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熱導管,具體的涉及一種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電子產品散熱器中使用的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因其成本較低,越來越受到一些生產廠商的歡迎,而成為他們的主力產品。參見圖1、2所示,為常態(tài)溝槽型熱管徑向剖面圖及其局部放大圖,其徑向槽體部位10如圖2中,其結構形態(tài)由三個接觸面101,102,103組成。因此,低成本同樣也有其弊端,就是這些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因其結構和物理特性的局限性,無法達到燒結式熱導管的效能。無法用于功率要求較高的產品或者是工作條件惡劣的環(huán)境。故而無法將其低成本優(yōu)勢拓展到更廣的領域。
發(fā)明內容
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更高的熱傳導性及較高毛細力的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包括一管體,所述管體內壁開設有若干溝槽結構,所述溝槽結構包括三個熱散失接觸面,所述溝槽結構的內部擠壓出至少一個高齒薄肉結構,所述的至少一個高齒薄肉結構將所述溝槽結構分隔成若干個分槽體。優(yōu)選的,所述溝槽結構的內部擠壓出一個高齒薄肉結構,所述的一個高齒薄肉結構將所述溝槽結構分隔成兩個分槽體,此時所述溝槽結構還包括兩個熱散失接觸面。優(yōu)選的,所述高齒薄肉結構為三角形或矩形結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的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在常規(guī)的溝槽管槽底部結構中再長出一種寬度很薄, 高度較高的內齒即高齒薄肉結構,該高齒薄肉結構在形態(tài)上將原有單個溝槽做出了細分, 提高了溝槽的單個毛細力。同時新齒高度足夠,故而加大了溝齒與作動液的接觸面積,增大了熱散失內表面積,提高了蒸發(fā)端熱傳效率。而且,由于新長出的內齒因寬度較薄,其原有的溝槽槽部結構孔隙率變化不大。故而本發(fā)明在保有原有的孔隙基礎上,大大提高了溝槽的毛細力及熱傳效率,提高了成品熱導管性能。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 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傳統(tǒng)溝槽式銅管徑向剖面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徑向剖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徑向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3中徑向剖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參見圖3、圖4所示,一種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包括一管體,所述管體內壁開設有若干溝槽結構10,所述溝槽結構10包括三個熱散失接觸面101,102,103,所述溝槽結構 10的內部擠壓出至少一個高齒薄肉結構13,所述的至少一個高齒薄肉結構13將所述溝槽結構10分隔成若干個分槽體。優(yōu)選的,所述溝槽結構10的內部擠壓出一個高齒薄肉結構13,所述的一個高齒薄肉結構13將所述溝槽結構10分隔成兩個分槽體11,12,此時所述溝槽結構10還包括兩個熱散失接觸面132,131。優(yōu)選的,所述高齒薄肉結構13為三角形或矩形結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包括一管體,所述管體內壁開設有若干溝槽結構(10),所述溝槽結構(10)包括三個熱散失接觸面(101,102, 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結構(10) 的內部擠壓出至少一個高齒薄肉結構(13),所述的至少一個高齒薄肉結構(13)將所述溝槽結構(10)分隔成若干個分槽體。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溝槽結構(10)的內部擠壓出一個高齒薄肉結構(13),所述的一個高齒薄肉結構(13)將所述溝槽結構(10) 分隔成兩個分槽體(11,12),此時所述溝槽結構(10)還包括兩個熱散失接觸面(132,131)。
3.根據(jù)權利壓球1或2所述的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齒薄肉結構(13)為三角形或矩形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熱散失內表面積管材,包括一管體,所述管體內壁開設有若干溝槽結構,所述溝槽結構包括三個熱散失接觸面,所述溝槽結構的內部擠壓出至少一個高齒薄肉結構,所述的至少一個高齒薄肉結構將所述溝槽結構分隔成若干個分槽體。本發(fā)明具備更高的熱傳導性及較高毛細力。高熱傳導特性可以提高熱管成品的最大功率,高毛細力可以克服逆重力等惡劣工作條件,從而能以較低的成本,達到后接近燒結式熱導管的效能。
文檔編號F28F1/40GK102538543SQ20121000754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fā)明者朱勝利 申請人:昆山德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