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鋼絲繩懸掛裝置、控制方法及多繩摩擦提升系統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91475閱讀:1636來源:國知局
鋼絲繩懸掛裝置、控制方法及多繩摩擦提升系統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工程作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絲繩懸掛裝置、控制方法及多繩摩擦提升系統。



背景技術:

對于礦井提升機來說,鋼絲繩懸掛裝置是提升機正常運行的重要裝置。現有的帶桃形環的鋼絲繩懸掛裝置能夠實現鋼絲繩鎖緊功能,還能夠通過調節鋼絲繩張力來實現鋼絲繩自動平衡的功能。但是此類裝置自身無法實現調繩功能,需要專用的調繩設備進行調繩,調繩的時候需要打開桃形環,調完繩后需要關閉桃形環,調繩耗時長、成本高。

另一方面,現有的鋼絲繩懸掛裝置在鋼絲繩的扭轉力矩釋放方面重視不夠,隨著礦井深度的增加,鋼絲繩受到交變疲勞應力增大,鋼絲繩壽命也會迅速縮短。在控制方法方面,現有的帶桃形環的鋼絲繩懸掛裝置在調節鋼絲繩張力自動平衡方面過度依賴油缸,以至于油缸的活塞桿行程走完以后就不得不進行調繩,鋼絲繩在受拉時會產生塑性變形,尤其是千米深井中鋼絲繩變形程度大,然而油缸行程短,所以調繩周期短,導致人力成本的提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鋼絲繩懸掛裝置、控制方法及多繩摩擦提升系統,能夠方便地進行調繩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絲繩懸掛裝置,包括:第一梁、第二梁、懸掛油缸和用于連接提升容器的懸掛接頭,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用于穿過鋼絲繩,并對鋼絲繩進行固定,所述懸掛油缸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梁和所述懸掛接頭連接;其中,還包括楔形接頭和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所述楔形接頭設置在所述第二梁內設的容置腔中,所述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設置在所述楔形接頭和所述第二梁之間,能夠在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發生預設方向的位移時,驅動所述楔形接頭鎖止自身一側的鋼絲繩段,并解除另一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

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能夠在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發生相向位移時,驅動所述楔形接頭偏向移動至鎖止所述楔形接頭第一側的鋼絲繩段的容置腔側壁,并解除所述楔形接頭第二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以及在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發生相反位移時,驅動所述楔形接頭偏向移動至鎖止所述楔形接頭第二側的鋼絲繩段的容置腔側壁,并解除所述楔形接頭第一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

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梁上設有側板,所述第二梁通過所述側板與所述懸掛油缸連接,所述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具體包括:第一鎖止頂臂、第二鎖止頂臂和推拉部件,所述第一鎖止頂臂位于第二鎖止頂臂和所述推拉部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鎖止頂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鎖止頂臂的一端均鉸接在所述第二梁上,所述側板、所述楔形接頭和所述第二梁通過鉸軸與所述第一鎖止頂臂實現轉動連接,所述推拉部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鎖止頂臂的另一端組成轉動副,另一端與所述側板、所述楔形接頭和所述第二梁組成移動副和轉動副。

進一步地,所述楔形接頭包括側面呈楔形的接頭本體,所述接頭本體的截面尺寸自上而下逐漸變大,所述容置腔的內輪廓與所述楔形接頭的側面相匹配,所述楔形接頭能夠相對于所述容置腔側向移動和上下移動,所述接頭本體的側面和底面均設有繩槽,能夠與所述容置腔的內輪廓共同容納穿過的鋼絲繩。

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梁中設有鋼絲繩自鎖緊機構,能夠在提升系統正常運行工況下及調繩工況下對所述鋼絲繩相對于所述第一梁的進繩和/或吐繩實現自動鎖緊。

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繩自鎖緊機構包括進繩楔形孔和吐繩楔形孔,在所述進繩楔形孔和所述吐繩楔形孔中分別設有進繩楔形塊和吐繩楔形塊,所述鋼絲繩從所述進繩楔形孔中穿出,繞經所述第二梁中的楔形接頭后,穿入所述吐繩楔形孔,所述進繩楔形塊和所述吐繩楔形塊分別對穿入的所述鋼絲繩實現自動鎖緊,所述進繩楔形孔和所述吐繩楔形孔的橫截面尺寸漸縮方向與所述鋼絲繩的穿入方向相反。

進一步地,在所述進繩楔形孔和所述吐繩楔形孔的鋼絲繩穿入口處還分別設有第一碟簧和第二碟簧。

進一步地,所述進繩楔形孔位于所述第一梁的正中位置。

進一步地,還包括外支架,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所述懸掛油缸和所述懸掛接頭中的至少部分結構設置在所述外支架的內部空間中,在所述外支架與所述第一梁之間還設有平面軸承,所述平面軸承的一表面與所述外支架固定,另一表面與所述第一梁固定。

進一步地,還包括外支架和接頭限位機構,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所述懸掛油缸和所述懸掛接頭中的至少部分結構設置在所述外支架的內部空間中,所述接頭限位機構能夠在操作下實現所述懸掛接頭相對于所述外支架的運動限制狀態和運動限制解除狀態之間的切換。

進一步地,所述接頭限位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外支架和所述懸掛接頭上的第一插銷孔和第二插銷孔,通過在所述第一插銷孔和所述第二插銷孔插入限位銷以實現所述運動限制狀態,通過在所述第一插銷孔和所述第二插銷孔拔出限位銷以實現所述運動限制解除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梁與所述第二梁之間通過螺桿連接,在所述螺桿上設有調節螺母,能夠調整并固定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之間的相對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懸掛油缸中活塞的兩側油腔均設有油口,能夠在進行所述鋼絲繩的調繩操作時連接壓力油源,以使所述懸掛油缸伸長來推動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向靠近的方向運動,或使所述懸掛油缸縮短來拉動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向遠離的方向運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繩摩擦提升系統,包括提升容器、提升驅動機構和多條鋼絲繩,其中,還包括對應所述多條鋼絲繩的多個前述的鋼絲繩懸掛裝置。

進一步地,各個所述鋼絲繩懸掛裝置的有桿腔上的油口均通過油路相互連通,并在每個有桿腔的油口設有控制閥,各個所述鋼絲繩懸掛裝置的無桿腔上的油口也均通過油路相互連通,并在每個無桿腔的油口設有控制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前述的鋼絲繩懸掛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吐繩工況:

通過所述懸掛油缸驅動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發生相向位移;

通過所述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驅動所述楔形接頭偏向移動至鎖止所述楔形接頭第一側的鋼絲繩段的容置腔側壁,并解除所述楔形接頭第二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以實現鋼絲繩的吐繩;

進繩工況:

通過所述懸掛油缸驅動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發生相反位移;

通過所述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驅動所述楔形接頭偏向移動至鎖止所述楔形接頭第二側的鋼絲繩段的容置腔側壁,并解除所述楔形接頭第一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以實現鋼絲繩的進繩。

進一步地,所述鋼絲繩懸掛裝置還包括外支架和接頭限位機構,所述第一梁、所述第二梁、所述懸掛油缸和所述懸掛接頭中的至少部分結構設置在所述外支架的內部空間中,所述控制方法還包括:

在吐繩工況下,通過操作所述接頭限位機構,以使所述懸掛接頭與所述外支架之間形成運動限制狀態;

在進繩工況下,通過操作所述接頭限位機構,以使所述懸掛接頭與所述外支架之間形成運動限制解除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接頭限位機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外支架和所述懸掛接頭上的第一插銷孔和第二插銷孔,所述接頭限位機構的操作具體包括:

在所述第一插銷孔和所述第二插銷孔插入限位銷以實現所述運動限制狀態;

在所述第一插銷孔和所述第二插銷孔拔出限位銷以實現所述運動限制解除狀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梁與所述第二梁之間通過螺桿連接,在所述螺桿上設有調節螺母;所述控制方法還包括:

在通過所述懸掛油缸驅動所述第二梁運動來實現鋼絲繩調繩之前,調整所述調節螺母,以使所述第一梁與所述第二梁之間能夠相對運動;

在鋼絲繩調繩完畢后,調整所述調節螺母,以使所述第一梁與所述第二梁之間維持相對固定的位置關系。

進一步地,所述懸掛油缸中活塞的兩側油腔均設有油口;所述控制方法還包括:

在通過所述懸掛油缸驅動所述第二梁運動來實現鋼絲繩調繩之前,將所述懸掛油缸的油口連接壓力油源,以使所述懸掛油缸伸長來推動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向靠近的方向運動,或使所述懸掛油缸縮短來拉動所述第二梁相對于所述第一梁向遠離的方向運動。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將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的運動過程與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對楔形接頭的驅動作用聯系起來,在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向不同運動方向發生位移時,楔形接頭能夠鎖止自身不同側面的鋼絲繩段,并解除非鎖止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以便使通過第二梁的鋼絲繩能夠相對于第一梁吐出或拔出,進而使得操作人員在操作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運動即可以完成鋼絲繩的調整,簡化鋼絲繩的調繩過程。通過本發明的鋼絲繩懸掛裝置,有調繩需求時不僅無需拆卸楔形接頭,也不需要采用專用的調繩設備,因此可以節約成本,提高調繩效率。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鋼絲繩懸掛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實施例中B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實施例中A-A截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1實施例通過限位銷固定外支架和懸掛接頭的A-A截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2中F區域的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鋼絲繩懸掛裝置實施例的第一梁相關結構的俯視圖。

圖7為圖6中第一梁相關結構的D-D截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8為圖6中第一梁相關結構的C-C截面的剖面示意圖。

圖9為具有多個本發明鋼絲繩懸掛裝置的多繩摩擦提升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鋼絲繩懸掛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2-5,本實施例中的鋼絲繩懸掛裝置包括:第一梁6、第二梁9、懸掛油缸14和懸掛接頭15。第一梁6和第二梁9用于穿過鋼絲繩1,并對鋼絲繩1進行固定。懸掛油缸14的兩端分別與第二梁9和懸掛接頭15連接。

在安裝鋼絲繩1時,可以使鋼絲繩1依次從第一梁6和第二梁9穿過,再反向依次從第二梁9和第一梁6穿出。第一梁6與第二梁9之間可通過螺桿7連接,在螺桿7上設有調節螺母16,能夠調整并固定第一梁6和第二梁9之間的相對位置。懸掛油缸14連接在第二梁9和懸掛接頭15之間,可以直接與第二梁9連接,也可以通過其他中間部件(例如圖1中側板10等)間接連接。懸掛油缸14的活塞桿12可通過耳環11和銷軸23與懸掛接頭15連接。懸掛接頭15可通過銷軸20連接提升容器30(參見圖9),提升容器30為提升人或者物品的提升廂體。懸掛油缸14中活塞13的兩側油腔均設有油口,能夠在進行鋼絲繩1的調繩操作時連接壓力油源,以使懸掛油缸14整體伸長來推動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向靠近的方向運動,或使懸掛油缸14整體縮短來拉動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向遠離的方向運動。

在本實施例中,鋼絲繩懸掛裝置還包括楔形接頭8和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其中,楔形接頭8設置在第二梁9內設的容置腔中,鋼絲繩1在兩次穿過第二梁9時穿過該容置腔并繞過楔形接頭8。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設置在楔形接頭8和第二梁9之間,能夠在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發生預設方向的位移時,驅動楔形接頭8鎖止自身一側的鋼絲繩段,并解除另一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

也就是說,將本實施例中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的運動過程與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對楔形接頭的驅動作用聯系起來,當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向不同運動方向發生位移時,使楔形接頭鎖止自身不同側面的鋼絲繩段,并解除非鎖止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以便使通過第二梁的鋼絲繩能夠相對于第一梁吐出或拔出。這樣就能夠使得操作人員在操作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的運動時就可以完成鋼絲繩的調整,簡化鋼絲繩的調繩過程。相比于現有的鋼絲繩調繩方式,本實施例可以在有調繩需求時不必拆卸楔形接頭,也不需要采用專用的調繩設備,因此能夠節約成本,提高調繩效率。

在圖3中,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可以在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發生相向位移時,驅動楔形接頭8偏向移動至鎖止楔形接頭8第一側(圖3中楔形接頭8左側)的鋼絲繩段的容置腔側壁,并解除楔形接頭8第二側(圖3中楔形接頭8右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此時,由于第一側的鋼絲繩段被限制運動,因此當第二梁9向上運動時,該第一側的鋼絲繩段會向上從第一梁6中吐出,實現鋼絲繩1的吐繩過程。

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可以在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發生相反位移時,驅動楔形接頭8偏向移動至鎖止楔形接頭8第二側的鋼絲繩段的容置腔側壁,并解除楔形接頭8第一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此時,由于第二側的鋼絲繩段被限制運動,因此當第二梁9向下運動時,該第二側的鋼絲繩會被向下拔出,實現鋼絲繩1的進繩過程。

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的運動過程與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對楔形接頭的驅動作用之間可通過各種方式(例如通過電控聯動方式、時序聯動方式或者機械聯動方式等)進行聯系。舉例來說,可通過設置傳感器來檢測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的運動過程,并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可根據傳感信號控制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驅動楔形接頭鎖止自身不同側面的鋼絲繩段,并解除非鎖止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在另一個例子中,也可以采用控制器同時控制第二梁相對于第一梁的運動和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對楔形接頭的驅動的時序聯動控制。

圖5示出的則是機械聯動方式的一種實現例。其中,第二梁在運動時能夠通過機械傳動的方式帶動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來驅動楔形接頭鎖止自身不同側面的鋼絲繩段,并解除非鎖止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具體來說,在第二梁9上設有側板10,第二梁9通過側板10與懸掛油缸14連接,并且側板10能夠相對于第二梁9在豎直方向上運動。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具體包括:第一鎖止頂臂17、第二鎖止頂臂18和推拉部件19,第一鎖止頂臂17位于第二鎖止頂臂18和推拉部件19的上方,第一鎖止頂臂17的一端和第二鎖止頂臂18的一端均鉸接在第二梁9上,側板10、楔形接頭8和第二梁9通過鉸軸與第一鎖止頂臂17組成轉動副,推拉部件19的一端與第二鎖止頂臂18的另一端轉動連接,另一端與側板10、楔形接頭8和第二梁9組成移動副和轉動副。

當側板10被懸掛油缸14向上推動時,側板10能夠推動第二鎖止頂臂18逆時針旋轉,同時推拉部件19順時針旋轉,并將楔形接頭8頂向右側,直至將楔形接頭8右側的鋼絲繩段壓緊,使右側的鋼絲繩段不能相對于第二梁9運動。同時楔形接頭8左側的鋼絲繩段則被放松,可以相對于第二梁9運動。隨著側板10的向上運動,還會帶動第二梁9向上運動。第二梁9會帶動被壓緊的鋼絲繩段從第一梁6中向上吐出,而同時第一梁6進繩側的余出繩滑動到第二梁9的下側,從而完成吐繩過程。

當吐繩完畢后,懸掛油缸14可以拉動側板10向下運動,側板10則可以帶動第二鎖止頂臂18順時針旋轉,同時推拉部件19逆時針旋轉,從而使楔形接頭8右側鋼絲繩段被放松。側板10向下運動會帶動第一鎖止頂臂17順時針旋轉,直至將楔形接頭8左側的鋼絲繩段壓緊,使左側的鋼絲繩段不能相對于第二梁9運動。隨著側板10的向下運動,還會帶動第二梁9向下運動,此時楔形接頭8左側被夾緊的鋼絲繩段會隨著第二梁9一同向下,并從第一梁6中拔出一段鋼絲繩,第一梁6吐繩側余出的繩則被拔進來的該段繩代替,并與楔形接頭8貼緊,從而完成進繩過程。

為了在上述調繩過程中使楔形接頭8能夠準確有效的實現對鋼絲繩1的作用,楔形接頭8優選包括側面呈楔形的接頭本體,接頭本體的截面尺寸從頂面到底面逐漸變大。容置腔的內輪廓可呈楔形,并與楔形接頭8的接頭本體側面相匹配。接頭本體的側面和底面均設有繩槽,能夠與容置腔的內輪廓共同容納穿過的鋼絲繩1。楔形接頭8能夠相對于容置腔側向移動和上下移動,隨著楔形接頭8的側向移動,楔形接頭8側面的鋼絲繩1會被壓緊或放松。

為了確保鋼絲繩懸掛裝置與鋼絲繩1之間不會出現打滑情況,在第一梁6中可設有鋼絲繩自鎖緊機構,能夠對鋼絲繩1相對于第一梁6的進繩和/或吐繩實現自動鎖緊。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鋼絲繩懸掛裝置實施例的第一梁相關結構的俯視圖。結合圖7和圖8所示的兩個剖面示意圖,鋼絲繩自鎖緊機構包括進繩楔形孔31和吐繩楔形孔32,在進繩楔形孔31和吐繩楔形孔32中分別設有進繩楔形塊24和吐繩楔形塊5。鋼絲繩1從進繩楔形孔31中穿出,繞經第二梁9中的楔形接頭8后,穿入吐繩楔形孔32。進繩楔形塊24和吐繩楔形塊5分別對穿入的鋼絲繩1實現自動鎖緊,進繩楔形孔31和吐繩楔形孔32的橫截面尺寸漸縮方向與鋼絲繩1的穿入方向相反。

在正常工作時,鋼絲繩1相對于第一梁6存在被拉出的趨勢,而在進繩楔形塊24和進繩楔形孔31的作用下,鋼絲繩1越被往外拉出,則進繩楔形塊24就會越夾緊鋼絲繩1,對其施加更大的壓力,形成更大的摩擦力,從而避免鋼絲繩1被往上拉出,反之鋼絲繩1可以順利地進入到進繩楔形塊24所形成的間隙中。因此形成了鋼絲繩只進不出的安全結構。同理,鋼絲繩1的末端經由第二梁9伸入到第一梁6的吐繩楔形孔32中,并通過吐繩楔形塊5實現鎖緊作用。當鋼絲繩1被向外拉出時,吐繩楔形塊5和吐繩楔形孔32可以在配合下夾緊鋼絲繩1的末端,避免鋼絲繩1的末端被往下拉進第一梁6中。反之,鋼絲繩1可以相對于第一梁6順利地向上吐出。因此形成了鋼絲繩只出不進的安全結構。

通過這種鋼絲繩自鎖緊機構,不僅能夠確保鋼絲繩懸掛的安全性,避免鋼絲繩相對于鋼絲繩懸掛裝置的打滑,也能夠配合楔形接頭8和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實現鋼絲繩的調繩功能,因此提高了整個裝置的系統性、可靠性和實用性。

進繩楔形孔31優選位于第一梁6的正中位置,以確保鋼絲繩與鋼絲繩懸掛裝置的拉力平衡。在進繩楔形孔31和吐繩楔形孔32的鋼絲繩穿入口處還分別設有第一碟簧4和第二碟簧22。第一碟簧4的一端可固定在進繩楔形塊24的較小尺寸段,且另一端頂緊在第一梁6的上表面。第二碟簧22的一端可固定在吐繩楔形塊5的較小尺寸段,且另一端頂緊在第一梁6的下表面。第一碟簧4和第二碟簧22的主要作用是在提升系統正常運行工況時鎖緊鋼絲繩,并在調繩過程的進繩口單向進繩和吐繩口單向吐繩中起到鋼絲繩鎖緊的作用。

在圖1-4中,鋼絲繩懸掛裝置還可以包括外支架2。第一梁6、第二梁9、懸掛油缸14和懸掛接頭15中的至少部分結構設置在外支架2的內部空間中,在外支架2與第一梁6之間還設有平面軸承3,平面軸承3的一表面與外支架2固定,另一表面與第一梁6固定。第一梁6上設置的平面軸承能夠隨著鋼絲繩1轉動而實現鋼絲繩1的扭轉力矩的釋放。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鋼絲繩懸掛裝置還可以包括接頭限位機構,接頭限位機構能夠在操作下實現懸掛接頭15相對于外支架2的運動限制狀態和運動限制解除狀態之間的切換。例如,圖3和圖4中的接頭限位機構可具體包括分別設置在外支架2和懸掛接頭15上的第一插銷孔25和第二插銷孔26,通過在第一插銷孔25和第二插銷孔26插入限位銷21以實現運動限制狀態,通過在第一插銷孔25和第二插銷孔26拔出限位銷21以實現運動限制解除狀態。

本發明鋼絲繩懸掛裝置的上述各實施例可應用于各種需要懸掛鋼絲繩的場合,尤其適用于多繩摩擦提升機。因此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多繩摩擦提升機,包括提升容器30、提升驅動機構、多條鋼絲繩1和對應多條鋼絲繩1的多個前述鋼絲繩懸掛裝置。提升驅動機構可以為提升卷筒、提升油缸等。

各個鋼絲繩懸掛裝置的懸掛油缸的有桿腔上的油口均通過油路28相互連通,并在每個有桿腔的油口設有控制閥29,各個鋼絲繩懸掛裝置的懸掛油缸的無桿腔上的油口也均通過油路28相互連通,并在每個無桿腔的油口設有控制閥29。該油路28可以在鋼絲繩懸掛裝置正常運行時通過各個懸掛油缸的內部油壓平衡來調節鋼絲繩張力自動平衡。此外,在調繩過程中懸掛油缸的油口可連接壓力油源。壓力油源可以為液壓泵站、蓄能器或其他液壓油路。

基于上述各鋼絲繩懸掛裝置的實施例,本發明還提供了控制方法,該方法包括:

吐繩工況:

通過懸掛油缸14驅動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發生相向位移;

通過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驅動楔形接頭8偏向移動至鎖止楔形接頭8第一側的鋼絲繩段的容置腔側壁,并解除楔形接頭8第二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以實現鋼絲繩1的吐繩;

進繩工況:

通過懸掛油缸14驅動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發生相反位移;

通過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驅動楔形接頭8偏向移動至鎖止楔形接頭8第二側的鋼絲繩段的容置腔側壁,并解除楔形接頭8第一側的鋼絲繩段的運動限制,以實現鋼絲繩1的進繩。

在鋼絲繩懸掛裝置的一個實施例中,鋼絲繩懸掛裝置還包括外支架2和接頭限位機構,第一梁6、第二梁9、懸掛油缸14和懸掛接頭15中的至少部分結構設置在外支架2的內部空間中,對應的控制方法還包括:在吐繩工況下,通過操作接頭限位機構,以使懸掛接頭15與外支架2之間形成運動限制狀態;在進繩工況下,通過操作接頭限位機構,以使懸掛接頭15與外支架2之間形成運動限制解除狀態。

在鋼絲繩懸掛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鋼絲繩懸掛裝置中的接頭限位機構可包括分別設置在外支架2和懸掛接頭15上的第一插銷孔25和第二插銷孔26,對應的接頭限位機構的操作具體包括:在第一插銷孔25和第二插銷孔26插入限位銷21以實現運動限制狀態;在第一插銷孔25和第二插銷孔26拔出限位銷21以實現運動限制解除狀態。

在鋼絲繩懸掛裝置的又一個實施例中,鋼絲繩懸掛裝置中的第一梁6與第二梁9之間可以通過螺桿7連接,在螺桿7上設有調節螺母16;對應的控制方法還包括:在通過懸掛油缸14驅動第二梁9運動來實現鋼絲繩調繩之前,將第一梁6和第二梁9之間靠下的調節螺母16擰到靠近第一梁6的一側,以使第一梁6與第二梁9之間能夠相對運動;在鋼絲繩調繩完畢后,將該調節螺母16擰到靠近第二梁9的一側,以使第一梁6與第二梁9之間維持相對固定的位置關系。

在鋼絲繩懸掛裝置的又一個實施例中,懸掛油缸14中活塞13的兩側油腔均可設有油口;控制方法還包括:在通過懸掛油缸14驅動第二梁9運動來實現鋼絲繩調繩之前,將懸掛油缸14的油口連接壓力油源,以使懸掛油缸14伸長來推動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向靠近的方向運動,或使懸掛油缸14縮短來拉動第二梁9相對于第一梁6向遠離的方向運動。

下面結合圖1-4所示的鋼絲繩懸掛裝置結構的對鋼絲繩懸掛裝置的正常使用過程和調繩過程進行詳細說明。

在鋼絲繩懸掛裝置處于正常運行工況時,鋼絲繩1、外支架2、平面軸承3、第一梁6、第二梁9相對固定,懸掛油缸14、懸掛接頭15和提升容器30相對固定。且各個懸掛油缸14的有桿腔均通過油路28分別連通,無桿腔均通過另一油路28分別連通。有桿腔油口上的控制閥29全部打開,實現各個油缸有桿腔之間油壓平衡,從而實現鋼絲繩張力平衡。

第一梁6中設置的兩個反向的進繩楔形塊24和吐繩楔形塊5來完成鋼絲繩1的自動鎖緊。通過將多個調節螺母16分別擰緊到靠近第一梁6和第二梁9的位置,此時第一梁6與第二梁9之間沒有相對運動。

當需要對鋼絲繩進行調繩時,操作人員可將限位銷21插入到外支架2上的第一插銷孔25和懸掛接頭15上的第二插銷孔26,以使外支架2、平面軸承4的上表面、懸掛油缸14、懸掛接頭15和提升容器30相對固定,而鋼絲繩1與平面軸承4的下表面、第一梁6和第二梁9相對固定。然后,將第一梁6和第二梁9之間靠下的調節螺母16擰到靠近第一梁6的一側,此時第二梁9和第一梁6可以相對運動,并將需要調繩的鋼絲繩懸掛裝置的懸掛油缸14的油口所連的液壓管路拆開,分別與壓力油源的A、B口相連通。

通過壓力油源向懸掛油缸14的有桿腔卸油,無桿腔注油,使活塞桿12向上移動,活塞桿12頂著側板10向上移動。側板10通過第一鎖止頂臂17、第二鎖止頂臂18和推拉部件19來驅動楔形接頭8頂緊楔形接頭8左側的鋼絲繩段。側板10帶動第二梁9向上運動,鋼絲繩1從第一梁6中向上吐出,而左側繩不動,右側的余出繩處于楔形接頭8的下側。實現鋼絲繩1的吐繩過程。

完成吐繩后,壓力油源可通過換向閥作用,使懸掛油缸14的有桿腔注油,無桿腔卸油,從而使活塞桿12向下回縮,帶動側板10向下移動。側板10通過第一鎖止頂臂17、第二鎖止頂臂18和推拉部件19來驅動楔形接頭8頂緊楔形接頭8右側的鋼絲繩段。側板10帶動第二梁9向下運動,鋼絲繩1從第一梁6中向下拔出。吐繩余出的繩被拔進來的一段繩代替并與楔形接頭8貼緊,從而實現鋼絲繩1的進繩過程。

以上完成調繩過程中的一個循環,多個循環可完成一定長度的調繩過程。完成調繩任務以后,將該調節螺母16擰到靠近第二梁9的一側,將壓力油源與懸掛油缸14的油口分離,并重新接好懸掛油缸14之間的油路28,再拔出將懸掛接頭15與外支架2固定的限位銷21,即可讓鋼絲繩懸掛裝置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

對于本發明包括楔形接頭、鋼絲繩自鎖緊機構、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的鋼絲繩懸掛裝置實施例來說,該裝置通過鋼絲繩自鎖緊機構實現鋼絲繩鎖緊;在提升系統運行過程中,通過將多個懸掛油缸用液壓管路連通實現鋼絲繩動張力平衡;同時,通過平面軸承與轉動副釋放鋼絲繩扭轉力矩;在檢修期間,如需吐繩,將油缸與液壓泵站等壓力油源及控制系統連通,通過油缸帶動鋼絲繩偏向限制機構運動并配合楔形接頭和鋼絲繩自鎖緊機構實現在線吐繩,而無需再加專用的鎖繩及調繩裝置。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乡县| 外汇| 临江市| 灵宝市| 江西省| 永春县| 仁怀市| 新邵县| 宜宾市| 修武县| 新泰市| 横山县| 江川县| 嘉峪关市| 婺源县| 成安县| 江北区| 镇赉县| 福州市| 甘谷县| 嘉荫县| 漯河市| 东方市| 西林县| 宝清县| 黄大仙区| 民权县| 夏津县| 湟源县| 琼结县| 永丰县| 双流县| 西平县| 延吉市| 旅游| 昌平区| 池州市| 客服| 阳泉市| 景洪市|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