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廢氣處理,特別涉及一種rto廢氣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1、rto?,即regenerative?thermal?oxidizer(蓄熱式熱氧化器),rto是一種用于處理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的設備。rto系統通過高溫焚燒有機廢氣,將其轉化為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同時回收廢氣中的熱量,用于預熱進入系統的廢氣,從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現有的rto爐蓄熱室的數量通常分為兩室或多室,其中以三室或五室較為常見,具體的蓄熱室數量會根據處理的廢氣的量、濃度、成分等因素來確定。參考圖6,現有的rto爐的多個蓄熱室通常為橫向平鋪設置,并且多個蓄熱室與同一個燃燒室相通,燃燒室內設有燃燒器用于加熱廢氣,由于多個蓄熱室為橫向平鋪設置,造成各個蓄熱室到燃燒器之間的距離不同,造成不同蓄熱室進入燃燒室的廢氣與燃燒器之間的距離不同,從而容易造成廢氣燃燒不均勻;另外,位于兩端的蓄熱室的距離遠大于相鄰兩個蓄熱室的距離,也容易造成廢氣燃燒不充分,不利于廢氣的循環。?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rto廢氣處理系統,旨在解決現有廢氣燃燒不均勻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出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包括:rto爐體和管道組件,所述rto爐體包括燃燒室和多個蓄熱室,所述燃燒室的中心處設置燃燒器,所述燃燒器用于點燃或加熱氣體;多個所述蓄熱室圍繞所述燃燒器周向均勻分布,所述蓄熱室與所述燃燒室密封固定連接,并且所述蓄熱室的內部與所述燃燒室的內部相通,所述蓄熱室內設置蓄熱體,所述蓄熱體用于對通過所述蓄熱室的氣體進行吸熱或放熱,所述管道組件與所述蓄熱室連接,所述管道組件用于所述蓄熱室的氣體交換。
3、可選地,所述燃燒室的內部中心處設置燃燒空間,所述燃燒空間將所述燃燒器包裹在內,所述燃燒器與所述燃燒空間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燃燒空間與所述蓄熱室之間設置通道,所述通道兩端分別與所述燃燒空間和所述蓄熱室相通。
4、可選地,所述燃燒空間設置為球形結構,所述通道的第一端與所述燃燒空間連通,所述通道的第二端與所述蓄熱室連通,且所述第一端的開口小于所述第二端的開口。
5、可選地,所述燃燒室的內部位于所述燃燒空間和所述通道的外側均填充有保溫材料。
6、可選地,所述蓄熱體包括多個蓄熱件,所述蓄熱件為蓄熱材料制作的波浪形結構,多個所述蓄熱件等距均勻分布。
7、可選地,所述管道組件包括第一進氣管和第一出氣管,所述蓄熱室遠離所述燃燒室的一端連接有第二進氣管、第二出氣管,所述第二進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進氣管固定連接并相通,所述第二出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出氣管固定連接并相通,所述第一進氣管上連接有第三進氣管,所述第三進氣管用于輸送氣體至所述第一進氣管,所述第一出氣管上連接有第三出氣管,所述第三出氣管的另一端連接排氣設備。
8、可選地,所述第三進氣管的中間段設置第一風機,所述第一風機用于將氣體輸送至所述第一進氣管道,所述第三出氣管的中間段設置第二風機,所述第二風機用于將氣體輸送至所述排氣設備。
9、可選地,所述管道組件還包括第一吹氣管,所述蓄熱室遠離所述燃燒室的一端還連接有第二吹氣管,所述第二吹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吹氣管固定連接并相通,所述第一吹氣管上連接有第三吹氣管,所述第三吹氣管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出氣管上位于所述第二風機與所述排氣設備的中間段。
10、可選地,所述第二進氣管、第二出氣管和第二吹氣管上均設置電磁閥,所述電磁閥均電性連接控制器。
11、可選地,所述蓄熱室內對應所述第二吹氣管處設置有導流件,所述導流件為一端大于另一端的喇叭形的筒狀結構,所述導流件小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出氣管,所述導流件通過轉軸轉動安裝在所述蓄熱室的內壁上,所述轉軸與所述蓄熱室的連接處設置有扭簧,扭簧用于使所述導流件自動復位。
12、本申請技術方案通過在燃燒室的中心處設置燃燒器,將多個蓄熱室圍繞燃燒器周向均勻分布在燃燒室的外側,使多個蓄熱室與燃燒器之間的距離均相等,方便氣體的循環,使每一個蓄熱室進入燃燒室的氣體都能夠充分且均勻的加熱;該設計使燃燒器能夠更好的加熱或點燃每一個蓄熱室進入燃燒室的廢氣,使每一個蓄熱室進入的廢氣都能夠均勻的加熱或燃燒,另外,由于多個蓄熱室周向分布在燃燒室的外側,使rto系統的結構更加的緊湊,尤其是在蓄熱室數量較多的情況下,其余輔助部件可以設置在蓄熱室之間,該設計能夠更好的節約和利用所占的空間。
13、本申請技術方案還具有以下優點:
14、高效熱回收:蓄熱室圍繞燃燒器周向均勻分布以及管道的連接方式,使得廢氣在進入燃燒室前能充分吸收蓄熱體儲存的熱量,而燃燒后的高溫氣體又能將熱量傳遞給蓄熱體,實現了高效的熱量回收,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相比傳統的廢氣處理方式,可顯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運行成本;
15、處理效果好:經過預熱的廢氣在燃燒室內能夠更充分地燃燒,使廢氣中的有機污染物等有害物質能夠更徹底地被分解和凈化,從而提高廢氣處理效果,有利于達標排放,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16、穩定運行:多個蓄熱室均勻分布以及多管道的設計,使得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氣體流動更均勻、穩定,避免了局部過熱或氣流不暢等問題,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利于系統長期穩定運行,減少故障發生的概率;
17、靈活性高:管道組件的布局和連接方式使得系統在進氣和排氣方面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可以方便地與不同的廢氣產生設備和排氣設備進行連接和匹配,適應不同的生產工藝和廢氣排放需求,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適應性。
1.一種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rto爐體和管道組件,所述rto爐體包括燃燒室和多個蓄熱室,所述燃燒室的中心處設置燃燒器,所述燃燒器用于點燃或加熱氣體;多個所述蓄熱室圍繞所述燃燒器周向均勻分布,所述蓄熱室與所述燃燒室密封固定連接,并且所述蓄熱室的內部與所述燃燒室的內部相通,所述蓄熱室內設置蓄熱體,所述蓄熱體用于對通過所述蓄熱室的氣體進行吸熱或放熱,所述管道組件與所述蓄熱室連接,所述管道組件用于所述蓄熱室的氣體交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的內部中心處設置燃燒空間,所述燃燒空間將所述燃燒器包裹在內,所述燃燒器與所述燃燒空間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燃燒空間與所述蓄熱室之間設置通道,所述通道兩端分別與所述燃燒空間和所述蓄熱室相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空間設置為球形結構,所述通道的第一端與所述燃燒空間連通,所述通道的第二端與所述蓄熱室連通,且所述第一端的開口小于所述第二端的開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的內部位于所述燃燒空間和所述通道的外側均填充有保溫材料。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體包括多個蓄熱件,所述蓄熱件為蓄熱材料制作的波浪形結構,多個所述蓄熱件等距均勻分布。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進氣管的中間段設置第一風機,所述第一風機用于將氣體輸送至所述第一進氣管道,所述第三出氣管的中間段設置第二風機,所述第二風機用于將氣體輸送至所述排氣設備。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組件還包括第一吹氣管,所述蓄熱室遠離所述燃燒室的一端還連接有第二吹氣管,所述第二吹氣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吹氣管固定連接并相通,所述第一吹氣管上連接有第三吹氣管,所述第三吹氣管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第三出氣管上位于所述第二風機與所述排氣設備的中間段。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進氣管、第二出氣管和第二吹氣管上均設置電磁閥,所述電磁閥均電性連接控制器。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rto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室內對應所述第二吹氣管處設置有導流件,所述導流件為一端大于另一端的喇叭形的筒狀結構,所述導流件小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出氣管,所述導流件通過轉軸轉動安裝在所述蓄熱室的內壁上,所述轉軸與所述蓄熱室的連接處設置有扭簧,扭簧用于使所述導流件自動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