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鋼結構提升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鐵路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吊裝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大跨度鋼結構來說,基本分為高空分段吊裝、整體滑移、地面拼裝整體吊裝等施工方法。在進行地面拼裝后整體吊裝的施工中,需要保持鋼結構的穩定性和同步性,避免鋼結構發生側向滑移,甚至側翻的事故的發生。
現階段的吊裝方法在吊裝過程中很難進行檢測到鋼結構的平衡性,往往在觀測到鋼結構的失衡時,已經發生了較為嚴重的側向滑移,導致起吊難度系數直線上升,使得施工速度和施工質量都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穩定性好,能夠實現有效的對拉平衡的鐵路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吊裝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鐵路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吊裝裝置,包括左右并排對稱設置的兩吊裝單元,每個吊裝單元包括有位于兩端部的起吊組件、和位于中部的導向組件,所述的起吊組件包括立桿、設置在立桿兩側的側撐桿和設置在立桿頂部的電動倒鏈一,所述的導向組件包括兩導向桿、橫向設置在兩導向桿內側的平衡桿、和設置在平衡桿上并與導向桿匹配滑道卡接的導向滑塊,所述的導向桿頂部設置有電動倒鏈二,電動倒鏈二的提升端與平衡桿連接;所述的電動倒鏈一的提升端與待提升的鋼結構連接,在平衡桿上呈八字形設置有與待提升的鋼結構連接的張緊鋼絲繩。
所述的每個吊裝單元兩端部均設置有兩組起吊組件,每組起吊組件中的立桿上設置有兩個電動倒鏈一。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緊湊,其通過設置導向組件,能夠實現對鋼結構的強制平衡,避免發生側滑,對起吊組件的設計,能夠實現防墜,當其中一部分起吊組件工作時,另一部分起吊組件進行防墜防護,同時能夠進行交替起吊,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能和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吊裝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1為起吊組件、2為導向組件、3為立桿、4為側撐桿、5為電動倒鏈一、6為導向桿、7為平衡桿、8為導向滑塊、9為電動倒鏈二、10為張緊鋼絲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鐵路大跨度空間鋼結構吊裝裝置,包括左右并排對稱設置的兩吊裝單元,每個吊裝單元包括有位于兩端部的起吊組件1、和位于中部的導向組件2,所述的起吊組件包括立桿3、設置在立桿兩側的側撐桿4和設置在立桿頂部的電動倒鏈一5,所述的導向組件包括兩導向桿6、橫向設置在兩導向桿內側的平衡桿7、和設置在平衡桿7上并與導向桿6匹配滑道卡接的導向滑塊8,所述的導向桿頂部設置有電動倒鏈二9,電動倒鏈二的提升端與平衡桿連接;所述的電動倒鏈一的提升端與待提升的鋼結構連接,在平衡桿上呈八字形設置有與待提升的鋼結構連接的張緊鋼絲繩10。
所述的每個吊裝單元兩端部均設置有兩組起吊組件1,每組起吊組件中的立桿上設置有兩個電動倒鏈一5。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緊湊,其通過設置導向組件,能夠實現對鋼結構的強制平衡,避免發生側滑,對起吊組件的設計,能夠實現防墜,當其中一部分起吊組件工作時,另一部分起吊組件進行防墜防護,同時能夠進行交替起吊,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能和實用性。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內。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