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鍍產品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鍍產品自動輸送卸載裝置。
背景技術:
電鍍(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上鍍上一薄層其它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金屬氧化(如銹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硫酸銅等)及增進美觀等作用。
現有技術中,電鍍產品在電鍍步驟完成后,需要將電鍍產品運輸到下一烘干工序中。現有技術中是需要人工進行搬運運輸的,不僅費時費力,人力成本較大,且容易在搬運過程中出現泄露、磕碰等問題,給加工產品造成損傷。
因此,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的技術缺陷,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鍍產品自動輸送卸載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電鍍產品運輸不方便,費時費力,影響工作效率,增加成本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電鍍產品自動輸送卸載裝置,包括機架、電控箱、電機、轉軸、滾輪、齒輪、鏈條、氣缸和翻轉承載平臺,所述機架下端前后部均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兩端設有滾輪,所述機架前部的所述轉軸中部套設齒輪,所述機架內固定設有電機,所述電機動力輸出端通過鏈條傳動連接所述齒輪,所述機架外側固定有電控箱,所述電控箱電連接所述電機,所述機架頂端設有翻轉承載平臺,所述機架內固定設有氣缸,所述氣缸電連接所述電控箱,所述氣缸頂端連接所述翻轉承載平臺后部下端,所述翻轉承載平臺前端通過合頁連接所述機架頂端。
優選的,所述翻轉承載平臺包括料斗平臺和出料口,所述料斗平臺前端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端通過合頁與所述機架上端旋轉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支撐防撞臺,所述機架頂端固定設有支撐防撞臺,所述支撐防撞臺設于所述翻轉承載平臺后端下方,所述支撐防撞臺設有兩個,且所述支撐防撞臺頂端設有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電控箱外側設有電機控制按鈕和氣缸控制按鈕。
優選的,還包括導軌,兩條所述導軌平行設置,所述滾輪設于所述導軌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通過設置在機架內的電機帶動轉軸和滾輪,從而實現了自動化的進行搬運,并在機架內設置了氣缸結構以及在機架頂端設置了翻轉承載平臺,通過氣缸推動承載貨物的翻轉承載平臺進行傾斜,可方便的將電鍍產品傾卸到烘干工序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好,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防撞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翻轉承載平臺的俯視圖;
圖中:1機架;2電控箱;3電機;4轉軸;5滾輪;6齒輪;7鏈條;8氣缸;9翻轉承載平臺;91料斗平臺;92出料口;10支撐防撞臺;11橡膠墊;12電機控制按鈕;13氣缸控制按鈕;14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遞進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圖1和2,示出了一種電鍍產品自動輸送卸載裝置,包括機架1、電控箱2、電機3、轉軸4、滾輪5、齒輪6、鏈條7、氣缸8和翻轉承載平臺9,所述機架1下端前后部均設有轉軸4,所述轉軸4兩端設有滾輪5,通過轉軸4和滾輪5結構組成了移動部件,所述機架1前部的所述轉軸4中部套設齒輪6,所述機架1內固定設有電機3,所述電機3動力輸出端通過鏈條7傳動連接所述齒輪6,通過電機3與齒輪6的傳動連接,從而通過電機3帶動滾輪5轉動,使機架1實現移動運輸。所述機架1外側固定有電控箱2,所述電控箱2電連接所述電機3,所述機架1頂端設有翻轉承載平臺9,所述機架1內固定設有氣缸8,所述氣缸8電連接所述電控箱2,所述氣缸8頂端連接所述翻轉承載平臺9后部下端,所述翻轉承載平臺9前端通過合頁連接所述機架1頂端。
更進一步的,如圖4,所述翻轉承載平臺9包括料斗平臺91和出料口92,所述料斗平臺91前端設有出料口92,所述出料口92下端通過合頁與所述機架1上端旋轉連接。在使用時,通過氣缸8將翻轉承載平臺9后端頂起,而出料口92處與機架1為合頁連接,因此可旋轉,從而將翻轉承載平臺9處于傾斜裝置,使在翻轉承載平臺9內的電鍍物品傾斜并通過出料口92進入到烘干加工步驟設備中。
更進一步的,如圖3,還包括支撐防撞臺10,所述機架1頂端固定設有支撐防撞臺10,所述支撐防撞臺10設于所述翻轉承載平臺9后端下方,所述支撐防撞臺10設有兩個,且所述支撐防撞臺10頂端設有橡膠墊11。支撐防撞臺10能夠對翻轉承載平臺9起到支撐穩定作用,防止翻轉承載平臺9直接撞擊到機架1上端,且在支撐防撞臺10頂端設置的橡膠墊11,也能夠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防止碰撞對機架1和翻轉承載平臺9的碰撞損壞。
更進一步的,所述電控箱2外側設有電機控制按鈕12和氣缸控制按鈕13。通過電機控制按鈕12來控制電機3的啟動和關閉,氣缸控制按鈕13控制氣缸8的伸縮作用。
更進一步的,還包括導軌14,兩條所述導軌14平行設置,所述滾輪5設于所述導軌14內。在本實施例中,導軌14為槽式導軌14,使滾輪5只能在導軌14內移動,從而保證了此輸送卸載裝置始終在一條導軌14內運動,保證了運輸到指定地點。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過電控箱2上的電機控制按鈕12控制電機5的啟動,電機5通過鏈條7傳動連接齒輪6,齒輪6帶動轉軸4的轉動,而滾輪5隨轉軸4一起轉動,實現機架1的移動,并通過將滾輪5設置在導軌14內,使機架1沿著導軌14而移動到指定地點,并通過控制電機控制按鈕12使機架1停留在合適的位置;控制氣缸控制按鈕13,使其將翻轉承載平臺9后端向上頂起,在頂起過程中,傾斜的翻轉承載平臺9內的電鍍產品會逐漸傾斜到出料口92處,并逐漸進入到烘干加工設備中,完成了運輸和傾卸工作。此時控制氣缸8收回帶動翻轉承載平臺9下落到支撐防撞臺10上,控制電機控制按鈕12啟動電機3進行反向轉動,從而帶動轉軸4和滾輪5反向轉動,帶動機架1沿著導軌14返回到上一加工步驟設備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通過設置在機架內的電機帶動轉軸和滾輪,從而實現了自動化的進行搬運,并在機架內設置了氣缸結構以及在機架頂端設置了翻轉承載平臺,通過氣缸推動承載貨物的翻轉承載平臺進行傾斜,可方便的將電鍍產品傾卸到烘干工序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好,降低了人工成本。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