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充電器套袋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充電器套袋中,多為簿膜狀套袋,用于需要防潮及防滲漏的散裝物的直接包裝,在這些套袋中有二類方式:一類是是靠人工進行充電器套袋,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的問題,并且套袋質量不穩定;另一類的是全自動機械套袋,存在吸盤取袋不成熟、不可靠,機器復雜、制造成本高,缺乏實用價值,現有的充電器套袋機結構復雜,投入成本較高,穩定性差。
因此,發明一種充電器套袋機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充電器套袋機以解決現有的充電器套袋機結構復雜,投入成本較高,穩定性差的問題。一種充電器套袋機,包括套袋存放室,套袋,第一電動旋轉機構,第一伸縮裝置,吸盤固定板,吸盤,第二電動旋轉機構,第二伸縮裝置,傳送帶和充電器,所述套袋存放室的內部存放有套袋;所述套袋存放室的上方安裝有第一電動旋轉機構;所述第一電動旋轉機構左側安裝有第一伸縮裝置;所述第一伸縮裝置的左側安裝有吸盤固定板;所述吸盤固定板的左側面上安裝有兩個吸盤;所述吸盤吸附在一套袋的右側面上;所述吸附的套袋左側面上同樣吸附有兩個吸盤;所述左側兩個吸盤安裝在吸盤固定板上;所述吸盤固定板的左側安裝有第二伸縮裝置;所述第二伸縮裝置的左側安裝有第二電動旋轉機構;所述第二電動旋轉機構的上方安裝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上放置有充電器。
所述第一電動旋轉機構安裝在套袋存放室的正上方,有利于吸盤對套袋進行吸取。
所述傳送帶的右側端設在套袋開口左側的上方,有利于充電器從傳送帶落下時,準確的進入套袋的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的套袋存放室,方便對套袋進行統一存放,有利于吸盤對套袋進行吸取,吸盤固定板每個上均設有的兩個吸盤,有利于套袋固定時的穩定,設有的第二電動旋轉機構,有利于將套袋的上端開口拉開變大,有利于充電器存放時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套袋存放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圖中:
1-套袋存放室,2-套袋,3-第一電動旋轉機構,4-第一伸縮裝置,5-吸盤固定板,6-吸盤,7-第二電動旋轉機構,8-第二伸縮裝置,9-傳送帶,10-充電器。
實施例:
如附圖1至附圖2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充電器套袋機,包括套袋存放室1,套袋2,第一電動旋轉機構3,第一伸縮裝置4,吸盤固定板5,吸盤6,第二電動旋轉機構7,第二伸縮裝置8,傳送帶9和充電器10,所述套袋存放室1的內部存放有套袋2;所述套袋存放室1的上方安裝有第一電動旋轉機構3;所述第一電動旋轉機構3左側安裝有第一伸縮裝置4;所述第一伸縮裝置4的左側安裝有吸盤固定板5;所述吸盤固定板5的左側面上安裝有兩個吸盤6;所述吸盤6吸附在一套袋2的右側面上;所述吸附的套袋2左側面上同樣吸附有兩個吸盤6;所述左側兩個吸盤6安裝在吸盤固定板5上;所述吸盤固定板5的左側安裝有第二伸縮裝置8;所述第二伸縮裝置8的左側安裝有第二電動旋轉機構7;所述第二電動旋轉機構7的上方安裝有傳送帶9;所述傳送帶9上放置有充電器10。
所述第一電動旋轉機構3安裝在套袋存放室1的正上方,有利于吸盤6對套袋2進行吸取。
所述傳送帶9的右側端設在套袋2開口左側的上方,有利于充電器10從傳送帶9落下時,準確的進入套袋2的內部。
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第一電動旋轉機構3,將第一電動旋轉機構3移動到垂直放置,第一伸縮裝置4開始伸長,吸盤固定板5上的吸盤將套袋2吸附住,第一伸縮裝置4開始收縮,在第一電動旋轉機構3的作用下進行旋轉,旋轉至水平放置,第二伸縮裝置8開始伸長,將吸盤6吸附在套袋2的另一側面上,第二電動旋轉機構7開始旋轉,將套袋2的上端開口拉大,傳送帶9進行轉動,其上放置的充電器10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套袋2的內部時,吸盤6吸力停止,套好的充電器10落入下一流程。
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