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置式民用引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民用引風機的技術改進,尤其是一種側置式民用引風機,它不但可以對電機自行冷卻,并能有效地減少煙氣對電機的侵蝕。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用于爐灶煙筒的民用引風機種類很多。經檢索得知,僅申報專利的引風機就有上百種。這些機型對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節約能源,提高爐灶的熱效率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這些引風機中,有的將電機裝在引風機架的中間,使其直接受到煙氣的侵蝕;有的將電機裝在引風機架的外部,用軟軸或鏈條或皮帶傳遞動力,用軟軸成本較高,而且結構復雜;用鏈條或皮帶,其裸露的傳動部位仍受到煙氣的影響而提前失靈,從而大大的縮短了引風機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克服現有的民用引風機的電機及其傳動部分易受煙氣的侵蝕,使用壽命短,工作質量較差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將電機裝在引風機架側面的側置式民用引風機,這種機型由于電機安裝在引風機架的側面,并有電機軸護套及上、下保護罩和自行冷卻裝置,因此可有效的減少高溫、高濕及有害煙氣對電機的侵蝕。
2.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引風機架、吸風扇、排風扇、下保護罩、上保護罩組成的側置式民用引風機,其特殊之處是在引風機架一側的壁上設有下保護罩,下保護罩內裝有電機,在電機軸上裝有引風扇、吸風扇和排風扇。
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中,下保護罩與裝在其中的電機傾斜的設置在引風機架的側壁上,當將帶有引風扇的一端設為向下方傾斜時,其電機的軸向中心線與水平線的上夾角為80°-10°,當將帶有引風扇的一端設為向上方傾斜時,其電機的軸向中心線與水平線的下夾角為10°-80°。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中,在引風機架的上部及四周設有若干個排煙孔,在上保護罩和下保護罩的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進風孔和排風孔,在下保護罩底面的中心部位設有管形電機軸護套。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中,引風扇裝在電機軸的最下端,排風扇和吸風扇分別安裝在下保護罩與電機和電機與上保護罩之間的電機軸上。
3.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防止或減少高溫、高濕的煙氣對電機的侵蝕,并減少了煙氣的排放阻力,使引風效果得到提高。同時,冷空氣通過通風道時帶走了電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改善了電機的工作環境。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吸風扇或排風扇的主視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保護罩與下保護罩裝配狀態圖圖中1.電機軸;2.引風扇;3.電機軸護套;4.引風機架;5.排煙孔;6.下保護罩;7.排風扇;8.電機;9.吸風扇;10.上保護罩;11.通風道;12.排風孔;13.進風孔;14.水平線;15.軸向中心線。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中,下保護罩(6)設在引風機架(4)一側的壁上,下保護罩(6)內固定有電機(8),電機軸(1)的最下端裝有引風扇(2),在電機(8)與下保護罩(6)之間的電機軸(1)上裝有排風扇(7),在電機(8)與上保護罩(10)之間的電機軸(1)上裝有吸風扇(9)。引風機架(4)的上部與四周設有若干個排煙孔(5),在下保護罩(6)底面的中心設有管形電機軸護套(3)。
下保護罩(6)與裝在其中的電機(8)傾斜的設置在引風機架(4)的側壁上,當將帶有引風扇(2)的一端設為向下方傾斜時,其電機的軸向中心線與水平線的上夾角為80°-10°,當將帶有引風扇(2)的一端設為向上方傾斜時,其電機軸向中心線與水平線的下夾角為10°-80°。由于將電機(8)從引風機架(4)的中心移到側壁上,這樣,不但減少了排風阻力而且減少了煙氣侵入電機的機會。
接通電源后,電機(8)通過電機軸(1)帶動引風扇(2)、排風扇(7)和吸風扇(9)同時高速旋轉。煙筒內的空氣在引風扇(2)的作用下從設在引風機架(4)上部和四周的排煙孔(5)排出機外,煙筒口產生負壓,爐灶內的煙氣流過來補充,爐灶口又進入新鮮空氣,使燃料充分燃燒。這樣經過煙氣再吸入→排除煙氣→爐灶內進入新鮮空氣的次序,周而復始,完成引風作業。
在圖2-圖4中,下保護罩(6)與上保護罩(10)的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排風孔(12)、進風孔(13)及通風道(11)。工作時,在吸風扇(9)和排風扇(7)的作用下,冷空氣從諸進風孔(13)進入電機與上、下保護罩之間的通風道(11)后,從諸排風孔(12)排出機外,并帶走了電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冷卻了電機,使電機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延長其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側置式民用引風機,由機架、電機、吸風扇、排風扇、保護罩組成,其特征在于在引風機架(4)一側的壁上設有下保護罩(6),下保護罩(6)內設有電機(8),在電機軸(1)上裝有引風扇(2)、吸風扇(9)和排風扇(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置式民用引風機,其特征在于下保護罩(6)與其中的電機(8)傾斜的設置在引風機架(4)的側壁上,當將帶有引風扇(2)的一端設為向下方傾斜時,其電機的軸向中心線(15)與水平線(14)的上夾角為80°-10°,當將帶有引風扇(2)的一端設為向上方傾斜時,其電機的軸向中心線(15)與水平線(14)的下夾角為10°-8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置式民用引風機,其特征在于在引風機架(4)的上部及四周設有若干個排煙孔(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置式民用引風機,其特征在于在上保護罩(10)和下保護罩(6)的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進風孔(13)和排風孔(12)。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置式民用引風機,其特征在于在下保護罩(6)底面的中心部位設有管形電機軸護套(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置式民用引風機,其特征在于引風扇(2)裝在電機軸(1)的最下端,排風扇(7)和吸風扇(9)分別安裝在下保護罩(6)與電機(8)和電機(8)與上保護罩(10)之間的電機軸(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下保護罩(6)與帶有引風扇(2)的電機(8)傾斜設置在引風機架(4)側壁上的民用引風機,它由引風機架、電機、引風扇、排風扇、吸風扇等組成。當將帶有引風扇(2)的一端設為向下方傾斜時,其電機的軸向中心線(15)與水平線(14)的上夾角為80°-10°,當將帶有引風扇(2)的一端設為向上方傾斜時,其電機的軸向中心線(15)與水平線(14)的下夾角為10°-80°。在上保護罩(10)和下保護罩(6)的壁上分別設有若干個進風孔(13)和排風孔(12)。在引風機架(4)的上部和四周設有若干個排煙孔(5)。在下保護罩(6)底面的中心部位設有管形電機軸護套(3)。本實用新型可有效的防止或減少高溫、高濕的煙氣、煙塵對電機的侵蝕,并減少了煙氣的排放阻力,使引風效果得到提高。同時,冷空氣通過通風道時帶走了電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改善了電機的工作環境。
文檔編號F23L17/12GK2718410SQ20042007350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5日
發明者李鳳岐 申請人:李鳳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