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退漿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紡織行業中使用的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退漿爐。
背景技術:
紡織企業中常用的退漿爐,是用柴油作為燃料,其加熱方式為通過燃燒機燃燒 柴油對燃燒室加熱,再間接對風管中循環空氣加熱,將熱量傳到爐體。經過長時間的 燜燒(一般達48小時,爐體溫度達50(TC),使玻纖布中所含的石臘及其它化學物質 除去,去臘后的布再進入下道工序加工。柴油燃燒所散發出的油煙,經輔助排煙機排 入風管中,再由排煙風管排放到大氣中。因柴油燃燒時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煙塵,需 耍對外界排廢,進而在排廢的同時帶走大量熱量,又對環境造成污染。柴油燃燒是通 過燃燒機來完成的,燃燒機系統控制復雜,風量和供油量靠人為因素控制,效果不好, 在生產過程中遇停電,燃燒供風停止會造成回熱燒毀燃燒機, 一旦出故障,維修量大。 此外,其能耗大,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污染、維修量小且可節能降 耗的退漿爐。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其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退漿爐,包括爐體、熱風循 環風機和循環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上設電熱交換室,電熱交換室內設有電熱裝 置,所述循環風管布置在熱風循環風機、電熱交換室和爐體之間。
所述電熱裝置為均勻布置的電熱絲。
所述電熱裝置為均勻布置的遠紅外電熱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簡單,操作維護方便、故障少,能量損失少,不對 環境造成污染。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l、 2,本實用新型包括爐體l、熱風循環風機2、循環風管4和多孔板5。 多孔板5采用方孔或圓孔均勻布置,使熱風均勻地進入爐體內。爐體l上設電熱交換 室3,電熱交換室3內設有電熱裝置。本例中可采用多種電加熱方式,如采用在電熱 交換室3內均勻布置的電熱絲或均勻布置的遠紅外電熱管,電熱裝置的功率根據爐體 體積大小而定,本例中電熱裝置為600KW。通過這些電熱裝置直接對循環空氣加熱, 以達到燜燒爐加熱的目的。循環風管4將熱風循環風機、電熱交換室3和爐體1連通 進行循環熱交換,直接由熱風循環風機2傳熱,達到規定的溫度,除去坯布中的石臘 及其它化學物質。爐體1還設有排廢氣管6,爐體內產生的廢氣由此排出。本實用新 型的加熱方式通過電熱絲直接對循環空氣加熱,以達到燜燒爐加熱的目的,因此, 節能降耗顯著且又達到環保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退漿爐,包括爐體、熱風循環風機和循環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上設電熱交換室,電熱交換室內設有電熱裝置,所述循環風管布置在熱風循環風機、電熱交換室和爐體之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漿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熱裝置為均勻布置的電熱絲。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漿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熱裝置為均勻布置的遠紅外電熱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退漿爐,主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退漿爐的污染問題,其包括爐體、熱風循環風機和循環風管,所述爐體上設電熱交換室,電熱交換室內設有電熱裝置,所述循環風管布置在熱風循環風機、電熱交換室和爐體之間。所述電熱裝置為均勻布置的電熱絲或為均勻布置的遠紅外電熱管。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維護方便、故障少,能量損失少,不對環境造成污染。
文檔編號F24H3/04GK201311076SQ20082019925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4日
發明者徐大治, 洪 汪, 童學功 申請人:安徽丹鳳集團桐城玻璃纖維有限公司