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絞紗絡筒機配件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適用于絞紗絡筒機的高效供料結構進行穩定精準的調節,提高作業效率。
背景技術:
絡筒機是紡織行業的專用設備,絡筒作為紡紗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織造的首道工序,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因而在紡織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絡筒的工作原理絡筒的工作時改變卷裝,增加紗線卷裝的容紗量,通過絡筒將容量較少的管紗(或絞紗)連接起來,做成容量較大的筒子,一只筒子的容量相當于二十多只管紗。筒子可用于整經,并捻,卷緯,染色,無梭織機上的緯紗以及針織用紗等,這些工序如果直接使用管紗會造成停臺時間過多,影響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也影響產品質量的提高,所以增加卷裝容量是提高后道工序生產率和質量的必要條件。清除紗線上的疵點,改善紗線品質,棉紡廠生產的紗線上存在著一些疵點和雜質,比如粗節,細節,雙紗,弱捻紗,棉結等,絡筒時利用清紗裝置對紗線進行檢查,清除紗線上對織物的質量有影響的疵點和雜質,提高紗線的均勻度和光潔度,以利于減少紗線在后道工序中的斷頭,提高織物的外觀質量,紗線上的疵點和和雜質在絡筒工序被清除是最合理的,因為絡筒時每只筒子的工作是獨立進行的,在某只筒子處理斷頭時,其它筒子可以不受影響繼續工作。
傳統絞紗絡筒機的紗線供料結構,其安裝在絞紗絡筒機的上方,一方面位置高,操作換紗、接頭等作業不便,因安裝位置高也提高了操作者上紗、換紗作業的勞動強度,另一方面其供料作業時紗線張力大、易出現斷頭,同時過大的張力也使得絡筒紗線不均勻且成型不美觀等現象,而在紗線供料結構的作業中需要一種可以多角度、能任意調整的調節結構來進行輔助調整,以提高紗線供料結構的實用性,現有為固定結構的組件已不能滿足現有絞紗絡筒機作業時的調整使用需求,而這是當前所亟待解決的。
因此,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其設計結構合理,能依據實際使用需求進行調整,有效的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且可調結構適用范圍廣(操作者作業便捷、適用多種紗線),同時作業時調整位置保證具有合適的張力,使得紗線均勻、管紗美觀和紗線無斷裂現象,提高作業效率。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包括分別設置在一組支撐板中間的動定位板、靜定位板,其中,靜定位板的一端與支撐板利用螺栓固定連接,及分別設置在動定位板內的第一弧形滑槽、第二弧形滑槽,及分別貫穿動定位板、靜定位板且一端位于第一弧形滑槽內的第一滑動螺桿,及分別貫穿動定位板、靜定位板且一端位于第二弧形滑槽內的第二滑動螺桿,其中,第一滑動螺桿與第二滑動螺桿之間通過彈簧連接,及分別連接動定位板、靜定位板的定位桿,及設置在動定位板上的控制手柄。
本技術方案的,所述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還包括與動定位板、靜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保護殼,其中,保護殼與動定位板的結構相同且保護殼與動定位板之間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設計結構合理,能依據實際使用需求進行調整,有效的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且可調結構適用范圍廣(操作者作業便捷、適用多種紗線),同時作業時調整位置保證具有合適的張力,使得紗線均勻、管紗美觀和紗線無斷裂現象,提高作業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的保護殼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序號標注如下:1-保護殼、2-彈簧、3-動定位板、4-控制手柄、5-定位板、6-第一弧形滑槽、7-第二弧形滑槽、8-定位桿、9-第一滑動螺桿、10-第二滑動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的一種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包括分別設置在一組支撐板中間的動定位板3、靜定位板5,其中,靜定位板5的一端與支撐板利用螺栓固定連接,及分別設置在動定位板3內的第一弧形滑槽6、第二弧形滑槽7,及分別貫穿動定位板3、靜定位板5且一端位于第一弧形滑槽6內的第一滑動螺桿9,及分別貫穿動定位板3、靜定位板5且一端位于第二弧形滑槽7內的第二滑動螺桿10,其中,第一滑動螺桿9與第二滑動螺桿10之間通過彈簧2連接,及分別連接動定位板3、靜定位板5的定位桿8,及設置在動定位板3上的控制手柄4。
如圖2所示的,應用于絞紗絡筒機高效供料結構的調節組件,還包括與動定位板3、靜定位板5相配合使用的保護殼1,其中,保護殼1與動定位板3的結構相同且保護殼1與動定位板3之間固定連接,調節時,動定位板3和保護殼1以靜定位板5為支撐點進行運動,而保護殼1起到防止紗線進入影響紗線作業狀態、降低工作效率問題的出現。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