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骨泥傳送帶結構,屬食品加工輸送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一些食品、飼料及其它工業產品中,骨泥有著極為廣泛的用途,使用量也相對較大,但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由于骨泥往往結構強度不足,且多位糊狀,因此導致其在生產線的轉運過程中難度相對較大,因此導致當前主要是通過特定的容器進行承載后方可進行運輸,運輸靈活性不足且效率相對較低,同時當前的骨泥轉運設備在運行時,對骨泥也缺乏有效的保護措施,從而導致了骨泥轉運過程中易因溫度變化、空氣中污染物及微生物等因素發生變質現象,嚴重影響了骨泥的質量因此針對這一現狀,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骨泥轉運設備,以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新型骨泥傳送帶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型骨泥傳送帶結構,包括傳動條、柔性承載帶、定位槽及承載腔、其中柔性承載帶下表面與至少一條傳動條連接,傳動條軸線與柔性承載帶軸線平行分布,定位槽若干,并通過卡扣安裝在柔性承載帶上表面,定位槽為平面矩形框架結構,其內表面均布導向滑槽,且導向滑槽至少四條并環繞定位槽軸線均布,導向滑槽與承載柔性帶上表面垂直分布,承載腔通過導向滑槽嵌于定位槽內,并與定位槽滑動連接,承載腔包括腔體、密封蓋、輻照滅活裝置及調溫裝置,腔體與密封蓋通過棘輪機構鉸接并構成密閉的腔體結構,輻照滅活裝置位于密封蓋下表面并與腔體同軸分布,調溫裝置至少一個,安裝在腔體側壁外表面上并通過換熱裝置與腔體內部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的柔性承載帶為網狀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傳動條為傳動帶、齒條及鏈條中的任意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的導向滑槽內另設彈性定位卡扣。
進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槽外表面設連接鉸鏈,且相鄰的定位槽間通過連接鉸鏈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承載腔的腔體外表面設手柄和彈性緩沖塊。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對骨泥進行有效的承載及定位,滿足遠距離輸送作業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對骨泥進行保護,有效防止溫度變化及微生物等污染物對骨泥造成污染變質現象發生,從而達到提高骨泥產品質量穩定性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骨泥傳送帶結構,包括傳動條1、柔性承載帶2、定位槽3及承載腔4、其中柔性承載帶2下表面與至少一條傳動條1連接,傳動條1軸線與柔性承載帶2軸線平行分布,定位槽3若干,并通過卡扣5安裝在柔性承載帶2上表面,定位槽3為平面矩形框架結構,其內表面均布導向滑槽6,且導向滑槽6至少四條并環繞定位槽3軸線均布,導向滑槽6與承載柔性帶2上表面垂直分布,承載腔4通過導向滑7槽嵌于定位槽6內,并與定位槽6滑動連接,承載腔4包括腔體41、密封蓋42、輻照滅活裝置43及調溫裝置44,腔體41與密封蓋42通過棘輪機構鉸接并構成密閉的腔體結構,輻照滅活裝置43位于密封蓋42下表面并與腔體41同軸分布,調溫裝置44至少一個,安裝在腔體41側壁外表面上并通過換熱裝置45與腔體41內部連通。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柔性承載帶2為網狀結構。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傳動條1為傳動帶、齒條及鏈條中的任意一種。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導向滑槽6內另設彈性定位卡扣8。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槽3外表面設連接鉸鏈9,且相鄰的定位槽3間通過連接鉸鏈9鉸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承載腔4的腔體41外表面設手柄10和彈性緩沖塊11。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靈活方便,一方面可有效的對骨泥進行有效的承載及定位,滿足遠距離輸送作業的需要,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對骨泥進行保護,有效防止溫度變化及微生物等污染物對骨泥造成污染變質現象發生,從而達到提高骨泥產品質量穩定性的目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