第三型材的底面與后端結構基板連接,所述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相應的帶板或蓋板連接后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封閉式對縫防排水結構具有通用性強、不需要改變對縫區域的現有結構形式,可以封閉對縫及連接件區域進行防排水,并在各種姿態下均能正常使用。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圖1為現有技術的排水機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封閉式對縫防排水結構示意圖;
其中,1-帶板,2-蓋板,3-封閉型材,4-前段結構基板,5-后端結構基板,31-第一型材,32-第二型材,33-第三型材。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型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型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 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涉的一種封閉式對縫防排水結構,包括帶板1、蓋板2和封閉型材3,帶板1的一端與前段結構基板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封閉型材3和蓋板2三者疊加后固定連接,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栓將三者連接,也可采用粘接的形式固定。蓋板2的另一端搭接在后端結構基板5的上面,后端結構基板5與封閉型材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這樣在帶板1、蓋板2及封閉型材3的組合下便形成了一個截面為密封排水槽的結構。另外,封閉型材3包括三部分,具體為包括第一型材31、第二型材32及第三型材33,第一型材31的截面為“L”型,第二型材32的截面為“V”型,第一型材33的截面為“U”型,第一型材31的一側面便是和帶板1、蓋板2組合形成三層固定結構,第三型材33的底面與后端結構基板4固定連接,第二型材32分別連接第一型材31與第二型材32,最終形成封閉結構。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型材采用“V”型結構,其起到的作用是可以使水流集中到之間部位,方便引流;而第三型材采用“U”型結構,在底面與右側面(基于圖1所示方位)分別連接后,左側的擋板可以起到防止封閉容腔內的水由于晃動產生沿右側壁板運動濺射或流到三層固定結構部位的作用。另外,由于采用蓋板2與后端結構基板5沒有固定而第三型材33與后端機構基板5固定的方式,前、后段機構基板在飛機運動過程中產生水平方向的拉伸或壓縮載荷時,載荷會傳遞到第二型材32,避免拉伸或壓縮對連接部位的應力破壞。還需理解的是,在具有本實用新型中的封閉型材3作用的前提下,封閉型材3可以為一段式或多 段式的結構,即封閉型材3的截面為本實用新型中三段型材組合而成的截面時,可以是一體式的,也可以是多段式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封閉式對縫防排水結構在封閉區間內可以有效防止對縫處和連接件孔的滲水,可以防止漏水滴濺,并且可以在任意姿態下實現防排水設計要求,將從釘孔或對縫處的滲入水導流排出,從而解決對縫處漏水問題,保護內部結構設備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封閉式對縫防排水結構具有通用性強、不需要改變對縫區域的現有結構形式,可以封閉對縫及連接件區域進行防排水,并在各種姿態下均能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最優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