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纜運輸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電纜拖車。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電纜在鋪設前都是卷放在電纜線輥上收納放置,這樣既可以減少占地空間,還可以有序規整的儲放電纜;由于電纜的整體重量沉且體積大,使用時,需要用到叉車和吊車等大型機動設備來將電纜線輥放在拖車上運輸至工作區域,裝卸過程十分不便,工作效率受到較大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裝卸過程繁瑣和工作效率低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電纜拖車,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電纜拖車,它包括設有移動輪的底座;其要點是所述底座的前端設有用于連接車輛的卡勾,底座的后端設有用于放置電纜線輥的腔體;所述底座的兩側固定設有相互對稱的立架;所述立架的外徑分別滑動套接一帶有若干卡槽的限位卡座;所述限位卡座分別通過一側固定設有的套軸與底座上的套筒相互限位垂直插接;所述立架的頂端固定設有橫梁架;所述橫梁架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孔槽,且孔槽通過吊環與倒鏈葫蘆相互卡接固定。
為了增強減震效果,所述套軸的外徑通過復位彈簧與套筒彈性連接。
為了提高穩定性,所述立架與移動輪的中心相互縱向對應。
為了便于卡接,所述橫梁架向底座的后端傾斜,且與立架之間呈15°夾角。
為了防止橫梁架傾斷,所述橫梁架的頂端通過鏈繩與底座的前端固定鏈接。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電纜線輥可放置在底座后端的腔體內并通過橫梁架上的倒鏈葫蘆進行提升,最終放置在限位卡座上的卡槽內;橫梁架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孔槽,不同尺寸大小的電纜線輥可根據需要將倒鏈葫蘆插接在不同的孔槽內;橫梁架向后端傾斜是為了便于將電纜線輥順利的推進限位卡座的卡槽內;整個過程操作方便,無需大型起吊設備,工作效率明顯提升。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裝卸過程繁瑣和工作效率低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中1、橫梁架 2、鏈繩 3、立架 4、套軸 5、復位彈簧 6、卡勾 7、底座 8、套筒 9、移動輪 10、卡槽 11、限位卡座 12、倒鏈葫蘆 13、電纜線輥
具體實施方式
參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它包括設有移動輪9的底座7;所述底座7的前端設有用于連接車輛的卡勾6,底座7的后端設有用于放置電纜線輥13的腔體;所述底座7的兩側固定設有相互對稱的立架3;所述立架3的外徑分別滑動套接一帶有若干卡槽10的限位卡座11;所述限位卡座11分別通過一側固定設有的套軸4與底座7上的套筒8相互限位垂直插接;所述立架3的頂端固定設有橫梁架1;所述橫梁架1上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孔槽,且孔槽通過吊環與倒鏈葫蘆12相互卡接固定;所述套軸4的外徑通過復位彈簧5與套筒8彈性連接;所述立架3與移動輪9的中心相互縱向對應;所述橫梁架1向底座7的后端傾斜,且與立架3之間呈15°夾角;所述橫梁架1的頂端通過鏈繩2與底座7的前端固定鏈接。
使用時,可將電纜線棍13推送至底座7后端的腔體處,用倒鏈葫蘆12勾住電纜線棍13兩側的端頭,拉動太高至限位卡座11上的卡槽10處用力推進卡住即可;橫梁架1向底座7的后端傾斜,且與立架3之間呈15°夾角夾角,目的是為了便于將電纜線棍13推進卡槽10內;套軸4和套筒8之間設有的復位彈簧5可起到減震緩沖的作用,防止電纜線13棍顛簸過度。
本實用新型無需采用叉車或吊車等大型設備起吊,只需將電纜線棍推進底座后端的腔體處,用倒鏈葫蘆太高并推入卡槽即可,方便使用,工作效率高,裝卸過程十分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