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植保無人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推折疊式機臂連接件。
背景技術:
植保無人機,用于農林植物保護作業的無人駕駛飛機,通過地面遙控或GPS飛控,來實現噴灑作業,可以噴灑藥劑、種子、粉劑等。植保無人機具有作業高度低,飄移少,可空中懸停,無需專用起降機場,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遠距離遙控操作,噴灑作業人員避免了暴露于農藥的危險,提高噴灑作業安全性等諸多優點。
現有的植保無人機機臂是直接固定在中心板上的,機臂長度較長,不管是運輸和收納都需要占用較大的空間,而且展開的機臂在搬運時容易碰撞到外物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推折疊式機臂連接件,能夠快捷收放機臂,節省空間。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雙推折疊式機臂連接件,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塊側板,所述側板的頂面和底面設有固定孔,所述兩塊側板之間固定有一根橫擔,橫擔上設有前后滑動的滑桿,滑桿的前端連接有與橫擔平行的壓桿,所述壓桿與所述橫擔之間的滑桿上套設有復位彈簧,折疊塊通過銷軸轉動連接在側板的前端,所述折疊塊包括限位塊以及連接在限位塊前端的連接套,所述限位塊的頂面為水平的限位平臺,壓桿壓在所述限位平臺上,所述壓桿的兩端均伸出兩側的側板外,側板上開設有供所述壓桿前后滑動的滑槽。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滑桿有兩根,分別穿設在橫擔上設有的兩個前后通孔內,所述滑桿的后端固定有限位堵頭。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壓桿為方桿,限位平臺的頂面抵在方桿的底面上,所述限位塊的后側面為向其底面過度的弧形滑動面。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壓桿的兩端固連有推頭。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銷軸(8)穿設在限位塊的底部,所述連接套上設有與無人機機臂根部固連的連接孔。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滑槽傾斜設置且前端低于后端,所述橫擔上開設的通孔與滑槽平行。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滑桿滑動方式,滑動穩定不會搖晃,便于操作;限位塊與方桿配合呈面接觸限位,限位效果穩定可靠,確保折疊塊不會抖動和平移,進而確保機臂的固定方式可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雙推折疊式機臂連接件,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塊側板1,側板1的頂面和底面設有固定孔2,兩塊側板1之間固定有一根橫擔3,橫擔3上設有前后滑動的滑桿4,滑桿4的前端連接有與橫擔3平行的壓桿5,壓桿5與所述橫擔3之間的滑桿4上套設有復位彈簧6,折疊塊7通過銷軸8轉動連接在側板1的前端,折疊塊7包括限位塊9以及連接在限位塊9前端的連接套10,限位塊9的頂面為水平的限位平臺,壓桿5壓在限位平臺上,壓桿5的兩端均伸出兩側的側板1外,側板1上開設有供所述壓桿5前后滑動的滑槽11。壓桿壓住限位塊使折疊塊與側板水平,方桿向后滑,折疊塊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與折疊塊呈90度,實現折疊機臂的效果。
本實施例中,滑桿4有兩根,分別穿設在橫擔3上設有的兩個前后通孔12內,滑桿4的后端固定有限位堵頭13,滑動平穩。壓桿5為方桿,限位平臺的頂面抵在方桿5的底面上,面接觸更為穩定。限位塊9的后側面為向其底面過度的弧形滑動面,壓桿5的兩端固連有推頭14,銷軸8穿設在限位塊9的底部,所述連接套10上設有與無人機機臂16根部固連的連接孔15,滑槽11傾斜設置且前端低于后端,所述橫擔3上開設的通孔12與滑槽11平行,向后推動推頭,滑桿向后滑動,方桿后移與限位塊的頂面分離,重力作用下,套管向下轉動便可將機臂折疊收起,節省空間,便于運輸,此時方桿靠在限位塊的弧形滑動面上,當手持機臂向上扳時便可向上轉動套管,方桿在限位塊的弧形滑動面上滑動,在彈簧作用下自動向前卡在限位平臺,這樣便可完成機臂的撐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