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復合地板,特別涉及一種復合集裝箱地板加工工藝及復合集裝箱地板。
背景技術:
1、目前,集裝箱地板采用竹材、木材等材質,再經過膠水混合膠粘后生產而形成。但,集裝箱地板在膠合過程中,由于膠水含量不均勻,水蒸氣加工中排放不佳等原因,使得集裝箱地板易出現鼓泡分層等問題。并且,膠粘產生的集裝箱地板在彈性變形、強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而無法大規模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避免集裝箱地板出現鼓泡分層等問題的復合集裝箱地板加工工藝及復合集裝箱地板,并且,能夠有效保障集裝箱地板的彈性變形能力及強度,便于集裝箱地板的大規模應用。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復合集裝箱地板加工工藝,其包括:切割處理,將生物質材料切割形成多個片狀結構,并預熱所述片狀結構;軟化處理,將塑料加熱至軟化且未完全熔融的狀態以形成軟化體;混合處理,將多個預熱后的所述片狀結構與所述軟化體混合后形成混合體;高壓成型處理,所述混合體經高壓壓制后降溫形成復合集裝箱地板。
4、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高壓成型處理中,所述混合體的加工壓力范圍為70kpa~150kpa,保壓時間為3min~15min。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塑料為聚乙烯塑料,所述聚乙烯塑料在所述軟化處理時的加工溫度范圍為110℃~130℃;或,所述塑料為聚丙烯塑料,所述聚丙烯塑料在所述軟化處理時的加工溫度范圍為160℃~170℃。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生物質材料的材質為竹材,在所述切割處理中,所述生物質材料切割形成所述片狀結構后,對所述片狀結構輥壓展平。
7、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混合處理時,多個所述片狀結構在同一水平面內排布形成一結構層,位于同一所述結構層內的多個所述片狀結構的長度方向平行;多個所述結構層沿豎向堆疊;任意相鄰兩所述結構層內的所述片狀結構的長度方向相交錯。
8、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切割處理中,所述片狀結構的長度方向平行于纖維生長方向。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塑料為再生塑料。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片狀結構的重量占所述復合集裝箱地板的重量之比為15%~85%。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復合集裝箱地板的相對密度范圍為0.7g/cm3~1.2g/cm3。
12、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高壓成型處理的步驟之后還包括:加強處理,在所述復合集裝箱地板的至少一側粘接復合膜;和/或,開槽處理,在所述復合集裝箱地板的周側開設有用于與集裝箱底架對接的拼接槽。
13、一種復合集裝箱地板,其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加工工藝加工形成。
14、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申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15、本申請中,將塑料加熱至軟化且未完全熔融的軟化體,再將軟化體與片狀結構混合形成混合體。最后,再對混合體進行高壓壓制以形成復合集裝箱地板。將軟化體與多個片狀結構充分混合高壓后,能夠有效避免集裝箱地板粘接時出現的鼓泡分層等問題。并且,由于塑料融熔軟化處理后,再經過高溫保壓處理,使得混合體內的軟化體一體成型,從而能夠有效保障集裝箱地板的彈性變形能力及強度,便于集裝箱地板的大規模應用。
1.一種復合集裝箱地板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壓成型處理中,所述混合體的加工壓力范圍為70kpa~150kpa,保壓時間為3min~15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為聚乙烯塑料,所述聚乙烯塑料在所述軟化處理時的加工溫度范圍為110℃~13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質材料的材質為竹材,在所述切割處理中,所述生物質材料切割形成所述片狀結構后,對所述片狀結構輥壓展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混合處理時,多個所述片狀結構在同一水平面內排布形成一結構層,位于同一所述結構層內的多個所述片狀結構的長度方向平行;多個所述結構層沿豎向堆疊;任意相鄰兩所述結構層內的所述片狀結構的長度方向相交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割處理中,所述片狀結構的長度方向平行于纖維生長方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為再生塑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狀結構的重量占所述復合集裝箱地板的重量之比為15%~8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集裝箱地板的相對密度范圍為0.7g/cm3~1.2g/cm3。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壓成型處理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11.一種復合集裝箱地板,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加工工藝加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