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紗企業筒子紗的自動包裝時將成排筒子紗推入包裝袋內的技術,具體為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用于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筒子紗的編織袋或塑料袋等包裝袋中,所述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能自動將包裝袋套在撐口裝置上,自動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之后將包裝袋從撐口上退下來,能自動適應包裝袋長度及筒子紗直徑變化,并能使包裝袋中填充筒子紗緊實。
背景技術:
目前,紡紗企業筒子紗的包裝用工量比較大,在企業用工比較緊缺的形勢下,筒子紗的自動包裝成為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國內筒子紗出售時主要為編織袋包裝,通常每個編織袋內包裝3~5排筒子紗,每排包2~3個,當然也有其他排列形式的,但是每袋裝12個(3×4)、15個(3×5)、8個(2×4)占了絕大多數。在自動包裝筒子紗時,需要將成排筒子紗推入編織袋內,并且都要求裝入筒子紗的編織袋比較緊實,便于后期的捆扎、碼放及搬運。現有筒子紗自動包裝設備均采用了平行板狀推板一次將成排筒子紗推入編織袋中,由于編織袋的開口由筒子紗自動包裝設備上的編織袋撐口裝置撐開,撐開口的編織袋撐口高度大于筒子紗的高度,并且編織袋撐口裝置還具有一定的厚度,應用現有將成排的筒子紗推入編織袋中的技術時,編織袋內的筒子紗很難填充緊實,筒子紗在編織袋內容易活動或翻滾,不利于后期的捆扎、搬運及碼垛。例如實用新型專利“筒子紗包裝裝置”(申請號201020146431.6)及發明專利“一種筒子紗自動包裝系統”(申請號201310415285.0)中將筒子紗推入編織袋的裝置均存在該問題。
另一方面,大部分現有筒子紗自動包裝設備中將編織袋套在撐口上是人工輔助完成的,包裝袋從撐口上退下來也是由人工輔助完成的,增加了筒子紗自動包裝時對人員的需求,并且現有筒子紗自動包裝機上用于撐開包裝袋口的撐口均由上、下、左、右四塊板組成。發明專利“一種筒子紗自動包裝系統”(申請號201310415285.0)中應用了兩塊開合的板狀部件做撐口將包裝袋自動套在撐口上,并自動將撐口上的包裝袋退下的技術,但是,其中的自動裝編織袋裝置采用氣缸驅動的推排紗機構、安裝在撐口導軌支架上由氣缸驅動的撐口機構及采用氣缸驅動的推排紗機構實現撐袋、推紗入袋及退袋,但是其推排紗機構的推板為單氣缸驅動,退袋依靠推排紗機構的單氣缸驅動將編織袋從撐口上退下時,很難保證既能在推紗入袋過程中保證編織袋不從撐口上退下,同時又在推入最后一排筒子紗后編織袋能從撐口上退下來;因為在推排紗機構單一行程固定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在推紗入袋過程中編織袋不從撐口上退下,應加長編織袋或減小筒子紗直徑,使推入最后一排筒子紗之前包裝袋仍然牢固地完全處于撐口上,而這又容易造成即使推入最后一排筒子紗,編織袋也不能完全從撐口上退下,反之,為了保證在推入最后一排筒子紗后編織袋能從撐口上完全退下來(不影響以后包裝袋的移動),就應減小編織袋長度或增加筒子紗直徑,但是這樣容易造成還沒有推入最后一排筒子紗的情況下包裝袋就被從撐口上推下;因此,發明專利“一種筒子紗自動包裝系統”(申請號201310415285.0)中的技術方案很難適應編織袋(包裝袋)長度及筒子紗直徑的變化,而在實際包裝時,包裝袋的長度及筒子紗的直徑難免會有所變化,另一方面,由于筒子紗在進入撐開口的包裝袋時包裝袋的下邊沿容易阻擋筒子紗進入包裝袋內,造成筒子紗翻轉或包裝袋從撐口上退下。
鑒于以上情況,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應用該裝置能將成排的筒子紗較緊實、順暢的推入編織袋、塑料袋等包裝袋中,利于后期的捆扎及搬運,并且能自動完成包裝袋在撐口上的套袋與退袋,能自動適應包裝袋長度的變化及筒子紗直徑的變化。
技術實現要素:
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解決方案是:設計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用包裝袋開口裝置打開包裝袋口,所述包裝袋開口裝置安裝在包裝袋口初始放置位置處的機架上,其包括兩組接至負壓的吸嘴,至少一組吸嘴是通過沿吸嘴方向的位移機構安裝在機架上,用兩組吸嘴在靠近一側開口的矩形包裝袋的開口端的外側吸住包裝袋,并移動吸嘴將包裝袋的口打開一段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包括機架、撐口裝置、推紗裝置及控制系統,所述機架為框架結構,所述撐口裝置包括撐口、撐口驅動及導向機構及撐口移動機構;所述撐口是一對互相平行的板狀部件,撐口類似菜刀形狀,對應刀柄部分用于安裝撐口,對應刀體部分為撐口板,撐口的撐口板伸入打開口的包裝袋中撐開包裝袋,撐口板的朝向與撐口上包裝袋口的朝向(由包裝袋內指向包裝袋外)相反;撐口導向機構包括撐口導軌支架、安裝在撐口導軌支架上的水平的撐口導軌、在撐口導軌上移動的撐口直線軸承,撐口安裝在撐口直線軸承上,安裝在撐口導軌支架上的撐口驅動機構的活動部件連接在撐口上,撐口由撐口驅動機構帶動沿撐口導軌相向或相背運動用于松開或撐住包裝袋口部;撐口移動機構包括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及撐口移動驅動部件,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是安裝在機架上的低副機構,撐口導軌支架安裝在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上,具有在垂直于撐口導軌方向的水平移動自由度、繞撐口導軌支架相異于撐口所在邊的水平邊轉動的自由度或者二者皆有的自由度,撐口移動驅動部件安裝在機架上或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上,撐口移動驅動部件的運動部件與撐口導軌支架相連驅動撐口導軌支架帶動撐口在至少兩個工藝位置之間運動(移動或轉動),兩個極限工藝位置分別對應撐口位于撐袋位置及推紗入袋位置,撐口在推紗入袋位置時撐口上的包裝袋口朝向(與撐口板朝向相反,由包裝袋內指向包裝袋外)水平方向(包裝袋口的四條邊呈垂直的矩形),當撐口在推紗入袋位置時,撐袋位置位于其撐口板朝向的一側;所述包裝袋開口裝置安裝在對應撐口位于撐袋位置處,機架上對應撐袋位置的下方安裝有托袋板,輸送帶(或輥)接續安裝在托袋板的后面用于承載包裝袋袋體,由托袋板指向輸送帶的方向與撐口位于推紗入袋位置時撐口朝向相同,輸送帶(或輥)的輸送方向與撐口導軌平行,托袋板與輸送帶(棍)上表面同高或略高于輸送帶(棍)上表面,但低于撐口下沿;所述推紗裝置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推紗導向結構及安裝在推紗導向結構上、由推紗驅動部件驅動并隨其移動的板狀的排紗推板,推紗導向結構為安裝在機架上的直線軸承與光軸結合的導向結構或光軸、滑塊與滑臺結合的導向結構,推紗導向結構的移動方向與撐口位于推紗入袋位置時撐口板的朝向平行,即排紗推板具有與撐口位于推紗入袋位置時撐口上包裝袋口朝向相平行的運動自由度,在撐口位于推紗入袋位置時排紗推板位于撐口上包裝袋口朝向的方向,推紗入袋位置與排紗推板之間下方機架上安裝有筒子紗托板,排紗推板將筒子紗推入包裝袋的方向(推紗方向)與撐口在推紗入袋位置時撐口板的朝向相同,排紗推板沿推紗方向往復移動時至少有兩個需要停留的工藝位置,分別為排紗推板推筒子紗之前的初始位置及排紗推板將筒子紗推入包裝袋后的位置,排紗推板沿兩個工藝位置之間間歇往復移動;排紗推板下方機架上安裝有高度略高于托袋板及撐口下邊沿、位于排紗推板移動范圍內的筒子紗托板(不排除為傳送帶),用于承載被推入袋中的成排筒子紗;為了能使包裝袋中的筒子紗比較緊實,還可以利用發明專利申請“一種推動成排筒子紗的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推紗裝置”中的利用兩種排紗推板將成排筒子紗分兩次推入被撐口撐開口的包裝袋中的推紗裝置;撐口與排紗推板的工藝位置數量之和為5,即撐口或者排紗推板二者其一有其第三個工藝位置,撐口的第三個工藝位置為撐口隨撐口導軌支架在推紗入袋位置處沿撐口上包裝袋口朝向方向移動或轉動(由撐口移動部件驅動或獨立的退袋撐口移動部件驅動移動或轉動)一段距離的位置,排紗推板的第三個工藝位置為排紗推板在將筒子紗推入包裝袋后的位置處繼續沿推紗方向移動(由推紗驅動部件或獨立的退袋推紗驅動部件驅動)一段距離的位置,所述第三個工藝位置所對應的運動即為退袋運動,用于將包裝袋在撐口上退下來;所述控制系統5為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主要包括微型計算機及其外圍接口電路、傳感器、人機接口器件等,這屬于該領域內的常識,不再贅述。
為了防止筒子紗在進入被撐開口的包裝袋內時被包裝袋的下部邊沿阻擋造成筒子紗傾倒或造成筒子紗不能順利進入包裝袋內,在靠近推紗入袋位置處安裝與筒子紗托板同高或略低于筒子紗托板的板狀的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用于托著筒子紗使其不與撐開口的包裝袋的下部邊沿接觸進入包裝袋中,即筒子紗托板、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托袋板及輸送帶沿推紗方向依次排列,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沿撐口開合方向的長度比撐口撐開包裝袋口的寬度小,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利用轉動或與撐口之間的相對水平位移進出撐開口的包裝袋口中,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在撐口拖動包裝袋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后或在撐口移動過程中進入撐開的包裝袋口中,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在撐開口的包裝袋內與包裝袋下部接觸或略高于包裝袋內側的下部,排紗推板將位于筒子紗托板上與推紗方向垂直排列的成排筒子紗經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推入被撐口撐開口的包裝袋中,包裝袋中填入最后一排筒子紗后,排紗推板從包裝袋內退出之后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從包裝袋內退出。
應用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時,撐口移動驅動部件驅動撐口導軌支架帶動撐口移動至撐袋位置使閉合的撐口進入打開的包裝袋口中,撐口開合氣缸帶動撐口相背運動撐住包裝袋的口部,之后撐口移動驅動部件驅動撐口導軌支架帶動撐口連同包裝袋口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處等待將排紗推入袋中,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在撐口拖動包裝袋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后或移動過程中進入撐開的包裝袋口中,在筒子紗托板(不排除為傳送帶)上放置與撐口導軌平行擺放的成排筒子紗,當推動筒子紗進入包裝袋時,推紗驅動部件驅動排紗推板沿推紗方向將成排筒子紗推入包裝袋內,除最后一排筒子紗外,排紗推板將成排筒子紗推入包裝袋后即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完成一次推成排筒子紗進入包裝袋中的過程,當包裝袋中推入最后一排筒子紗后,排紗推板先不返回,依然推住袋中的筒子紗,利用所述撐口或排紗推板第三個工藝位置所對應的運動將包裝袋從撐口上退(推)下來,之后排紗推板向推紗方向相反的方向返回至推紗之前的初始位置,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從包裝袋內退出,撐口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并相向運動閉合,等待重新撐袋、推紗入袋、退袋。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在包裝袋中被推入最后一排筒子紗后,排紗推板留在將筒子紗推入包裝袋中的位置處暫時不返回至其初始位置,之后撐口或排紗推板繼續沿推紗時的相對運動方向繼續相對運動一段距離將包裝袋從撐口上退下來,將包裝袋從撐口上退下來是依靠獨立的用于退袋的運動行程完成的,并且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有一定的寬度,因此,能夠在一定范圍內適應包裝袋長度及筒子紗直徑的變化,防止包裝袋長度或筒子紗直徑變化之后無法在保證包裝袋內筒子紗位置的同時實現自動退袋,同時,分兩次將成排的筒子紗推入撐開口的包裝袋中,使包裝袋裝入筒子紗后更加緊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一種實施例的原理及結構示意圖1。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一種實施例的原理及結構示意圖2。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一種實施例的撐口裝置結構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一種實施例的撐口裝置結構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一種實施例的撐口裝置結構的右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一種實施例的推紗裝置結構的主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一種實施例的推紗裝置結構的俯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另一種實施例的撐口裝置結構原理示意圖1。
圖9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另一種實施例的撐口裝置結構原理示意圖2。
圖10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另一種實施例的撐口裝置結構原理示意圖3。
圖1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另一種實施例的撐口裝置結構原理示意圖4。
圖中:1.撐口裝置 12.撐口 14.撐口驅動導向機構 141.撐口導軌支架 1411.撐口導軌支架安裝板 142.撐口導軌 143.撐口開合氣缸 144.撐口直線軸承 145.鏈輪 15.撐口移動機構 151.撐口基礎滑軌 152.第一撐口移動氣缸 153.第二撐口移動氣缸 154.基礎直線軸承 155.撐口移動轉角氣缸 156.撐口移動轉角電機 16.包裝袋開口裝置 161.上吸嘴 162.上吸嘴支架 163.下吸嘴 164.上吸嘴伸縮缸結構 2.推紗裝置 21.第一排紗推板支撐機構 211.第一排紗推板支撐支架 212.第一排紗推板驅動元件 213.第一排紗推板導向元件 214.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 22.第一排紗推板 23.第二排紗推板支撐機構 231.第二排紗推板驅動元件 232.第二排紗推板導向元件 24.第二排紗推板 25.筒子紗托板 3.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 31.擺動板狀部件 32.轉角氣缸 33.擺動軸 4.機架 41.托袋板 42.輸送帶 5.控制系統 6.包裝袋 9.成排筒子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給出本實用新型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限制,本實用新型未述及之處適用于現有技術。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實施例1(見圖1~7):設計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采用包裝袋開口裝置16將包裝袋的口打開,所述包裝袋開口裝置16由開口上吸嘴組及開口下吸嘴組組成,開口上吸嘴組包括兩個開口向下的上吸嘴161,開口下吸嘴組包括兩個開口向上的下吸嘴163,其特征在于其由機架4、撐口裝置1、推紗裝置2及控制系統5組成,所述機架4為框架結構部件;所述撐口裝置1包括撐口12、撐口驅動導向機構14及撐口移動機構15,所述撐口12是兩片互相平行的板狀部件,撐口的形狀類似菜刀,對應刀把部分用于安裝撐口,對應菜刀刀體的部分為撐住包裝袋的撐口板,撐口板朝向為由撐口上的包裝袋口指向包裝袋內的方向,撐口驅動導向機構14包括框架結構的撐口導軌支架141、安裝在撐口導軌支架141上的兩根(不排除其它數量)水平的撐口導軌142、與撐口導軌142平行安裝在撐口導軌支架141上的撐口開合氣缸143、在撐口導軌142上移動的4只(不排除其他數量)撐口直線軸承144,撐口12安裝在4只撐口直線軸承144上,撐口開合氣缸143的氣缸桿連接在一片撐口12上,撐口12由撐口開合氣缸143帶動沿撐口導軌142相向或相背運動用于松開或撐住包裝袋的口部,在撐口導軌支架上141上對應撐口導軌142兩端處安裝兩個鏈輪145,一根閉合鏈條掛在兩個鏈輪145上,兩片撐口分別與鏈條的上下層相連,使撐口開合氣缸143帶動一片撐口運動時,另一片撐口與之對稱運動,當然不排除采用連桿機構或搖桿滑塊機構等使兩片撐口的運動保持對稱,撐口移動機構15包括撐口基礎滑軌151(作為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第一撐口移動氣缸152(作為撐口移動驅動部件,并不排除使用絲杠、螺母結構代替撐口移動氣缸的功能)、第二撐口移動氣缸153(作為退袋撐口移動驅動部件)及基礎直線軸承154(作為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撐口基礎滑軌151為4根與撐口導軌142垂直安裝在機架4上的水平光軸,撐口導軌支架141懸掛安裝于4只安裝在撐口基礎滑軌151上的基礎直線軸承154上,第一撐口移動氣缸152及第二撐口移動氣缸153與撐口基礎滑軌151平行接續連接機架4及撐口導軌支架141,第一撐口移動氣缸152安裝在機架4上,第二撐口移動氣缸153用連接板安裝在第一撐口移動氣缸152的氣缸桿上,第二撐口移動氣缸153的氣缸桿連接在撐口導軌支架141上,兩個撐口移動氣缸驅動撐口導軌支架141在撐口基礎滑軌151上沿撐口基礎滑軌151方向在三個位置之間往復移動,三個位置分別對應撐口位于撐袋位置、推紗入袋位置及退袋位置,推紗入袋位置位于撐袋位置及退袋位置之間,由撐袋位置指向退袋位置的方向與撐口板朝向相反; 所述推紗裝置2采用發明專利申請“一種推動成排筒子紗的方法及應用該方法的推紗裝置”中的推紗裝置,所述推紗裝置由安裝在機架4上的第一排紗推板支撐機構21、第一排紗推板22、第二排紗推板支撐機構23、第二排紗推板24及安裝在機架上的筒子紗托板25組成;所述第一排紗推板支撐機構21包括第一排紗推板支撐支架211、第一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12(作為推紗驅動部件)、第一排紗推板導向元件213及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214,所述第一排紗推板導向元件213為運動方向與撐口基礎滑軌151平行的光軸、滑塊與滑臺導向結構,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214通過第一排紗推板支撐支架211及第一排紗推板導向元件213安裝在機架4上,第一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12為安裝在機架4上的與撐口基礎滑軌151平行的氣缸,第一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12的氣缸桿連接至第一排紗推板導向元件213上;所述第一排紗推板22為安裝在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214上的、沿其運動方向開口漸寬的兩片板狀部件,隨著與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214距離的增大,兩片第一排紗推板22之間的間距逐漸增大;所述第二排紗推板支撐機構23包括第二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31(也作為推紗驅動部件)及第二排紗推板導向元件232,第二排紗推板24安裝在第二排紗推板支撐機構23上,第二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31是與第一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12平行、水平安裝在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214上的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氣缸桿末端朝向第一排紗推板伸出(開口漸寬)的方向,所述第二排紗推板導向元件232是安裝在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214上的直線軸承及導向光軸;所述第二排紗推板24為垂直安裝在第二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31的氣缸桿及導向元件232末端的板狀部件,第二排紗推板24與第一排紗推板22位于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214的同一側;第一排紗推板及第二排紗推板推筒子紗的方向(推紗方向)均由退袋位置指向撐袋位置。
機架4上對應撐口撐袋位置的下方安裝有托袋板41,筒子紗托板25是安裝在排紗推板下方機架上的、高度略高于托袋板41的、位于排紗推板移動范圍內的板狀部件,用于承載被推入袋中的成排筒子紗,筒子紗托板25在撐口基礎滑軌151方向上與托袋板41在推紗入袋位置附近相接續,當撐口位于推紗入袋位置時,撐口上的包裝袋口的下邊沿位于托袋板41的上方接近筒子紗托板25處,即在高度上撐口的下邊沿位于托袋板41與筒子紗托板25之間,在托袋板41與筒子紗托板25相異的另一側接續安裝用于承載包裝袋袋體的、輸送方向與推紗方向垂直的輸送帶(或輥)42。
所述控制系統5為微型計算機控制系統,優選為單片機、運行嵌入式操作系統(Linux、WinCE等)的工業級單板計算機或工控板(如PC104總線的單板計算機、ARM系列的工控計算機等)作為控制器,微型計算機控制本實施例中各機構及部件的動作及功能屬于控制領域的常識,在此不贅述。
將成排筒子紗推入撐開口的包裝袋中時,在筒子紗托板25上放置與推紗方向垂直擺放的成排筒子紗9,筒子紗位于第一排紗推板開口漸寬的方向側與推紗入袋位置之間,用于包裝筒子紗的包裝袋的袋口被放置在托袋板41上,袋體位于輸送帶42上。
所述包裝袋開口裝置16安裝在對應撐口位于撐袋位置處,上吸嘴161安裝在上吸嘴支架162上,兩吸嘴連線與撐口導軌142平行,上吸嘴支架162安裝在機架4上的上吸嘴伸縮缸結構164上沿鉛垂方向上下移動;下吸嘴163安裝在托袋板41上,下吸嘴163的開口與托袋板41的上表面平齊,上吸嘴的吸嘴口的運動范圍向下至托袋板上表面,向上至高于托袋板上表面不小于筒子紗高度(優選為200~350mm)。
籍由以上機構及放好的包裝袋及筒子紗,將成排筒子紗9裝入袋中的過程為:上吸嘴向下運動至托袋板41上放置的包裝袋上,上吸嘴161及下吸嘴163均接負壓吸住包裝袋,上吸嘴161向上移動將包裝袋口打開,之后撐口移動氣缸152、153驅動撐口導軌支架141帶動閉合的撐口12移動至撐袋位置使撐口進入打開的包裝袋口中,撐口開合氣缸143帶動撐口相背運動撐住包裝袋的口部,之后撐口移動氣缸152驅動撐口導軌支架141帶動撐口連同包裝袋口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處等待將排紗推入袋中;
將成排筒子紗推入袋中時,首先第一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12動作,第一排紗推板22向其開口漸寬的方向移動,并且第一排紗推板22的最前端部分首先與成排筒子紗9中最外側的筒子紗接觸,使外側的筒子紗在向第一排紗推板開口漸寬方向移動的同時向其相鄰的筒子紗方向移動,使成排筒子紗在與推紗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積減小,利于成排筒子紗進入包裝袋口中,當第一排紗推板移動至其最前端時,筒子紗已經進入包裝袋中,但是還沒有擺放整齊,第二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31驅動第二排紗推板將成排的筒子紗推整齊擺在包裝袋中,然后第二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31及第一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12均動作使第一排紗推板22及第二排紗推板24向推紗方向相反方向返回,完成一次推成排筒子紗進入包裝袋中的過程;
當包裝袋中推入最后一排筒子紗后,第一排紗推板22及第二排紗推板24先不返回,依然推住袋中的筒子紗,撐口移動氣缸153驅動撐口導軌支架帶動撐口向退袋位置移動,將筒子紗在包裝袋內推緊,之后撐口開合氣缸143處于自由狀態(兩端氣嘴均連接至排氣閥),裝滿筒子紗的包裝袋便從撐口12上退下來,之后第一排紗推板22及第二排紗推板24向推紗方向相反方向返回,撐口12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并相向運動閉合,等待重新撐袋、裝袋。
本實施例中由于撐口可以位于三種位置,結合排紗推板的推紗動作,使裝滿筒子紗的袋中筒子紗的位置由排紗推板伸出的位置確定(本實施例中包裝袋內筒子紗靠近排紗推板的邊沿與輸送帶邊沿對齊),利于后期對包裝袋進行自動封口,并且籍由以上機構實現了將自動套袋、自動裝袋及自動退袋,同時,由于推紗入袋位置與退袋位置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因此,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自動適應包裝袋長度的變化及筒子紗直徑的變化。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實施例2(見圖1、2、6、7):
實施例1中的筒子紗托板25的上表面盡管高于撐口下邊沿上的包裝袋袋口,但是,為了能使包裝袋中裝入筒子紗后不至于過松,筒子紗托板25不能比撐口下邊沿高的太多,于是筒子紗在筒子紗托板25上被推入袋中時容易被袋口阻擋干涉(因為撐口上的包裝袋下邊沿及其相鄰部分并不像一塊平板一樣平直,而是帶有褶皺或波紋狀的),使筒子紗擺動甚至翻轉,為了使在筒子紗托板25上的筒子紗順利進入袋中,利用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3將將筒子紗引導入包裝袋中,所述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3是在推紗入袋位置與退袋位置之間靠近推紗入袋位置處的機架上接續筒子紗托板25安裝的、由轉角氣缸32驅動的擺動板狀部件31,擺動板狀部件31的擺動軸33位于擺動板狀部件31的一側并與撐口導軌142平行,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3與筒子紗托板25等高或略低于筒子紗托板25,使筒子紗由筒子紗托板25被推至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3上時不受阻擋,擺動板狀部件31沿撐口開合方向的長度比撐口撐開包裝袋口的寬度小,撐口12連同撐口上的包裝袋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處之前,轉角氣缸32驅動擺動板狀部件31轉動至其擺動邊向上、高于撐口下邊沿的鉛錘位置,撐口12連同撐口上的包裝袋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處之后,轉角氣缸32驅動擺動板狀部件31轉動至水平位置使其擺動邊進入撐開的包裝袋口中與包裝袋口的下部包裝袋接觸(此時擺動板狀部件的遠離擺動軸33的擺動邊位于托袋板41之上且與其間隔包裝袋緊鄰),推紗裝置2的第一排紗推板22將與排紗推板推紗方向垂直排列的成排筒子紗經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3推入被撐口12撐開口的包裝袋中,當裝滿筒子紗的袋在撐口上退下來后,第一排紗推板22及第二排紗推板24向推紗方向相反方向返回,之后擺動板狀部件31向上轉動至其鉛錘位置,使擺動板狀部件距離其轉動軸遠的邊緣從包裝袋內完全出來,防止從撐口上退下來的、裝滿筒子紗的包裝袋在輸送帶42上沿撐口開合方向離開時與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干涉,影響包裝袋離開。
本實施例應用了轉角氣缸驅動的擺動板狀部件,但是不排除應用水平移動的板狀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用氣缸驅動或絲杠螺母驅動的移動平板作為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當撐口撐開袋口后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時,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伸入位于推紗入袋位置的撐口撐開的包裝袋口中,并且移動平板略高于包裝袋口的下邊沿,保證移動平板進入包裝袋口中時不把包裝袋從撐口上推下去或損壞撐口上的包裝袋,當裝滿筒子紗的包裝袋從撐口上退下且排紗推板移動至初始位置后,水平移動的板狀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從袋口內完全移動出來。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
第一,去掉實施例1中的第二撐口移動氣缸153,將第一撐口移動氣缸152的氣缸桿直接連接至撐口導軌支架141上,第一撐口移動氣缸152(作為撐口移動驅動部件)驅動撐口導軌支架141沿撐口基礎滑軌151長度方向在兩個位置之間往復移動,兩個位置分別對應撐口位于撐袋位置及推紗入袋位置,包裝袋中填滿筒子紗后撐口在推紗入袋位置處將包裝袋從撐口上退下來。
第二,將實施例1中的排紗推板再增加一段獨立的推紗沖程,例如可以像第二排紗推板24安裝方式一樣在第二排紗推板24上再增加一級第三排紗推板(由獨立的退袋推紗驅動部件驅動)從而增加一段獨立的推紗沖程,或者可以在第一排紗推板驅動元件212與機架4之間再串聯一級氣缸(作為退袋推紗驅動部件),增加一段第一排紗推板獨立的沖程,或者可以在第二排紗推板驅動氣缸231與第一排紗推板安裝板214之間再串聯一級氣缸(作為退袋推紗驅動部件),增加一段第二排紗推板24的獨立沖程。
籍由以上機構的改變,本實施例將每排筒子紗推入包裝袋中的過程與實施例1中的相同,不同之處在當排紗推板將一袋中最后一排筒子紗推入包裝袋中后,排紗推板利用所述增加的一段沖程繼續向推紗方向移動將裝滿筒子紗的包裝袋在撐口上退(拉)下來。
本實施例采用固定的板狀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具體為在撐口的推紗入袋位置與退袋位置之間與筒子紗托板接續安裝比撐口上包裝袋口下邊沿略高的固定平板作為筒子紗過渡承載裝置,當撐口帶動包裝袋一同由撐袋位置向推紗入袋位置移動過程中,固定平板伸入撐口撐開的包裝袋口中,當排紗推板利用增加的一段獨立沖程將裝滿筒子紗的包裝袋在撐口上退下來時,同時將固定平板從撐口撐開的袋口中退下來。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
本實施例中的推紗裝置由電機、絲杠、螺母驅動結構、導向滑軌及滑塊導向結構及排紗推板組成,排紗推板由電機驅動,驅動結構及導向結構安裝在機架上,排紗推板安裝在導向結構上,該結構屬于相關領域的常識,具體不再贅述,電機驅動排紗推板能在三個位置停留,所述排紗推板的三個位置沿推紗方向依次為初始位置、推紗到位位置(將筒子紗推入包裝袋后的位置)及推板退袋位置(將包裝袋從撐口上退下的位置),本實施例中將每排筒子紗推入包裝袋中時排紗推板從初始位置移動至推紗到位位置,當排紗推板將一袋中最后一排筒子紗推入包裝袋中后,排紗推板繼續向推紗方向追加推動一段距離(從推紗到位位置移動至推板退袋位置)將裝滿筒子紗的包裝袋在撐口上退(拉)下來。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實施例5:(見圖8~9)。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實施例1中的包裝袋為水平放置,本實施例中的包裝袋開口鉛錘向下,用安裝在機架上的包裝袋開口裝置16接至負壓的水平前吸嘴及水平后吸嘴在包裝袋外側的前后兩面吸住單側開口的包裝袋6,之后沿水平方向相背運動將包裝袋6的口打開。
本實施例中撐口導軌支架安裝板1411安裝在基礎直線軸承154上由獨立的退袋撐口移動驅動部件驅動沿撐口基礎滑軌151移動,撐口移動轉角氣缸155(作為撐口移動驅動部件)安裝在撐口導軌支架安裝板1411上,利用安裝軸及帶座軸承(亦作為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將撐口導軌支架141在與其上撐口相異的水平一側安裝在撐口導軌支架安裝板1411(異作為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上,撐口導軌支架141的安裝軸與撐口移動轉角氣缸155的軸相連,撐口導軌支架141由撐口移動轉角氣缸155驅動在水平與垂直兩個位置之間轉動, 由于撐開的包裝袋口朝下,撐口在撐袋位置(圖9中撐口12的位置)與推紗入袋位置(圖8中撐口12的位置)之間的移動為轉動(由撐口移動轉角氣缸155驅動撐口導軌支架141轉動帶動撐口12轉動),撐口12在推紗入袋位置及退袋位置之間的移動仍然為平動(由獨立的退袋撐口移動驅動部件驅動),當撐口位于推紗入袋位置及退袋位置時撐口板的朝向由退袋位置指向推紗入袋位置的方向(圖8中由右向左的方向),當撐口位于撐袋位置時,撐口板朝向向上,撐口由退袋位置向撐袋位置移動時,首先由獨立的退袋撐口移動驅動部件驅動水平移動至推紗入袋位置,然后由撐口移動轉角氣缸155驅動順勢沿撐口板朝向方向繼續轉動,撐口12由推紗入袋位置轉動至撐袋位置使撐口伸入包裝袋打開的口中并將包裝袋口撐開在撐口上,然后撐口12拖動包裝袋向撐口上包裝袋口朝向方向轉動返回至推紗入袋位置等待排紗推板將筒子紗推入包裝袋內。
本實施例的包裝袋供應從上部供應,可以減小包裝設備的占地面積。
本實用新型一種將成排筒子紗裝入包裝袋中的裝置的實施例6:(見圖10、11)。本實施例與實施例5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中撐口導軌支架141通過安裝軸及帶座軸承(作為撐口運動支撐導向部件)安裝在機架4上,撐口導軌支架141的安裝軸與安裝在機架4上的帶減速機的撐口移動轉角電機156(作為撐口移動驅動部件)的輸出軸相連,撐口移動轉角電機156帶動撐口導軌支架141轉動,從而帶動撐口在其撐袋位置、推紗入袋位置及退袋位置之間轉動,撐口的撐袋位置、推紗入袋位置及退袋位置位于一段與推紗方向相切的圓周上,撐袋位置(相當于圖9中撐口的位置)及退袋位置(圖11中撐口的位置)分別位于推紗入袋位置(圖10中撐口的位置)的兩側,撐口位于推紗入袋位置時,撐口板的方向指向推紗入袋方向(圖10中由右向左的方向),排紗推板將一袋中的最后一排筒子紗推入袋中后,第一排紗推板22及第二排紗推板24先不向推紗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繼續推住包裝袋內的筒子紗,撐口12由撐口移動轉角電機156驅動向退袋位置方向轉動,將裝滿筒子紗的包裝袋在撐口上退(拉)下來。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文討論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推理出其它變體形式,這些變體形式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