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表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電表負壓無損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電表是電能表的簡稱,又稱電度表、火表、電能表、千瓦小時表,是用來測量電能的儀表。為了適應智能電網和新能源的使用,智能電表除了具備傳統電能表基本用電量的計量功能以外,它還具有雙向多種費率計量功能、用戶端控制功能、多種數據傳輸模式的雙向數據通信功能、防竊電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由于其功耗低、壽命長、計量準確等優點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在電表制造過程中會產生粉塵,并粘附在電表的殼體上,并且在電表的制作過程中波峰焊接工藝不可或缺,其對電表的焊接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是在焊接過程中會不斷有焊料被空氣氧化形成錫渣,不僅會影響電表中相關部件的焊接質量,更可能影響到表計量的可靠性能和精確度,且封裝后的設備如果受到遺留在電表內部粉塵和錫渣的影響,容易引發產品短路故障。目前,智能電能表的生產過程中對電表殼體內灰塵和錫渣的清除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手動敲擊外殼和人工用氣槍除塵的方法去除,但是這種電表殼體人工清理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加工好的電表殼體需要人工拿取安放檢測,由于人工操作用力不當很有可能造成電表殼體表面受損,且采用人工拿取方式存在操作復雜、勞動強度大、工作速度慢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表負壓無損輸送裝置,可以解決智能電表殼體人工除塵和除錫渣方式存在的操作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人工拿取安放、操作用力不均勻、工作速度慢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難題,可以實現智能電表殼體除塵除錫渣過程的自動導引輸送功能,無需人工操作,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且具有負壓吸附無損輸送、操作用力均勻、工作速度快和工作效率高等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表負壓無損輸送裝置,包括輸送支板,所述輸送支板上對稱安裝有四根下料支柱,四根下料支柱上端之間焊接有下料框,四根下料支柱起到均勻支撐下料框的作用,四根下料支柱的中部安裝有下料支板,下料支板的上端面對稱設置有兩塊擋板,智能電表殼體一般為方型空殼結構,智能電表殼體通過下料框進入本發明中,兩塊擋板之間間隔均勻的安裝有轉動輥,轉動輥加有橡膠皮層可以防止智能電表殼體運動過程中出現磨損的現象,且轉動輥在外力驅動下可靈活轉動;所述下料支板的上端面后側設置有一號安裝板,一號安裝板上對稱安裝有兩個一號液壓缸,兩個一號液壓缸的中部固定在一號定板上,一號定板焊接在一號安裝板側壁上,一號定板起到固定支撐兩個一號液壓缸的作用,兩個一號液壓缸的頂端通過法蘭安裝有推板,當電表殼體從下料框落下進入到兩塊擋板之間的轉動輥時,此時兩個一號液壓缸開始工作,兩個一號液壓缸帶動推板運動,推板推動電表殼體在轉動輥上緩慢移動;所述下料支板的上端面前側設置有阻擋板,阻擋板起到對電表殼體前端位置進行限位,當在轉動輥上運動的電表殼體前端觸碰到阻擋板時一號液壓缸停止工作;所述下料支板的上端面前側還對稱設置有兩個限位驅動機構,通過兩個限位驅動機構分別對電表殼體左右兩端進行矯正限位,使得電表殼體能夠較正的位于轉動輥上方,便于電表殼體的負壓吸附輸送,限位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下料支板上端面的限位電機,限位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L型驅動桿,L型驅動桿的下端面設置有限位桿,限位桿下端伸入限位弧框內部,限位桿與限位弧框起到穩定限位支撐L型驅動桿轉動的功能,限位弧框設置在下料支板上端面上,通過限位電機帶動L型驅動桿轉動,此時兩個限位驅動機構上的兩個L型驅動桿在限位桿與限位弧框的輔助限位支撐下穩定將電表殼體左右兩端位置進行矯正限位,便于電表殼體的負壓吸附輸送;所述輸送支板的上端面對稱安裝有兩塊傳輸支板,兩塊傳輸支板的上端之間對稱安裝有兩個一號直線滑軌,兩個一號直線滑軌的上端橫向間隔均勻的固定安裝有一排傳動機構;所述兩個一號直線滑軌的下端安裝有負壓吸附機構,負壓吸附機構的上端面中部橫向安裝有齒條,齒條與對應的一個或兩個傳動機構相嚙合,通過間隔均勻排布的傳動機構對齒條進行連續驅動,齒條帶動負壓吸附機構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上進行穩定移動,當齒條中部位于相鄰兩個傳動機構中間時,這相鄰兩個傳動機構同時對齒條進行驅動,當齒條中部位于其中一個傳動機構下方時,此時只有這個傳動機構對齒條進行驅動,從而保證了至少有一個傳動機構對齒條進行驅動;所述負壓吸附機構包括安裝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上的吸附支板,吸附支板的下端面對稱安裝有兩個二號液壓缸,兩個二號液壓缸的頂端通過法蘭安裝有升降支板,升降支板的兩端對稱安裝有兩個Z型滑柱,兩個Z型滑柱通過滑動配合方式分別與兩個滑槽相連接,兩個滑槽上端對稱安裝在吸附支板的下端面兩側,兩個Z型滑柱與兩個滑槽起到限位輔助支撐功能,使得升降支板能在兩個二號液壓缸驅動下進行穩定升降運動,所述升降支板的下端對稱設置有四個拱形支架,每個拱形支架上均安裝有一個吸盤,吸盤均與外界真空吸泵相鄰,通過真空吸泵對四個拱形支架上的四個吸盤提供負壓吸力,通過四個吸盤的吸力來吸住電表殼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下料框的上端為四周往外延伸的錐形結構,采用這種結構便于電表殼體的下料,下料框下端的四個內壁上分別安裝有四個緩沖機構,緩沖機構可以降低電表殼體落入到轉動輥上的速度,防止了電表殼體速度過大對外表損傷的現象,緩沖機構包括通過鉸鏈安裝在下料框對應內壁上的緩沖板,緩沖板可在下料框對應內壁上轉動,緩沖板的背部下端對稱安裝有兩個限位彈簧,且兩個限位彈簧底端安裝在下料框對應內壁上,四個緩沖機構上限位彈簧形成的總彈力小于電表殼體的總重力,保證電表殼體在減速緩沖的同時又能順利落到轉動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傳動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上的兩個傳動吊耳,兩個傳動吊耳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傳動軸,傳動軸的中部安裝有傳動齒輪,傳動齒輪與齒條相嚙合,傳動軸的前端通過聯軸器安裝有傳動電機,傳動電機通過電機座安裝在電機支板上,電機支板焊接在對應傳動吊耳外壁上,通過傳動電機帶動齒條移動,齒條帶動負壓吸附機構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上移動。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齒條的長度大于相鄰兩個傳動機構上兩個傳動齒輪中心軸線的距離,保證了在齒條移動過程中至少有一個傳動齒輪在驅動,從而保證了齒條能實現連續穩定的左右移動,且本發明采用齒輪傳動方式傳動穩定性好,工作性能好,工作效率高。
工作時,首先電表殼體在四個緩沖機構的緩沖減速作用下通過下料框進入到兩塊擋板之間的轉動輥上,兩個一號液壓缸開始工作,兩個一號液壓缸帶動推板運動,推板推動電表殼體在轉動輥上緩慢移動,直到電表殼體前端觸碰到阻擋板時一號液壓缸停止工作,然后兩個限位驅動機構開始工作,限位電機帶動L型驅動桿轉動,兩個限位驅動機構上的兩個L型驅動桿在限位桿與限位弧框的輔助限位支撐下穩定將電表殼體左右兩端位置進行矯正限位,當電表殼體位置矯正完畢之后負壓吸附機構開始工作,在兩個Z型滑柱與兩個滑槽的限位輔助支撐下兩個二號液壓缸帶動升降支板進行穩定升降運動,升降支板帶動四個拱形支架上的四個吸盤貼在電表殼體上端面上,此時外界真空吸泵開始工作,外界真空吸泵對吸盤通過吸力,四個吸盤將電表殼體負壓吸附住,然后兩個二號液壓缸帶動升降支板恢復至原來位置,此時一排傳動機構全部開始工作,通過間隔均勻排布的傳動機構對齒條進行連續驅動,齒條帶動負壓吸附機構上的電表殼體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上進行穩定移動,從而將電表殼體輸送至指定加工位置,實現了智能電表外殼除塵除錫渣過程的自動導引輸送功能,無需人工操作,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且具有負壓吸附無損輸送、操作用力均勻和工作速度快等優點。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在四個緩沖機構的緩沖降速作用下電表殼體穩定通過下料框進入到兩塊擋板之間的轉動輥上,一號液壓缸通過推板將電表殼體前端抵靠在阻擋板上進行限位,然后再通過兩個限位驅動機構對電表殼體兩端進行矯正限位,接著壓吸附機構接著負壓吸力自動升降吸取電表殼體,通過間隔均勻排布的傳動機構對齒條進行連續驅動,齒條帶動負壓吸附機構上的電表殼體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上進行穩定移動,從而將電表殼體輸送至指定加工位置,實現了智能電表外殼除塵除錫渣過程的自動導引輸送功能,無需人工操作,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且具有負壓吸附無損輸送、操作用力均勻和工作速度快等優點,解決了智能電表殼體人工除塵和除錫渣方式存在的操作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人工拿取安放、操作用力不均勻、工作速度慢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難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下料框與緩沖機構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負壓吸附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電表負壓無損輸送裝置,包括輸送支板31,所述輸送支板13上對稱安裝有四根下料支柱32,四根下料支柱32上端之間焊接有下料框33,四根下料支柱32起到均勻支撐下料框33的作用,四根下料支柱32的中部安裝有下料支板34,下料支板34的上端面對稱設置有兩塊擋板35,智能電表殼體一般為方型空殼結構,智能電表殼體通過下料框33進入本發明中,兩塊擋板35之間間隔均勻的安裝有轉動輥36,轉動輥36加有橡膠皮層可以防止智能電表殼體運動過程中出現磨損的現象,且轉動輥36在外力驅動下可靈活轉動;所述下料支板34的上端面后側設置有一號安裝板37,一號安裝板37上對稱安裝有兩個一號液壓缸38,兩個一號液壓缸38的中部固定在一號定板39上,一號定板39焊接在一號安裝板37側壁上,一號定板39起到固定支撐兩個一號液壓缸38的作用,兩個一號液壓缸38的頂端通過法蘭安裝有推板310,當電表殼體從下料框33落下進入到兩塊擋板35之間的轉動輥36時,此時兩個一號液壓缸38開始工作,兩個一號液壓缸38帶動推板310運動,推板310推動電表殼體在轉動輥36上緩慢移動;所述下料支板34的上端面前側設置有阻擋板311,阻擋板311起到對電表殼體前端位置進行限位,當在轉動輥36上運動的電表殼體前端觸碰到阻擋板311時一號液壓缸38停止工作;所述下料支板34的上端面前側還對稱設置有兩個限位驅動機構318,通過兩個限位驅動機構318分別對電表殼體左右兩端進行矯正限位,使得電表殼體能夠較正的位于轉動輥36上方,便于電表殼體的負壓吸附輸送,限位驅動機構318包括安裝在下料支板34上端面的限位電機3181,限位電機3181的輸出軸上安裝有L型驅動桿3182,L型驅動桿3182的下端面設置有限位桿3183,限位桿3183下端伸入限位弧框3184內部,限位桿3183與限位弧框3184起到穩定限位支撐L型驅動桿3182轉動的功能,限位弧框3184設置在下料支板34上端面上,通過限位電機3181帶動L型驅動桿3182轉動,此時兩個限位驅動機構318上的兩個L型驅動桿3182在限位桿3183與限位弧框3184的輔助限位支撐下穩定將電表殼體左右兩端位置進行矯正限位,便于電表殼體的負壓吸附輸送;所述輸送支板31的上端面對稱安裝有兩塊傳輸支板312,兩塊傳輸支板312的上端之間對稱安裝有兩個一號直線滑軌313,兩個一號直線滑軌313的上端橫向間隔均勻的固定安裝有一排傳動機構314;所述兩個一號直線滑軌313的下端安裝有負壓吸附機構315,負壓吸附機構315的上端面中部橫向安裝有齒條316,齒條316與對應的一個或兩個傳動機構314相嚙合,通過間隔均勻排布的傳動機構314對齒條316進行連續驅動,齒條316帶動負壓吸附機構315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313上進行穩定移動,當齒條316中部位于相鄰兩個傳動機構314中間時,這相鄰兩個傳動機構314同時對齒條316進行驅動,當齒條316中部位于其中一個傳動機構314下方時,此時只有這個傳動機構314對齒條316進行驅動,從而保證了至少有一個傳動機構314對齒條316進行驅動;所述負壓吸附機構315包括安裝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313上的吸附支板3151,吸附支板3151的下端面對稱安裝有兩個二號液壓缸3152,兩個二號液壓缸3152的頂端通過法蘭安裝有升降支板3153,升降支板3153的兩端對稱安裝有兩個Z型滑柱3154,兩個Z型滑柱3154通過滑動配合方式分別與兩個滑槽3155相連接,兩個滑槽3155上端對稱安裝在吸附支板3151的下端面兩側,兩個Z型滑柱3154與兩個滑槽3155起到限位輔助支撐功能,使得升降支板3153能在兩個二號液壓缸3152驅動下進行穩定升降運動,所述升降支板3153的下端對稱設置有四個拱形支架3156,每個拱形支架3156上均安裝有一個吸盤3157,吸盤3157均與外界真空吸泵相鄰,通過真空吸泵對四個拱形支架3156上的四個吸盤3157提供負壓吸力,通過四個吸盤3157的吸力來吸住電表殼體。
所述下料框33的上端為四周往外延伸的錐形結構,采用這種結構便于電表殼體的下料,下料框33下端的四個內壁上分別安裝有四個緩沖機構317,緩沖機構317可以降低電表殼體落入到轉動輥36上的速度,防止了電表殼體速度過大對外表損傷的現象,緩沖機構317包括通過鉸鏈安裝在下料框33對應內壁上的緩沖板3171,緩沖板3171可在下料框33對應內壁上轉動,緩沖板3171的背部下端對稱安裝有兩個限位彈簧3172,且兩個限位彈簧3172底端安裝在下料框33對應內壁上,四個緩沖機構317上限位彈簧3172形成的總彈力小于電表殼體的總重力,保證電表殼體在減速緩沖的同時又能順利落到轉動輥36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傳動機構314包括分別設置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313上的兩個傳動吊耳3141,兩個傳動吊耳3141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傳動軸3142,傳動軸3142的中部安裝有傳動齒輪3143,傳動齒輪3143與齒條316相嚙合,傳動軸3142的前端通過聯軸器安裝有傳動電機3144,傳動電機3144通過電機座安裝在電機支板3145上,電機支板3145焊接在對應傳動吊耳3141外壁上,通過傳動電機3144帶動齒條316移動,齒條316帶動負壓吸附機構315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313上移動。
所述齒條316的長度大于相鄰兩個傳動機構314上兩個傳動齒輪3143中心軸線的距離,保證了在齒條316移動過程中至少有一個傳動齒輪3143在驅動,從而保證了齒條316能實現連續穩定的左右移動,且本發明采用齒輪傳動方式傳動穩定性好,工作性能好,工作效率高。
工作時,首先電表殼體在四個緩沖機構317的緩沖減速作用下通過下料框33進入到兩塊擋板35之間的轉動輥36上,兩個一號液壓缸38開始工作,兩個一號液壓缸38帶動推板310運動,推板310推動電表殼體在轉動輥36上緩慢移動,直到電表殼體前端觸碰到阻擋板311時一號液壓缸38停止工作,然后兩個限位驅動機構318開始工作,限位電機3181帶動L型驅動桿3182轉動,兩個限位驅動機構318上的兩個L型驅動桿3182在限位桿3183與限位弧框3184的輔助限位支撐下穩定將電表殼體左右兩端位置進行矯正限位,當電表殼體位置矯正完畢之后負壓吸附機構315開始工作,在兩個Z型滑柱3154與兩個滑槽3155的限位輔助支撐下兩個二號液壓缸3152帶動升降支板3153進行穩定升降運動,升降支板3153帶動四個拱形支架3156上的四個吸盤3157貼在電表殼體上端面上,此時外界真空吸泵開始工作,外界真空吸泵對吸盤3157通過吸力,四個吸盤3157將電表殼體負壓吸附住,然后兩個二號液壓缸3152帶動升降支板3153恢復至原來位置,此時一排傳動機構314全部開始工作,通過間隔均勻排布的傳動機構314對齒條316進行連續驅動,齒條316帶動負壓吸附機構315上的電表殼體在兩個一號直線滑軌313上進行穩定移動,從而將電表殼體輸送至指定加工位置,實現了智能電表外殼除塵除錫渣過程的自動導引輸送功能,無需人工操作,操作簡便,工作效率高,且具有負壓吸附無損輸送、操作用力均勻和工作速度快等優點,解決了智能電表殼體人工除塵和除錫渣方式存在的操作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人工拿取安放、操作用力不均勻、工作速度慢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難題,達到了目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的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