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頂出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頂出機構,所述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頂針、頂針板、頂針固定板、模腳、下復板,上模板位于下模板上方,頂針的下端固定于頂針固定板上,模腳連接于下模板和下復板之間,頂針板位于頂針固定板下方,頂針固定板可上下移動地設于下模板和下復板之間,下模板包括位于其上表面的型芯,其中,頂針包括均為圓柱形的第一頂針、第二頂針,第一頂針的直徑小于第二頂針,型芯上設有多個縱橫交錯的溝槽以形成塑件上交錯設置的加強筋,第一頂針與型芯上的溝槽的交錯處對應,第二頂針與型芯上的溝槽之間的平整區域對應。本實用新型在開模時,可以順利地頂出塑件,而且不會導致塑件損壞。
【專利說明】一種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頂出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的頂出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注塑成型是批量生產某些形狀復雜部件時的一種加工方法。注塑模具則是一種生產塑膠制品、實現注塑成型的工具,也是賦予塑膠制品完整結構和精確尺寸的工具。目前的塑膠件種類繁多、結構多樣。對于某些厚度較薄的平面狀塑件,可能存在強度較低、易損壞的缺陷,為了解決此類問題,很多時候都在塑件的一個側面上設置加強筋,尤其是交錯的加強筋。設置加強筋之后,雖然塑件強度增加,但是生產塑件的模具復雜度提高,尤其是頂針的設置較為不易,因為加強筋交錯處不易頂出。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頂出機構,以解決塑件加強筋交錯處不易頂出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頂出機構,包括上模板、下模板、頂針、頂針板、頂針固定板、模腳、下復板,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下模板上方,所述頂針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頂針固定板上,所述模腳連接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復板之間,所述頂針板位于所述頂針固定板下方,所述頂針固定板可上下移動地設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復板之間,所述下模板包括位于其上表面的型芯,其中,所述頂針包括均為圓柱形的第一頂針、第二頂針,所述第一頂針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頂針,所述型芯上設有多個縱橫交錯的溝槽以形成塑件上交錯設置的加強筋,所述第一頂針與所述型芯上的所述溝槽的交錯處對應,所述第二頂針與所述型芯上的所述溝槽之間的平整區域對應。
[0006]優選地,所述第一頂針的直徑是所述溝槽寬度的2倍,所述第二頂針的直徑是所述第一頂針直徑的至少3倍。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頂針、第二頂針的下端均為螺紋,所述第一頂針、第二頂針的下端則是螺紋固定于所述頂針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頂針、第二頂針下端的螺紋規格相同。
[0008]分析可知,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塑件加強筋交錯處不易頂出或者說頂出之后容易導致塑件發生變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兩種類型的頂針,一種頂針與塑件的加強筋交錯處對應,另一種頂針與塑件的平面部分對應,借此,本實用新型在開模時,可以順利地頂出塑件,而且不會導致塑件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注塑模具(不包括上模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注塑模具的下模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頂針固定板上頂針安裝位置示意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生產的塑件9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4]如圖1-圖3所示,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未示出)、下模板1、模腳2、下復板3、導向柱4、頂針固定板5、下頂板6、第一頂針71、第二頂針72,下模板I的上部為型芯11。
[0015]如圖4所示,具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注塑模具生產的塑件9為一電動車腳踏板,其包括橫向加強筋91、縱向加強筋92,橫向加強筋91、縱向加強筋92相交形成加強筋交錯處90,橫向加強筋91、縱向加強筋92之間為平整區域93。
[0016]具體而言,上模板位于下模板I上方,第一頂針71、第二頂針72的下端固定于頂針固定板5上,模腳2連接于下模板I和下復板3之間,下頂板6位于頂針固定板5下方,頂針固定板5可上下移動地設于下模板I和下復板3之間。第一頂針71、第二頂針72均呈圓柱形,第一頂針71的直徑小于第二頂針72,型芯11上設置的多個縱橫交錯的溝槽111、溝槽112用于形成塑件9上的橫向加強筋91、縱向加強筋92,第一頂針71與型芯11上的溝槽111、溝槽112的交錯處對應,該交錯處設有用于穿過第一頂針71的通孔113,第二頂針71與型芯11上的溝槽111、溝槽112之間的平整區域對應,該平整區域上設有用于穿過第二頂針72的通孔114。
[0017]在開模時,第一頂針71抵頂塑件9的加強筋交錯處90,第二頂針抵頂塑件9的加強筋之間的平整區域93。
[0018]優選地,第一頂針71的直徑是溝槽111或溝槽112寬度的2倍,第二頂針72的直徑是第一頂針71直徑的至少3倍。
[0019]更優選地,第一頂針71、第二頂針72的下端均為螺紋,第一頂針71、第二頂針72的下端則是螺紋固定于頂針固定板5上,且第一頂針71、第二頂針72下端的螺紋規格相同。這樣第一頂針71、第二頂針72可以隨意呼喚,以迎合塑件9結構的改變,或者應用在其他模具上。
[002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用直徑較小的頂針抵頂塑件的加強筋交錯處,用直徑較大的頂針抵頂塑件的面積較大、較薄的加強筋之間的平整區域,這樣可以把塑件從模具中順利頂出,而且不會損壞塑件。
[0021]由技術常識可知,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實用新型包含ο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頂出機構,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頂針、頂針板、頂針固定板、模腳、下復板,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下模板上方,所述頂針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頂針固定板上,所述模腳連接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復板之間,所述頂針板位于所述頂針固定板下方,所述頂針固定板可上下移動地設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復板之間,所述下模板包括位于其上表面的型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針包括均為圓柱形的第一頂針、第二頂針,所述第一頂針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頂針,所述型芯上設有多個縱橫交錯的溝槽以形成塑件上交錯設置的加強筋,所述第一頂針與所述型芯上的所述溝槽的交錯處對應,所述第二頂針與所述型芯上的所述溝槽之間的平整區域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頂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針的直徑是所述溝槽寬度的2倍,所述第二頂針的直徑是所述第一頂針直徑的至少3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腳踏板注塑模具頂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針、第二頂針的下端均為螺紋,所述第一頂針、第二頂針的下端則是螺紋固定于所述頂針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頂針、第二頂針下端的螺紋規格相同。
【文檔編號】B29C45/40GK203831738SQ201420244920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4日
【發明者】張麗君 申請人:臺州市老百姓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